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13节

  “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

  这也是爱因斯坦很淡定的原因。

  现在的德国,虽然战争失败,但是国内的秩序还是没有问题的。

  报纸上的内容,或许只是一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在拱火。

  爱因斯坦还是很相信政府的。

  不然他也不会被选为物理研究所的所长了。

  至少他扪心自问,为德国做出了很多卓越的贡献。

  他不相信自己会面临不公平的待遇。

  李奇维心中叹息。

  本来确实不足为虑。

  但是当某个艺术男加入后,情况就变了。

  李奇维这一世主要改变的是科学界的进程。

  对于其它方面的影响,暂时很小。

  所以,历史还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进。

  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在1932年被迫离开德国,然后永久定居在了美国。

  其后,他在柏林寓所内的所有资料被烧毁,财产被没收。

  甚至还被悬赏十万马克的人头。

  但是这一世嘛,情况或许就逆转了。

  到时候,物理学之神,当世武力最强科学家,婆罗洲之主,布鲁斯李发话。

  “爱因斯坦我保了,谁赞成谁反对?”

  “艺术生你最好不要惹我。”

  “不然你丫跑到月球,我都能把你打下来。”

  李奇维想开了后,也就觉得无所谓了。

  随便他们怎么去闹。

  这一世,科学的纯粹就由他来守护。

  “爱因斯坦你放心,真到了那一天,我的科学之城永远欢迎你。”

  “而且到时候我研究出秘密武器,保证谁都不敢放肆。”

  爱因斯坦会心一笑,以为李奇维是在安慰他。

  在他看来,科学家拥有的是巨大的影响力,但却无法和暴力直接抗衡。

  自古以来,无论东西方,“读书人”从来没有掌握真正的话语权。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仅仅十多年后,当他看到那遮天蔽日的蘑菇云时,惊讶的呆若木鸡。

  而现在,他只是笑着附和道:

  “布鲁斯,我相信你。”

  “你要是变成战争狂人,那肯定谁都无法阻挡。”

  说罢,他又拉着李奇维的手,说道:

  “走吧,布鲁斯,我带你参观这里,看看比你的量子研究所如何。”

  

  1920年3月5日。

  李奇维结束了德国访问之行。

  临走之前,他受到了德国科学界的隆重欢送。

  而就在他返回英国之际,本次演讲的内容也终于全面传播开来。

  于是,整个科学界轰动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演讲内容之丰富震惊了。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这是要逆天吗?”

  “电子壳层模型、第四量子数的线索、重构量子论、化学键理论。”

  “这四个内容,哪一个都是震动学界的成功。”

  “没想到竟然能出现在一场演讲上。”

  “量子研究所这下是名副其实的量子论圣地了。”

  “.”

  化学界更是犹如掀起了滔天巨浪。

  十多位化学诺奖得主,公开发文表示:

  “布鲁斯教授的理论,将彻底改变化学的未来。”

  “所有化学领域的学者,都需要感谢他。”

  至于物理学界,量子论的热度空前提高。

  大佬们都感受到一种大幕拉开的压迫感。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玻尔激动地看着手中的科学期刊,上面登载的正是李奇维的演讲内容。

  “老师他一出手就是巅峰啊!”

  “重构量子论的魄力太让人震撼了。”

  “等老师回来后,我要立刻去一趟量子研究所。”

  对于玻尔而言,第四量子数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作为量子论的巨头,他没有把这种级别的成果放在心上。

  量子论的重构,才是玻尔最关注的。

  这些年,随着他到各地讲学,他也越来越有这样的直觉。

  这一次,李奇维给了玻尔信心。

  量子论和相对论有点不太一样。

  相对论虽然很难,但是它的逻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从头到尾的推导,都非常丝滑。

  而且相对论是纯粹的思想实验,思想理论。

  而量子论就诡异很多了。

  不仅有量子这样难以想象的概念,还有未被研究的概率跃迁等等。

  此外,它和原子结构还有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

  这些都是需要从底层架构上解释的内容。

  所以玻尔觉得,布鲁斯教授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广义相对论。

  但是他绝对不可能一个人完善整个量子论。

  这注定是一场天才的接力赛!

  需要全世界的顶尖物理学家共同参与。

  而布鲁斯教授就是那个领头羊。

  玻尔就是对方手下的头号大将!

  然而,这一次他却失算了。

  第四量子数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越前面三个量子数。

  可以说,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物理学家们对于微观粒子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是一场极度精彩的科学探索之旅。

  旁边的科罗尼格此刻表现的异常安静。

  他很有自知之明,重构量子论什么的,对于他而言,太遥远了。

  根本不是他可以参与的领域。

  但是,第四量子数不同。

  研究它并不需要多么天才般的头脑。

  主要看的是想象力。

  科罗尼格自从来到玻尔的理论研究所后,一直主攻第四量子数。

  所以,他立刻就从演讲内容中找到了灵感。

  连玻尔都没有注意到,他这个学生正在发生什么样的蜕变。

  此刻,科罗尼格喃喃自语。

  “电子本身的性质?”

  “而且还是二值性的?”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

  “上下?”

  “左右?”

  “前后?”

  “顺时针,逆时针?”

  科罗尼格的眼神越来越亮,他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但是他的数学不好,不像海森堡那么天赋异禀。

  所以,他还需要仔细想想。

  这时,玻尔总算注意到科罗尼格的异常,他随意问道:

  “怎么了?”

  科罗尼格回道:

  “哦,没什么,教授。”

首节上一节613/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