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587节

  “生命的奥秘,到现在连冰山一角都没有显现。”

  汤姆逊一听,果然心里变舒服了,反过来安慰谢灵顿了。

  “放心吧,你一定会看见的。”

  “改天我和布鲁斯说说,让他抽时间研究研究生物学。”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

  此刻,李奇维再一次成为全场的焦点。

  他听完卢瑟福的问题后,心道果然不愧是物理书上的大佬,这份随机应变的能力,体现了对方深厚的底蕴。

  要是换做一般人,是绝对不可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

  原子核内根本没有电子,又怎么会放射出电子呢?

  没有电子,就不会有电子跃迁,又怎么激发出电磁波呢?

  从逻辑上而言,这两个问题简直无解。

  可惜,它们遇到了李奇维。

  “那就给这个世界一点小小的震撼吧。”

  轰!

  在众人震撼的目光中,李奇维气势陡然爆发!

  他嘴角噙笑,让大佬们一阵恍惚。

  卢瑟福更是心头莫名颤动。

  “这个状态的布鲁斯,真的好可怕!”

  李奇维终于开口了。

  “卢瑟福,你的问题很好。”

  “不过,我的模型完全可以解释。”

  一开口,李奇维就镇住了所有人。

  他的信心让众人甚至生不出质疑的想法。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何原子核能放射出电子流。”

  “我们可以先设想这样一个问题。”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如果原子核内射出一个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荷,那么原子核必然会多出一个正电荷。”

  “请问,这个正电荷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场内的物理学家们开始眉头微皱。

  但随着思考加深,忽然,汤姆逊、卢瑟福等大佬想到了一种可能。

  他们骇然了。

  李奇维看着众人的表情,就知道差不多了。

  他趁热打铁,坚定地说道:

  “没错,只会以质子的形式存在,因为质子就是带正电荷的。”

  “所以,我认为原子核在放射出电子时,其实是一个中子发生变化,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然后,这个电子就被衰变出去了。”

  “这个过程是满足电荷守恒定律的。”

  “这就是我对卢瑟福教授第一个问题的解释。”

  哗!

  众人震惊地张大了嘴巴。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马行空了。

  他们想到了李奇维开始说的那句话:把质子和电子看成一个复合而成的粒子。

  而现在,当发生β衰变时,其实就是复合粒子又转变成了质子和电子。

  一合一分,一分一合,虽然过程很简单。

  但是其中展现的却是宇宙的某种至高真理。

  “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布鲁斯教授能够提出这种想法了。”

  “我已经找不到词语去形容它的精妙了。”

  “真不知道布鲁斯教授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这种思想方式简直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卢瑟福此刻已经脸色潮红了。

  李奇维的分析让他的灵魂都在颤抖。

  “太美妙了,太美妙了。”

  “仿佛是真理在我面前起舞。”

  这一刻,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物理思想之中。

  李奇维看着众人吃惊的表情,笑了笑。

  质子-中子模型配得上这样的反应。

  按照前世的理论,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中子不仅会变成质子和电子,同时还会放射出一种粒子。

  这种粒子不带电,质量只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且以接近光速运动。

  这种粒子由泡利在1930年首次提出概念。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微子】。

  中微子无处不在,每秒钟就有几百亿个中微子穿透人体,只不过我们感觉不到而已。

  因为它不带电,质量又太小,且几乎不和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很难捕捉和研究。

  因此,中微子也被称为“幽灵粒子”。

  在泡利提出假说后,华夏物理学家王淦(读干)昌,曾经提出了一种探测中微子的方法。

  但是可惜,他的成果被埋没了。

  而这一世,李奇维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此刻,他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只有电子发生跃迁才能产生电磁波。”

  “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时,同样会处在能级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也会产生光子。”

  “也就是所谓的γ射线。”

  “这也是为什么电子跃迁无法产生γ射线的原因。”

  “因为电子和原子核的能级相差很大。”

  “以上,就是我利用新模型,对卢瑟福教授问题的回答。”

  “当然,任何理论都要经受实验的验证,我并不能肯定我的模型就一定是正确的。”

  “毕竟我的行星模型,已经失败过一次了。”

  “接下来,就需要卢瑟福教授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大佬努力了。”

  李奇维最后以一个笑话收尾,但是显然,大佬们心思不在笑话上。

  很多人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回答已经结束了。

  刚刚的回答带给众人的震撼难以想象。

  在李奇维的描述里,原子就像是一台极度微小却又精密至极的机器。

  让人忍不住感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足足过了几分钟,众多大佬们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卢瑟福一直在纸上按照李奇维的思路,画着示意图。

  越画他就越忍不住想提一个问题:

  “布鲁斯,你到底是如何想到这种模型的?”

  众人闻言,无不期待!

第423章 真理与科学!华夏文化,太极图出惊众人!

  此时此刻,英国皇家学会大厅内。

  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模型,征服了在场的所有院士们。

  虽然它还没有经过实验的验证,甚至有可能最后质子-电子模型才是正确的。

  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接下来,无数实验物理学家,都将会为这两个模型付出毕生心血。

  卢瑟福的模型有问题,不代表它就是错的。

  布鲁斯的模型可以解释所有问题,也不代表它就是对的。

  但是,大佬们之所以看好后者,是因为其中展现的思想,令人痴迷。

  普通物理学家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中子可以一分二,变成质子和电子。

  而又可以把质子和电子看成一个复合粒子。

  这种隐含的思想,才是质子-中子模型最宝贵的部分。

  它可以指导物理学家该如何思考问题,从什么角度思考。

  卢瑟福甚至来不及反思自己的理论,他忍不住问道:

  “布鲁斯,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一刻,所有人都好奇地看向李奇维,他们也很想知道。

  虽然很多人的专业不是物理,但是科学思想是相通的。

  也许其它学科的思考方式,会给自己的学科带来全新的灵感。

  这种事情,在科学大爆炸的今天,愈加明显了。

  二流的老师教授知识,一流的老师教授思考方式。

  这时,汤姆逊忽然笑着说道:

首节上一节587/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