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54节

  真实历史上,特斯拉和爱迪生的关系很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仇人关系。

  二人之间依然有交流。

  而现在,因为李奇维的出现,特斯拉的命运彻底改变。

  他不再是那个穷困潦倒的天才,而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集团的首席技术官,地位显赫。

  业界都知道,布鲁斯深居幕后,不会轻易出手。

  所以集团的业务发展和技术投资等,几乎都是特斯拉在拍板。

  无数创业者能为了请上特斯拉吃一顿饭,都绞尽脑汁地动用各种关系。

  如今布鲁斯集团蒸蒸日上,产品越来越多,大有成为巨头的趋势。

  而与之相比,爱迪生公司就比较惨淡了。

  当初李奇维和爱迪生的赌约,闹得沸沸扬扬,全球皆知。

  事实证明,李奇维的发明能力也强的可怕,布鲁斯集团的产品物美价廉逼格高。

  爱迪生公司的营收遭受巨大打击,每况愈下。

  他甚至都顾不上海军顾问那边的事情了,他今天亲自前来,其实就是求和的。

  此刻,他笑着说道:

  “特斯拉,没想到我们俩还有今天这样的见面机会。”

  特斯拉没有倨傲,而是像老朋友一样说道:“是啊,现在看,当初的事情多么不值一提。”

  爱迪生没有委婉,直接请求道:“我今天来,就是想请你们高抬贵手,放爱迪生公司一马。”

  “我和布鲁斯虽然有恩怨,但是我的那些员工都是无辜的。”

  “如今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差,很快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了。”

  “我代表公司的员工,恳请你们手下留情。”

  特斯拉听到爱迪生的话,不胜唏嘘。

  曾几何时,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骄傲固执的爱迪生会向他低头。

  这个已经68岁的老头,看来是真的被打击到了,连脾气都没了。

  “爱迪生先生,我认为你搞错了一件事情。”

  “早在几年前,布鲁斯董事长就已经不关注爱迪生公司了。”

  “他对公司的指示里,也没有继续打压爱迪生公司这一项。”

  “现在的情况,其实都是自然发展形成的。”

  “我们布鲁斯集团一直在追求高端化、品牌化。”

  “走高举高打的路线。”

  “所以我们公司的产品更能得到消费者的喜欢。”

  “而爱迪生公司依然还是之前的老旧技术,当然会被淘汰。”

  “你们要做的,是提高工厂效率,提高研发能力。”

  “当然,若是爱迪生公司瞄准低端市场,其实也可以活下去。”

  看着特斯拉在那侃侃而谈,说出各种专业术语,爱迪生一阵恍惚。

  对方现在和几十年前简直判若两人。

  他不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技术,而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技术的应用。

  没有大规模应用潜能的技术,毫无价值。

  至于李奇维更是让爱迪生感受到一种天堑般的差距。

  “原来,他早已忘记了爱迪生这个人了吗?”

  “可笑,我竟然还一直把布鲁斯当对手。”

  “没想到,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

  可怕的不是对手的蔑视,而是对手根本就不记得自己了。

  爱迪生本来还以为李奇维对他怀恨在心,一直在打压。

  没想到人家压根就不在意整个爱迪生公司。

  这一刻,爱迪生的心中感到一丝悲凉,同时还有一丝释然。

  这时,特斯拉又说道:

  “自从认识布鲁斯后,我才发现以前的我是多么井底之蛙。”

  “爱迪生先生,你看过《虫子》了吗?”

  爱迪生闻言,从回忆中惊醒过来。

  “呵呵,看过,写的确实太好了。”

  特斯拉感慨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简直被震撼到无法呼吸。”

  “里面那些惊才绝艳的想法,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力极限。”

  “这是我读过的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幻小说。”

  “尤其是其中的纳米材料太空电梯,最让我着迷。”

  “我们这些研究技术工程的,和学术型的物理学家不同。”

  “他们喜欢基础理论,而我们是要把理论变成工程,变成力量。”

  “布鲁斯曾经私下里和我说过一句话。”

  “他说:在地球上做生意搞发明有什么意思,要做就去月球上,去火星上。”

  “他早晚有一天要殖民月球和火星。”

  “我真想看到那一天的来临啊。”

  爱迪生看着神色激动的特斯拉,心中早已震撼无比。

  “原来布鲁斯已经把眼光瞄向太空了。”

  “我连做他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两人最后又说了些话后,爱迪生便起身告辞了。

  “祝福你,特斯拉。”

  “谢谢。”

  

  李奇维的小说终于爆发出了它应有的恐怖影响力。

  即便现在是战争时刻,小说的销售依然火爆的一塌糊涂。

  上到贵族富商,下到农民工人。

  不管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普通人。

  只要是识字的,都会买上一本《虫子》阅读。

  这种超越了时代百年的新奇体验,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它的诱惑。

  就好比把手机拿给只能看京剧的人用一样。

  并且不同的人群感受到的美也是不同的。

  物理学家从中看到了物理未来的曙光,比如强力、降维等。

  工程师从中看到了星际工程的浩瀚,比如纳米材料制造成的太空电梯。

  幻想家们则看到了那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宛如上帝在亲自讲故事。

  好的作品可以感染无数人,不论他们的国籍背景。

  而《虫子》就是这样的作品。

  它里面没有任何迂腐的说教理论,有的只是纯粹的科学幻想。

  而现在正好又是战争时期,一大批反战人士,竭尽全力地推广《虫子》。

  不少文学大佬,甚至专门写文章分析这篇小说。

  从各个角度剖析,解释为何这本小说是反战的。

  不知不觉,无数普通人被专家意见裹挟,认为确实是那种意思。

  人类都是虫子了,天天内斗还有啥意思。

  万一哪天外星人打来了,不能同仇敌忾,恐怕就会被外星人各个击破。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抗议游行出现了。

  《虫子》终于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虽然各国政府镇压了几次。

  但是随着更多知名人士加入,就连政府也不敢贸然强行动用武力了。

  在这种情形下,双方只好各退一步。

  各国政府均发表声明,关于战争俘虏优待原则,以及不波及平民等。

  如此一来,战争对平民的影响大大降低。

  即便一个城市被敌国占领了,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也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命保障。

  当然,要是自身钱财被抢了,那确实没什么办法。

  在这种乱世,能保住命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社会各界的反战人士,也不得再继续鼓吹反战思想,甚至组织普通人游行。

  双方就这样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当李奇维得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时,他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以他此时的实力,想要影响那些顶层的大佬,甚至一言九鼎,还差的远呢。

  现在的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舆论,帮助更多被战争伤害的普通人。

  同时还能顺带提高他的名望,增强自身影响力。

  因此,李奇维接下来又做了一个决定,再一次引起轰动。

第355章 豪掷三百万两!我对钱没有兴趣!

  《虫子》的大获成功,在李奇维的预料之中。

  毕竟是百年后的经典之作,其创作风格和思维,完全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想象的。

首节上一节454/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