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也终于能听诺奖大佬的课了。”
此刻,教室内彻底轰动了。
这课是没办法继续上下去了。
学生们甚至比钱五师本人还要激动。
胡刚复等人更是面色潮红。
“我一定也要成为钱老师那样的物理学家。”
“我一定也要获得物理诺奖!”
钱五师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被震惊的不轻。
他自信自己的超导肯定能获得诺奖,但从没有想过会这么快。
如今诺奖已经颁发了十几届,制度越来越成熟。
一个成果不经过好几年的检验,一般都不会被颁奖。
而现在,距离他发表超导还不到3年时间,竟然就获得诺奖了。
很快,钱五师就猜到了原因。
“肯定是因为导师。”
“因为他,瑞典的诺奖委员会,才放心给超导授奖。”
钱五师不会因此而觉得自己走了捷径。
他的成果是受到了导师的严格检验。
而导师的标准比诺奖还严格。
所有实验、所有数据、所有的公式和文字,都是他和湖州、怀宁两人,一点一滴完成的。
这个诺奖他实至名归!
至于李奇维教授是他的导师,那是他的幸运,幸运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钱五师嘴角露出了笑容,他虽然内心狂喜,但是脸上很平淡。
这是他跟李奇维学的。
面对任何天大的消息,永远回复一个“哦”。
钱五师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到何育杰面前,笑着说道:
“师兄,等我上完课再去找你。”
何育杰轻轻捶了他的胸口,开心说道:“你小子,这么淡定啊。”
“对了,消息是维纳王子专程来告诉我的。”
“到时候你和他见一面。”
“他是个开拓进取的主,对我们的事业很支持,可以和他打好关系。”
钱五师点点头。
科学之城肯定是要单独圈一块地,那么就必须得到布鲁克王朝的同意。
作为未来的王,维纳确实必须拉拢。
何育杰又说道:“好了,我现在还得去通知湖州和怀宁。”
“这次你们三人要一起去领奖了。”
接着,在学生们不可置信的目光中,钱五师走回讲台,淡定从容。
“一个诺奖而已,不必太过激动。”
“和你们的未来相比,诺奖是微不足道的。”
“好了,现在继续上课,我们来学习动量守恒。”
众学生齐齐感叹:钱老师真牛逼!
果然不愧是李奇维教授的得意弟子,连诺奖都不放在眼里。
1913年10月18日,钱五师、钱湖州、邓怀宁获得物理诺奖的消息,瞬间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布鲁斯刚刚登顶物理学界,他的学生就献上了一份大礼。
超导能获奖,几乎在所有物理学家的预料之中。
这个超脱常规物理经验的现象,它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都太大了。
属于那种必获诺奖的类型。
到现在,超导现象,已经成为了物理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门。
其中以美国为首,在高温超导方向一骑绝尘。
大家都在期待,常温超导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
同时,很多人都在惊叹。
“这下布鲁斯教授功德圆满了。”
“自己获得诺奖,带出的学生也获得诺奖了。”
“你们忘记了一个更恐怖的事实,那就是卡文迪许一脉连续四代获得诺奖了。”
“瑞利勋爵、汤姆逊教授、布鲁斯教授/卢瑟福教授、钱五师。”
“简直恐怖如斯!”
“如今玻尔也自立门户了,或许未来,还会出现第五代获得诺奖。”
钱五师三人获得诺奖的消息,再一次让物理学界风起云涌。
随着第二届布鲁斯会议的内容流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物理学的关键就是量子论。
按照布鲁斯教授的预言,量子论是能比肩相对论的伟大理论,它的内涵远远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这是所有物理学家的机会。
李奇维是通过何育杰的电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
随即他的脸上就是露出了笑容,为钱五师三人感到高兴。
真实历史上,1913年的物理诺奖就是颁发给超导的。
如今时间没变,只不过获奖人变了。
这也说明李奇维对历史的影响更大了。
他对科学之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第346章 国王学派!开枝散叶!原创研究,难于上青天!
钱五师的获奖,让物理学界逐渐流传出一个词:国王学派。
它指的是以李奇维为核心,衍生出来的各大研究领域的汇总。
现在他的博士生如玻尔已经开始开枝散叶,未来整个学派会逐渐壮大。
当然,这种称呼其实只有圈子里的大佬才会偶尔提提。
就和与相对论有关的苏黎世学派一样。
它们和卡文迪许学派是不一样的。
因为卡文迪许实验室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汤姆逊离开而变化。
哪怕换个人当主任,依然是卡文迪许学派。
但是国王学派,等李奇维一离开,名字就不太合适了。
李奇维的未来在婆罗洲,在古晋,那里是固定的,或许未来会出现一个古晋学派。
不过,伦敦国王学院可不管那么多,至少现在李奇维还没有走呢。
国王学派名副其实。
学校第一时间宣布,钱五师获得物理诺奖,是学校开天辟地般的成就,标志着学校的腾飞。
而钱五师的博士论文也被大规模刊印,作为物理系必读论文。
对此,李奇维大力支持。
虽然他也有诺奖,但他是在剑桥大学完成论文的。
而钱五师则是实打实,在伦敦国王学院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这份成果当之无愧算国王学院的。
在后世,各个学校为了一个院士能都争的头破血流,更不用说诺奖得主了。
即便在现在也不遑多让。
因为诺奖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支持。
所以,归属问题很重要。
对此,李奇维倒是淡淡一笑,他现在已经不看重这些了。
毕竟他自己就是超级大金主,用不着别人资助。
在收到获奖消息后,钱五师三人就从婆罗洲启程出发,前往英国。
他们准备和李奇维汇合,然后一起去瑞典接受颁奖。
顺便,钱五师等人也要结交自己的人脉和朋友。
他们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对此,李奇维很欣慰。
他需要自己的学生有独立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自己的附庸。
1913年11月20日,钱五师三人抵达伦敦。
接近一年没有见面,三人早已褪去脸上的稚嫩,看起来成熟很多。
这段时间的研究所建设工作,让他们成长很多。
从零到一的体验,对于钱五师三人是弥足珍贵的。
虽然这不能提升他们本身的科研能力,但是能加强他们对于宏观规划的把控。
这对接下来的盘古计划有巨大的好处。
李奇维把三人带到房间内单独交谈。
“首先,要祝贺你们三人获得物理诺奖。”
“看到你们,我就觉得华夏的崛起是无可阻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