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80节

  阿斯奎斯从保密柜里又拿出一份文件。

  上面赫然写着:“关于在婆罗洲北部地区建设科学之城的若干建议。”

  贝尔福看到标题大吃一惊。

  科学之城?

  “布鲁斯李竟然想要建造一座城市?”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阿斯奎斯笑道:“文件是半个月前,布鲁斯李亲自寄送到首相府的。”

  “以他现在的名气,我的助理当然选择汇报给我。”

  “说实话,看到这个计划的第一眼我就心动了。”

  “不得不说,布鲁斯李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不仅仅是在学术上,而是在任何方面。”

  “要不是已经确定他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我是不可能放他离开英国的。”

  “科学之城啊,而且还是在大英帝国的领土上建造的。”

  “这对于提升我们国家的形象,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最近美国在疯狂拉拢全世界的科技人才。”

  “因为各国都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影响有多大。”

  “还好这一方面,我们英国是走在最前列。”

  贝尔福此刻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觉得布鲁斯李的野心已经暴露出来了。

  对方这是想独立!

  于是,他激动地说道:“首相先生,布鲁斯李的想法难道还不危险吗?”

  “他这是想在我们英国的殖民地上搞独立啊。”

  阿斯奎斯心中很不屑。

  但他依然和气地说道:“哦?贝尔福先生,那请你说说,一个科学之城要怎么独立呢?”

  “按照这份计划。”

  “整个科学之城会分为好几个区域,覆盖在沙捞越、文莱、沙巴等地区。”

  “而且它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组织。”

  “里面只研究最前沿的基础科学。”

  “连把小刀都不生产,你告诉我要怎么独立。”

  “要知道,婆罗洲北部是我们英国的领土,南部是荷兰的领土。”

  “他布鲁斯李只不过是一个科学家,他拿什么独立?”

  “你该不会以为华夏会出手帮他吧。”

  “哈哈哈,华夏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个外交大臣难道还不清楚吗?”

  “你啊,就是把布鲁斯李想的太复杂了。”

  贝尔福刚想开口,就被阿斯奎斯打断。

  “我听说过华夏有一句古话,叫做: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意思就是那些读书读了十几年的人,或者是练武练了十几年的人。”

  “他们刻苦努力的目的,从来不是推翻统治他们的君王,而是自愿归依在君王的门下,成为君王手里的工具。”

  “科学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别看布鲁斯李现在风头正盛,名气大过天了。”

  “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我所用而已。”

  “就好比这个科学之城,在他们那些科学家眼里,自然是神圣无比的。”

  “但是在我们政治家看来,那就是可以随便拿捏的工具。”

  “一旦有需求,把那些科学家关在屋子里,让他们老老实实研究,有谁敢不听话就杀几个。”

  “恐怕他们得吓破胆了。”

  “大不了每个月发个几英镑的工资就行了。”

  “然后再给他们安排各种各样的头衔,拼命去宣传他们的事迹。”

  “那些木讷卑微的科学家们估计还会感恩戴德呢,哈哈哈。”

  阿斯奎斯笑的非常大声。

  在他眼里,所谓的铁王座,就和笑话一般。

  真正的铁王座是能主宰人的生死,而不是狗屁的物理学定律。

  这就是诸如阿斯奎斯这种政治家人物的所想。

  他不但不反对李奇维的做法,甚至还帮助着大力宣传。

  反正只用动动嘴,不要花钱,就能获得科学家的好感,何乐而不为。

  一旦科学之城建设好,说不定还是他的一大政绩。

  毕竟这种事情非常适合宣传。

  大英帝国的文明之力,在亚洲落地生根。

  “英国指引着世界的文明!”

  说不定,他还能再干几届。

  贝尔福几次想张嘴,但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在他眼里,布鲁斯李跟传统的科学家绝对不一样。

  那个男人从来不在乎什么虚名。

  要是一般人有他现在的成就,早就到各国炫耀,成为各国的院士什么的。

  而布鲁斯李却对这种事兴致缺缺。

  所谓的铁王座,也绝对不是为了什么可笑的荣誉感。

  只不过,这一切贝尔福都想不明白。

  他万般无奈地问道:“首相先生,那这个科学之城,您的想法是?”

  阿斯奎斯笑道:“我会找个时间,在议会中讨论这件事。”

  “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支持我的决定。”

  “科学之城一定要建,甚至还要给布鲁斯李优惠,让他建设的更快一点。”

  “反正婆罗洲那个地方,什么都不多,就是无主荒废的土地多。”

  “要不是我们英国本土的面积实在不够用,我都想把这个计划放在本土了。”

  贝尔福知道自己改变不了阿斯奎斯的想法。

  要怪就怪布鲁斯李伪装的太好了。

  他的任何行为都是没有威胁性的。

  看起来完全臣服于大英帝国。

  但是他知道,一切不会那么简单。

第319章 凡是华夏人民的“好朋友”,那就送他一件青花铀瓷!

  随着第二届布鲁斯会议临近,科学界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讨论相对论,尤其是广义相对论的人越来越多。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不少人已经开始能看懂部分了。

  即便是非常复杂的数学推导部分,顶尖的物理学家们也可以大致看懂。

  然而越是看懂,他们就越是心惊。

  因为从这些公式中,就能体会到布鲁斯那强横无匹的实力。

  所有人心中不禁在想:布鲁斯说是单挑全世界,其实真正有资格去挑战他的,估计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

  “这个布鲁斯,真会造势,明明是他的独角戏,他非要说出挑战全世界。”

  “哈哈哈,论学术会议这方面的创新,布鲁斯的实力就和他的物理实力一样,断崖式领先。”

  “自从有了他,现在学术界都和以前不同了。”

  “连天文学都能组建什么国际联合大会了。”

  “我看用不了多久,所有自然学科,都有自己的国际会议了。”

  而人们议论的中心,李奇维,却一点心思都不在会议上。

  1912年9月10日。

  此刻,李奇维正带着李三,在伦敦的码头上极目远眺。

  脸上的焦急和眼中的期待,透露出他躁动不安的内心。

  王路遥和香岚所在的轮船,原本计划在5天前就应该到的。

  但是如今却迟了5天。

  这5天来,李奇维每天都会和李三守在码头。

  他的心中非常担心。

  这个时代远航实在太危险了。

  尤其是印度洋上的环境更是变幻莫测。

  哪怕在后世,人类也没有面对超大规模风暴或者海啸的能力。

  大海上的船只对于这些天灾来说,简直就和纸糊的一样。

  李奇维感觉全身都在颤抖。

  这一刻,他才没有心思管什么会议和物理。

  他只要自己的媳妇平安。

  忽然。

首节上一节380/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