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汽车的速度,我们就能计算出它一个小时后的位置在哪里。”
“我们可以准确预测天体出现的位置,预测日食、月食。”
“大自然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物理学家用一支笔计算出来。”
“这是一项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伟大成就。”
李奇维的话让众人频频点头。
是的,这就是当前所有物理人的世界观。
世界是准确的,可预测的。
虽然量子概念否定了连续性,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性。
但是这两个性质远远比不上确定性和因果性重要。
它们是更深层次的基石。
一旦出现问题,甚至世界的本质都会被改写。
所以,很多人怎么也接受不了概率论。
然而,李奇维又继续说道:
“但是,物理学是永远向前发展的。”
“旧的理论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尤其是在高速运动和微观粒子这两个领域,现有的理论全都失效。”
“牛顿力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它既不能解释光速的不变,也不能解释电子的量子化轨道。”
“这足以证明牛顿力学是存在局限性的。”
“甚至在某些方面,它很可能是错误的。”
“具体的分析,我已经在狭义相对论中详细讨论了。”
“所以,基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必然也会有天然的缺陷。”
“我不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改变的事情。”
“新的现象,必然需要新的理论去解释。”
“从而孕育出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个现代物理学的基石理论。”
“一个研究高速问题,一个研究微观粒子问题。”
“二者补全了物理学的不足。”
“把那些以前束手无策的现象,又完美地纳入到了物理理论之中。”
“而现在量子论更进一步,不仅认为微观是不连续的,甚至是概率性的。”
“今天我只是说电子的跃迁行为是概率性的。”
“也许在未来,任何微观粒子的运动都是概率性的,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切都要看理论的发展情况。”
“这是一种理念之争。”
“我欢迎各位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会永远保留自己的概率解释。”
“因为我的直觉告诉我,它一定是最正确的解释。”
“纵然有无数的人反对我,我也会坚持。”
“虽千万人吾往矣!”
轰!
这一下,所有人都被李奇维的霸气惊呆了。
对方是要一个人挑战整个物理学界啊。
在场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承认概率论的,唯有布鲁斯一个人坚持这个观点。
然而他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心。
那种霸天绝地的气势感染了每一个人。
即便有人想反驳,层次不到,连反驳的逻辑都没有。
普通人连反驳的资格都没有。
这里的普通人指的最低是大学教授
也只有卢瑟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佬,才能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地去辩论。
而且李奇维对于机械宇宙观的反驳也是有理有据。
直接朝这种世界观的基石,牛顿力学下手。
如果连牛顿力学都有问题了,那么在其上建立的各种科学大厦,也必然存在问题。
而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了牛顿力学在高速运动中的局限性。
只要李奇维能发表广义相对论,补足狭义相对论的缺陷,那么一切都逻辑闭环了。
这一刻,大家没想到广义相对论竟然和量子论产生奇妙的联系。
爱因斯坦听完李奇维的回答,非但没有失落,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他全身颤动,眼神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这才是我认识的布鲁斯啊。”
“他认准的东西,哪怕是上帝站在他面前,也要比试一番才知道。”
“他已经超越了天才的范畴,达到了另一个境界。”
“或许,那就是神的境界?”
“但不管如何,我都坚信世界不可能是概率的。”
“一定还有某种隐藏的变量没有被发现。”
“而这,将是我接下来的目标。”
“布鲁斯,真没想到我们俩还有做学术对手的一天。”
“不过,这一次你肯定错了。”
爱因斯坦信誓旦旦,兴奋的想仰天长啸。
他和李奇维的关系不会因为争论而疏远,反而会更加真挚。
这种糅杂了对物理学崇高敬意的友情,让爱因斯坦视若珍宝。
人一辈子或许也只能遇到一次。
爱因斯坦对着李奇维一笑,然后满意地坐了下来。
他知道今天这场会议是不可能争出对错的。
如此匪夷所思的理论,必然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计算。
单单口述是不能说服任何人的。
而布鲁斯也仅仅是用一个例子表达了他的观点而已。
并没有给出确切的证明。
所以,今天的会议只是未来学术争锋的开始而已。
爱因斯坦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了。
前排的普朗克,此刻恐怕是场上心情最复杂的人。
他看着李奇维在台上侃侃而谈,甚至抛出了概率论这样耸人听闻的观点。
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普朗克年轻时,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他的物理老师告诉他,物理学已经尽善尽美了。
你现在进去什么作用也起不到。
不如学医吧。
普朗克的牛脾气蹬一下就上来了。
我偏学!
于是,他的科学天赋开始展现。
年纪轻轻就解决了很多物理学难题,成为德国的物理大佬。
更是在李奇维之前就已经在考虑量子概念了。
而李奇维的出现,让他下定了决心。
于是一段佳话,成就物理学领域的传奇。
甚至李奇维还把量子论的发表,当成现代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的分界线。
普朗克每每想到这里,都会感觉到很幸运。
然而,今天李奇维的观点,让普朗克第一次感觉到了害怕。
没错,就是害怕。
其实在场的洛伦兹、迈克尔逊、汤姆逊等老一辈物理学家,都有这样的感觉。
举个形象的例子。
就好像与你同床共枕几十年的妻子,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对方竟然是个带把的。
现在,大佬们就是这种感觉。
完全跟见了鬼一样。
哪怕是号称不惧权威的普朗克,也是在经典物理学的背景下成长的。
量子概念的发表,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勇气。
概率解释,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但它又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布鲁斯提出的。
这种感觉,只有五味杂陈才能表示。
此刻,普朗克的想法就是:你们随便造吧,反正我是不参与了。
真实历史上,在号称世纪会议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
普朗克、洛伦兹等大佬,都是吃瓜群众。
他们一点也没有参与会议的讨论,主要起到象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