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13节

  没错,这就是他的问题。

  他本以为不可能有人发现,没想到还是被传说中的布鲁斯给找出来了。

  迈克尔逊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布鲁斯确实逆天。

  哗!

  这时在场众人结合迈克尔逊的表情,就知道布鲁斯说对了。

  他们连忙再次朝谱线看去。

  果然,有了提示之后,人的心理因素就发挥作用了。

  所有人都看到,每一条谱线的中间,确实有着很小很小的缝隙,不注意就忽视了。

  恐怕也只有布鲁斯这样的超级天才,才能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

  “我的上帝啊,还真是有缝,为什么我就没发现呢?”

  “奇怪,布鲁斯教授不提醒,我怎么都发现不了;他一提醒,感觉好明显啊。”

  “这就是大佬是否指点的差别嘛?果然不一样,难怪玻尔、钱五师等人会那么优秀。”

  “呜呜呜,布鲁斯教授也太厉害了,想做他的博士生。”

  此刻的玻尔也是满脸惊喜,他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迈克尔逊教授的数据图上,每条谱线都比较粗,所以中间的小缝隙就非常不显眼。

  玻尔对李奇维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

  “今天还好有导师在,不然靠我一个人,实在太难了。”

  “这些大佬果然都不可小觑。”

  不过玻尔忽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如果谱线不是一条,而是两条挨着的,那岂不是

  玻尔瞬间紧张起来。

  这时,迈克尔逊教授笑着说道:“布鲁斯啊,布鲁斯,你真是让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这么细小的问题,都能被你给看出来。”

  “真不知道你的眼睛是怎么长的。”

  “没错,你说对了,这就是我要提的问题。”

  李奇维淡定一笑:基操,勿6。

  迈克尔逊接着又放了一张照片。

  正是刚刚那张巴尔末系谱图的放大图。

  此刻,众人才清楚地看到了明显的缝隙。

  原来每条光谱线并不是一条,而是两条。

  只不过这两条线的波长相差非常小,挨得很近,粗略一看就很容易看成一条。

  迈克尔逊教授笑着说道:“在我当时那个年代,光谱学是非常火的。”

  “但是它虽然火,苦于没有理论支持,大家也只能测测光谱线,没有深入的分析。”

  “比如氢原子的光谱,已经被无数人测过了。”

  “既然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我就要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正是因为有这个信念,我才发现了问题。”

  “我是做精密仪器的。”

  “所以我非常喜欢做精密的测量。”

  “当时我就在想,巴尔末系的四条谱线为什么看起来很宽。”

  “要不,我试试精细地去测量一下。”

  “于是我改进完成了更精密的光谱仪。”

  “结果,就发现了图上的现象。”

  “但是在当时,这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我甚至都没有把这个结果发表论文。”

  “只是和几位好友在闲聊时,谈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不过显然大家都没什么兴致,认为它可能就是仪器误差造成的。”

  “其实还是一条谱线。”

  “我自己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因为当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然而,二十多年后,当我看到玻尔模型时,尘封的记忆又复苏了。”

  这时,迈克尔逊忽然提高了声音,朗声道:“按照玻尔模型的预测,谱线肯定是单条的。”

  “因为它的波长是由能级差计算出来的。”

  “所以理论上而言,巴尔末系的四条谱线,每一条都是单独的一条线。”

  “然而,事实却是,现在是两条线。”

  “为了保证准确性,我前段时间又重复了这个实验。”

  “大家请看。”

  迈克尔逊又放了几张数据图,这些都是他前几个月做出来的。

  每一次实验结果都显示,巴尔末系的每条谱线其实都是由两条线组成。

  “所以,我认为,这是玻尔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换句话说,这个模型有问题。”

  他转头看向玻尔,笑着问道:“玻尔,你认为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轰!

  这一刻,会场彻底沸腾。

  果然不愧是诺奖大佬,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力。

  这个问题也太致命了。

  本来成就了玻尔的巴尔末系,现在却突然变成了难缠的问题。

  物理世界简直是太奇妙了。

  “这就是顶级物理学家的实力吗?迈克尔逊教授的实验也太牛逼了。”

  “上帝啊,我终于体会到精确性对于物理的重要性了。”

  “这种魔鬼般的细节,竟然都会被注意到。”

  “要是换做我,恐怕早都把它当成误差,扔进垃圾堆了。”

  台下的钱五师感触最深。

  迈克尔逊的实验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超导。

  要是没有导师的强力介入,恐怕他就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发现。

  精确、极限,这是物理学家需要的态度。

  玻尔在看到迈克尔逊的图不久,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现在对方的提问,对他而言简直是致命一击。

  没办法解释!

  玻尔模型无法解释,为什么谱线不是单独一条,而会是两条。

  这简直不可思议。

  “怎么会这样?”

  “巴尔末系竟然还有这种结构,怎么会是两条线呢?”

  一时间,玻尔有点慌了。

  他完全想不明白。

  这和他的理论是明显冲突的。

  但是迈克尔逊教授的实验又不可能出错。

  对方既然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就不怕大家去重复实验。

  这说明事实一定就是如此。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还是非常简单的,以如今的技术,基本正常的实验室都能做出来。

  玻尔艰难地开口,“这这.容我好好想一想。”

  哗!

  台下瞬间爆炸了。

  今天的会议实在太刺激了。

  上来就是王炸,直接把玻尔干懵逼了。

  这就是诺奖大佬的实力吗?

  果然恐怖如斯!

  不少人甚至看向玻尔有了一丝同情。

  面对这个极度犀利的问题,对方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可是当着几百人,数十位大佬的现场啊。

  前排的大佬们,也是微微皱眉,他们也想不明白。

  不过普朗克、洛伦兹等老一辈物理学家,逐渐想起了巴尔末系的这个现象。

  它确实是存在的!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玻尔急的额头渗出了细汗。

  忽然,他又想到了布鲁斯教授的教诲。

  要学会放平心态,没有理论是完美无缺的。

  有问题不可怕,去解决就好。

首节上一节313/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