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30节

  但是千万不能被人发现,更不能被洋人顺藤摸瓜找到自己。

  不然那就是天大的外交事故。

  这个时代,清朝的人见到洋人,首先就矮了三分,哪怕是官员也不例外。

  在这种背景下,冯金就带着一个手下,策划了柏林的刺杀。

  听到这里,李三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准备现在就拿上长枪,要去一枪了结那个狗东西。

  不过,却被李奇维拦住了。

  “三哥,不必着急,现在既然搞清楚敌人的底细了,也就不用害怕了。”

  “如今我们在英国境内,给他罗福玉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来刺杀我。”

  “而且,他远在海外,光杆司令一个,手底下肯定没有多少人马,我们还有手枪在身,完全不惧。”

  “哼哼,越想刺杀我,我就越要把动静搞大,看他怎么办。”

  于是,李奇维把红儿也叫过来,对两人嘱咐了一番。

  红儿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他们住的地方是英国的重要学术之地,各种治安政策很好,不用担心罗富玉那群人。

  而且还有李三坐镇,更是安全无忧。

  虽然红儿经常和他拌嘴,但很清楚他的实力。

  随即,李奇维就让李三和红儿各自去忙了,他又看向信中另外一件事。

  李奇维父亲在信中说,他不知道李奇维在英国闯出了什么名头,前段时间有好几个年轻人想拜访他,询问物理学者李奇维的事情。

  父亲以暂时不知为由应付过去,顺便想问问李奇维到底怎么回事。

  李奇维看完后,莞尔一笑,看来自己的名气已经传到华夏了。

  不过这时候能找上门的,肯定都是富家子弟,不然接触不到这些信息。

  这样也好,对于这些人而言,出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这很有利于星火计划的开展。

  于是,李奇维开始写信,告诉父亲接下来该怎么做,以及等候自己的通知。

  这件事他准备通过写信传达,而不是电报。因为电报太贵了,堂堂的李大少也不敢经常发。

  他还准备留着钱干大事呢。

  (注:实际历史上驻英大使是罗丰禄,为了剧情需要,作者加工了一下,就当是蝴蝶效应吧。)

第36章 理论质疑的打赏)

  接下来几天,李奇维一边写教材,一边写光电效应的论文。

  也是时候彻底证明【量子力学】的正确性,奠定其地位了。

  写着写着,他忽然又想到了上次发电报,心疼钱的事情。

  李奇维突发奇想,既然缺钱,为何不自己开公司赚大钱。

  作为堂堂穿越者,随便发明点东西,赚钱还不是轻轻松松,而且赚的还是洋鬼子的钱。

  不会赚钱的穿越者,都不配在组织中挂名。

  星火计划未来需要烧钱的地方很多,单凭自己家族的财富还真不一定够。

  看来开公司赚钱的计划,也得提上日程了。

  至于卖什么,轻工产品?重工产品?李奇维倒要考虑一下,反正不能卖提高外国实力的东西。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红儿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两封信。

  “少爷,刚刚有人前后给你寄了两封信,还说很重要,请你尽快查阅。”

  “哦?”李奇维停下笔,拆开信封。

  第一份信是《自然》主编洛克耶写的。

  信中说道,最近伦敦的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作者在论文中称【量子力学】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漏洞百出。

  而且对方还给出了不少所谓的论点与证据。

  随后,其他各家主流学术期刊,都有文章发表,批判【量子力学】,认为其属于异想天开。

  不少知名物理学家也曾在公开场合,宣称【量子力学】未经实验验证,不该得到如此殊荣。

  李奇维很纳闷,我不就是发表一篇论文而已,又没抢你们的钱,殊荣又不是我自封的。

  结果,等他接着往下读信,才明白怎么回事。

  洛克耶说,自从【量子力学】论文发表后,剑桥大学花费了巨大精力宣传。

  整个英国都被这个理论的消息给轰炸了。

  并且以卡德维尔副校长为首,汤姆逊等一批物理学教授站台,剑桥大学顺利地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一大笔经费。

  至于总数是多少,洛克耶没说,估计他也不知道。

  但据有关人士称,在经费讨论会议上,牛津大学的副校长甚至当场爆出粗话。

  显然他被剑桥的收获气的不轻,认为一个崭新的理论不该受到如此尊重。

  卡德维尔只回了一句话:这将是大英帝国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在科学领域再次领先全世界的机会。

  正是这句话,打动了评审委员会的成员,通过了经费的审批。

  李奇维读到这里,无奈苦笑,没想到自己才离开一个多月,就发生了这么多事。

  同时,他也发出深深的叹息和感慨。

  相比于此时的华夏对科学的态度,英国无疑要好上太多。

  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国家,对于科学和技术都是非常尊重的。

  因为他们亲眼见证了工业革命,是如何带来巨大的财富的。

  而工业的核心,就是科学原理,没有科学家的理论突破,就没有各种工业机器的发明。

  而且英国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很多贵族或者富商,闲暇时都喜欢搞点科学研究。

  所以,研究后世的物理学史书,会发现,那些重要的科学家,往往并不是为了荣誉才做研究。

  他们很可能本身就是贵族,财富地位都不缺,就是因为对物理感兴趣,才愿意去研究,甚至自掏腰包。

  这种文化氛围,和其他国家截然不同。

  不得不说,大英帝国的繁荣,除了狗屎运,还是有一定内涵在里面的。

  李奇维心中羡慕英国,继续读着信。

  接下来的事情就明朗了。牛津大学吃瘪后,发动一批对【量子力学】持怀疑态度的物理学家,共同从科学的角度去质疑这个理论,希望作者给出回复。

  学术论战和军事战争不一样。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双方要通过逻辑、实验、数学公式等去证明观点。

  而不能看你不爽,觉得你不对,一炮给你轰死。

  所以这才有了,英国的各大期刊都发表质疑【量子力学】的论文。

  杂志社是最喜欢遇到这种事情的,热度高,影响大,杂志的销量蹭蹭往上涨。

  因此,洛克耶在信中提到,希望李奇维尽快发表论文,最好抛出重磅性的成果。

  一旦此战胜利,那么《自然》期刊绝对名声大振,成为英国第一物理期刊。

  洛克耶爵士,老来逢春,对这件事极为上心,所以写信催促李奇维。

  毕竟,李奇维还带着《自然》期刊荣誉主编的头衔呢。

  李奇维读完信后,笑了笑,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刚写的光电效应论文,这下可以恰逢其时地发表了。

  然后,他又打开了第二份信,发现这份信竟然是开尔文勋爵写的。

  李奇维有点不可置信,他以为经过论文发表后,开尔文勋爵一定会对自己恼羞成怒呢。

  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给自己写信,而且还在信中主动认输和认错。

  这让李奇维觉得,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堂堂开尔文勋爵,竟然降低姿态,承认自己的过错,还是给他这样一个清国人。

  不得不说,对方的气量还是很大的,难怪受到很多人尊重。

  历史上,开尔文勋爵在1907年12月17日去世时,几乎整个英国和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向他表示哀悼。

  最终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之墓的旁边,影响力可见一斑。

  李奇维心中感叹,这固然是开尔文勋爵心胸宽广,但那也是因为自己的实力。

  如果自己没有发表出【量子力学】,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恐怕对方不会正眼看自己。

  平等永远建立在实力之上,你可以高傲,但你不能真的菜。

  收回思绪,李奇维继续朝下看,开尔文勋爵信中的内容和洛克耶的也有关系。

  原来,英国的几位物理学老前辈,认为这样在学术杂志上交锋,也弄不出所以然来。

  不如直接组织一个会议,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也许能成为物理学一桩美谈。

  于是,由开尔文勋爵牵头,邀请了英国境内和国外的很多知名物理学家,准备在伦敦召开一场学术会议。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论【量子力学】的对与错。

  作为核心人物,李奇维当然是最关键的,因此受到隆重邀请,他的态度甚至能决定会议开不开。

  读完开尔文勋爵的信后,李奇维伸展了下身体,心中有点小开心。

  之前在柏林物理学会上,伦琴等大佬之所以没有为难自己,对【量子力学】提出质疑,那是看在普朗克教授的面上。

  他们私底下肯定也是经过了激烈的讨论。

  前世博士答辩的时候,面对几个教授,他都感觉到不小的压力。

  而现在,自己将要独立论战众多大神,舌战群儒,李奇维甚至有点颤抖,那是兴奋的表现。

  虽千万大佬,吾往矣!

  一波大高潮即将来临,求收藏!求追读!

第37章 又见大佬的打赏)

  假期的最后几天,李奇维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他现在的事情非常多,急切需要一个助手。

  红儿和李三虽然信得过,但是科学文化水平太差;

首节上一节30/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