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以前的发明赚钱。
今年,他刚刚把名下所有的工厂和实验室,整合在一起,成立了托马斯爱迪生公司,员工数千人。
他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可谓大权在握。
爱迪生逐渐将实验室的日常运营交给了其他人,并且减少了原创性的实验工作,主要是改进现有产品。
换句话说,发明大王不再热衷发明了。
台上的李奇维早都注意到了爱迪生的表情,不过他一点也不在意。
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剑桥本科生菜鸟了。
而是成为了科学领域的巨擘。
现在的他,有了拒绝和得罪任何人的底气。
真要把他逼急了,李奇维黑化,那就是全世界的灾难了。
于是,他不再关注爱迪生,而是整理好思绪,大步从容地走到演讲台中心。
望着台下100多位美国物理学的精英,李奇维突然觉得,此时的老美弱的可怜。
这里面的人,后世能叫的上号,根本没几个,都是路人。
此刻,他豪情万丈,这一世的美国,只有当二弟的命运了。
李奇维表情严肃,第一句话就让在场的所有人破防了。
“我认为现在的美国,没有真正的物理学。”
轰!
满座皆惊!
第263章 给美国挖个大坑
当李奇维说出美国没有物理学时,在场的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全都惊住了。
如果没有物理学,那他们这些人算什么。
美国物理学会又算什么。
可以说,李奇维的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对他的心思变得微妙了。
然而前排的迈克尔逊却表情复杂地看向李奇维。
他的心里非常感激。
李奇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他今天是抱着诚意来的。
因为批评逆耳,却代表了事实;而夸奖顺耳,却掩盖不足。
若是人家想敷衍,大可以把美国的物理学水平一顿猛夸,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美国的物理学界太封闭了,一直自娱自乐而不自知。
直到今天,被外人用犀利的语言,戳破这个美好的氛围。
但其他人就很难像迈克尔逊一样思考了。
他们的心里很难忍受这种说法。
尤其是爱迪生,更是直接冷哼一声,连李奇维都听到了。
不过像爱迪生这样的人很少。
大家虽然心里不满,但出于对李奇维的尊重,还是保持沉默,等待着他的下文。
台上的李奇维看着众人的表现,不禁感慨。
他这句话要是放在欧洲,估计下面早都闹哄哄了。
但是在场的人,依然克制住情绪。
因为他们内心其实很清楚美国的物理学真实情况,但是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
那意味着他将与所有人为敌。
就连迈克尔逊也是走的迂回战略,把李奇维请过来。
这时,李奇维继续说道:“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可能好奇。”
“今天我明明是来做学术报告,介绍最前沿的物理学进展的。”
“为什么要在开始,说出美国没有真正物理学这句话。”
“因为要想研究最新的物理学,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物理学。”
“我的意思,并不是想探讨学术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的区别。”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罗兰教授的演讲,已经做了最完美的阐述。”
“他的《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我每次读起来,都深受感动。”
“那种追求真正科学的精神,是我所敬仰的。”
“罗兰教授说:电报机、电灯和其他的便利设施并不是科学。”
说到这里,李奇维假装带有歉意地朝爱迪生说道:“抱歉,爱迪生先生,我无意冒犯。”
众人瞬间从刚刚的不满,突然开始憋笑。
这个布鲁斯也太损了。
罗兰教授的演讲,在座的人当然知道。
那可是号称美国科学界的自由宣言。
在演讲中,罗兰教授对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进行了最猛烈的讽刺。
认为他们不过是偷取了伟大人物的思想,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从而让自己富裕。
不知羞耻,反而沾沾自喜,看不起那些真正做纯科学的研究人员。
他们将获取财富,当成科学的唯一意义。
最可恶的是,他们把持了舆论,让无数的普通人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错把小土丘当成高山,认为小小的发明家或地方名人,比国际上的科学领袖还高不可攀。
微不足道的发明被夸大为科学发现,三流水准的人被树立为榜样,最高的荣誉被赐予了平庸之辈。
这些现象很容易歪曲年轻学者的思想。
从而美国的纯科学就会越来越孱弱。
罗兰教授的演讲振聋发聩,让所有人认识到纯科学的重要性。
没有科学本身,就不会有应用科学。
当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精英们已经开始重视并付诸行动。
内部对于纯科学和应用科学划分很清楚。
而且迈克尔逊还以大魄力打破双方的隔阂。
让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增强美国物理学的整体实力。
可以说,现在的美国科学界,已经不是罗兰那个时候的样子了。
爱迪生坐在这里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每人心中怎么想,会不会有什么傲慢与偏见,那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李奇维突然重提罗兰教授的演讲,让众人又想起了那段激情岁月。
但是爱迪生的心情就非常不美丽了。
相当于李奇维当众贬低他,关键他还没办法反驳,因为那是罗兰说的,不是李奇维说的。
李奇维当然是故意的,他答应了特斯拉,自然不能食言。
他就是要向所有人展示,他永远为自己人撑腰的形象。
而且爱迪生的傲慢表现让他很不爽。
好久没有打反派的脸了,李奇维有点手痒了。
这时,他接着说道:“但是各位,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电灯不是科学,但你们研究和教学量子论、X射线、放射性,难道那就是科学了吗?”
“我看未必。”
哗!
这一下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
刚刚不少人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做的是纯科学的研究,还想看爱迪生的笑话。
结果现在李奇维当头一棒,把他们砸的晕头转向。
咋滴,我研究万有引力,咋就不是科学了。
“物理诺奖从1901年颁发以来,目前为止已经是第十届了,却只有迈克尔逊教授一个美国人获奖。”
“而化学诺奖和生理学及医学诺奖,更是一个美国人也没有。”
“这足以说明了某些问题。”
“罗兰教授之后,美国自以为重视了纯科学或者说学术科学的研究。”
“但是,你们却从来没有思考过,到底什么才是纯科学。”
“缩小点范围,什么样的研究才称得上物理学?”
嗡!
台下响起了众人的窃窃私语声。
显然大家开始理解李奇维的意思了。
“今天这个时代,你从任意一所大学里,挑出学习最好的那个学生。”
“我可以肯定地说,他对力学定律的研究一定比牛顿的还要好。”
“做题目比牛顿还要快。”
“但是这个学生,能和牛顿一样,被称为物理学家吗?”
“显然不能!”
“按照现在流传的物理学家划分,只有对现有理论框架下的某个细节问题,做出证明或者突破的人,才算的上真正的物理学家。”(
“而且还只是普通物理学家。”
“离牛顿还有无数的距离。”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学生和牛顿的本质差距到底是什么呢?”
台下的众人此刻面露羞愧,其实他们知道是李奇维故意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