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65节

  当李奇维提出了一个如此新颖的问题后,大家想的不是立马去搞清楚问题背后的机理,而是能不能再来一个?

  听的好过瘾啊。

  于是,第一个提问的小伙子,突然煽动性地提问道:“布鲁斯教授,经典物理学还有类似的问题吗?”

  “你多讲一点,我们也好下去仔细研究啊。”

  哗!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共鸣。

  “是啊,布鲁斯教授,再来一个吧。”

  “您好不容易来美国一趟,不能藏私啊。”

  “物理学真是太有意思了,布鲁斯教授,多讲点吧。”

  “.”

  没想到场面突然变成这样,令李奇维哭笑不得。

  就连伍德罗、迈克尔逊等人也是很无奈。

  今天的这场演讲注定是往未知的方向跑去了。

  没办法,礼堂内的学生的太多了。

  这时代学生可不是后世那种乖宝宝,听领导讲话都得坐直了,不敢玩手机。

  尤其是欧美,学生搞事的能力是一流的。

  李奇维定了定神说道:“好,那我就再说一个。”

  “其实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怀疑的头脑,那么你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而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和在座的一个人有关。”

  嗡!

  会场的人顿时爆发出惊讶声。

  布鲁斯教授提的问题肯定是和物理相关的。

  美国的知名物理学家今天几乎都来了。

  但是他们的水平,客观承认,和欧洲的物理学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即便是迈克尔逊教授、密立根教授等当前美国的领军人物。

  如果把他们放在欧洲,都不算第一梯队的物理学家。

  虽然二人都是参加过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大佬,但大佬和大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然而,布鲁斯教授却说,下一个问题和在座的人有关。

  反正肯定不是他自己,那会是谁呢?

  在场的人全都产生了好奇。

  这时,李奇维笑道:“我先提一个小问题,们有谁了解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吗?”

  “哈勃,你知道吗?”

  哗!

  众人哄笑。

  显然作为美国的物理学专业学生,要是不知道这个实验,那也太丢人了。

  实验的原作者可是就坐在前排呢。

  哈勃一下没反应过来,没想到布鲁斯教授会单独点他的名。

  不过他心中美滋滋的。

  布鲁斯教授为什么不叫其他人回答,而是叫自己,说明对方看重自己。

  看来自己的回答给布鲁斯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

  哈勃的内心荡漾了。

  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甚至都不算问题。

  哈勃自信地说道:“布鲁斯教授,我当然知道。”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是第一朵乌云问题。”

  “迈克尔逊教授通过这个实验,测量了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

  “而且和参考系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证明以太不存在。”

  “而且,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实验,才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狭义相对论。”

  哈勃顺势拍了一下马屁。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说道:“嗯,哈勃很不错。”

  而台下的迈克尔逊则突然一愣,布鲁斯怎么说到自己了。

  难道是这个实验有问题?

  不可能吧,他的狭义相对论可就是基于这个实验的结果。

  若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有问题,狭义相对论也会有问题。

  布鲁斯岂不是自己反对自己了。

  李奇维忽然看向迈克尔逊,打趣地说道:“迈克尔逊教授,不要紧张。”

  “你的实验没有问题,我也不会当众证明你是错的。”

  众人又是哈哈大笑。

  李奇维转过头,接着看向哈勃问道:“哈勃,你说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

  “那我请问,你认可这个说法吗?”

  “你真的觉得,物理学家们已经测量出真正的光速了吗?”

  轰!

  李奇维的问题一出。

  台下瞬间就震惊了。

  哈勃呆呆地不知所措,完全不明白李奇维是什么意思。

  他的大脑飞快运转。

  “光速不是已经被很多物理学家测量出了吗?”

  “虽然最精确的结果没有,但那只是测量仪器精确度的问题。”

  “完全不影响实验本身的正确性。”

  “而且速度不就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吗?”

  “听布鲁斯教授的意思,我们从未真正测量出光速?”

  “我的上帝,这怎么可能啊!”

  外人不知道此刻哈勃的内心,正在进行疯狂的天人交战。

  在场的人都觉得布鲁斯教授是不是疯了。

  光速难道也有什么问题吗?

  “哇,不要告诉我,光速也有问题啊。速度不是最简单的物理量吗?”

  “我们在实验课上,已经测量了多少次的速度了。”

  “光速虽然快,但它还是速度啊,这不影响它的测量方式啊。”

  “想不懂,实在想不懂。”

  此时,前排的迈克尔逊教授想到了什么,他突然露出苦笑。

  “布鲁斯啊,布鲁斯,你也太会教育这帮年轻学生了。”

  “你的脑瓜子到底是咋长的。”

  显然,迈克尔逊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了。

  但是哈勃可没有迈克尔逊的经验,此刻的他不知道该不该开口回答。

  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却让哈勃对自身所学产生了深刻怀疑。

  提问的人不是民科,而是当今物理学第一人布鲁斯李。

  再简单的问题,经过他的加持,那就一定不简单了。

  不过哈勃确实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于是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抱歉,布鲁斯教授,我认可这个结论。”

  没有人嘲笑哈勃,大家都是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

  李奇维看哈勃压力那么大,连忙笑道:“哈勃,不用紧张。”

  “这只是一次演讲而已。”

  “我们也不是在专门讨论问题,把它当成一次闲谈即可。”

  哈勃这才放心下来,他特别害怕给布鲁斯教授留下不好的印象。

  那会让他觉得有愧于对方的夸奖。

  这时,李奇维不再继续卖关子,说道:“如果你们认真研究过我的狭义相对论原文,你们会发现一个细节。”

  “我在论文中定义光速时,用的不是单向定义,而是平均速度。”

  “什么意思呢?”

  “假设光从A跑到B,然后又从B再返回A。”

  “我定义的光速是这两段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A到B或者B到A的单向光速。”

  “这两种速度它不是一回事。”

  “单向光速我们从未真正测量过。”

  轰!

  李奇维的话简直就像一块超级大的石头,丢进了小池塘,引发了巨大轰动。

  所有人瞪大双眼简直不敢置信。

  “什么情况,光速从未被真正测量过?”

  “你说的不对,是单向光速从未被真正测量过。”

  “我好像理解了布鲁斯教授的意思了,我的上帝啊,这也太神奇了。”

  “shift,你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啊,光速不就是30万公里/每秒吗,怎么又出来一个单向光速。”

首节上一节265/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