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60节

  摩尔根哈哈大笑,然后兴奋地说道:“布鲁斯,我是来学习的。”

  “果蝇可远远没有你重要。”

  “顺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果蝇中发现基因突变的证据了。”

  “布鲁斯,你的理论是正确的!”

  哗!

  周围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呼。

  这些人当然知道神创论的大名。

  可以说,这门理论完全就是建立在布鲁斯的假设之上。

  对方并非生物学家,甚至连一生物实验都没有做过。

  却仅仅凭借脑海中的想象和逻辑推理,就创造出如此惊天的理论。

  这种实力让在场的所有人汗颜。

  今天当摩尔根公开证明布鲁斯的基因突变假说是正确的后,所有人都麻木了。

  布鲁斯不仅提出了理论,而且还是正确的。

  那估计后面的基因链假说也有很大可能是对的了。

  所有人心头震动。

  凭借这个理论,布鲁斯斩获一个生理学或医学诺奖,应该没有问题吧.

  而李奇维本人则非常淡定,装逼地说道:“哦?那真是太好了。”

  “恭喜,摩尔根,你为生物学开辟了新的未来。”

  摩尔根苦笑,心想明明都是你的功劳好吧,我就是个捡漏的。

  不过今天这种场合,大家都是花花轿子抬人,他也不会扫兴。

  于是,摩尔根陪着大笑,周围的气氛更欢快了。

  很快,寒暄完毕。

  伍德罗带着李奇维和众人朝大礼堂走去。

  在那里,李奇维会发表一场演讲。

  没办法,这都是大人物的标配。

  走在校园内,两边挤满了普林斯顿本校和外地来的师生们。

  他们吹起口哨和鼓掌,对李奇维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问出了一些搞笑的问题。

  “布鲁斯教授,您还招博士生吗?您看我怎么样,我功课门门满分。”

  “布鲁斯教授,您能来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吗,我想获得诺奖,只有靠您了。”

  “嗨,布鲁斯教授,我想出了广义相对论,您能帮我审核一下嘛?发表后我保证带您的名字。”

  人群瞬间爆发出一阵哄笑,就连伍德罗和李奇维等人都笑了。

  李奇维回道:“不用了,你自己发表吧,我相信你是对的。”

  在这样一种欢快的氛围中,李奇维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大礼堂。

  很快,巨大的礼堂内座无虚席,乌泱泱一片全是人头。

  更多的人没有座位,都是站在犄角旮旯处,或者是一二楼的走廊上。

  拥挤丝毫没有影响众人的热情。

  所有人都兴奋地看着台上的李奇维,期待着接下来对方的演讲。

  礼堂的前排坐着的都是此次来的大佬们,他们互相交流着。

  李奇维和众人打过招呼后,便从容地走到台上。

  他一身帅气的西装,加上深邃的眼睛,让所有人都忽视了他清国人的身份。

  浑身散发的强大气场,让礼堂内逐渐安静下来。

  扩音器里传出他沉稳而自信的声音。

  “感谢迈克尔逊教授对我的邀请,也感谢伍德罗校长的欢迎仪式。”

  “说实话,我到今天才体会到,一位物理学家的份量。”

  “它可以让人们超越一切偏见,只保留对知识,对真理的尊重。”

  “大家不要紧张,我不喜欢政治,今天也不会谈论政治。”

  底下爆发出一阵轻轻的哄笑声。

  伍德罗也是松了一口气。

  对于李奇维这样的大佬,人家根本不会准备什么演讲稿。

  或者讲话内容还要提前报备给学校。

  都是即兴演讲,率性而为。

  伍德罗真担心李奇维公开讲一些敏感内容,那就很难收场了。

  李奇维当然明白,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影响美国。

  与其在这里大放厥词,义愤填膺,还不如示以友好,猥琐发育。

  口舌之快永远代替不了真正的力量。

  “我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理论物理学家。”

  “今天的演讲内容当然和物理有关。”

  “迈克尔逊教授在和我联系的信中说道:美国远离欧洲科学中心太远了。”

  “这里的理论科学已经落后很多。”

  “我很为美国感到庆幸,你们的国家有迈克尔逊教授这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美国和华夏的科学基础,面对欧洲,都是毫无竞争力的。”

  “诚然美国的工业实力很发达,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试问,要是美国没有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命运将会如何?”

  李奇维的提问让在场的人瞬间表情凝重。

  这一刻,他们引以为傲的优势,面对华人的优越感都没了。

  是啊,美国确实强大了,但是其底蕴并没有多么深厚。

  哪怕是他们一直歧视的华夏,在科学上,其实也与美国没有本质的差距。

  美国能造的东西,只要条件合适,华夏也能造,没什么技术含量。

  19世纪所有重要的科学理论,都和美国无关。

  虽然美国有爱迪生,但他只是站在欧洲那些物理学家的肩膀上而已。

  没有电磁理论的突破,爱迪生拿头去发明啊。

  美国繁荣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欧洲科学理论的突破上。

  他们只会用,却不会拓展,这样永远都是跟在别人后面喝汤。

  反观华夏。

  虽然暂时很落后,但人家至少出了一个布鲁斯李。

  他一个人就抵得上美国所有的物理学家,不对,应该是所有的科学家。

  有了布鲁斯李的加持,在场的人很难想象华夏会一直虚弱下去。

  这时,李奇维继续说道:“当然,国家的发展不是我今天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就是科学理论的突破。”

  “而所有科学的核心,当仁不让地是物理学。”

  “因为有了物理学家对X射线的研究,化学家才有了研究化学晶体的有效手段。”

  “因为有了化学家的晶体知识,生物学家才能探索人体内各种物质的奥秘。”

  “环环相扣,构成我们的科学理论大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蒸汽机,它代表了牛顿力学的巅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电力,它代表了麦克斯韦电磁学的巅峰。”

  “那么各位,请你们畅想一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什么呢?”

  台下众人瞬间嗡嗡地讨论起来。

  就连前排的几位大佬也非常感兴趣,交头接耳,表达自己的看法。

  李奇维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话题性,让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

  看着众人讨论的差不多了,李奇维忽然高声道:

  “我个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一定是现代物理学。”

  “原子、电子,必将引导更先进的生产力产生。”

  众人顿时爆发出鼓掌声,显然李奇维的看法和在场的人基本相同。

  前两次工业革命已经耗尽了经典物理学的潜力,第三次只能从现代物理学里寻找契机了。

  然而,李奇维接下来的一番话和问题,让所有人意识到最顶级物理学家的思维,是如何与常人不同的。

  “听到你们的掌声,我就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对现代物理学抱有无限期望的。”

  “1910年,现代物理学风起云涌,不断有最新的成果发表。”

  “X射线、γ射线、晶体衍射公式、超导.”

  “我在英国的时候,有时能听到很多物理专业的学生说:还学什么经典物理学呀,都是老掉牙的内容了。”

  “现在想获诺奖,只能研究现代物理学。”

  “还有人说,经典物理学已经被研究透了,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我想在座的各位,部分人肯定也有类似的想法。”

  “今天来的学生很多,我想你们平时最感兴趣的一定是量子论、相对论、原子等等。”

  “估计很少有人会去翻阅经典物理学的内容,也就是为了满足上课考试而已。”

  “但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经典物理学才是物理的基础。”

  “它里面蕴含了宇宙最深刻的本质,需要自己地去揣摩。”

  “没有认真地研究过经典物理学,就算去研究现代物理学,也不会搞出什么名堂。”

首节上一节260/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