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笑,劳厄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仅仅从玻尔笔记中看到一句话,就做实验证明了X射线的本质。”
“还有比这更匪夷所思的事情吗?”
“至于神创论,那就更不用提了。”
“反正我是没有资格去评价了。”
“也许在未来,布鲁斯会创造出更伟大的理论。”
“这些理论会让清国的科技领先整个世界。”
“汽车有什么了不起的。”
“也许布鲁斯能发明出在天上飞的汽车。”
“甚至有朝一日他还能飞到月球上,飞到火星上。”
会场内突然发出爆发出一阵惊咦声。
大家都觉得迈克尔逊的牛逼有点吹大了。
但是他的意思,在座的人已经完全理解了。
如果美国一直安于现状,那么早晚会被别人超越。
要是迈克尔逊对华夏文化了解的很深,一定会来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此时,在场的美国科学家们,全都对迈克尔逊肃然起敬。
这样一位获得物理诺奖的老者,今年已经58岁了,他的荣誉已经足够多了。
他哪怕现在什么也不做,也毫不影响他的生活和地位。
他在美国物理学界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迈克尔逊依然在为美国科学的未来而奔走奋斗。
他在乎的不是自己的小利,而是整个国家的大利。
看来李奇维的星火计划,确实刺激到迈克尔逊了。
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单论科学水平。
美国和清国,是大哥不要笑二哥。
在欧洲那帮科学家眼里,都是不入流,没有划分的必要。
所以迈克尔逊才会心急。
他仔细研究了李奇维回国后的一系列举动。
越看越心惊。
如果是别人这样做,迈克尔逊肯定是嗤之以鼻。
一个国家的科学素养,难道是靠一个人就能提高的?
但如果是布鲁斯,那就不一样了。
在迈克尔逊的感觉里,布鲁斯已经超越了科学家这个概念。
单纯的学术水平高低,已经无法评价那个男人了。
对方要做的事情,是一件亘古未有的事情。
迈克尔逊自认,就连牛顿、麦克斯韦等人也远远比不上布鲁斯。
当然,也只有像迈克尔逊这样,心系一国命运的人,才能看懂李奇维的深邃和布局。
随后就是无尽的敬佩和仰望。
这时,迈克尔逊的小弟密立根,看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配合说道:
“教授,那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呢?”
迈克尔逊顿了顿嗓子,说道:“向优秀的人学习,才能使得自己进步。”
“布鲁斯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会对物理学有那么准确的直觉?”
“甚至他还能跨领域做出非凡的成就。”
“这样一位科学领域的伟大学者,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所以,我邀请布鲁斯来美访学交流。”
“而且他已经同意了,时间就定在11月1日。”
“考虑到布鲁斯的时间和其他方面原因,他的演讲会放在普林斯顿大学。”
“到时候,我希望全美大学的理工科人员,都可以去那里旁听。”
“普林斯顿大学已经私下主动联系我了。”
“他们学校把这次访学,排在了第一优先级,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轰!
迈克尔逊的消息,让全场轰动。
大家没想到迈克尔逊的面子这么大,竟然能把布鲁斯给请来了。
以对方如今的身份地位,就算是总统出面都不好使。
人家想来就来,不想来谁请都没用。
之前的科学界各种会议,几乎全都是在欧洲举办的。
那里才是科学的中心。
但是能有资格去欧洲参加会议的人,整个美国也不多。
所以,很多人对于那些大科学家是很好奇的。
毕竟从报纸上了解,和现实见面,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而现在,当今物理学第一天才,终于要来美国了。
当今天会议的消息传出后,全美疯狂了。
第250章 人未亲至,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李奇维将要访问美国的消息,瞬间就在全美引发了轰动。
因为他的身份实在太具有话题性了。
上一个公开访问美国的华夏人是李鸿章。
而现在,一个同样姓李的人,要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
虽然从政治地位看,李奇维和李鸿章有巨大的差异。
但是这个时代,大科学家的名气一点也不弱于政治家。
甚至从某种程度看,科学家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政治家。
一个厉害的政治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出来。
但一伟大的科学家,只能靠天生。
而且李鸿章访美,里面掺杂了太多的国家因素。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大家基本不关心这些。
但是李奇维就不一样了。
物理诺奖、相对论、人工合成氨、神创论
哪怕是普通人也都知道了他的成就。
关键是这些成就,谁都能说上几句。
就好比后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个国家的总统元首是谁,但一定知道爱因斯坦是谁。
并且还能扯上几句质能方程。
而普通人中的精英,那些理工科的学生和老师们,就更激动了。
李奇维在科学界无疑是神一样的存在。
美国的很多师生都羡慕欧洲佬,能经常听到布鲁斯教授的演讲。
据说听一场,得诺奖的几率就大一分。
因此,从十月中旬起,全美各地高校的学生老师教授等,就全部往东海岸的普林斯顿赶去。
所有人都想见识,当今世界物理学第一人的风采。
不过,李奇维引起的轰动,远远不止于此。
他的身份注定了,此次美国之行,不会像表面那么简单。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防部。
此时的美国国防部,远没有后世五角大楼那么霸气,那要等到1941年才开始建。
目前它零零散散分布在华盛顿及周边地区。
各处的办公地点也只是寻常的大楼而已。
现任海军部长丹尼尔斯,正在和爱迪生谈话。
美国的军方高层已经嗅到了战争气息。
参谋部做出预测,十年之内,世界局势必乱。
因此,军方已经开始备战。
尤其是海军,更是开始研制各种先进武器装备。
美国人之所以把海军当成重中之重,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本土不会受到任何打击。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美国大陆成为了天选之地。
东西是大洋,南北无强敌。
这个时代,飞机都刚发明出没多久,美国本土完全不会受到任何战争威胁。
因此,美国军方想的是如何主动出击。
海军自然成了香饽饽。
爱迪生作为美国科学领域的发明大王,早都在军方挂上号了。
他被任命为美国海军顾问委员会长官,专门负责研究海军防务。
但爱迪生只负责顾问和技术工作,不参与行政管理。
真实历史上,爱迪生是在1917年才被任命为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