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249节

  但是劳厄的成功,让无数人明白,你看不出细节,是因为你实力不够。

  一时间,物理学界爆发了研究玻尔笔记的狂潮。

  甚至还流传出这样一句话:想成为下一个劳厄吗?那就买一本玻尔笔记吧;想获得物理诺奖吗?那就买一本玻尔笔记吧。

  如今的玻尔笔记可不是免费发送了,再要就需要花钱买了。

  伦敦国王学院物理系内。

  玻尔等人如同膜拜神灵一样看着李奇维。

  本来他们以为获得诺奖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但是劳厄的成果,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对方仅仅是从玻尔笔记中,发现了只言片语,就能灵感爆发,获得诺奖级的成果。

  这是布鲁斯教授亲自说的,劳厄必将获得物理诺奖。

  而他们几人更是得到了布鲁斯教授的亲传,手把手教,这要是得不到诺奖,就可以去跳楼了。

  李奇维看着几人笑道:“现在知道要努力了吧。”

  “你们比劳厄可是更有资源,更有优势。”

  玻尔等人重重点头,豪情万丈。

第245章 黄金大世!成果爆发!布鲁斯岌岌可危?

  随着劳厄一战成名,物理学界顿时风起云涌。

  物理大佬们无所谓,他们已经功成名就,普通的成果已经完全无法吸引他们了。

  即便劳厄证明了X射线是电磁波,但是与布鲁斯、汤姆逊、卢瑟福等人相比,就要稍逊一筹了。

  但是对于那些年轻的物理学者来说,劳厄已经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了。

  并且劳厄还是他们能追赶的目标,是毕生有希望达到的境界。

  至于布鲁斯那种存在,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敢奢求过。

  于是,一场物理学领域的竞赛正式开始。

  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争取成为下一个弄潮儿。

  1910年4月15日,距离劳厄的论文发表仅仅过去一个月。

  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的卢瑟福团队,就在《自然》发表论文,证明了γ射线也是一种电磁波。

  卢瑟福按照劳厄的方法,寻找合适的晶体,让γ射线发生衍射,最终确定其本质。

  实验是由他的两个学生:高尔顿达尔文、德海韦西共同完成。

  这个高尔顿达尔文正是那位大名鼎鼎达尔文的孙子。

  费朗西斯就是他的叔叔。

  不过,他对李奇维倒是没有什么看法。

  高尔顿达尔文醉心物理,对于生物学不感兴趣。

  卢瑟福还亲自就神创论的事情和高尔顿达尔文讨论过。

  对方听完后,只说了一句:我的叔叔输得不冤。

  而如今达尔文家族的人,某种意义上,又在李奇维的影响下取得了成就。

  不得不说造化弄人。

  γ射线本质被证明的消息瞬间引起轰动!

  轰动的不是这件事本身。

  虽然高尔顿达尔文和德海韦西因此名声大噪。

  但是毕竟它是在X射线的基础上,模仿而来。

  就算他们不发表,也早晚有别人发表。

  因为方法已经确定了,只要是多次尝试就可以。

  只不过卢瑟福研究射线很多年了,他的实验里各种设备资源齐全。

  所以他的团队才能第一时间就完成了实验。

  而且这小成就对卢瑟福来说,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

  真正让物理学界轰动的原因是:四大射线的本质终于全部确定了!

  α射线是氦离子。

  β射线是电子流。

  γ射线是电磁波。

  X射线是电磁波。

  四大射线困扰了物理学界十几年,如今全部被征服。

  所有物理学家都感觉到振奋。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终于走向系统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了。

  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大家各自研究自己的内容,无法联系起来。

  基于四大射线,又衍生出很多个细分方向,让不少有心人看到了新的机会。

  英国,利兹大学物理系。

  布拉格父子正在用X射线研究晶体的结构。

  父亲老布拉格语重心长地对儿子小布拉格说道:

  “劳伦斯,虽然你现在还只是本科生,但也要尝试做物理实验。”

  “当初布鲁斯还是本科生的时候,就经常去卡文迪许做实验。”

  “你现在虽然也能去那里,但是你毕竟根基和资历太浅。”

  “估计汤姆逊教授也不会让你做太高深的实验。”

  “你不如趁闲暇时间,来和我一起研究X射线。”

  “这可是现在最火热的研究方向。”

  说到这里,他有点怀念似的说道:“哎,没想到最终证明X射线真是电磁波。”

  “现在想想,我是不敢再遇见巴克拉了,没脸见他。”

  小布拉格没在意这个,他有点不解地问道:“可是父亲,X射线的本质不是已经被劳厄证明了吗?”

  “你现在还去用它衍射晶体,会有什么新发现吗?”

  老布拉格慈爱地看着儿子,笑道:“这就是你不懂了。”

  “学物理,一定要有发散思维,要学会举一反三。”

  “劳厄的论文里,他是用晶体去研究X射线。”

  “而我不一样,我是用X射线去研究晶体。”

  小布拉格听的有点懵逼,心想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老布拉格笑着继续说道:“区别可大了。”

  “劳厄用X射线在晶体内发生衍射,他只是证明了X射线是电磁波。”

  “但是他却没有深入分析,不同晶体的衍射图案有什么不同。”

  “比如他使用的硫酸铜晶体、硫化铅晶体等,它们的衍射图案是不一样的。”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案与什么有关呢?”

  “X射线的入射角度?”

  “X射线的波长?”

  “晶体本身的结构参数?”

  “这就是我要提出来的晶体衍射理论。”

  “以后化学家想知道某种晶体的结构,用X射线一照就能知道。”

  这时,小布拉格忽然惊喜地说道:“这就是布鲁斯教授评价劳厄成果的那段话。”

  “父亲,你是从布鲁斯教授那里获得的灵感吗?”

  “额。”老布拉格有点难过。这个臭小子崇拜布鲁斯比崇拜你父亲我还重。

  伤心啊。

  “也不全是,我研究X射线已经很多年了。”

  “在看到劳厄论文的那一刻,我就有了这些想法。”

  “只能说,我和布鲁斯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

  小布拉格嘿嘿直笑,他认为父亲在吹牛。

  老布拉格看到儿子的笑容,就知道对方看低自己了。

  他求胜欲瞬间就上来了,“哼,就让你看看我的实力。”

  “接下来,你和我的工作,就是建立起一个数学公式。”

  “只要知道X射线的参数,根据衍射图案,就能直接计算出晶体的结构。”

  “我认为这个工作,绝对是诺奖级的。”

  “到时候,你我父子二人同时获得物理诺奖,那就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桩美谈了。”

  老布拉格浮想联翩,仿佛已经看到了他带着儿子领奖的画面。

  于此同时,伦敦国王学院,巴克拉正在他的学生沙德勒研究X射线的特征谱线。

  劳厄的成果,让无数人感到兴奋。

  但要论最兴奋的人,无疑是巴克拉。

  他与布拉格关于X射线本质的争论,持续了好几年。

  如今终于尘埃落定,他棋高一着,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而且劳厄在后续的各种采访中,不止提到了布鲁斯教授,还提到了他巴克拉的名字。

  是自己的X射线散射实验,带给了劳厄很多灵感,他才能迅速完成各种实验。

  巴克拉心里美滋滋的。

  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是和布鲁斯教授相提并论了。

  不过,巴克拉并没有因此懈怠。

首节上一节249/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