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不知不觉,三弟你都成长到这种地步了。”
“我还一直把你当成小屁孩呢,和仲星跟在我身后玩。”
“你计划的这些事情,实在太骇人听闻了。”
“但是,我非常喜欢,让我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李奇维也爽朗的笑道:“大哥,现在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正是我辈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机会。”
“留在国内,除了自相残杀,没有任何意义。”
“你知道,这一段时间,有多少革命党上门找我吗?”
“我不想在未来,看到你和他们遭遇。”
“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没必要选择短兵相接的方式。”
李伯开深表赞同,其实最近新军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什么社,什么思想,他一眼就知道那代表什么。
李伯开本人也是同情革命党的,他对满清可没有什么归属感。
只不过以前袁世凯对他有知遇之恩罢了。
而现在,因为李奇维的关系,这种恩情也不用考虑了。
还不如跟在三弟干呢。
但是,他还是有点疑惑。
“三弟,你说的那个武器会不会有点太夸张了?”
“一炮下去,半个城市没了?”
“哪怕是神话小说里的仙人也没有这种本事吧。”
“京师城墙高度超过10米,厚度也有十几米,任何大炮都炸不穿。”
“能一炮把半个京师都炸没,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场景。”
李奇维知道,原子弹这种东西,在当前人的心中,和天方夜谭没什么区别。
无论他怎么解释,只要不是亲眼看到,都不会相信。
“大哥,你知道我在西方是物理学家。”
“我有这种自信,是因为我的研究结果证明了。”
“当然,这属于绝密中的绝密,我肯定不会暴露。”
“所以,在前期,我需要的保护兵力并不多,可能上千人就足够了。”
“对外,我又不会展现出争霸天下的野心,那些大国也不会在乎几千人的势力。”
“这就是我的机会。”
“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积蓄力量。”
接着,李奇维又解释他为何大力兴办教育。
听的李伯开跟见了鬼一样,直勾勾盯着李奇维。
“三弟,你是你吗?”
“你不会被什么大神给附身了吧?”
不怪他惊讶,如此庞大缜密的计划,竟然是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手笔。
而且这个年轻人还是他的亲弟弟,从小看着长大的。
怎么看都不像能气吞天下的英雄豪杰。
难道欧洲留学就这么锻炼人?
李奇维心中一惊,他能忽悠别人,亲人就不好忽悠了。
因为太熟悉了。
人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潜移默化。
“大哥,你别多想,只不过我在英国这六年,自力更生,想明白了很多道理。”
“人需要独立,国家也需要独立。”
“人的独立需要有一技之长,能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家庭。”
“而国家的独立需要无数技之长,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才能。”
“这也是我思想转变的原因。”
“而且我在国外受到无数的冷眼与嘲讽,这些都磨砺了我的内心,让我变得坚定。”
随即,李奇维便将他刚刚到英国经历的事情说出来。
李伯开听的非常心疼。
难怪这个弟弟变化这么大。
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留学,遭受洋鬼子的欺负,没有父母兄弟依靠,只能默默承受。
别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也难以忍受。
而自己的三弟不仅挺了过来,还闯下了偌大威名。
他重重地拍了拍李奇维的肩膀,骄傲地说道:“三弟,你放心,我随时等待你的消息。”
“我若是离开第四镇,应该有十几个兄弟会随我一起。”
“我有自信,以他们为班底,给你打造出一个铜墙铁壁。”
李奇维大喜过望,这些都是经历过新式军队教育的老兵,经验丰富,足以应付南洋的各种复杂情况。
“大哥,你放心。”
“到时候科学之城建立后,你负责保卫,我负责科学研发,二哥负责管理。”
“我们三兄弟一定能创造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李伯开大笑道:“哈哈,你二哥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高兴的睡不着觉,他可是个官迷。”
“对了,你是还没和爹娘他们说吗?”
李奇维摇摇头,“我暂时只和你说了。”
“我准备再过三年,就要去英国了,解决土地问题。”
“在我走之前,再和他们说吧,我不想让老人家担心。”
李伯开点点头,他能理解李奇维的做法,毕竟这件事虽然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但是也有一定的凶险。
搞不好就是万劫不复。
以李家的底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要不是李奇维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做事滴水不漏,李伯开也不会相信他,而是会劝说弟弟放弃幻想。
这个时代,只要是有热血的年轻人,谁不想着建功立业。
如今天下大势云谲波诡,风雨欲来。
他李伯开也不想平凡度过一生。
一个小小的管带,在普通人眼里高不可攀,但是在大人物眼里,和路边的草芥没有任何区别。
他也有野心。
而李奇维那不可思议的计划,让他看到了希望。
跟着自家弟弟混,总比跟外人强。
李伯开也想看看更高处的风景。
于是,他在回到第四镇后,更加努力工作,每天训练完,还要总结经验,闲暇时更是阅读兵法等相关书籍。
李伯开的上司看到他如此努力,只能遗憾地叹息。
大帅不喜,你再努力也是徒劳啊,可惜了一个好苗子。
李奇维坐在办公室内,正画着科学之城的规划图。
工业区、大学区、研究院、禁区等等。
前世是物理学博士,他对城市规划一窍不通。
不过,他可以请专业人员帮助自己。
而核心的内容,则需要他自己确定。
如今地盘、前期武力保障、相关行业公司、研发人员全都开始启动。
剩下的就是慢慢发展了。
李奇维豪情万丈!
第197章 诺奖另类,孩子出生,黄埔理工逐渐壮大
1905年的物理诺奖,《科学周刊》没有大肆报道,只是简单介绍了获奖者莱纳德的成果。
今年43岁的莱纳德,是德国人,目前是英国基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他的获奖理由是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李奇维之所以没有选择宣扬他,是因为此人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之前曾公开批判李奇维的量子论和相对论,理由就是民族主义。
但是诺奖颁奖只看成果,不看获奖者的道德人品。
所以莱纳德依然获奖。
真实历史上,莱纳德在德国猛人上台后,加入了对方所建的党,成为猛人的物理学顾问。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批判犹太人科学家,更是疯狂诋毁爱因斯坦。
战争结束后,美国考虑他年事已高,于是免除了对他的处罚。
在欧洲的科学家群体中,李奇维遇到的普朗克、爱因斯坦、汤姆逊等人,几乎都是和平爱好者。
他们只关心学术成就,不会关心对方的身份,更不会以此作为某种批判的理由。
尤其是普朗克,后期因为反对战争,反对猛人,自己的几个孩子全部丧生。
李奇维可以改造哈珀,因为对方此刻还是个无名小卒,没有形成固定的三观。
而莱纳德已经有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奇维又不是圣人,非要劝所有人从善。
只要对方不惹到他,他可以装作没看见。
不过要是主动招惹挑衅自己,那他也会让对方知道,他李某人为何如此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