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李奇维当场宣传自由思想,恐怕这个大学也办不下去了。
支持李奇维的人不由得舒了口气,还好,还好。
李奇维何尝不知道这点,所以他故意加了前缀。
但是只要这些学生们有心,就一定能体会到他们李校长的赤子之心。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品质,不是聪明才智,而是具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
“我在英国留学时,西方的物理学家皆奉牛顿为尊。”
“其力学三定律就是物理学界的绝对真理。”
“众人无人敢反对。”
“但是我反对了,我提出了量子论和相对论,认为牛顿的思想有局限性。”
“从而在西方物理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事实证明,牛顿确实会错。”
“为什么是由我来证明牛顿错了,难道西方物理学家都没有自由思想吗?”
“他们当然有,但是在牛顿这个点上,他们没有,从而永远也不可能指出牛顿的错误。”
“而我,反正是华夏人,我才不管什么牛顿马顿呢,错了就是错了。”
“我只关心这个理论对不对,而不去考虑这个理论是谁提出的。”
“所以我的精神是独立的,思想是自由的。”
“所以我出名了。”
众人被李奇维的幽默逗的哈哈大笑。
“因此,在学术领域,你们在课堂上可以反驳上课的教授,甚至也可以反驳我。”
“在黄埔理工大学,不以身份地位论人,唯以学术水平论道。”
“想要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质疑前辈的理论,勇于创新,敢于打破权威。”
“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希望诸君共勉之。”
大礼堂内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李奇维在本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也被无数后人奉为圭臬。
最近订阅狂掉,看来大家实在不喜欢国内剧情。
我预计在
你们的话我肯定放在心上。
第186章 慈禧下令革职,李奇维准备报复
黄埔理工大学走上正轨之后,李奇维终于能忙里偷闲了。
然而,他却惹上了新的麻烦。
9月1日的那场演讲,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整个国内,被无数人津津乐道。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证明了大清民间教育也取得巨大成功,和国际接轨。
因为李奇维给远在欧洲的汤姆逊、普朗克等人发了消息,告诉他们自己创办了一所私人大学。
要知道,他当初可是连结婚这样的大事都没有告诉对方。
普朗克和汤姆逊收到消息后非常高兴。
他们俩在李奇维的请求下,立即以剑桥大学和柏林大学的名义,向黄埔理工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
并且以电报的形式直接发到了清国的外务部,瞬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天啊,英国和德国的大学竟然祝贺我大清的大学。”
“还说希望以后能互派留学生,交流学术思想。”
“未来世界科学领域,必有华夏一席之地。”
外务部的官员顿觉扬眉吐气,咱大清这几十年来,什么时候被如此重视过。
更别说大学这种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大学生就是以前的文曲星。
西方的顶级大学,竟然主动对黄埔理工大学的成立表示祝贺。
这不就是天朝上国,八方来贺嘛。
盛世,盛世啊!
总理外务部事务王大臣,庆亲王奕,兴奋地上奏向皇上和太后庆贺。
光绪皇帝亲自下旨表彰李奇维:卿真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社稷之臣也。
如此高的评价让无数官员极为羡慕。
然而,在慈禧那里,奕却拍错了马屁,拍到慈禧的马蹄上了。
因为慈禧对李奇维不喜。
至于原因,满朝文武得知后只能暗自憋笑。
原来9月1日那一天,李奇维竟然是坐着汽车过去的,他的司机是宋大全。
7月份的时候,李奇维从奔驰公司订的汽车终于运输到国内了。
然后被李奇维以固定资产的名义,放在了神行太保运输公司内,作为公司实力雄厚的象征。
神行太保这个名字,还是李奇维亲自为运输公司起的,充分考虑了时代背景。
宋大全作为神行太保公司的总经理,当然是第一个学会开汽车的。
短短两个月,他就开的有模有样,反正这时候也没有红绿灯、摄像头啥的,随便开。
当他载着李奇维开到黄埔理工后,顿时引起无数人的震惊。
从车上下来的李奇维简直和后世的霸总没有区别,当场让那些刚入学的学子们张大了嘴巴。
“我滴乖乖,我们校长也太牛逼了。”
“这恐怕是国内的第二辆汽车吧。”
李奇维知道清朝的第一辆汽车,是1901年袁世凯送给慈禧66岁大寿的礼物。
但是第二辆是谁的,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这个时候,上海那里肯定是有洋人坐汽车的。
李奇维也许只是第二个拥有汽车的国人。
就是这一点,让慈禧很不爽。
在她眼里,全大清应该只有她一个人才配坐汽车。
你一个小小的管学副大臣,从五品的芝麻官,怎么配和哀家一样,坐上汽车了。
至于帝师的身份,慈禧更是忽略了,她很清楚那是怎么回事。
文武大臣们觉得好笑的理由就是,大清确实没有律法规定普通人不能坐汽车。
这玩意在西方国家,就是普通的消费品,只要你能买得起,任何人都可以买。
所以李奇维买汽车还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这个时代,华夏能买得起汽车的,非富即贵。
当时袁世凯送的那辆,一共花了一万多两银子。
这个金额虽然很大,但对于那些真正的富贵人家来说,也不算什么。
但是,富人不会如此招摇,而贵人更是深谙政治,不会犯了慈禧的忌讳。
恐怕只有李奇维这种西学大宗师,才会毫无顾忌,想开就开了。
爽是爽了,可是得罪了老佛爷,恐怕大学办的再好也没用。
都说女人的心思你别猜,那么慈禧老女人的心思,更是神仙也猜不透。
她竟然下懿旨,暂时革除李奇维的管学副大臣职位,只保留广东大学校长的职务。
美其名曰,让李奇维暂时集中精神,把广东大学办的和黄埔理工一样好,受到西方国家大学的重视。
至于国内的其余大学,另有人选管理。
李奇维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惊呆了。
老子就坐了一次汽车,个老妖婆就革我的职。
虽然他根本不在乎满清给自己封什么官,但是他的事业却需要这张皮来掩护。
如今大学改革已经初步完成,李奇维的下一步计划是推行六年义务教育。
这需要他有极高的地位,至少做到学部侍郎才能推动。
而且他已经想好了方法,一定能逼迫满清掏钱。
这些钱与其便宜别人,或者被老妖婆用去修院子,不如化作华夏教育的养料。
但自己竟然被革职了,就有点麻烦了。
惹恼了慈禧,李奇维的改革计划就危险了。
不过,他冷静后稍微一想,就琢磨出了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
估计还是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刺激到了以慈禧为首的满清掌权者的神经。
虽然李奇维极力掩饰,但也不太可能迷惑慈禧等人。
所以,所谓的汽车可能只是一个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慈禧想敲打一下李奇维,告诉他,只要还在大清的土地上,他李奇维就翻不出什么浪花。
这次的演讲只是小惩,要是再有更过分的言论或事迹,恐怕李奇维就要承担严重的后果。
果然,不能把慈禧那些人当成傻子啊。
论科学知识,他们是垃圾;但是论政治平衡,他们是绝对的高手。
别说李奇维是博士,就算他是院士来了,也玩不过慈禧的歹毒心思。
还好李奇维追求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以力破法。
不过,李奇维可不是逆来顺受的主,他讲究的是有仇必报,更何况是慈禧的仇。
那必须狠狠地报复。
李奇维现在想直接给慈禧几个大逼斗,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等他发展到有那种实力时,慈禧早都嗝屁了。
不过,既然对方不懂科学知识,那正好有一个绝佳的报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