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维顾不得换衣服,连忙叫上李三和红儿一块进屋。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想要看看家族那边情况如何。
不知什么原因,自从李奇维穿越而来后,原主在国内的记忆反而不多。
但是身体的本能,又让他对家人有深切的思念。
李奇维心中默默叹气,也罢,这份因果就由我来承担吧。
反正自己前世是一个孤儿,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这一世有了父母也挺不错。
于是,他慢慢地打开信,认真地读起来,而红儿和李三就站在一旁,满脸兴奋。
“正革吾儿,见字如面。”
“.”
正革是李奇维的字,取【以正制奇,革旧维新】之意。
名字中饱含父亲对李奇维的厚望,希望他能做一番大事业。
信中真挚的话语,浓浓的思念之情,都让李奇维动容。
那是父母对在外游子的魂牵梦萦,可怜天下父母心。
即便李奇维是穿越而来,也依然被这些文字感动,差点流泪。
然后父亲又在信中说了家里的情况,以及国内形势的变化,最后给李奇维留下嘱咐。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重要信息:
1、家族做出判断,清朝灭亡已是注定,汉族精英都在观望和暗中积蓄力量。
2、清朝很可能马上要与外国开战,让李奇维暂时不要回国,好好待在英国。
3、如今华夏正值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希望李奇维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大展宏图。
4、最后,就是和信一块寄来的银行本票,留作李奇维主仆三人的生活费用。
从这份信中,就能看出李奇维家族的不简单,尤其是他的父亲。
信应该是一个多月前写的,父亲就能预感到战争的爆发,真是眼光毒辣。
虽然当时的华夏,普通民众是麻木不仁的。
但是那些真正的精英,可一直在蛰伏,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
一旦看到清朝衰落,就会闻风而动,彻底埋葬这个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而与国外的战争,无疑加速了这个过程。
李奇维不后悔无法参与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如果说未来几十年,是无数人中龙凤改变华夏,让华夏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话。
那么他李奇维,就是要靠自己的知识,自己的影响力,让华夏站在最高!
他没有军事才能,没有政治才能,也没有外交才能,就算回去,也只是一个毫无作用的普通人。
但是如果留在英国,发挥他的特长,反而能有巨大的作用。
但是李三和红儿怎么办,难道要陪自己一直在这吗?
李奇维又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暂时还不用考虑太多。
于是,他将信中的内容仔细地说给红儿和李三听。
两者从原来的兴奋,逐渐开始眼睛微红,有泪珠打转。
显然都是被信中的文字刺激到,想念国内的家人和朋友了。
李奇维反过来安慰他们,让他们不要担心。
并和他们解释现在国内的情况,暂时不能回去反而是一个好选择。
又承诺等自己毕业后,肯定回去看一趟。
这才勉勉强强抚平两人的情绪。
然后,李奇维又突然想到一件开心的事,于是说道:
“好了,你们两不要伤心了。”
“等6月中旬我放假了,带你们去德国耍一趟。”
“来英国三年了,从来没有带你们出去转转,这次正好涨点见识。”
神经大条的红儿听完后,立马不哽咽了,笑着问道:
“哇,少爷,说的是真的吗?”
“我们要去其他的国家玩?”
“能玩多长时间啊?”
“.”
一旁的李三被红儿叽叽喳喳的问题吵的头大,也不伤心了,又开始怼起了红儿。
两人在那互相拌嘴,总算从悲伤的情绪中脱离。
李奇维笑着看他二人嬉闹,目光穿过屋外,看向远方。
过了一会儿,他便让红儿准备信纸,开始回信。
除了告知父母亲,自己三人在这边一切安好以外。
他还准备让父亲留意国内的青年人才,为星火计划做准备。
让有志于学习物理的人来英国进修,自己负责指导。
李奇维已经想明白了。
接下来华夏的乱世,其实不适合发展科技,对人才也不够尊重。
所以,他需要自己的班底,把核心人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等到自己的成果和名气足够大时,自然能吸引华夏境内无数的年轻人。
然后通过家族的力量,把他们接送到英国。
由自己编写物理、化学等科普教材,然后先传授给这些核心人才。
教材内容他都想好了,直接把后世华夏的那一套提前搬过来。
最后再让他们返回国内,去各个大学当老师,传播给更多的人。
甚至有可能,李奇维想自己创办大学,让科学在华夏更深入人心。
他将以物理学为核心,搭建华夏的科学体系,有针对地培养理工科学生。
到时候,以华夏几亿人的体量,工业化的速度绝对远超英国。
从此站在世界之巅!
到此,星火计划终于在李奇维的脑海中成型。
如此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
李奇维就是船长,负责为这艘大船指引正确的方向。
想通了整个过程后,李奇维顿觉神清气爽,露出满意和憧憬的笑容。
红儿看着李奇维一边写信,还一边微笑的样子,竟然有点痴了。
她的内心忽然生出一种情愫,自己也说不好。
但是今晚和少爷睡觉的时候,感觉一丝不适应了。
怎么说呢,就是有点热
感谢【仙人抚你顶】和【北纬31111】的支持,请各位读者老爷多多追读、推荐、收藏,谢谢~
第17章 考试临近
1900年6月5号,晴。
李奇维早上起来时,发现红儿的脸色有点不对劲。
问她什么情况,小姑娘扭扭捏捏也不说。
李三则刚刚出去,前往邮局把信寄回国内。
李奇维没有多想,照例在红儿的服侍下洗漱吃饭,然后赶往学校。
此时剑桥大学的校园内,再也看不到闲聊的学生了。
各自习教室以及图书馆全部人满为患。
原因很简单,期末考试马上要来了!
到时候就是强者渡劫,弱者飞灰。
作为当前世界上最顶级的学府,想要在剑桥混学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考试不及格,就修不够学分,然后就毕不了业,找不到好工作,娶不到好老婆
因此,偌大的校园内,反倒清静很多。
李奇维一共有十几门课程需要考试,内容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领域。
力学、光学、热学,还有各种实验课程,以及前沿理论等选修课。
甚至还有两门数学课。
众所周知,数学是物理学的骨架,没有数学,物理学则无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
可不要小瞧此时的数学水平,距离黎曼大佬去世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
黎曼几何、复变函数,想想就让人头大。
不过,这一切对于李奇维来说,不敢说是小菜一碟,至少是毫不费力。
作为经历过前世题海战术的优秀学子,李奇维对于这个时代的题目绝对是俯视的态度。
而且,威尔逊的那门课,自己都不用考,直接满分。
此刻,李奇维只想对所有人说:“你们尽管复习,我随意。”
李奇维在校园内闲逛了一会,就找了一间人少的教室坐了下来。
他不是为了复习功课,而是开始撰写教材。
星火计划需要的内容太多,他得从现在开始,每天写一点,积少成多,最后编撰成册。
李奇维初步确定编写三种教材:物理、数学、化学
物理是核心,关系着未来原子弹的研究,乃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数学则是为了提高华夏整体的科研素养,它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
至于化学,则涉及工业化的方方面面,与国民生产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