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普是他娘舅,以前还曾是他部下,在刘武周的大汉任过侍郎之职。
可是后来刘武周死后,元普就和许多关内的将士,一起脱离他们或投唐朝,或归隐家乡。
他与元普倒也还有联系,也几次派人请这娘舅出山相助,可元普一直不肯来。
现在元普来了,
却是为大唐劝降来的。
一番犹豫过后,苑君璋对庶子师本道:“去把你舅公请来,记得别让人看见了。”
这城中,现在还有一万突厥兵呢。
一想到那些突厥杂胡兵,苑君璋头更痛了,那些杂胡如今驻扎在马邑,吃喝全得他们供养,还总是跟马邑军民起冲突。
这就是养了一群祖宗。
可马邑这几年用兵不断,塞北偏僻苦寒之地,民生凋敝,经济崩溃,甚至一直粮食不足,
不断有百姓逃往关内,
甚至是麾下的官员将士,那些家在关内的,也大多脱离南下。
以前好歹有突厥罩着,起码还是安全的。
可现在,不仅财政、粮食不足,安全也没保障了。
元普被悄然带来,
苑君璋起身前去迎接,“舅父冒着风雪前来,辛苦了。”
元普也挽着苑君璋的手,“老了,从太原到马邑,一路上骨头都快颠散了。
可你我两家世代联姻,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马邑苑家灭亡啊。
外甥啊,你苑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了,你可不要再糊涂了。
颉利可汗连战皆败,如今自顾不暇,根本顾及不了你。”
苑君璋拉着元普坐下,
亲自给舅父煮奶茶。
如今的局势,用不着元普过多提起,苑君璋自己比谁都清楚。
“舅父,实不相瞒,我也还是心有顾虑。”
他先是随刘武周起兵,后来武周兵败,他依附突厥,现在名义上他是定襄后隋朝廷的大行台尚书令。
不管是跟着刘武周,还是跟着突厥人,他这几年可一直跟大唐作战。
就怕投降后,被李渊事后清算。
“其实你也不必多虑,那五原的张长逊、榆林的郭子和,以前也跟你一样割据一方,可归附朝廷后,不也都是国公、总管,那郭子和还赐国姓李,
还有幽州罗艺,归附后也赐封燕郡王、赐国姓,再远点如徐世绩,也是赐国公赐国姓拜总管”
“秦王说了,你若是犹豫,他可请圣你赐给丹书铁券。”
苑君璋苦笑,“阿舅,丹书铁券这东西,也只是摆设,皇帝真要杀你,这铁券又有何用?
那刘文静没丹书铁券吗?那杜伏威没丹书铁券吗?”
元普见状,
也是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当知晓,秦王已经率军出雁门关,正往马邑而来吧?”
苑君璋点头,一脸苦涩。
“那你以为,颉利都挡不住秦王和武安王二人联手,每战必败,最后主动求和,秦王都不理会,只得仓惶返回草原去了。
你又拿什么抵御秦王和武安王的大军?”
苑君璋叹气,“马邑城也算坚固”
元普打断他,“马邑城难道比洛阳城不坚固?王世充守洛阳,那也是中原百战精兵,可不一样在那两位的联手下被攻破了。”
“马邑只是一座小城,别说强攻硬打也能拿下,真的等秦王兵到,用的着强攻吗?
这马邑,这几年多少人脱离南下。现在还留在马邑的,又有多少人肯随你死战到底呢?”
“只怕秦王大军一到,就有的是人争相内应开城投降。”
这话让苑君璋无法反驳。
“马邑还有阿史那思摩的突厥兵。”
“那些杂胡吗?颉利的嫡系兵马,都打不过李逸,两万人顶不住李逸五千,
阿史那思摩那点杂胡管什么用,你别忘记了,夏天时,思摩已经在代州败在李逸手中一次了。”
“那我退往云中,云中地势险要、城墙坚固,背靠突厥,可以坚守。”
元普摇头,
“糊涂,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守,守着有何意义?天下谁人还不知晓,这中原江山已经归唐,
突厥人也阻挡不了,
你就算依附突厥,可也守不住这云朔之地,若是迟迟不放手,最后只会落的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趁现在大军还没到,你归附大唐,也不失高官厚禄,马邑苑氏家族也能得以保全。”
“别犹豫了,再迟,就晚了。”
苑君璋被元普这番喝斥说的无言反驳,低着头思索了许久。
奶茶已经煮好,他一时也没注意到。
元普提起壶,给他倒了一杯茶。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赶紧派人去迎接秦王吧。”
苑君璋抬头,“可是马邑还有思摩和突厥兵。”
“这有何难,你设个宴,宴请思摩等突厥将领,然后把他们一锅端了,打开城门,放信号接应唐军入城,
那些突厥杂胡,又有何用?”
“我麾下将领,也有人一心依附突厥者。”
“那还不容易,到时宴会上,一并擒下,或有反抗,直接砍了。”
苑君璋最后被说动了,
他现在也是山穷水尽,
以前还能依附突厥保全这一隅之地,可现在颉利大败,让他也失去了依靠。
苑君璋分次秘密召来自己的嫡系心腹,宣布他决心投唐,这几员心腹大将,也都愿意跟随他。
一番密议后,
他派出儿子师本随元普出城去迎接秦王,并约定好里应内合。
风雪中,
行军路上李逸见到返回的元普,身边还带着苑君璋之子。
“属下幸不辱命,已经说服苑君璋归附。”元普兴奋的递上了苑君璋的降书,
苑君璋为表诚意,甚至把代北云朔二州的地图、户籍账册一并送来了。
还特意送来了三千两黄金。
这些,都代表着他归附的诚意。
“你就是苑总管之子?”
“小的苑师本,拜见司空。”
询问过后,知晓他是苑君璋庶子,长的倒也高大健壮。
“那有劳元公再跑一趟马邑城,苑师本便留在我这,授为行营参军事吧。”
“尉迟将军。”
老黑上前,“末将在。”
“你准备一下,今晚苑总管会开城内应,你率部加速前进,务必拿下马邑城。”
第612章 鸿门宴
马邑,
当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大军三十万北击匈奴,在此筑城养马,故得名马邑。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朔州治所迁到马邑城内,重筑州城。
马邑城靠山依水,背靠洪涛山,南临雁门关,左右有桑干河、河。
此城虽不临边,然处云中之南,宁雁之北,地方平漫,虏骑易驰,实为三云要害之地,两镇适中之会。
班超、张辽,刘武周、尉迟恭,皆来自马邑。
北临桑干河,南依水,城墙相距都只有一里,处于两河夹角中,取水较为便利,也有利于防御。
此时冬季,河面结冰,却也让马邑少了两道防御。
天寒,阿史那思摩也懒得出门,就在城中吐屯府中喝茶烤火。
这府第,是原来派驻监护马邑的突厥贵族所居处,地方倒也宽敞。
郁射设、步利设等驻马邑时,都是住在此处。
“夹毕特勤,”
一名突厥兵将苑君政之子苑孝武带了进来,
苑孝武上前行礼,呈上请帖。
“特勤,我阿耶新纳一妾,今晚设宴,邀请特勤前去喝两杯。”
思摩接过请帖,“嗯,知道了,我晚上一定到。”
待人走后,
思摩将请帖抛到一边,冷笑道:“这时候还有心情纳妾宴请。”
谢幕落下,
思摩带着一众驻守马邑的突厥将领来到大行台府。
冬里无事,倒也无聊,
有酒宴参加,倒也能解解闷。
什么由头的酒宴倒无人在意。
苑君璋亲自来到门口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