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655节

  宋邪那慌了,

  “拦住他!快!”

  为时已晚。

  尉迟恭勇悍无双,他身边还有一队同样魁梧如小山的亲兵,个个都似小尉迟,这队亲兵组成了一支最锋利的箭头,

  狠狠的刺入突厥军中,然后一直凿穿到了宋邪那俟斤面前。

  宋邪那的亲兵,根本不是这支彪悍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被杀的人仰马翻,

  尉迟敬德如同狂暴的凶神,

  一直杀到了宋邪那的面前。

  宋邪那的那身明光铠甲太过显眼了,在一众突厥军中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宋邪那不仅有一套精良的明光甲,他手上还有一杆同样来自中原武器名家出品的黑漆马槊。

  “啊!”

  宋邪那看着如泰山压顶般的黑面唐将,咬牙挥槊疾刺。

  可他这全力一刺,

  却没刺中。

  不仅没刺中那黑面将,反而被对方把他的马槊给夹住了。

  宋邪那用力拉扯,想收回马槊再刺,但马槊被那黑面将夹在腋下,他怎么也抽不回来。

  “拿来吧你,”

  黑面将大吼一声,猛一发力,他的马槊就这样被夺了过去。

  宋邪那惊的面无人色,

  在他一愣神之际,

  尉迟恭却已经挥槊反击,

  宋邪那是俟斤,是一部落之长,也是部落里的勇士,可已经老了,过了最勇猛的年纪,

  面对着这槊刺击,他本能的闪避,他自以为能闪过,

  可肩胛处传来剧痛,让他知道被刺中了,

  紧接着他就感觉自己飞上了天。

  “那黑面唐将是谁,怎的如此勇猛?”

  宋邪那耳中呼啸,下一瞬间,便被甩到了地上,剧烈的疼痛传来,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

  可背心传来剧痛,

  尉迟恭已经一槊将他钉在了地上,

  宋邪那珍爱的那件明光甲,也没能挡住这一记马槊的刺击,喷出一口鲜血,宋邪那毙命当场。

  临死前他还在想,那人究竟是谁?

  尉迟恭的亲兵跳下马,迅速割下了宋邪那的首级,另一名亲兵,则挥刀砍断了宋邪那的旗帜。

  斩将,夺旗。

  “俟斤死了!”

  “宋邪那俟斤死了!”

  突厥人惊恐的尖叫着,恐惧如同瘟疫迅速蔓延战场,

  士气大跌,

  心胆俱裂。

  这几百突厥兵彻底崩溃,再无战意,开始四散奔逃。

  主将毙命,将旗被夺,

  面对着三倍于他们的唐骑,还有那么勇猛的唐将,他们彻底崩溃,再无斗志,哭爹喊娘,四散奔逃。

  尉迟恭、李道玄,他们就如同两头狼王,率领着狼群在惊恐的羊群中尽情追杀,

  不断扩大战果。

  很快,

  那不过五六百骑突厥军,就被他们尽数歼灭在沙河畔,

  血水染红了沙河河面。

  尉迟恭和李道玄碰面,“老程这回可是没能赶上啊,连汤都吃不上了。”

  李道玄抹了把脸上的汗水,

  “尉迟总管,突厥这五千人马的主将已被我们斩杀,现在余下几千人正分散在周边几十里抢掠呢,

  咱们趁热打铁,不要给他们聚集和逃跑的机会,

  我看,咱们兵分两路,分头突袭扫荡这些狼崽子,把他们各个击破、歼灭。”

  尉迟老黑大笑道:“俺以前就是打铁的,趁热打铁的道理我懂,就该如此。”

  “派人通知下后面的老程,让他不必来此,直接去寻周边的突厥人马,

  是吃肉还是喝汤,这回就看他自己速度快不快了。”

  日落黄昏,

  李逸赶到沙河畔时,

  尉迟恭、李道玄、程咬金他们那四千余人马,却已经是连战皆捷,又接连歼灭了数支突厥人马。

  李逸率领的三千人马,赶上收尾,也喝到了点肉汤。

  这场绞杀,一直持续到次日天明,

  宋邪那五千人马,几乎尽没。

  红日初升,霞光万道,李逸向记室参军口述,让他书写捷报,“臣李逸于介州向陛下报捷,幸不辱命,先于汾水东岸设伏,大破乙利达干部,俘斩三千。又于沙河北岸乘胜追击,阵斩宋邪那俟斤,全歼其部五千人马,

  前后共缴获战马六千余匹

  此皆赖陛下洪福,将士效死,李道玄、尉迟恭、程咬金等诸将身先士卒浴血奋战,

  一日夜转战百里,连歼突厥两部八千人马,重挫突厥嚣张气焰,初定汾介。

  八百里加急,捷报飞传!”

第592章 我又回来了

  残阳如血,江山如画。

  李逸望着落日余晖中的介州城,不由的感叹。

  “介州,我又回来了!”

  曾经裴寂八万大军攻介休,结果惨败。

  欲控制雀鼠谷,介州就是必争之地。

  介州和汾州,隋朝时都属于西河郡,大唐以汾水为界,分为两州。

  夕阳下介州城头唐旗飘扬。

  这座城池,这几年屡遭陷落,反复易手,但在这次突厥的大举入侵中,它还在大唐手上。

  突厥主力还在太原,前锋都都深入晋州了,但对介州这样的州城,暂时也还没有攻夺能力。

  太子一路跑跑跑,却是也使的河东群龙无首,虽有不少兵马,却根本没有发挥出作用,面对突厥大军,各路兵马,也只能退守在各个大城中。

  李逸的得胜之师出现在介州城下,

  看到红旗翻卷,

  数千大唐军,驱赶着如云般浩荡的突厥俘虏,以及成群的马驼,后面还跟着许多解散的百姓,

  城头的守军从刚刚的慌乱不安中,转变为狂喜。

  “李司空,是李司空率军来了。”

  自太子经介休南下,介休的官兵百姓,也是一日三惊,面对着成群结队呼啸而过的突厥军,他们根本不敢出城攻击,

  也只能看着那些突厥军狂妄凶残的扫荡着四野,到处劫掠。

  各种传言,一会说雁门丢了,一会说太原失守了,介州城里惶恐不安,想逃也不敢逃,可留在城里,却又担心突厥大军来攻。

  这般苦苦煎熬着,

  没想到先来的不是突厥军,反而是李司空。

  介休人对李逸可不陌生,毕竟刘武周入寇,距今天也不过三年,当初也是李逸拯救了他们,如今李逸又来了。

  城门大开,

  介州官员带领着百姓出城迎接,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程咬金向介休官民展示了乙利达干和宋邪那俟斤的首级,还有他们的旗帜、盔甲,

  然后向他们宣布朝廷的任命,

  “现在起,我程咬金便是介州刺史,持节介州诸军事。”

  原来的介州刺史是个五十多岁的文官,听到程咬金来取代他,反而是心里长松了口气。

  这负重担总算卸下了。

  他来到李逸面前,欣然奉诏。

  野狐滩、沙河两战,歼敌八千,将士们得意自豪的向着介州百姓们宣扬着战绩,

  介休士兵们羡慕无比,更带着无比的敬佩。

  他们这段时间,只敢守在城里,在城头上看着突厥人嚣张的往来,根本不敢出城,可李司空从长安赶来,

  仅率着几千人马,一天两夜,却连歼了两支突厥兵马,还是全歼,八千人啊。

  “大唐万胜!”

  “司空威武!”

  “淮阳王威武,尉迟总管威武、程刺史威武!”

  欢呼声浪直冲云霄,

  满城百姓都狂喜,好似过大年。

  老人激动的涕泪纵横,妇人掩面而泣,孩童们也跟着蹦蹦跳跳。

  终于,逃过一劫。

首节上一节655/7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