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374节

  当李道宗率领着唐军,还有一支突厥军抵达,城中就慌了。

  在李道宗来之前,杨伏念也已经收到斥候禀报,说唐军又率军北上,还进了太原城。

  又听说泥步设率三千突厥精骑南下至太原,泥步设还率十余骑进了太原城中。

  杨伏念只是刘武周的卫士出身,

  当年一起砍了太守王仁恭起兵,凭着刘武周心腹身份,也官至右仆射。

  但终究只是草莽出身。

  当郁射设、伦特勤、泥步设他们纵兵抢掠太原时,他就知道刘汉完了。

  杨伏念登上榆次城头,

  这是他们去年南下时,攻占的唐军第一座城池,那时的他多么意气风发,现在却已经四面楚歌。

  “右仆射,不好了。”

  “什么事?”

  “张达被刺杀了。”

  张达就是先前齐王元吉麾下的车骑将军,因得罪元吉,被他逼着只带一百步兵去迎战武周军,全军覆没被俘后,愤而投降引军攻入榆次,事后被刘武周授榆州刺史。

  现在,张达被刺杀了,还是在唐军围城后。

  “谁杀了他?”

  “不知道,但有可能是太原郭氏。”

  “这些该死的家伙,是要拿张达的首级做投名状,他们要投降了。”杨伏念立马就明白了。

  “右仆射,是否让我率弟兄们屠了郭家?”

  “罢了,”

  杨伏念不识字,但唐军射进来的降书,他也让手下读给他听了,唐大总管李逸许诺,只要榆次军民投降,就既往不咎,开城投降的,还有功。

  “开城投降!”

  既然都不想守,那就降吧。

  杨伏念很痛快的带头投降,不给郭家薛家弄他的机会。

  他解下铠甲,赤着上身,手捧右仆射的大印,带着榆次城一众官将,以及豪强们出城投降。

  任城王李道宗受降,派兵入城接防,报捷太原。

  随着榆次投降的捷报送到的,还有一个惊人的机密。

  “独孤怀恩已经暗中降刘武周了?”

  看到这个消息,李逸很惊讶。这独孤怀恩可是李渊舅舅儿子,又是朝中工部尚书,封爵卫国公。

  这没理由还要反叛大唐,投刘武周啊,这不跟四九年投老蒋一样?

  “此事是杨伏念亲自交待的,先前独孤怀恩数攻蒲坂不下,被天子屡责,怀恨在心。便跟心腹等谋反,谋引王行本兵及武周连和,与山贼劫永丰仓而断柏壁粮道,割河东地以武周。

  可后来吕崇茂叛乱,独孤怀恩被派到夏县也永安王讨伐”

  按杨伏念交待,独孤怀恩不是想投刘武周,而是想跟刘武周合作,他谋反取关中,把河东割让给刘武周。

  夏县唐军大溃,这里面也有独孤怀恩的功劳。

  在独孤怀恩跟着尉迟恭去见宋金刚时,他们在美良川被秦叔宝等伏击,独孤怀恩被救回去了。

  这事就是这么巧。

  这也正是当时夏县诸将帅被一锅端了,可美良川只救出一个独孤怀恩的原因,他是去见宋金刚的,结果被半路救回去了。

  “先前尉迟恭率精骑秘往蒲坂,就是因为独孤怀恩在蒲坂城外军中,他暗中约好为内应,助尉迟恭破唐军,谁料尉迟恭半路又被秦王伏击,没能到达蒲坂。”

  独孤怀恩居然一直没暴露。

  但是宋金刚一直在跟他密谋着,要夺取蒲坂。甚至是如今皇帝李渊就在蒲坂城中,独孤怀恩和宋金刚谋划要里应外合,突袭蒲坂,俘斩唐天子。

  李逸都为他们的阴谋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有心算无心,还真有几分可能,若是真成功了,蒲坂被夺,李渊被杀,那河东局势又将大乱。

  李逸连忙将此事派人八百里加急赶去蒲坂,密奏天子。

  “把杨伏念,也赶紧送过去。”

  他心中默念,但愿独孤怀恩和宋金刚还没有来的及完成这阴谋。

第345章 王者不死

  大河东岸,传说中的舜都蒲坂。

  皇帝李渊漫步在蒲坂城墙之上,此城周长二十里,隋为河东郡治,唐改为蒲州,蒲州、河东县皆治于此城中。

  在隋朝兴盛时期这里也是富庶无比,蒲坂城因坐落河东平原之上,西边就是蒲津渡,这里的黄河渡口水面宽阔且平缓,还有浮桥,距离长安也仅三百里,是关中河东交通要道,蒲坂也因此成为河东重镇。

  但守城顽抗三年,

  二十里蒲坂城已经如同鬼城。

  “河山为障,易守难攻,扼守交通要道,可惜毁成这样。”李渊摇头叹息。

  “怀恩,你说此城为何名为蒲坂?”皇帝问表弟。

  工部尚书卫国公独孤怀恩笑着回道:“因西临黄河,滩涂旷野,丛生蒲苇,故曰蒲坂。”

  蒲坂负山面河,秦晋要冲,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尧君素、王行本以孤城一座,仍能坚守三年。

  “此城乃长安之咽喉,尧、王二贼,卡长安咽喉三年矣,今日朕终于是痛快了。”

  “都是天佑吾唐。”独孤怀恩奉承道。

  “哈哈哈。”皇帝大笑,“怀恩啊,你以后有空也多读读兵书,你攻蒲坂两年,损兵折将,劳师耗费,不能破城。秦武通秦叔宝他们来攻,一个月就能诱敌出城,大败贼逆,迫其投降,得好好学。”

  李渊正高兴,

  钱九陇匆匆来报。

  “陛下,秦王奏报,永安王计划逃归,事泄被宋金刚杀了。”

  皇帝笑容凝固。

  “待将来擒俘宋金刚,定要将他凌迟处死!”说完,皇帝还瞪了眼表弟独孤怀恩。

  “罢独孤怀恩工部尚书职,贬蒲州总管府司马。”

  独孤怀恩低头请罪。

  李渊甩袖离去。

  夜晚,

  独孤怀恩与手下元君宝书房密议。

  “公当早做决断,不可再犹豫不决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独孤怀恩皱眉:“可宋金刚说好派尉迟恭寻相领兵来,但一直没能来,我孤掌难鸣啊。”

  “公此言差矣,天子眼下还在蒲坂,身边并无多少兵马,反倒是有不少独孤家子弟为侍卫,公一杯毒酒,或是一把匕首就能杀之,

  只要天子一死,蒲坂城就能拿下。

  先前王行本投降,天子许诺赦免,可后来又亲手杀之,甚至现在还要将他旧部追罪,公杀天子,然后放出王行本旧部,他们必然以死效忠,

  王行本能守蒲坂三年,公又岂不能守之?何况,还能引宋金刚兵马来援。

  天子一死,河东大乱,机会就来。”

  独孤怀恩今日因永安王李孝基被杀,而受牵连贬为蒲州总管府司马,心里也是越发怨恨,当下紧握拳头,跟元君宝商议起弑君的具体办法。

  深夜。

  一封急奏入蒲坂。

  “陛下,汾阳王八百里急报。“

  正要睡下的李渊立马披衣而起。

  几天前,李逸奉旨派李仲文和李道玄、李伯远率两万人北上太原,结果在太原城外被刘武周和突厥军袭击大败,

  接报让李渊大为惊惧不安,

  既疑惑刘武周怎么从介休跑到了太原,更不安突厥人对刘武周进一步的支持。

  而等皇帝紧接着收到消息,说刘武周已经引突厥军攻入榆州、潞州,直指泽州,要从东面打通跟宋金刚的通道后。

  李渊更是坐立难安,赶紧把李世民召来蒲坂,把这紧急消息告之,然后让他赶紧想办法,趁刘武周还没打通与宋金刚通道前,击败宋金刚。

  一边又让王行敏赶紧率兵去潞州增援防御。

  李逸又传来急报,李渊一边披衣一边问,“好消息坏消息?”

  “汾阳王奏捷,已收复太原,并招降武周右仆射杨伏念。”

  皇帝愣住,有些不敢置信。

  赶紧接过捷报观看起来,

  “陛下,汾阳王还有一封密奏,说只能陛下亲启。”

  钱九陇将竹筒递给皇帝,上面蜡封着,还盖着李逸的印章。

  李渊不解,这奏捷报了,怎么还又送一封只能天子亲启的密奏。

  可当他打开信筒,看过里面的密奏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嘶,”

  “贵璋,你看,”皇帝把这道密奏交给钱九陇。

  钱九陇也是看的震惊不已。

  “臣立即去捉拿独孤怀恩。”

  “等一下,先送朕离开此处,去军营。”

  皇帝悄悄离开府衙秘密抵达禁卫军营,然后钱九陇开始带兵抓人,一边把侍卫中独孤怀恩的兄弟子侄、亲戚等先控制起来,一边去抓独孤怀恩,两边同时动手。

  行动迅速,进展顺利。

  独孤怀恩在睡梦中被捕,其心腹元君宝等党羽,以及子弟等也被拿下。

  皇帝让裴寂负责审讯,

  元君宝很快交待,承认独孤怀恩谋反,虽然独孤怀恩自己死扛着不承认,可李渊并不会给这个表弟机会。

  也没有更正式的审判,

  当天就斩首,并籍没其家,诛其党羽。

  杀了独孤怀恩后,李渊也很是后怕。

  没想到身边一直信任亲近的人,也会这般谋害他。

首节上一节374/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