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346节

  “荣国公,我这次来,就不回去了,便在你麾下效力。”卢赤松跑了几趟河东,也加勋至柱国,升太子率更令了。

  李逸听出点话外之音,说是效力,怕不是留下来做监军的吧。必要的时候,怕李逸不肯带兵南下,还是说怕他龟守浩州不敢出击,以牵制刘武周?

  或许都有之,但也能理解。

  现在南边打成这鸟样,浩州这几万兵马,无疑对皇帝对大唐来说,都是不能忽视的,没直接派个人过来夺了帅位,可能还是看在他表现出众的份上了。

  “那便请卢率更令为我并州将士观军容监军纪。”

  “等到黄河冰封,秦王就当乘坚冰渡河了,荣国公有什么计划吗?”

  “还真有,先前来围浩州的黄子英,自被我击破后,退守文水城,约有万余人,最近一直在招刘季真刘六儿等与他汇合,但那两稽胡却一直骑墙观望呢,

  我已得到情报,刘武周催促的急,令黄子英尽快攻取雀鼠谷三关。

  黄子英已经在准备南下,我准备沿途阻击黄子英这支人马,最好是能在他抵达冷泉关前,就将他歼灭。”

  卢赤松一听大为精神,“黄子英是荣国公手下败将,但他兵马万人,有多少把握?太原的刘武周,还有介休等城的贼军,肯定也会增援吧?”

  “这战得用闪电战,要趁太原刘武周和介休等守军来不及反应时,就歼灭黄子英部。”

  卢赤松觉得这很难,但李逸说出来的,他又觉得很大可能。

  “如果真能吃掉黄子英这万人,那雀鼠谷三关更稳了。”

  “对了,这次我把我儿承庆也带来了,就让他跟着荣国公身边侍从学习。”

  他叫来一个年轻人,

  高大英俊一表人才,卢大郎卢承庆,今年二十四岁。

  文能写诗武能骑射,

  卢家号称五姓七宗领袖,经学传家,卢承庆的爷爷卢思道人称八米卢郎有名的北朝诗人,后来做官至武阳太守、散骑侍郎。

  “大郎原在洛阳国子监读书,后来随我从龙入关,选为亲卫。这次河东危急,我特让他来前线为国家效力。荣国公,让他做个马前卒便是。”

  李逸哈哈一笑,

  范阳卢氏北祖房嫡子,来前线不说镀金,也不可能是来鞍前马后侍候人的。

  “卢公子一表人才,某便赤牒补他为浩州参军事,”

  虽然这参军事不带曹名,品级仅是从九品下,但却也是正式职官,是许多人入仕起点。亲卫虽名为七品,实则只能算是预备官。

  卢赤松客气几句,便笑着让儿子向李逸道谢,“以后好好跟着荣国公学习。”

  参军事没什么具体职事,也就是传传命令什么的。

  “卢参军,你对如今的局势有何看法?”

  “属下觉得今日河东之败,也就比去年薛举父子入侵,浅水塬八总管兵败时坏一点罢了,

  刘武周虽夺取太原,并介休吕晋数州,又反了石州,但北有荣国公还率五万大军守着浩州还控制着雀鼠谷,

  更不用说西面吕梁隰慈二州也还在朝廷手上,东边上党的沁潞泽也还没受攻击,

  如今刘武周也只是趁胜在平原区逞威,但龙门渡蒲津渡风凌渡也没夺取。”

  李逸笑着又问:“那你觉得接下来战事会怎么发展?”

  “只要能稳住蒲绛,那么武周军就将陷入三面包夹之中,甚至漫长的补给线,最终会拖垮他。”

  李逸有些惊讶于这个年轻人居然能看的这么明白。

  “卢参军所言,与我想法一样。刘武周原本在代北不过几州之地,他野心太大,想一口鲸吞整个河东,这会撑死他的。

  接下来关键就是浩州和蒲州两地的攻防战,

  不过我觉得秦王可能会更大胆一点,踏坚冰渡过黄河,从龙门渡登陆,甚至会越过泰州,然后在绛州一带驻扎防御反击。”

  李逸敢这样说,自然是历史上李世民就是这样做的,他从龙门过河,在绛州的柏壁屯兵,把龙门渡、蒲津渡、风陵渡这三大渡口都守在身后。

  卢赤松父子随李逸巡视军营,

  士兵们分番守城、训练、休息,甚至还能帮忙种植庄稼、砍柴烧炭,骑兵们也在四处游奕巡查,甚至是打猎和抄掠。

  “抄掠?”

  “嗯,抄掠那些投贼的稽胡部落,小股的贼军、运输队伍等。”

  这就是李逸现在占据了二城三关四堡的好处了,沿汾河西岸一线百余里,都有他的城堡,因此现在这西岸,小股的武周军根本不敢来,

  乡村仍还是隶属于大唐管治,百姓夏收秋收后照样向大唐纳粮缴税。

  东岸的平遥介休灵石几城虽在贼军手里,可他们的兵还没李逸的多,时不时的要被李逸的骑兵劫掠。

  这武周军还没什么办法,

  你出来追击,兵少了还打不过,兵多了,唐骑直接就跑了,甚至是直接往就近的唐军城堡一钻,只能干瞪眼。

  最气的人还在于,唐军不仅基本控制了汾河西岸的浩州,东岸介州这边,平遥和介休城之间,李逸有个张难堡卡着,介休和灵石之间,又有个张壁堡卡着,

  这两堡垒都是易守难攻,十分坚险,攻又攻不下,绕又绕不了。

  每次运粮,只能是派很多兵马押运,既增加了运粮成本,还牵制了不少兵力。

  “刘武周就坐视不管?”卢赤松都惊讶了。

  “也不是不管,他这不是前后两次围浩州,但都失败了嘛,刘武周现在想先拿下雀鼠谷三关呢,但他很快会发现,浩州不破,这三关也别想拿,

  因此大概下个月,他会再来攻浩州的。”

  “荣国公孤军深处敌后,还能这么镇定自若,真是了得。”

  “我们可不孤军守孤城,五万大军,二城三关四堡,跟隰州还通着,我们这是要中心开花。”

  蒲坂那才是孤军孤城,都能守了快三年。

  任以前不过是唐国公府的教书先生,可在谷州也守快两年了,击退了王世充多少次进攻啊。

  段德操手底下也就几千兵守延州,结果也是跟梁师都斗了两三年了,还有来有回,甚至经常占点上风。

  守城,其实只要能稳,天然还是有优势的。

  李逸守在浩州不急,那急的就是刘武周。

  文水城中,

  黄子英看着皇帝再次派人送来的催促旨意,知道不能再等了。

  “传令,明日四更造饭平明出发,”

  他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行军路线,从文水出发,先向东至祁县,然后南下平遥,经介休至灵石,然后向冷泉关发起进攻。

  他根本不敢沿汾水而下,

  他就这万把人,害怕浩州的李逸拦截,他心里已经承认他打不过李逸了。

  “不留兵马守城吗?”

  “守个鸟,就让李无逸抢了去又如何,他敢派兵来驻守,到时陛下派兵再围了他,李逸敢来援吗,正好围城打援。”

  “不过你说的对,也不能白白便宜了李逸,”黄子英冷声下令,纵兵抢掠文水城,“离天黑还有半天,就让这些崽子们快活半天,天黑后回营,违令者斩。”

  抢掠到的东西,老规矩三马分肥,一分是给天子的,一分是给军中的,剩下一分是个人的。

  “这样不好吧?”

  “弟兄们拼死拼活,让他们开拔前放纵发泄一下怎么了?”

  接连的败仗,士气全无,还怎么打仗,黄子英也只能用这个最简单却又好用的办法了。

  “记得把城中粮食全都征走,壮丁也拉走运输辎重粮草。”

  “再给刘季真和刘六儿传我军令,限他们立即率部前往灵石汇合,若是失期不至,视为叛乱,后果自负!”

第322章 一剑光寒文水城

  浩州,

  总管府内,

  李逸看着面前的河东沙盘,

  “文水那边刚传回的急报,黄子英正纵兵抢掠城中百姓,搜刮百姓的存粮,强拉壮丁,甚至奸淫妇女乱杀无辜,文水已成炼狱。”

  厅中众人听到此消息都很愤怒,尤其是先前从文水撤来的武家人。

  “请总管出兵救援,解百姓于水火。”武弘嗣恳请,这位是武士族侄。

  李逸沉吟。

  淮阳王李道玄起身,“荣国公,末将以为,眼下倒是个机会。黄子英移兵前纵兵劫掠文水城,这士兵抢起来,可不好约束。

  我们可立即发兵急驰文水,趁夜混入城中,一举歼敌。”

  “未必就有机会。”李仲文比较谨慎。

  “若无机会入城也没关系,我们就埋伏在文水城外附近,等他明日出兵,半路伏击。”

  李逸望向武弘嗣:“武参军可愿意为向导?”

  “属下愿意。”

  李逸满意的点头,文水是武家的大本营,自然不愿意看到被如此屠戮抢掠。

  “真乡公,”

  “给你三千轻骑,你和淮阳王前往,小心一些。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别强求。”

  李仲文、李道玄、武弘嗣领命而去。

  “我曾去过文水城,城周九里,高四丈余。西面临着文谷河,河西不远就是大山,这座城不好攻。”卢承庆低声道:“会不会太草率了一些。”

  “机会稍纵即逝,出现了就赶紧抓住。放心吧,我不打无准备的仗,文水城先前我们还曾趁裴相兵临介休时,拿下过。

  不过后来主动放弃了,你以为我们拿下文水城,只是迁回来一些武氏等本地豪强大户?”

  卢承庆眼前一亮:“总管还留有后手?”

  “哈哈哈,自然。”

  李逸能这么快知晓文水城动向,当然是在城里预留了间谍眼线,甚至城里还有预留通往城外的秘道。

  如今的文水城,是古魏时所建,初名绶阳,隋朝时改名文水。

  文谷水从西面水里流出,在城西流过,最终汇入汾河。

  天渐黑下来,

  黄子英的兵马还在城中到处抢掠,四处奸淫。

  眼看着到了要归营的时间,抢的正兴起的乱兵也没有几人理会。

  亲兵禀报黄子英。

  县衙里,正搂着两个美妇人喝酒的黄子英听了后,不以为意的哈哈一笑:“这些小兔崽子们,算了,就让他们再发泄泄,午夜一过,便要封刀,

  明日还得拔营出兵呢,别误了正事。”

  “来,陪我继续喝酒,美人,”

首节上一节346/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