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对李承乾带来益处的事情,陆煊都考虑到了。
有他这个后世人在,李承乾就是无所不能的,能改革府兵制度、能撰写史书、能编排乐舞、能任用贤良,现在仅仅是制定修改个律法而已,怎么了?
据他查询资料所知,贞观十一年初,房玄龄等人制定了五百条法律条文,确立了二十种刑罚名称,比照隋朝法律减少了九十二条死刑条款,减少了七十一条流放罪条款,凡是删繁就简、去除弊端、变重刑为轻刑的情况,不可胜数,又制定了一千五百九十多条法令。
若是这件事情由太子府去办。
可是能在民间,获得一定的民心啊。
反观房玄龄等大臣,他们的爵位官职都几乎到顶了,那么辛苦干什么,截个胡吧。
李承乾脸色顿了顿,没想到陆师‘出口成章’啊,几乎仔细想一想,就能给他做出一两个谋划,并且每个谋划对于他来说,确实有着很大的作用。
虽然说,这是因为陆师身处于后世的原因,陆师是借助着后世庞大的‘网络’从而获得了这些资料,但没有陆师,自己又上哪获得这些资料呢?
无论怎么说,他都该感谢陆师。
准备弄一些好东西,带给陆师!
很快,各种资料就已经被陆煊打印好了,交给李承乾,李承乾这边也没有其他的事情,目前这两道事情就够他忙活的了,他随即触碰玉佩离去。
陆煊的屋子里,再度平静下来,对于陆煊来说,差不多每天皇子们都会来一次吧。
毕竟,四位皇子。
古代过去七八日左右,后世才过去一日。
即使每天只来一名皇子,按照古代时间来算的话,也相当于这些皇子们一个月才会来后世这里一次了。
相当于自己每日上班了。
而工资,则是这些大量的古董,黄金。
嗯,似乎也算是个很不错的工作?
.......
秦朝,咸阳皇宫!
大量群臣,正在唇枪舌剑,一个个怒目圆视着对方,火气很大!
以仆射淳于越为首的儒生群体,对战以左丞相李斯为首的法家群体,而他们这次争吵的原因,就是分封制度与郡县制度!
“我听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及功臣做为膀臂辅翼;而现在陛下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来相救?办事不学习古代经验而长期统治的朝代,我还没有听说过;现在左丞相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陛下的错误,岂是忠臣?”
“陛下应该分封皇子们,担任诸侯国国王,如此分封出去的诸侯才能对中央政权负有一定的义务,尤其是在军事上,诸侯有义务在王室受到威胁时出兵勤王;这样,众多的诸侯国就如同众星拱月一般,围绕在中央政权周围,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保护王室的安全;如周时期,当犬戎入侵时,诸侯就曾出兵救援周王室!”
淳于越虽是儒生,却人高马大,声音洪亮,怒视着左丞相李斯等人,几乎声嘶力竭。
为何他赞同分封制度?
皆是因为分封制度势必会产生大量诸侯国,而儒家学说目前在朝堂上,并未受到重用,甚至在被以法家为首的李斯压制下,传播以来也极为困难。
既然在朝堂上打不过你法家,打不过你李斯?
我让步。
等到各个诸侯国建立,儒家到这些诸侯国传播可以吧?
到时候看看,到底是法家传播的速度快,还是儒家传播的速度快!
左丞相李斯看着众儒生脸红耳赤,淡淡道:
“迂儒腐生之言,此言不仅害了陛下,更将害了我秦朝!分封制度,远远无法达到权力集中的目的,陛下统一六国,成为天下共主,为何不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对全国的有效统治,而却将权利分给众诸侯国?周采取分封制度,权利分割给诸侯国,不出五代,周王室就已经无力号令各个地方!而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陛下直接任免,他们的权力来源于陛下,必须对陛下负责;这样,宫内就能够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等大权集中起来,实现对全国的高度掌控。”
“分封制度,岂能做到这一步?”
李斯冷笑,看着众儒生,仿佛在听犬吠。
他面容平静,显然胜券在握的样子。
以他对始皇帝的了解,皇帝必然会采用郡县制。
至于分封制?是这群愚蠢儒生还在想着做复古美梦,想着他们的圣人孔子带领儒家周游列国的老古之梦罢了!
上方,始皇帝静静的听着李斯和淳于越等人的争论,他心中其实更倾向于郡县制。
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能够更好地保证大秦的政令的畅通,避免地方诸侯对中央决策的抵制和干扰。
而他,则可以通过郡县制将自己的意志迅速贯彻到全国各个角落,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三代采取的分封制度,确实问题太大了,一旦地方势力变强的话,很容易产生分列,若是听从了这些儒生的分封制,那么诸侯将拥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
自他统一六国后,虽然消灭了六国的王室和贵族,但大秦境内,仍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像是这李左车,若非扶苏寻找,谁能知道其就隐藏于邯郸?
他没有去询问扶苏到底是如何寻找到李左车的,这对于他都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但从这件事情能明显的看出来。
大秦境内,各国依旧不安分,而若是分封制度的话,这些贵族绝对会采取各种行动,比如一个个夺得其他诸侯国的权柄,从而复辟六国!
“儒生所言,荒谬可笑,愚蠢至极!”
这时,国尉尉缭出列冷声道,他比李斯的话语更直接,几乎是在指着鼻子骂淳于越等儒生了。
尉缭,同样属于法家,他淡声道:
“郡县制下,地方行政区划明确,层级简单,朝堂可以直接对地方进行管理,如此这种管理体制,必然能够减少中间环节,让政令传递和决策下达及时传到地方;而分封制度,却会显得层级复杂,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朝廷对地方的管理难度较大,政令下达困难。”
“现如今,秦已经统一六国,大秦境内区域辽阔,远远超越夏商周三代!这就导致面临的国家管理任务,需要高效的行政体制来处理政务;分封制度,岂能满足这一要求?尔等儒生,奸言佞语,愚谗蠢谀,是想让我秦朝政令不通,如周般渐渐名存实亡不成?”
尉缭比李斯直接多了。
怒斥的同时,还不忘给淳于越等人戴了一顶高帽子。
因为其实他也清楚,陛下必然会采用郡县制度。
若不推行郡县制度,未来如何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只有郡县制才能为这些统一政策的实施提供保障,这些儒生,根本不懂得陛下心中的想法。
分封制度,各地都有诸侯国,必然会自行铸就金币、确定度量衡等等,那么统一又有什么意义呢?
秦将各个诸侯国打到服气,不就完事了?
用得着历代君王、朝臣、将军付出各种辛苦与努力?
淳于越听完左丞相李斯的话,依旧保持的很平静,刚想说什么,但听完尉缭的话后,皆脸色气的苍白。
浑身发抖。
没见过这么骂人的,争论就是争论,为何如此斥责他们?
“国尉,仅是争论而已。”
这时,始皇帝淡声道。
他也觉得,尉缭的话语太过于直接了。
根本没有给淳于越等人留颜面,这里并不是两人骂仗的地方。
见始皇帝开口,勒令尉缭言语不要太过分,淳于越等儒生顿时有了主心骨,下意识认为始皇帝在帮助他们,立刻有人道:
“国尉此言话语,分封制度,是目前最适合我秦朝的制度,目前秦朝刚刚统一寰宇,政局不稳,六国余孽,悖逆反叛,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而若能分封功臣和宗室子弟为诸侯王,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势必会满足大量功臣的诉求,从而获得功臣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新生政权。”
“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可以加强陛下皇室一脉对于地方的控制,防止六国余孽于各地图谋复辟,对朝堂有着威胁,宗室弟子,陛下的皇子与陛下有着血缘关系,自然更为可靠,将他们分封到各地,能够形成对皇室的有力支持和保护。”
“国尉尉缭只提郡县制好处,而不提分封制好处,颇有顾左右而言他之意,莫非国尉大人只有一只眼睛不成?”
儒生口舌本就犀利。
昔日,孟子更号称骂遍天下。
无人能与孟子争论,孟子周游各国,但凡名士与其争论,必被骂的头破血流。
而也就是自从孟子成为儒家圣贤后,后世的儒家弟子口舌方面的功夫越来越强了,并且辩论争论之时,往往也附带着辱骂等词。
可以说,淳于越这些话语,同样让尉缭脸色阴沉,被气的不轻!
只见,国尉尉缭忍耐不住,还想说什么,对淳于越进行反击,这时一直旁观者一切,站在朝堂左上方的扶苏忍不住了,出列道:
“父皇,儿臣认为,或许可以将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结合,这样或许更适合我秦朝!”
第91章 主动告诉始皇帝陆煊的谋划!大秦不该焚书!
朝堂上,以左丞相李斯、国尉尉缭、上卿姚贾为首的法家集体,以及以仆射淳于越、博士伏生、待招博士叔孙通等人的儒家集体,他们原本还想继续唇枪舌剑,喋喋不休争论下去。
却被长公子扶苏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打断了。
同时采用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
扶苏公子的这个想法,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同时他们觉得,若是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的话,或许是目前最适合当今大秦的。
但很大概率上,陛下是不会同时采用两种方法结合的。
“扶苏,说说你的想法。”
始皇帝看向了扶苏,略微感到新奇,他这个长子,莫非也有高见?
同时采用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倒是有些意思,或许当真可行。
扶苏闻言,立刻恭声道:
“父皇,儿臣认为,若能同时采取分封制和郡县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我秦朝的所有功勋、贵族势力。”
“通过郡县制,朝堂上能够直接控制一部分地区,掌握重要的政令、律法、税收、官员任免等重要事物,这使得父皇依旧能保持对大秦境内的全体掌控;另一方面,分封制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满足了部分势力对地方权力的诉求,避免了各方势力因权力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冲突,毕竟,现如今朝堂上就存在着军功臣集团、宗室势力等等。”
说到这里,扶苏想了想,又提到了一个始皇帝很关心的地方。
那就是,建设各大工程!
从后世陆师那里,扶苏了解到很多后世人都认为父皇做出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如修建万里长城、修驰道等等。
但其实,父皇何止修建了这些?
各个地方,除了大量宫殿楼阁外,诸多工程简直数不过来。
而分封制和郡县制同时采用下,大秦中心区域的境内,父皇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建设各种工程。
而周围各个诸侯王,他们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之后,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设相应的,更有作用、更利于百姓的工程,如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商业的工程等。
心中思索至此,扶苏将心中所想说出。
“呵呵,我倒是觉得公子说的很有道理。”
右丞相王绾出列,露出笑容来道。
他目前,完全处于朝堂上的边缘地带。
名义上,他还是秦朝的右丞相,并且秦朝以右为尊,右丞相地位和权利要远远强于左丞相。
但他已经年迈了,而左丞相李斯又太过于强势,并且论能力确实远远强于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朝堂上的大事,陛下都已经不和他商议了。
他既不偏袒儒家,也不偏袒法家。
只是,今日这争论分封制和郡县制度的事情,他有必要站出来说一番,起码,他现在仍旧是大秦的右丞相。
右丞相王绾侃侃而言:
“陛下试想一下,境内设立郡县制,地方官员由朝廷任命,那么朝廷对地方的管理和税收征控制力能提高不少,境内主要区域通过郡县制势必能够有效地征收赋税,保障朝廷财政的收入;而地方区域,特别是边疆重镇,税收可不是那么好征求到的,目前大秦官吏数量紧缺,若是边疆设立藩王的话,那么这税收之事,就不用愁了。”
王绾的这句话,戳中了始皇帝的心,他并非喜爱金玉钱财之人,但征讨岭南百越、攻伐匈奴,建造陵墓、阿房宫、修驰道、直道、长城。
还有迁徙六国贵族,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辙,等等事情,都需要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