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泰得知李承乾主动上交军权的消息后,心中也是一惊。
他没想到李承乾会有如此举动,这让他原本的计划受到了一些干扰。
“李
承乾这是在玩什么花样?难道他还有什么后招?”李泰心中暗自揣测道。
李泰决定继续密切关注李承乾的动向,寻找机会进一步打压他。
而李承乾也在不断地努力,试图重新获得父皇的信任和支持。
在这场复杂的权力斗争中,未来的局势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李承乾主动上交军权一事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文武百官对此议论纷纷,看法各异。
一些忠诚于李承乾的官员们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们认为太子殿下此举虽然显示出了忠诚与大度,但也可能会让他在与李泰的争斗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他们私下里聚在一起,商讨着应对之策。
“太子殿下此举实在是冒险啊。如今军权已失,日后若李泰再有什么动作,太子殿下该如何应对呢?”
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我们必须想办法为太子殿下挽回局面。陛下或许会因为太子殿下的举动而有所触动,但李泰绝不会善罢甘休。”
另一位官员也附和道。
然而,也有一些官员对李承乾的行为表示赞赏。他们认为李承乾此举展现了作为太子的担当和识时务。
“太子殿下主动上交军权,实乃明智之举。这显示出他对陛下的忠诚,也让陛下看到了他的成熟与稳重。”一位较为年长的官员说道。
“没错,在这个时候,太子殿下能够放下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确实值得我们敬佩。相信陛下也会看到太子殿下的诚意,重新给予他信任。”另一位官员点头表示赞同。
而那些中立的官员们则在观望局势,他们不想过早地卷入这场争斗之中。
他们在心中权衡着各方的利弊,思考着自己应该站在哪一边。
“此事还需观察。太子殿下和李泰之间的争斗一直没有停歇,如今这一局面更是扑朔迷离。我们还是先看看陛下的态度再说吧。”一位中立官员说道。
在朝堂之上,官员们的讨论也在暗中进行着。
一些人在私下里交换着眼神,传递着各自的看法。
大家都在等待着李世民对这件事情的最终决定,因为这个决定将对大唐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武将们对李承乾上交军权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那些曾经跟随李承乾征战沙场的将领们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他们深知军权对于一个将领的重要性,也明白李承乾此举的无奈。
“太子殿下上交军权,实在是可惜了。我们在战场上为大唐拼杀,如今却……唉。”一位将领叹息道。
“但是太子殿下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我们作为臣子,只能听从陛下的安排。希望陛下能够看到太子殿下的付出,不要让我们这些将士们寒心。”另一位将领说道。
在这场风波中,文武百官们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清楚,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将关系到大唐的未来走向。
而李世民的决定,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紧接着,有一件事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七年前,皇帝下诏议定皇亲、宗室、勋贵大臣的等级,此令一出,各方势力皆有所动。
那些被赋予世袭权力的家族,心中自是欢喜,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荣耀与稳定。
然而,这一决定也如同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贞观十一年,皇帝封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为世袭刺史,又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世袭刺史。
这一年,皇帝重新提起此事,准备增加世袭刺史的名额。
消息迅速在朝堂上传开,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
左庶子于志宁看着这一局面,心中忧虑重重。
他深知世袭刺史制度并非久安之道,于是毅然上疏。
于志宁站在朝堂之上,神色凝重,声音沉稳而有力。
“陛下,臣以为世袭刺史并非良策。世袭之制,易使权力固化,子孙或有不肖者,恐误国政。且长此以往,不利于选拔贤能之士,恐损朝廷之清明。”
于志宁言辞恳切,句句直指问题核心。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陷入了激烈的讨论和争吵。
支持世袭刺史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反驳。
第191章 世袭刺史引发的争议!
“陛下,世袭刺史乃是对皇亲、宗室、勋贵大臣的恩赏,可保其家族忠诚,为朝廷效力。且自古以来,世袭之制屡见不鲜,有何不可?”一位大臣慷慨陈词。
“陛下,功臣们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世袭刺史乃是应得之赏。若不如此,恐寒了功臣之心。”另一位大臣也急忙说道。
而反对的大臣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陛下,世袭之制易生腐败,子孙后代若恃权而骄,必祸乱朝纲。且不利于人材的流动和选拔,对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说道。
“陛下,如今应以贤能为本,选拔有才能之人为刺史,方能治理好地方。世袭刺史制度必将阻碍国家的发展。”另一位大臣也坚定地说道。
朝堂上争论不休,气氛紧张而热烈。
太宗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
他心中也在权衡着世袭刺史制度的利弊。
一方面,他明白对皇亲、宗室、勋贵大臣和功臣的恩赏是必要的,以维护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但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世袭之制会带来的弊端。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各方势力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观点而战。
一些皇亲、宗室和勋贵大臣们自然不愿意放弃世袭刺史的权力,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太宗表达自己的立场。
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坚持认为应该废除世袭刺史制度,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争论的持续,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有的甚至言辞激烈,差点引发冲突。
太宗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烦恼不已。他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于是,他决定召集几位重要的大臣进行深入的商议。
在御书房中,太宗与几位心腹大臣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世袭刺史制度的问题。
“诸位爱卿,对于世袭刺史制度,你们有何看法?”太宗问道。
“陛下,世袭刺史制度虽有其好处,但弊端也不可忽视。臣以为,可适当调整,对世袭之人加以严格考核,若有不肖者,及时罢黜。”
“陛下,可设立监督机制,确保世袭刺史能够尽职尽责,为百姓谋福祉。若有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
太宗听了大臣们的建议,微微点头。他知道这个问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谨慎处理。
“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你们继续关注朝堂上的动向,随时向朕汇报。”
太宗说道。
大臣们领命而去,太宗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明白,这个决定将关系到大唐的未来,必须慎重做出。
这件事情让李泰意识到,这是一个拉拢皇室亲王和功勋大臣的好机会,于是他立刻支持这件事情,并且给出自己的理由。
李泰在朝堂之上,神色自信地站出来,朗声道:“陛下,儿臣以为世袭刺史之制,实乃良策。其一,皇室亲王与功勋大臣们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世袭刺史乃是对他们功绩的肯定与回报,如此可激励众人更加忠诚地为大唐效力。其二,这些家族世代传承,对地方事务更为熟悉,能更好地治理一方,保百姓安宁。其三,此制可稳定朝局,使各方势力紧密围绕在陛下周围,共同为大唐的繁荣而努力。”
李泰说完,目光缓缓扫过那些皇室亲王和功勋大臣们的方向,他看到一些人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他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他们。
私下里,李泰又开始积极地与一些皇室亲王和功勋大臣接触。
他亲自拜访荆王李元景,满脸笑容地说道:
“王叔,陛下此次封世袭刺史,实乃英明之举。王叔德高望重,治理荆州定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小王对王叔一向敬仰,日后还望王叔多多指点。”
李元景听了李泰的话,心中颇为受用,对李泰也多了几分好感。
李泰又找到长孙无忌等功臣,恭敬地说道:
“长孙大人,您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世袭刺史当之无愧。小王深知大人之智慧与才能,日后若有机会,还望大人能不吝赐教。”长孙无忌看着李泰,微微点头,心中对李泰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随着李泰的积极活动,一些皇室亲王和功勋大臣开始倾向于支持他。
他们觉得李泰识大体,能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而李泰也借着这个机会,不断扩大自己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然而,反对世袭刺史制度的大臣们对李泰的行为极为不满。
他们认为李泰此举是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
于是,他们更加坚定地反对世袭刺史制度,与李泰及其支持者在朝堂上展开了更加激烈的争论。
“魏王殿下,世袭刺史制度弊端众多,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忽视长远之患。权力固化必将导致腐败滋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一位反对的大臣言辞激烈地说道。
李泰毫不示弱,反驳道:
“大人此言差矣。世袭刺史并非权力固化,而是对功臣的尊重与激励。只要加强监督,便可避免腐败。”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太宗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对世袭刺史制度的决定更加慎重。
此外李泰还花费重金,笼络诸多大臣。他秘密派遣亲信,带着一箱箱金银财宝,悄然拜访那些立场尚不明确或者稍有动摇的大臣。
在一位大臣的府邸中,李泰的亲信恭敬地将装满财宝的箱子呈上,低声说道:
“大人,魏王殿下对大人的才能与品德一向敬重。此次世袭刺史之事,关乎大唐的稳定与未来。殿下深知大人的见解独到,希望大人能在朝堂之上支持这一决策。这些薄礼,只是殿下的一点心意。”
那位大臣看着面前的财宝,心中微微一动,但脸上仍露出犹豫之色。
亲信见状,又凑近一步,轻声说道:
“大人,魏王殿
下日后若有成就,必定不会忘记大人今日之恩。”最终,在利益的诱惑下,这位大臣默默点了点头。
李泰不仅在朝中行动,还将手伸向了民间。
他安排人在民间散播消息,支持这件事情。
一时间,长安的街头巷尾都流传着关于世袭刺史制度好处的言论。
“听说了吗?朝廷要实行世袭刺史制度,这可是好事啊!那些皇亲国戚和功臣们有了世袭的权力,肯定会更加用心地治理地方,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会更好过。”
一个百姓在茶馆里说道。
“是啊,我也听说了。魏王殿下都支持这个制度呢,看来这制度肯定有它的道理。”
另一个百姓附和道。
李泰通过这些手段,试图营造出一种全民支持世袭刺史制度的氛围。
然而,他的这些举动也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警惕。
一位正直的文人在自己的书房中,皱着眉头对友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