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坐以待毙,按照陆师的吩咐,即使这件事情无法让父皇给与他恩赐,他也可以利用这件事情发展属于自己的力量。
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他开始积极地与一些支持他的大臣们接触,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我要让父皇看到我的能力和价值。”
李承乾心中暗自想着,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处理政务,试图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而李世民在看到百官们的上书后,心中也开始有所动摇。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是否过于偏袒魏王李泰。
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朝廷的动荡,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朕是否真的做错了?承乾制定《新礼》确实是一大功绩,朕是否应该给予他应有的赏赐和肯定?”
李世民心中暗自想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他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拿着百官们的上书,心中陷入了沉思。
然而,李世民的犹豫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心中对魏王李泰的宠爱还是让他难以做出改变。
他决定暂时搁置这个问题,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做决定。
“此事暂且搁置,朕需要时间考虑。”
李世民对前来询问的大臣说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心中充满了矛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中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
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双方的支持者们也开始互相攻击。
唐朝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在这个关键时刻,德高望重的魏征站了出来。
他决定亲自面见李世民,劝说他改变自己的决定,公平对待太子和魏王。
“陛下,太子殿下制定《新礼》,功不可没。陛下若不给予赏赐,恐会寒了太子殿下的心,也会让朝廷上下人心惶惶。魏王虽有才华,但陛下过度偏袒,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陛下当以国家社稷为重,公平对待两位皇子。”
魏征诚恳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忧,手中拿着一本古籍,仿佛在向李世民诉说着历史的教训。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心中有所触动。
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决定对国家的影响。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偏袒魏王李泰,必须给予李承乾应有的赏赐和肯定。
“朕明白了。朕会认真考虑此事,给予承乾应有的赏赐。”
李世民说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心中仿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魏王李泰得知李世民可能会改变决定后,心中充满了不安。
他开始想尽办法阻止李世民赏赐李承乾,试图维护自己的地位。
“父皇不能赏赐李承乾,他不过是运气好制定了《新礼》而已。我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儿子,我不能让李承乾抢了我的风头。”
李泰心中暗自想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阴险。
他开始在李世民面前说李承乾的坏话,试图影响李世民的决定。
而李承乾则在等待着李世民的决定。
李承乾在焦急地等待着李世民的决定,心中既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
他时不时地望向皇宫的方向,仿佛在期待着那道能够改变他命运的圣旨降临。
然而,他并不知道,此时的魏王李泰正在暗中谋划着一场针对他的阴谋。
李泰深知李承乾制定《新礼》的功绩对自己构成了巨大威胁,若父皇真的给予李承乾赏赐并改变对他的态度,那自己在争夺皇位的道路上将会遭遇重大挫折。
于是,李泰开始精心策划如何陷害李承乾,以确保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首先,李泰暗中买通了一些李承乾身边的侍从,让他们留意李承乾的一举一动,寻找可以利用的把柄。
这些侍从在金钱的诱惑下,毫不犹豫地背叛了李承乾,开始密切监视他的日常行为。
他们将李承乾的每一个举动都详细地报告给李泰,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可以攻击李承乾的弱点。
同时,李泰又派自己的心腹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李承乾制定《新礼》只是为了邀功,其实并没有真正为百姓着想。
这些谣言如同病毒一般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引起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的质疑。
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对李承乾的印象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接着,李泰又找到一些与李承乾有过矛盾的大臣,许以他们丰厚的利益,让他们在朝堂上弹劾李承乾。
这些大臣在李泰的鼓动下,纷纷上书唐太宗李世民,指责李承乾在制定《新礼》的过程中独断专行,不听取他人意见,而且还滥用权力,打压异己;他们言辞激烈,仿佛李承乾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李泰还故意安排一些人在李世民面前假装不经意地提及李承乾过去的一些不良行为,试图让李世民重新想起李承乾的缺点,从而降低对他的好感。
这些人巧妙地选择时机,在李世民心情愉悦的时候,看似无意地提起李承乾曾经的错误,让李世民的心中再次对李承乾产生了不满,与此同时,李承乾对李泰的这些阴谋诡计毫无察觉。
他依然在期待着父皇的决定,同时也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处理政务,关心百姓。
他每天都忙碌于各种事务之中,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唐朝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谣言的传播和大臣们的弹劾,李承乾逐渐感受到了压力。
有一天,李承乾在朝堂上听到一些大臣对他的指责,心中十分愤怒。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辛苦制定《新礼》,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他想要为自己辩解,但又担心会引起更多的争议。
他看着那些指责他的大臣,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委屈。
回到自己的宫殿后,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陷害他,但又想不出是谁会这么做。
“李泰...”
肯定特么的就是魏王李泰!
前往后世习惯了,现在李承乾连后世的一些骂人的话都学会了。
心中思索至此,就在这时,他的一位亲信前来报告,说在民间听到了一些关于他的谣言,而且这些谣言似乎是有人故意散布的。
最有可能陷害他的人就是魏王李泰。
他心中充满了愤怒,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行动来应对这场危机。
李承乾召集了自己的支持者们,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并请求他们在朝堂上为自己辩护,这些支持者们都是对李承乾忠心耿耿的人,他们听了李承乾的遭遇后,纷纷表示愿意为他挺身而出,他们开始收集证据,准备在朝堂上为李承乾洗刷冤屈。
李承乾又派人去调查谣言的来源,试图找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他的手下们四处奔波,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些证据,证明了那些谣言是李泰故意散布的。,李承乾拿着这些证据,决定亲自去面见李世民,向他说明情况。
他相信父皇一定会公正地处理这件事情,不会让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由于这件事情,并没有在历史上发生过。
所以李承乾想都没想,没有前往后世请陆煊。
然而,他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对魏王李泰的偏袒已经到了无法改变的地步。
李承乾来到李世民的宫殿,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然后将自己收集到的证据呈递给李世民,他详细地向李世民说明了自己被陷害的经过,希望李世民能够为他主持公道,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呈递上来的证据,心中微微一动。
他不得不承认,李承乾确实是被人陷害了。
然而,当他想到魏王李泰时,心中的偏袒又让他无法对李泰进行任何批评。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道:
“承乾,朕知道你受了委屈。但是,此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你先回去吧,朕会派人处理此事。”
李承乾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充满了失望。
他原本以为父皇会为他主持公道,没想到父皇却如此敷衍他。
他看着李世民,眼中充满了不解和无奈。
然而,李承乾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继续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让父皇看到他的努力和无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承乾和他的支持者们继续努力,寻找更多的证据,他们四处走访,调查每一个可能与谣言有关的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更多的证据,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李泰的阴谋。
李承乾再次拿着证据去面见李世民,他希望这次父皇能够公正地处理这件事情,给予他应有的赏赐和肯定,然而,李世民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再次呈递上来的证据,心中有些动摇。,他知道李承乾是被冤枉的,但是他又不想批评李泰。
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最终,李世民还是选择了偏袒魏王李泰,他对李承乾说道:“承乾,朕知道你很努力,但是,此事不宜再追究下去。你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影响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李承乾听了李世民的话,有些绝望。
他不明白为什么父皇如此偏袒李泰,为什么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得不到认可。
他看着李世民,眼中充满了泪水。
回到自己的宫殿后,李承乾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他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委屈和无奈。
而此时的魏王李泰,却在为自己的阴谋得逞而得意洋洋,他知道父皇不会对他进行任何批评,所以他更加肆无忌惮地继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他要彻底打败李承乾,成为唐朝的太子,朝廷中的大臣们看到李世民如此偏袒魏王李泰,心中也充满了担忧,他们知道这样下去会引起朝廷的动荡,影响国家的稳定。
一些正直的大臣们开始私下里商议,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在李世民的偏袒下,他们的努力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唐朝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终于。
还是那个人站出来了。
谏臣,魏征!
魏征决定亲自面见李世民,劝说他改变自己的决定,公平对待太子和魏王。
魏征来到李世民的宫殿,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然后诚恳地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制定《新礼》,功不可没。陛下若不给予赏赐,恐会寒了太子殿下的心,也会让朝廷上下人心惶惶。魏王虽有才华,但陛下过度偏袒,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陛下当以国家社稷为重,公平对待两位皇子。”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道:
“朕知道你的担忧。但是,泰儿也是朕的儿子,朕不能对他过于严厉。此事朕会再考虑考虑。”
魏征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知道陛下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还是在偏袒魏王李泰。
他叹了口气,然后默默地离开了宫殿。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中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
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双方的支持者们也开始互相攻击。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承乾决定不再等待父皇的决定。他要靠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地位,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