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第118节

  此时李承乾心中满是期待,同时有些紧张。

  能否获得军权,就看今夜了。

  唐太宗眉头微微一皱,心中顿时疑虑丛生。

  “百骑”是皇帝的近卫,关乎皇帝的身家性命,责任重大。

  若交与太子训练,他虽有孝心和上进心,可毕竟年轻,经验不足。

  万一在训练过程中有何差池,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太子有此进取之心,若直接拒绝,又怕打击了他的积极性。

  思来想去,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沉声道:

  “此事不妥,‘百骑’乃朕之近卫,不可轻易交与他人训练。”

  李承乾闻言,不由得继续道:

  “父皇,儿臣绝非有他意;儿臣深知‘百骑’之重要,只是想为父皇尽一份绵薄之力;儿臣定会尽心尽力,严格按照父皇的要求训练他们,绝不有丝毫懈怠;儿臣愿以赤诚之心,为父皇守护这份安全。”

  唐太宗背手踱步,心中反复权衡。

  乾儿虽为太子,但毕竟年轻,经验不足。

  这“百骑”的训练关乎他的安全,不可草率决定。

  思索片刻后说道:“乾儿,你有此心,为父甚是欣慰;但‘百骑’之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思量思量。”

  当然了,拒绝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太子李承乾若是训练百骑,无异掌握了一定的军事力量。

  这是不安定的因素。

  可,唐太宗又想到了魏王李泰那边,魏王李泰提出要求,他无不应允,而太子这边提出要求,他却直接拒绝。

  这偏袒,似乎有些太过于明显了。

第129章 训练百骑!初步掌握皇宫禁军!

  想了想,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决定答应这件事情。

  毕竟,他也不能表现的对魏王李泰太过于明显偏袒了。

  “你若先能将一百侍卫,训练的符合朕心意,朕就答应由你负责百骑之事。”

  唐太宗李世民道。

  百骑,自然不可能指的就是一百个侍卫,而是多达三五千,少则几百。

  所以说,先让李承乾训练一百侍卫,看看效果。

  太子李承乾闻言,自然满心欣喜的退下去了。

  李承乾知道,目前唐朝时期的军事训练体系还是较为完备的。

  他可以以此着手训练百骑。

  身为百骑。

  力量训练自然尤为重要。

  包括举重、摔跤等项目,以增强士兵的身体力量。

  例如士兵会进行举石锁、扛沙袋等训练,提高上肢力量,为使用兵器提供基础。

  然后就是耐力训练。

  长跑、负重行军是常见的训练方式,培养士兵的耐力和体力。

  士兵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距离的长跑,或者背着沉重的装备进行长途行军,以适应战争中的长时间作战需求。

  唐朝时期的兵器种类繁多,士兵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

  长枪、刀剑的刺杀、劈砍技巧,弓弩的射击技巧等。

  训练中会设置各种靶子,让士兵进行射击练习,提高命中率和射击速度。

  对于近战兵器,士兵们会进行一对一的对抗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由于唐朝骑兵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骑术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

  在太子李承乾看来,士兵需要学习骑马的基本技巧,如上马、下马、骑马奔跑、转弯等。

  同时,还要进行马上射箭、挥刀等训练,使士兵能够在骑马的状态下熟练使用兵器进行战斗。

  李承乾的野心很大,他想从这一百个人开始,训练越来越多的士兵,那么自然而然要进行战术训练。

  也就是阵法演练。

  唐朝军队非常重视阵法的运用,常见的阵法有方阵、圆阵、锥形阵、雁形阵等。

  士兵们需要学习各种阵法的布置和变换方法,以及在不同地形和敌情下如何选择合适的阵法。

  在训练中,会进行大规模的阵法演练,让士兵们熟悉阵法的操作和配合。

  例如,方阵适合正面防御和进攻,圆阵适合防守时抵御敌人的包围,锥形阵则适合快速突破敌人的防线。

  也要强调步兵、骑兵、弓弩手等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步兵负责正面推进和防御,骑兵负责侧翼攻击和追击,弓弩手则在后方提供远程火力支援,训练中会模拟各种战斗场景,让不同兵种的士兵进行配合训练,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其实李承乾从后世学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机智,那就是考核与奖惩制度。

  定期对士兵进行考核,包括体能、武艺、战术等方面的考核,考核结果会记录在案,作为士兵晋升、奖励或惩罚的依据。

  在武艺考核中,成绩优秀的士兵会得到晋升或奖励,而成绩不合格的士兵则可能会受到惩罚,甚至被淘汰出军队。

  对于在训练中表现优秀、作战勇敢的士兵,会给予丰厚的奖励,如晋升官职、赏赐财物、授予荣誉称号等。

  相反,对于违反军纪、训练不认真或在战斗中临阵脱逃的士兵,会进行严厉的惩罚,如体罚、降职、流放等。

  “希望这一百个侍卫中,有将领之才。”

  李承乾心中自语,能否培养出合适的将领,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往往掌握将领,就掌握了一定的兵权。

  那么他势必要进行将领培养。

  将领需要学习兵书战策、军事理论等知识,了解战争的规律和策略。

  唐朝时期还是有很多许多著名的兵书,如《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等,将领们需要认真研读这些兵书,汲取其中的智慧和经验。

  将领需要通过实战来积累经验,提高指挥能力。

  唐朝时期经常进行对外战争,将领们有机会在战争中锻炼自己的指挥能力。

  同时,朝廷也会组织一些军事演习,让将领们在模拟的战争环境中进行指挥训练。

  百骑属于禁军,而禁军是直属帝王的军队,主要负责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的警备任务。

  禁军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士兵需要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武艺水平。

  禁军的训练强度和要求比普通军队更高,除了常规的训练内容外,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训练,如宫廷礼仪、警卫任务等。

  这一百个骑兵,是太子李承乾精挑细选的,在人员选拔方面,李承乾很注重侍卫的身体素质。

  侍卫不但要挑选身强体壮、动作敏捷之人,要求身高适中,既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近战搏斗,又要具备灵活的身手,能够在战斗中快速移动和躲避攻击。

  并且通过长跑等方式测试候选者是否能够在长时间的行动中保持体力。

  这些拥有卓越体能的人还有优先选拔有武术功底的人,精通刀、剑、枪等兵器的使用,可以举行武艺比试,选拔出技艺高超者。

  唐朝时期骑兵作战至关重要,“百骑”成员也必须要能够在骑马奔驰中准确射击目标。

  当然,这些人对于李承乾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忠诚度。

  李承乾令人,对这些侍卫进行背景调查,确保其家族忠诚于皇室,并且不忠于魏王,这就足够了。

  太子府远处的场地上,太子李承乾面露正色,看着面前大量的侍卫,道:

  “我给你们设定了训练计划”

  “每日进行长跑、负重行军等训练,增强体力和耐力;进行攀爬、跳跃等训练,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安排专业的武术教头,教授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和战术,进行一对一的实战演练,提高成员的战斗能力。”

  “在马背上进行射箭训练,包括静止射击、奔驰射击等;同时,进行马术训练,提高成员对马匹的操控能力;模拟战斗场景,训练成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能力,进行阵法演练,如鱼鳞阵、锥形阵等,使你们熟悉不同阵法的运用和变换。”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侦察与情报收集,你们需要学会如何侦察技巧,如观察地形、识别敌军动向等,提升收集情报的能力,以便在战斗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你们,要面对的远远比其他士兵更艰难,需要通过艰苦的训练和挑战,比如在恶劣天气下进行训练、进行极限体能挑战等,锻炼成员的意志品质,使其在战斗中不畏强敌,勇敢作战,并且严格执行训练纪律和规章制度,对违反纪律的成员进行严厉处罚;培养成员的服从意识和团队精神,确保在战斗中能够听从指挥,协同作战。”

  李承乾说完这些后,然后就给这些士兵分发武器。

  他已经给侍卫们配备了精良的刀、剑、枪等近战兵器,要求兵器质量上乘,锋利耐用。

  并且成员配备强弓硬弩,提高远程攻击能力。

  还配备了坚固的盔甲,保护身体要害部位;盔甲的材质可以选择铁质或皮革,既要保证防护性能,又要便于行动。

  对于侍卫们的战马这方面,李承乾格外重视,必须要挑选最优质的战马,要求马匹强壮、速度快、耐力好,对战马进行精心饲养和训练,使其能够适应战斗的需要。

  还有旗帜、号角等信号工具,以便在战斗中进行指挥和联络。

  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确保在行军和战斗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随着李承乾就这么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白训练事宜,魏王李泰那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李泰本就与李承乾争嫡,一直试图在各个方面压倒李承乾以谋取太子之位。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泰内心受到极大震动。

  他清楚地认识到李承乾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自己在这场夺嫡之争中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魏王府内,李泰脸色阴沉,在思索该如何是好,他没想到,父皇居然同意了让李承乾负责训练百骑,这岂不是让李承乾掌握了皇宫禁军?

  想了想,李泰立刻作出相应部署。

  他四处奔波,更加积极地拉拢朝中支持自己的大臣;通过许诺未来的利益、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等方式,争取更多官员站在自己这一边;甚至已经开始频繁地与大臣们私下会面,商讨如何对抗李承乾的新优势。

  对一些摇摆不定的官员,李泰会派遣亲信去游说,分析局势,强调支持自己的好处,试图争取他们的支持。

  同时为了收买人心,李泰准备在民间和士林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还花费重金,举办了一些文化活动、资助学者等,以赢得民众和士人的赞誉和支持。

  深深的不安感,让李泰性情不在那么乖戾,他对自己的属官和幕僚更加厚待,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以确保他们的忠诚。

  “如此下去不行,必须谋划削弱李承乾的势力。”

  在和属官们商议了良久后,他们立刻展开了对太子府的攻势。

  先是制造舆论。

  魏王府的人,暗中指使自己的人在朝野散布不利于李承乾的言论,质疑李承乾掌握禁军权力的合法性,或者夸大李承乾的一些过错,试图降低李承乾在皇帝和群臣心目中的地位。

  由于魏王府士子很多利用文人墨客撰写文章,影射李承乾的不当行为,引导舆论风向对自己有利。

  为了打压李承乾,魏王李泰派遣密探密切监视李承乾的一举一动,寻找他在训练百骑和处理事务中的错误和漏洞;一旦发现问题,就会抓住机会向皇帝告发,以削弱李承乾的势力。

  调查与李承乾关系密切的人,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牵连李承乾。

  这段时间,李泰抓住机会,还进了一次宫,向皇帝进言,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治国理念和对皇帝的忠诚,强调自己有能力胜任太子之位,为国家和皇帝分忧。

  在进言中,李泰巧妙地提及自己对禁军管理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暗示自己也有能力管理好军队,但又不会直接挑战李承乾的权力。

  以关心国家稳定和皇帝安全的名义,委婉地表达对李承乾掌握禁军权力的担忧;提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建议,如加强对禁军的监督、设立制衡机制等,实际上是为了削弱李承乾的权力。

首节上一节118/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