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联军辱我,反投董卓娶董白 第726节

  公孙瓒深以为然:“文台兄所言极是。我等需得立即行动起来,按照顾先生的计策部署。同时,也要加强营寨的防守,以防董卓军突然袭击。”

  正当二人商议之际,突然有军士来报:“启禀二位将军,联军大营中似有异动,许攸悄然离开了营寨,去向不明。”

  公孙瓒和孙坚相视一眼,心中皆感诧异。许攸此时离开,莫非也与顾逸的计策有关?还是说他另有图谋?

  孙坚沉吟片刻,道:“许攸此人,素来狡猾多智。他此时离开,定有蹊跷。不过,我等还是先按照顾先生的计策行事,至于许攸,且派人暗中跟踪,看他究竟有何企图。”

  公孙瓒点了点头,立即安排人手去跟踪许攸。同时,他与孙坚也开始按照顾逸的计策,秘密部署起来。

  ……

  另一边,许攸在夜色的掩护下,一路潜行,终于来到了虎牢关前。他望着那高耸的关楼,心中暗自得意。此行若能成功说服董卓,不仅能够让自己在袁绍面前立下大功,更有可能借此机会攀上董卓这棵大树,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许攸正欲上前喊话,突然一阵箭雨从关楼上射来。他大惊失色,连忙躲闪。好在箭雨并不密集,他侥幸逃过一劫。

  “何人夜闯虎牢关?”关楼上传来一声喝问。

  许攸定了定神,高声答道:“在下袁绍帐下谋士许攸,特来拜见董太师,有要事相商。”

  关楼上沉默片刻,随后吊桥缓缓放下,一名将领带着数名士卒走了下来。他们上下打量了许攸一番,确认无误后,便将他带上了关楼。

  许攸来到董卓面前,躬身行礼:“拜见董太师。”

  董卓眯着眼睛看着许攸,冷笑道:“袁绍派你来,所为何事?”

  许攸心中一凛,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太师明鉴,袁绍虽为联军盟主,但实则各怀鬼胎。在下此来,是欲与太师共谋大事。”

  董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共谋大事?你且说说看。”

  许攸便将袁绍的意图以及自己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他声称袁绍已对联军失望至极,愿意与董卓联手,共同平定天下。当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便是袁绍希望能在战后得到河北四州作为封地。

  董卓听完,哈哈大笑:“袁绍小儿,竟想与我联手?他以为我董卓是傻子不成?不过,你此来倒也并非全无收获。你回去告诉袁绍,若他真心投诚,我董卓倒可以考虑给他一条生路。至于河北四州,哼,那要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来拿了。”

  许攸心中一凛,知道董卓并未完全相信自己的话。但他此行的目的已达到一半,至少他已成功地将袁绍的“意图”传达给了董卓,至于后续如何发展,那便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许攸告辞董卓,离开了虎牢关。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已被联军中的间谍看在眼里,并迅速将消息传递给了公孙瓒和孙坚。

  ……

  公孙瓒和孙坚得知许攸竟私自前往虎牢关与董卓密谋,皆感震惊。他们意识到,顾逸的计策或许已经悄然展开,而许攸的背叛无疑是其中的一环。

  “子远(许攸字)竟如此糊涂!他难道不知与董卓勾结乃是死罪吗?”公孙瓒怒道。

  孙坚却冷静许多:“公孙兄勿怒。许攸此举定有其目的,或许他正是顾先生计策中的一枚棋子。我等只需按照计策行事,静观其变即可。”

  公孙瓒闻言,点了点头。他深知此时不是冲动的时候,必须冷静应对。于是,二人继续按照顾逸的计策部署,等待时机的到来。

  而此时的联军大营中,各路诸侯对于许攸的背叛皆感愤慨。袁绍更是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自己信任的谋士竟然会背叛自己。但他也知道,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必须尽快稳定军心,以防联军内部发生动乱。

  然而,联军中的暗流却已悄然涌动。那些与董卓有暗中来往的诸侯开始人心惶惶,生怕自己的阴谋被揭露。而公孙瓒和孙坚则暗中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第939章 从容不迫

  望着李儒和董卓那逐渐明了的眼神,顾逸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初步得到了二人的认可。接下来,就是要细化这个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文和先生(贾诩的字),此次出使汉中,任务艰巨啊。”顾逸转向贾诩,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但更多的是认真,“张鲁虽有心独立,但也需要我们给他一个足够的理由和信心。”

  贾诩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顾逸啊顾逸,你每次给我找的任务都不是那么轻松。不过,既然如此,我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只是,这洗……哦不,这说服张鲁的工作,可得给我足够的筹码。”

  董卓哈哈一笑,拍了拍贾诩的肩膀:“文和放心,只要你能说服张鲁,让他成为我董卓的盟友,我自然不会亏待你。汉中太守之位,白水侯之爵,外加黄金万两,如何?”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躬身行礼:“多谢董公厚爱,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李儒也在一旁补充道:“文和此去,还需注意张鲁之母在益州这一点。张鲁虽有心独立,但母子情深,他未必会完全不顾及母亲的安危。”

  贾诩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李先生放心,诩自知此行之难,定会小心行事。张鲁之母,或许还可以成为我们说服张鲁的一张牌。”.

  顾逸见状,也插话道:“还有,文和先生,别忘了提醒张鲁,刘焉的野心已昭然若揭。他若继续依附于刘焉,迟早会成为刘焉野心的牺牲品。而与我们合作,至少能保住他汉中五斗米教的基业。”

  贾诩微微一笑,心中已经有了全盘计划:“顾逸,你果然考虑周全。如此一来,我更有信心说服张鲁了。”

  董卓见状,大手一挥:“好!那文和即刻准备,明日便出发前往汉中。顾逸、李儒,你二人协助文和,确保此行顺利。”

  “遵命!”三人齐声应道。

  ……

  数日后,贾诩带着董卓的诏书和厚礼,踏上了前往汉中的路途。一路上,他心中不断盘算着如何说服张鲁,既要展示董卓的实力和诚意,又要让张鲁看到与董卓合作的未来。

  终于,贾诩来到了汉中,见到了张鲁。张鲁对于董卓的使者到来,既感到意外,又有些戒备。他深知董卓的野心,也明白自己与刘焉之间的关系微妙。

  “张教主,久仰大名。”贾诩微笑着拱手行礼,“在下贾诩,特奉董公之命,前来与教主共商大事。”

  张鲁淡淡地看了一眼贾诩,心中暗自揣摩着贾诩的来意:“贾先生远道而来,张某有失远迎。不知董公有何指教?”

  贾诩笑了笑,从怀中取出诏书:“张教主,董公深知教主在汉中的威望和实力,特册封教主为汉中太守,白水侯。此乃董公之诚意,望教主笑纳。”

  张鲁接过诏书,看了一眼,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这诏书虽然是董卓所赐,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他抬头看向贾诩:“贾先生,董卓野心勃勃,张某岂会不知?这诏书,恐怕是董公想拉拢张某的手段吧?”

  贾诩闻言,并不慌张,反而从容地笑了笑:“张教主果然明察秋毫。不过,教主可曾想过,刘焉的野心又何尝小于董卓?他若称帝,教主作为他的盟友,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吧?”

  张鲁眉头一皱,沉默片刻后道:“贾先生此言何意?刘某虽与刘焉有盟约,但他毕竟是我叔父的旧友,我母亲也在他手中。”

  贾诩摇了摇头:“张教主,你可知刘焉为何将你母亲留在益州?他正是以此作为要挟,让你不得不听命于他。而董公则不同,董公只愿与教主结为盟友,共同对抗刘焉。至于你母亲,董公愿意派人与刘焉交涉,确保她老人家的安全。”

  张鲁闻言,心中一动。他确实一直担心母亲的安危,也深知刘焉的野心。若能与董卓结盟,至少能保住母亲的性命,也能保住自己汉中的基业。

  “贾先生,董公当真愿意与我结盟?他有何条件?”张鲁沉声问道。

  贾诩见状,知道张鲁已经心动,便趁热打铁:“张教主,董公只愿教主能成为他南下的盟友,共同对抗刘焉。至于条件,董公并无过多要求,只需教主在关键时刻能站在董公一边即可。”

  张鲁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好!贾先生,张某愿意与董公结盟。不过,我母亲的安全,董公必须确保。”

  贾诩闻言大喜,连忙拱手行礼:“张教主放心,董公定会派人与刘焉交涉,确保你母亲的安全。从此,我们便是盟友了。”

  ……

  数日后,贾诩带着张鲁的盟约回到了长安。董卓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益州与刘焉交涉张鲁母亲之事。同时,他也开始筹备南下的计划。

  而张鲁在得到董卓的支持后,也开始在汉中整军备战。他深知与董卓结盟意味着与刘焉彻底翻脸,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汉中的基业,为了五斗米教的未来,他愿意与董卓并肩作战。

  一场关乎益州和汉中命运的较量,悄然拉开了序幕…….

第940张 完全捆绑

  ……

  长安城内,董卓府邸。

  “文和,此行辛苦你了。”董卓看着满载而归的贾诩,眼中满是赞赏,“张鲁能同意结盟,实乃我大汉之幸,也是你我之功。”

  贾诩谦逊一笑:“董公过誉了,此皆董公英明决策之功。张鲁虽有心独立,但亦非愚钝之人,他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与我们结盟才是最佳选择。”

  李儒在一旁插话道:“文和此去,不仅带回了张鲁的盟约,更带回了一种态势,一种益州、汉中与我长安三足鼎立的态势。这对我们未来的布局大有裨益。”

  顾逸也点头表示赞同:“确实,有了张鲁作为盟友,我们南下的道路将顺畅许多。不过,刘焉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做好应对的准备。”

  董卓哼了一声:“刘焉那老儿,我早就想会会他了。他以为益州是天险之地,我就奈何他不得?哼,如今有了张鲁作为内应,我看他还能撑多久。”

  贾诩提醒道:“董公,刘焉虽野心勃勃,但他手下也有能人异士,我们不可轻敌。而且,张鲁之母还在他手中,这也是我们的一大软肋。”.

  董卓沉思片刻后道:“文和所言极是。这样,你即刻安排人去益州,一方面与刘焉交涉张鲁之母之事,另一方面也探探刘焉的虚实。”

  “遵命。”贾诩领命而去。

  ……

  益州,成都府。

  刘焉得知董卓派遣使者前来,心中暗自警惕。他深知董卓的野心,也明白自己与董卓之间的恩怨。

  “子将(刘焉手下谋士),你看董卓此次派遣使者前来,所为何事?”刘焉问向身边的谋士。

  子将沉吟片刻后道:“主公,董卓无非是想借张鲁之事来试探我军虚实,或是想拉拢张鲁作为他南下的盟友。我们需谨慎应对。”

  刘焉点了点头:“我亦有此虑。张鲁那小子,我本以为他会被我牢牢控制在手中,没想到他却与董卓勾结在一起。真是养虎为患啊。”

  子将安慰道:“主公勿忧,张鲁虽与董卓结盟,但他母亲还在我们手中,这便是我们的筹码。我们可以借此与董卓周旋。”

  正说话间,董卓的使者已经来到了成都府。刘焉接见使者,使者传达了董卓的意愿:希望刘焉能放回张鲁之母,以表诚意。

  刘焉冷笑一声:“董卓那贼子,以为我会被他威胁?张鲁之母在我手中,他若敢轻举妄动,我便让她性命难保。”

  使者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刘大人此言差矣。董公并无威胁之意,只是希望刘大人能看清形势。张鲁已与董公结盟,若刘大人继续执迷不悟,恐怕益州将陷入战火之中。”

  刘焉闻言大怒:“大胆狂徒,竟敢威胁我?来人,将使者拉下去斩了!”

  子将连忙劝阻道:“主公息怒,使者杀不得。杀了使者,便是与董卓彻底翻脸,那时我们恐怕难以收场。”

  刘焉听了子将的话,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挥了挥手让使者退去。使者见状,也知道自己此行无果,便悻悻然离开了成都府。

  ……

  长安城内,董卓得知使者被刘焉驱逐,并未恼怒,反而笑了起来。

  “刘焉那老儿,果然沉不住气。”董卓对贾诩等人说道,“他以为杀了使者就能表明他的决心?哼,他错了。这只会让我更加坚定南下的决心。”

  李儒在一旁附和道:“董公所言极是。刘焉此举无疑是自掘坟墓。我们只需做好准备,等待时机成熟,便可南下益州。”

  顾逸也点了点头:“而且,张鲁在汉中整军备战,也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借张鲁之力,牵制刘焉的兵力。”

  贾诩提醒道:“不过,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刘焉手下能人异士众多,我们需做好万全之策。”

  董卓哼了一声:“文和放心,我董卓岂是轻易可败之人?传我命令,即刻筹备南下事宜,我要让刘焉那老儿知道,益州并非他的囊中之物。”

  ……

  汉中,张鲁府邸。

  张鲁得知董卓的使者被刘焉驱逐,心中既感愤慨又觉庆幸。愤慨的是刘焉的蛮横无理,庆幸的是自己选择了与董卓结盟。

  “贾先生,刘焉此举无疑是向我们宣战。”张鲁对前来拜访的贾诩说道,“我汉中五斗米教定将全力以赴,与董公并肩作战。”

  贾诩笑了笑:“张教主有此决心甚好。不过,我们还需谨慎行事。刘焉手下兵力不俗,我们不可轻敌。”

  张鲁点了点头:“贾先生放心,我张鲁并非鲁莽之人。我会整军备战,等待董公的命令。”

  贾诩见状,心中暗自满意。他知道,张鲁已经完全站在了董卓这一边,这对他们南下的计划大有裨益。

  ……

  随着时间的推移,益州、汉中与长安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董卓不断筹备南下事宜,张鲁在汉中整军备战,刘焉则加紧了对益州的防守。

  一场关乎天下格局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而在这场较量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信仰而奋战。无论是董卓的野心勃勃,还是张鲁的独立之心,亦或是刘焉的守土之责,都将成为这场较量中的关键因素。

  而在这场较量的背后,还有无数谋士在运筹帷幄,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他们的命运,也将随着这场较量的结果而发生改变。在这场关乎天下的大战中,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第941章 有此心意

  长安城,丞相府。

  顾逸坐在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支精致的玉笔,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时,门外传来了侍从的声音:“丞相,纪灵将军与袁术公子、小姐已到府外。”

  顾逸轻轻放下玉笔,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请他们进来吧。”

  不久,纪灵带着袁翰、袁漓和冯姬走进了书房。纪灵行礼道:“见过丞相,末将已将袁翰公子、袁漓小姐及冯夫人安全带到。”

  顾逸站起身来,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冯姬那倾国倾城的容颜上,心中不禁暗叹一声。他微微点头,语气平和:“纪灵将军辛苦了,你且先退下休息,本相有话要与袁公子和冯夫人说。”

首节上一节726/7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