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联军辱我,反投董卓娶董白 第709节

  “进来。”顾逸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贾诩,他手持一卷文书,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主公,关于称帝一事,属下有些想法。”

  顾逸抬起头,目光落在贾诩身上,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主公,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南方已平,北方虽有袁绍、曹操,但已不足为虑。称帝之事,宜早不宜迟。一来可以稳定民心,二来也能给麾下将士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贾诩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坚定。

  顾逸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操作?”

  “主公可先与董太师商议,探明其心意。若太师有意称帝,则主公可全力支持;若太师无意,主公则可先自称王,逐步推进,待时机成熟,再行称帝之事。”贾诩建议道。

  顾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文和此言甚合我意。不过,称帝之事非同小可,需得谨慎行事。你且先去准备相关事宜,我自有打算。”

  贾诩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只剩下顾逸一人。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长安城,心中思绪万千。称帝之路,既充满诱惑,又布满荆棘。但他知道,这一步迟早要迈出去,为了天下,也为了他自己。

  ……

  次日,顾逸前往董太师的府邸,与老董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老董听闻顾逸的来意后,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

  “逸儿啊,称帝之事,我曾有过念头,但如今看来,这天下还是由你来主宰更为合适。我老了,只想安享晚年,不想再折腾了。”老董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疲惫。

  顾逸闻言,心中感动不已。“太师,您放心,无论我走到哪一步,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称帝之事,我会谨慎考虑,定不负您所望。”

  老董欣慰地点点头,拍了拍顾逸的肩膀。“逸儿,你长大了,有主见了。我相信你,无论你做何决定,我都会全力支持。”

  ……

  从董太师府邸出来后,顾逸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他明白,称帝之路已经铺展在他眼前,但他也清楚,这条路并不好走。他需要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力量来稳固他的统治。

  回到丞相府,顾逸立即召集了手下的文臣武将,将称帝之事提上了议程。众人听后,反应各异,但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他们认为,称帝是顺应天命,也是稳定天下的必要之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顾逸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称帝事宜。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宣布即将称帝的消息,并征求各地诸侯的意见。同时,他也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御,以防不测。

  ……

  荆州,刘表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李郭汜的大军已经逼近宛城,而徐荣的凉州军也在步步紧逼。刘表深知,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再次召集了蒯越、蔡瑁等人,商议对策。

  “如今局势危急,我们该如何是好?”刘表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

  蒯越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主公,如今之计,唯有向顾逸求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求和?我们之前可是与顾逸为敌,他会接受吗?”

  “主公,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顾逸即将称帝,他需要的是稳定天下,而不是树敌过多。我们主动求和,表示臣服,或许能换来一线生机。”蒯越劝说道。

  刘表听后,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好,那就依你之言,向顾逸求和。”

  ……

  长安,顾逸收到了刘表的求和信。他看完信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表,你终于知道怕了吗?不过,求和?也得看我愿不愿意接受。”

  顾逸将信件递给一旁的贾诩,问道:“文和,你看此事如何?”

  贾诩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说道:“主公,刘表求和,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稳固对荆州的统治。不过,接受求和之前,我们得提出一些条件,让刘表彻底臣服。”

  顾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就依你之言。你去准备一份和约,让刘表签字画押。从此,荆州就是我手中的囊中之物了。”.

第887章 悲壮的场面

  贾诩领命后,迅速起草了一份详尽的和约,其中不仅要求刘表割让部分领土,还需缴纳大量贡品,并承诺荆州军队日后听从长安调遣。这份和约,无疑是对刘表主权的一次重大剥夺,但顾逸深知,在这样的局势下,刘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和约被快马加鞭送往荆州,刘表接到和约时,脸色阴晴不定。蒯越在一旁劝道:“主公,忍一时风平浪静,只要我们保全了实力,未来未必没有翻身之日。”刘表紧握双拳,最终还是在和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明白,这是目前唯一能保住荆州的办法。

  长安城内,顾逸得知刘表已同意和约,心中暗自得意。他明白,这不仅仅是荆州一地的臣服,更是向天下展示了自己力量的机会。他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正式宣布接受刘表的臣服,并借此机会向天下宣告自己的雄心壮志.

  仪式之日,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这历史性的时刻。顾逸身着华丽服饰,站在高高的祭坛上,俯瞰着下方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他大声宣读着和约的内容,每念一句,都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权威。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顾逸的心中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他清楚,称帝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未来的挑战还很多。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仪式结束后,顾逸回到丞相府,独自坐在书房中沉思。他想起了贾诩的话,称帝之事需谨慎行事。他深知,自己虽然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力,但仍有许多潜在的敌人虎视眈眈。他必须更加谨慎地规划每一步,确保自己的统治稳如泰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顾逸抬起头,只见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跪地禀报:“主公,北方传来急报,袁绍与曹操交战,袁绍大败,曹操已攻占冀州!”

  顾逸闻言,心中一震。他明白,这意味着北方的局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曹操的崛起,无疑是对他未来称帝之路的一大威胁。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稳固自己在北方的势力。

  顾逸迅速召集了手下的谋士们,商讨应对之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曹操处,试图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同时加强北方的防御,以防曹操突然发难。

  然而,顾逸心中却明白,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真正的较量,还在未来。他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顾逸决定称帝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整个中原大地。各地诸侯或震惊、或惶恐、或暗自琢磨如何在这新的局势下谋求自身利益。而顾逸,则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称帝筹备工作,他不仅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御,更是亲自率领大军,开始了对周边地区的征伐,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首当其冲的,便是位于西方的凉州。凉州地势险要,且由徐荣率领的凉州军勇猛善战,是顾逸称帝路上的一块绊脚石。顾逸深知,若要顺利称帝,必须先将凉州纳入囊中。

  于是,他调集了麾下最精锐的部队,由自己亲自统帅,浩浩荡荡地向着凉州进发。大军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旌旗蔽日,气势恢宏。

  两军相遇于凉州城外的平原上,彼时,天空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腥战斗。顾逸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如炬,他环视四周,只见己方将士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而对面,徐荣率领的凉州军也是严阵以待,刀枪剑戟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声,战斗正式打响。顾逸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落马。他的勇猛激励着麾下的将士们,他们奋勇杀敌,势不可挡。

  然而,凉州军也并非等闲之辈。徐荣更是身经百战,他指挥若定,凉州军在他的带领下,顽强抵抗,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哀嚎声、战鼓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

  顾逸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冷静下来,观察着战场的形势。突然,他发现凉州军的左翼防守相对薄弱,便立即指挥一部分精锐兵力,对凉州军的左翼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这一招果然奏效。凉州军的左翼在顾逸大军的猛攻下,渐渐支撑不住,开始出现了溃败的迹象。顾逸见状,大喝一声,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凉州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徐荣见状,大惊失色。他试图稳住阵脚,但无奈顾逸的大军势如破竹,根本无法阻挡。最终,徐荣在乱军中被顾逸亲自俘虏。

  凉州一战,顾逸大获全胜。他不仅俘虏了徐荣,还顺利占领了凉州。这一战,不仅进一步巩固了顾逸的势力范围,更是让他的威名远播,天下震动。

  然而,顾逸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他深知,称帝之路还很长,他必须继续前行。于是,在占领了凉州之后,顾逸又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位于北方的并州。并州地势险峻,且由名将高干镇守,是顾逸称帝路上的又一大障碍。但顾逸并未因此而退缩,他坚信,只要自己勇往直前,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并州之战,比凉州之战更为激烈。高干是曹操麾下的猛将,他率领的并州军战斗力极强,且并州的地形对顾逸的大军极为不利。但顾逸并未因此而气馁,他亲自上阵,指挥若定,与并州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斗中,顾逸展现出了超凡的武艺和指挥才能。他率领大军一次次地冲破并州军的防线,又一次次地击退并州军的反扑。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顾逸的大军逐渐占据了上风。他们凭借着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以及顾逸出色的指挥,逐渐将并州军逼到了绝境。最终,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中,顾逸亲自斩杀了高干,并州军彻底崩溃。

  并州之战的胜利,标志着顾逸在北方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顶峰。他不仅占领了并州,还收编了并州军,使自己的军队更加壮大。同时,这一战也让天下的诸侯们对顾逸更加敬畏,他们开始纷纷向顾逸示好,以求在未来的乱世中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

第888章 眼露战意

  并州之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顾逸便已收到来自各地的贺表与示好信件。他坐在并州新设的行宫内,案头上堆满了各式文书,每一封都承载着不同诸侯的意图与畏惧。顾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这些所谓的示好背后,隐藏的不过是各自的算计与观望。但他也清楚,这正是他需要的一个表面上和平,实则暗流涌动的局势,为他最终的称帝之路铺平道路。

  正当顾逸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未来的筹划中时,一名满身尘土的斥候急匆匆地闯入大殿,跪地禀报:“主公,南方有变!孙权率江东大军,突然进攻交州,意图拓展疆土!”

  顾逸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孙权此举的意图与可能带来的影响。交州虽远离中原,但其地理位置重要,若被孙权所得,无疑将增强其在南方的势力,对顾逸未来的统一大业构成威胁。

  “传令下去,即刻调集兵马,南下支援交州。”顾逸果断下令,他深知,此刻绝不能给孙权任何可乘之机。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将孙权及其江东势力纳入掌控的机会.

  大军迅速集结,顾逸亲率精锐,沿江南下。一路上,舟船如织,兵甲辉映,气势磅礴。顾逸站在船头,望着滚滚江水,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未知挑战的警惕。

  交州之战,不同于北方的惨烈,更多地表现为水战与智谋的较量。孙权麾下的水师训练有素,擅长在水上作战,而顾逸的大军虽强,但在水上却略显生疏。为此,顾逸特意邀请了熟悉水战的将领,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战术。

  战斗爆发于交州近海,双方舰队在辽阔的海面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箭矢如雨,火炮轰鸣,海面上火光冲天,战船残骸漂浮。顾逸亲临前线,指挥若定,他利用火攻与奇袭,多次打破孙权的围攻,逐渐扭转了战局。

  在一次决定性的海战中,顾逸亲自率领一支精锐小队,驾驶快艇深入敌阵,直取孙权所在的主舰。双方在海面上展开了近距离的肉搏,刀剑相交,鲜血染红了海面。顾逸身手矫健,枪出如龙,一连击退了数名江东猛将,最终与孙权正面交锋。

  两人对峙,眼神中火花四溅。孙权手持长剑,剑法凌厉,顾逸则以长枪应对,招招致命。两人交战数百回合,难分胜负。就在这时,顾逸突然使出杀手锏,一枪刺向孙权心窝,孙权反应迅速,侧身避过,但肩部仍被划伤,鲜血染红了衣襟。

  这一击虽未致命,却极大地震撼了江东军的士气。孙权见势不妙,鸣金收兵,率队撤退。顾逸乘胜追击,大破江东水师,最终迫使孙权放弃对交州的进攻,转而求和。

  交州之战的胜利,不仅巩固了顾逸在南方的势力,更让他威震四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乱世枭雄。然而,顾逸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深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曹操在北方的势力日益壮大,孙权虽败,但江东依然强大,更有刘备在益州虎视眈眈。

  顾逸回到长安,再次召集谋士,商讨下一步的战略。他们决定,一方面加强内部治理,稳固根基;另一方面,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削弱各方势力,为最终的称帝之路扫清障碍。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顾逸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先后平定了益州的刘备、江东的孙权,以及与曹操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较量。每一次战斗,都是对顾逸智慧与勇气的考验,也是他一步步走向帝位的坚实基石。

  登基大典之后,顾逸并未沉溺于胜利的荣光之中,他深知,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仅仅是征服领土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如何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在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上,顾逸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的大臣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诸位爱卿,朕虽已登基为帝,但深知治国之道,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朕愿与诸位共谋国是,共筑盛世。”顾逸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贾诩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依旧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陛下,治国之道,首在安民。当前,战乱虽息,但百姓疲惫,田地荒芜,需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以安民心。”

  顾逸点头表示赞同,他看向户部尚书,问道:“张卿,你对此有何见解?”

  张尚书躬身行礼,缓缓说道:“臣以为,应实施屯田制,鼓励士兵与百姓开垦荒地,同时,减轻赋税,提供农具与种子,以促生产。此外,还需设立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恢复经济。”

  “好!”顾逸拍案叫好,“就依张卿所言,即刻着手准备,务必让百姓感受到新政的实惠。”

  正当朝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一名侍卫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陛下,北方边境急报,匈奴侵扰,边民苦不堪言。”

  顾逸闻言,眉头紧锁。他看向下方的武将们,问道:“诸位将军,谁愿领兵北上,抵御匈奴?”

  沉默片刻后,一员大将站了出来,正是之前在并州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夏侯。“陛下,末将愿往!”夏侯的声音浑厚有力,眼中闪烁着战意。

  顾逸看着夏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好!夏侯将军,朕将北方边境的安全交给你,务必保卫边疆,让百姓安宁。”

  夏侯领命后,迅速集结兵马,北上抵御匈奴。顾逸则继续在朝中处理政务,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军事力量,更在于内部的稳定与繁荣。

  数月后,夏侯传来捷报,成功击退了匈奴的侵扰,边境再次恢复了和平。顾逸在朝会上表彰了夏侯的功绩,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议题:“诸位爱卿,朕欲设立太学,培养人才,为国家之未来奠定基础。你们有何看法?”.

第889章 信心满满

  大臣们闻言,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片刻之后,一位年长的大臣站了出来,乃是当朝太傅李儒。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缓缓说道:“陛下此举,实乃英明之举。太学乃国家之根本,培养人才之地。昔日汉武帝设立太学,成就一代盛世,今朝陛下有此宏愿,定能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顾逸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赞许之色。“太傅所言极是,朕欲效仿先贤,设立太学,不仅传授经学、兵法、农耕等实用之学,更要注重创新,鼓励学子们勇于探索未知,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

  这时,丞相荀也站了出来,他手持笏板,神色庄重。“陛下,设立太学需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且需选拔优秀教师,编纂教材,非一日之功。臣建议,可先设立筹备委员会,由臣与太傅、礼部尚书等人共同负责,尽快拿出具体方案,呈报陛下审阅。”

  顾逸点头表示同意,他看向荀,眼中充满了信任。“荀卿办事,朕自是放心。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尽快落实,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朝会结束后,顾逸回到后宫,心中却仍在思考着国家大事。他深知,设立太学只是第一步,要想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还需进行更多的改革与创新。他想起之前与贾诩的谈话,决定再次召见他,商讨更深层次的改革事宜.

  夜幕降临,贾诩应召入宫。他身穿便服,神色从容,仿佛早已料到顾逸会找他。两人相对而坐,顾逸率先开口:“贾卿,朕欲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不知你有何良策?”

  贾诩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改革需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臣以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同时,推行法治,严惩贪腐,以正朝纲。”

  贾诩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轻抿了一口桌上的热茶,缓缓说道:“陛下,改革需稳扎稳打,不可急功近利。臣以为,除设立太学以培育人才外,还需从军事、经济、法制三方面着手,方能全面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顾逸闻言,身体前倾,显然对贾诩的见解颇感兴趣。“哦?愿闻其详。”

  贾诩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军事上,我朝虽兵强马壮,但战法陈旧,训练体系亦有待完善。臣建议,可派遣使团前往边疆各国,学习其先进的战术与训练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新军制,提升军队整体战斗力。同时,加强边防建设,确保疆域安全,为国内改革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顾逸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深思。“此计大妙,既能增强军力,又能促进文化交流,一举两得。那经济方面呢?”

  贾诩略一沉吟,接着道:“经济上,应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确保民以食为天。同时,发展工商业,降低商税,鼓励民间贸易,促进商品流通,增加国家财富。此外,可设立皇家商会,统筹国内外贸易,保护商人权益,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至于法制,”贾诩话锋一转,“需修订律法,使之更加公正严明,既要严惩奸邪,也要保护百姓权益。同时,加强官员考核,严惩贪污腐败,确保政府清明,民心所向。”

  顾逸听罢,拍案叫绝。“贾卿之策,真乃金玉良言!朕决定,即日起成立改革小组,由你担任组长,全权负责这三方面的改革事宜。你需挑选一批忠诚而有能力的官员,共同推进改革。”

  贾诩领命,神色更加坚定。“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誓将改革进行到底,助陛下成就千秋伟业。”

  随着改革的推进,朝野上下一片沸腾。军事上,顾逸派遣的使团带回了边疆各国的先进战法,军队开始了全面的训练改革,士兵们士气高涨,战斗力显著提升。边疆防线也得到了加固,昔日的边患得到了有效控制。

  顾逸闻言,陷入沉思。他深知,加强中央集权与推行法治都是敏感话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然而,他也明白,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贾卿所言,朕心有戚戚焉。”顾逸沉声说道,“但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朕欲先设立一个改革小组,由你担任组长,负责调研与制定体方案。待方案成熟后,再呈报朕审阅。”

  贾诩点头表示同意,他深知顾逸的谨慎与智慧,也明白改革需要时间与耐心。“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尽快拿出可行的方案。”

  接下来的日子里,贾诩带领改革小组四处奔波,调研各地情况,收集意见与建议。他们与各地官员、士绅、百姓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数月后,改革方案终于出炉。顾逸在仔细审阅后,决定召开一次扩大会议,邀请各地官员与士绅代表共同商讨。会议上,贾诩详细阐述了改革方案的内容与目的,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与协商,改革方案最终得以通过。顾逸在会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号召全体官员与百姓共同努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而奋斗。

首节上一节709/7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