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也不看看,现在这是在哪里?
在TM丞相府,这岂是你能装比的地方?
眼见老爹杨彪脸上露出了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杨修差点委屈到哭。
后世总有人吹嘘杨修有多么多么聪明。
emmm,虽然杨修真正的死因是因为嗣子之争。
但……如果他真的聪明。
即便嗣子之争败了,也不应当丧命,而是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
比如真正的聪明人“老狐狸贾诩”。
汉末时期每一次影响天下格局的大事件,贾诩的参与度都是极高。
比如李郭汜反攻长安、曹操宛城一炮害三贤、离间袁谭袁尚相互攻伐、渭水击败关西联军。
虽然,贾诩的主公连续换了好几任。
在晚年的时候,还掺和进了曹家的嗣子之争。
但从始至终,贾诩不仅毫发无伤,而且薪资和待遇方面始终能够有所保障。
这才是聪明人的最高境界!
而相比之下。
杨修倒是显得像个仗着自身有点才学,而卖弄小聪明的蠢才。
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纬度。
眼见自己真的快要入职失败了,杨修急切道:
“丞相大人,除了政务以外,敝人还擅长军略。”
“若是丞相大人不信,可以让敝人和这位白衣小友比试一下。”
话音落下。
顾逸看向杨修的目光,更加充满了怪异。
和诸葛亮比试军略?
天呐!天呐!
该不会真的有人像“某音史学家”那样,认为诸葛亮只是个搞后勤的混吃等死之人吧?
虽然,在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从来没有单独领兵作战。
但……几次兵出祁山,除了遭遇曹真的那两次失败以外。
剩下的三次,诸葛亮无一例外,全都是以劣势兵力暴打司马老贼。
而司马老贼,一生中有所记载的三场败绩,全都是败在了诸葛亮之手。
剩下的,无论是和陆逊对峙,还是火速平定孟达,又或者是征伐辽东公孙渊,全都是由司马老贼取得了胜利。
……
PS:司马懿和陆逊总共有过三次交手,两次是战略对峙,一次是小规模战役取胜.
第193章 进位秦王,袁绍曹操张燕联手拥戴刘和!
此刻,杨修和诸葛亮的比试,显得极为古怪。
不说原先历史上的事儿,就说现在。
前不久之前,诸葛亮还曾辅佐刘备对抗顾逸。
虽然,最终刘备兵败身亡。
但这个锅,并不能怪罪到诸葛亮的身上。
只不过,顾逸比他更厉害而已。
面对杨修,诸葛亮颇有一种高中生欺负小学生的视觉。
就算杨修读过再多的典籍,也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很快.
二人在顾逸和杨彪的见证下,进行了沙盘推演。
一开始,杨修高歌猛进。
颇有一种想要迅速击溃诸葛亮的视觉。
但……推演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杨修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
诸葛亮始终游刃有余,对杨修的每一步推演都能有一个较为精准的预判。
换言之。
杨修步入了诸葛亮给他布置的陷阱中。
又过了十分钟,杨修额头冷汗直冒。
反观诸葛亮,再度拿起了他的白羽扇,明目张胆在杨修面前进行装比。
“噗通!”
杨修双腿颤抖着。
他不愿意接受自己就这么输给了诸葛亮的事实,于是开口叫唤道:
“三局两胜,我们再来一局!”
见状,顾逸微微摇了摇头。
诸葛亮看似非常气定神闲,但实则每一处,都堪称打蛇打七寸。
对于杨修的压制,拿捏的非常精准。
不过。
既然杨修这厮想要三局两胜,顾逸自然也不会不满足他。
对此,在一旁观战的杨彪,几乎已经无脸面对眼前一幕。
自家的儿子,表现的实在是太丢人了!
也不动脑子想想。
既然能出现在丞相府中帮助顾逸处理政务的人,又怎么可能只是个泛泛之辈呢?
第二盘,毫无悬念,再度以杨修的失败作为告终。
而且,这一次相比前一次,杨修输的更加彻底,更加丢人。
紧接着,在杨修的要求下,又开启了第三盘推演。
结果又是诸葛亮大获全胜。
其实,如果是没上过战场的人,遇到杨修这种纸上谈兵能力很强的人,或许还真的会输给他。
而诸葛亮虽然年纪比杨修还小,但人家可是有实战经验的。
面对杨修,自然可以做到轻轻松松战而胜之。
直到第五盘结束。
杨修终于不再嚷嚷着要继续比试了。
只见他瘫坐在地,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啊!”
杨修嚎叫道。
见状,杨彪只得连连给顾逸道歉。
自家儿子今天的这些所作所为,可谓是面子里子全都丢的一干二净。
就算豁出杨彪这张老脸,也不好意思再提出让杨修入职丞相府的事情。
然而。
顾逸却并没有要制裁杨修的意思。
杨修这家伙,虽然眼高于顶,但今天的事情之后,想必会受到不小程度的改变。
既然如此,倒还是个可用之人。
不过。
要想在丞相府中顺利入职,却是完全不可能。
但除了丞相府以外,顾逸还新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
这个机构针对的,就是类似于杨修这种年纪较轻的世家子弟。
可以说,相当于是一个另类太学。
在这里,顾逸将会把他们改造为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而不是那种单纯的只为家族利益考虑的蛀虫!
“丞相大人,我家修儿让您见笑了。”
“我这就带着他回府。”
杨修那张老脸上,尴尬的神色早已能将他完全淹没。
不过。
就在他准备带着杨修离开丞相府的时候。
顾逸却出奇的选择让杨修留下。
对此,杨彪自然是万分欣喜。
只要能留在丞相府,不管有没有职务,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而可怜的杨修却并不知道,很快他就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苦逼生涯!
……
几日之后
在丞相顾逸的主持下,新皇刘熙的登基大典,也随之正式开始。
所有朝臣都知道,这所谓的登基大典,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果不其然。
登基大典刚刚结束,只见以杨彪为首,数名朝臣站了出来,恳请顾逸称王。
若是不称王,无法彰显他为汉室复兴而做出的卓越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