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软禁沮授的举动,再加上郭图在旁不断带节奏。
间接导致了河北派系的张、高览等人,认为袁绍是想要趁机对河北派系搞大清洗!
于是,他俩义无反顾的带着前线的一部分军队向曹操投降。
实际上。
投降的这部分军队,原先的兵权就是掌握在沮授的手中。
相当于,袁营之中,沮授的那部分兵力,在张高览的带领下投降了曹操。
那问题来了。
沮授为啥被俘之后不投曹呢?
曹操珍惜沮授的才华。
但他不可能,也绝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他招降沮授,更多的是想要拉拢沮授背后的河北派系。
但沮授要是投曹的话,曹操会把原先的兵权还给他吗?
曹操又不是傻子,曹营之中有一个荀就够了,为啥还要再把一个影响力更大的沮授抬过来?
因此。
如果沮授真的降曹。
那他就只能是一个类似于贾诩这样的不掌握实权的谋士。
而不可能是荀这样的曹营二把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
沮授投个屁的曹啊!
投曹就只能泯然于众人。
逃回袁绍帐下,以河北派系的强大实力,沮授依旧还是二把手。
况且。
官渡之战后的袁绍,并不是没有能力和曹操再战。
袁家真正的衰败,是从袁绍死亡,以及袁谭和曹操联手攻打袁尚开始。
在那之前,曹操始终不敢主动侵犯河北四州。
如何选择,只要沮授不傻,就一定能做出决断。
这就是历史上“监军矢北”之事的来龙去脉。
乍听起来,“监军矢北”事件确实很感人。
被关在囚车里的沮授,都那么被袁绍那么对待了,竟然还想着替袁家效忠,还想着逃回河北!
这么一看,沮授必须是袁家妥妥滴大忠臣啊!
可实际上。
换成大部分人处在“天龙人沮授”的那个位置上。
恐怕都会和沮授做出一样的选择。
……
而现如今。
各种矛头都指向了袁绍帐下的河北派系。
这让袁绍心中,对沮授充满了警惕和提防。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甚至想干掉沮授!
当然,这不太可能实现。
毕竟,沮授也不是傻子。
袁绍有死士,沮授这种二十岁就能当上省级二把手的天龙人,又何尝没有呢?
…….
第149章 荀:问题出在哪?不好,竟然是陈宫!
兖州
陈留城
城楼上
荀眉头紧锁,双手不住的颤抖着。
在城池下方,顾逸率领数万大军,已经降临此地.
而曹操的主力大军,虽然也在用最快的速度从徐州返回兖州。
但至今为止,依旧还剩下五天的路程才能回到陈留。
除了荀以外,夏侯脸上的表情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敌众我寡。
纵观整个陈留,只剩两万余人。
而顾逸的军队,却是他们的数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便荀擅长谋略。
但此刻,他却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挡顾逸率军包围陈留。
更令荀感到恐惧的是。
顾逸并没有急着攻打城池。
而是从容淡定的把麾下士兵分成四部分。
又从军中抽取了数百名嗓门大的力士。
将他们分成不同的批次,在城楼下不断叫唤道:
“城中的曹军将士们听着,夏侯渊都已经投降了!”
“你们还在坚持什么?”
“想想你们的父老乡亲。”
“若是你们死在了这场无意义的战争中,生活困苦的他们该怎么办?”
“机会只有一次。”
“凡是主动向我军投降者,既往不咎,甚至还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报酬!”
“但要是想要继续负隅顽抗,城破之后,格杀勿论!”
这年头,凡是当兵者。
尤其是底层大头兵。
家庭情况清一色都是极其困苦。
在世家的各种压迫下,大汉百姓可谓民不聊生。
乍听起来很离谱,但却又是事实的是:
从黄巾之乱到三分归晋。
死在战争中的人数,远远比不上各种灾病和饥荒。
在这个时代。
老老实实的种田,最终的下场就是自家祖传的田地,被隔壁邻村的世家老爷想尽办法巧取豪夺。
失去了田地的农民百姓该怎么存活?
没办法啊,要不就是饿死,要不就是成为山贼流寇。
又或者,成为某名诸侯帐下的普通底层大头兵。
比起种田,当兵获得的报酬更高。
尤其是成为什长营长之后。
除了能够养活自己以外。
还可以把积攒下来的钱粮送回家里,让家里人的日子也能稍微好过一些。
当然,当兵可不是什么好的选项。
万一要是运气不好,不幸死在了某场战役之中,在这个时代可不会有任何的抚恤金。
不过,大汉底层的穷苦百姓们,还能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此刻。
听着城楼下这些力士们的呼喊,城楼上的曹军士卒大多陷入了沉默。
由于顾逸早已派人把夏侯渊“投降”的消息传遍整个兖州。
因此,城内的这些士卒对于夏侯渊投降之事并不感到陌生。
至于夏侯渊究竟有没有真的选择投降,可谓众说纷纭。
但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曹军士卒,认为这则消息是真的消息。
现如今。
被顾逸派出的这些力士这么一搅和,大部分曹军士卒,心中都陷入了迷茫和忐忑。
眼见情况不妙。
夏侯连忙命令弓箭手挽弓搭箭,准备将城楼下的那些力士射杀掉。
但顾逸又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呢?
在看到城楼上弓箭手弯弓搭箭的那一瞬间。
顾逸就已飞快的命令盾牌手举起大盾。
保护在那些力士们的前面。
待城楼上的箭矢射完后,那些力士们再度扯开嗓子呼喊,用以扰乱曹军士卒的军心。
“可恨啊!!!”
“该死的顾逸小儿!”
“竟然如此卑鄙!”
夏侯这个老实人,哪里见过这么不讲武德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