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队越过防线后遭遇一万明军的阻击,巴布尔将军好不畏惧,直接率军强攻,但最终不敌,被打的溃败,退回烟雾中!”
“紧接着第二梯队赶来,迪亚尔将军见本部兵马损失不多,就直接率军进攻,却不幸命丧明军火枪之下,所部也被打的溃败!”
“然后就是我率领第三梯队赶到,了解情况后稍微调整战术也发动进攻,确实也给明军造成了两三千人的伤亡,但他们的火枪火炮太厉害,根本不是我们能够抗衡的!”
“幸好约瑟夫将军的第四梯队赶到,我第三梯队才勉强没有溃败!”
“但明军看我们兵力众多,直接率军撤退,我们一直追到城下都未能追上,反而在追击过程中损失了超过五千人!”
对于卡尔古斯塔夫的说法,莫罗佐夫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对此表示难以置信。
他看向第四梯队的匈牙利军统帅约瑟夫,以及第一梯队将领布哈拉军将领巴布尔,寻求验证。
而他们两人,也都证实了这个说法,尤其是巴布尔,全程经历了这场战斗,此时对依然心有余悸。
尽管如此,莫罗佐夫震惊的心情还是久久没有平息。
他知道明军很强大,但没想到居然强悍到如此地步,即使没有那些坚如磐石的城堡为依托,依然靠着一万兵力,给他们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杀伤。
此时的他,甚至萌生了退却的想法。
他们虽然仍旧还有超过五十万大军,但真能攻入伊犁,活捉明皇吗?
他知道,如此巨大的伤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
其次便是轻敌大意,分批进攻。
巴布尔的第一梯队在通过防线是损失惨重,但在发现明军后依然选择立即进攻,导致惨败。
迪亚尔看到巴布尔惨败后,依然带着第二梯队进攻,结果不仅自己被打死了,第二梯队也损失惨重。
至于古斯塔夫,他如果把这七万人一鼓作气压上去,说不定也能击溃明军。
可他选择是让沙俄军打头阵,最后让瑞典骑兵摘桃子,没能完全发挥出兵力优势。
可以说,如果这三个梯队统一行动,哪怕只是前两个梯队一起行动,也不至于这么惨。
还有便是通过小城堡防线,队伍被分的太散了,而且互相之间无法用旗帜沟通,指挥不畅,这都是原因。
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明军实力太强悍了。
哪怕没有这些不利条件,这一万明军依然可以杀伤两三万,甚至更多联军后,从容撤回城内。
而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明军,可是至少有六万人,而且又有城池为依托,联军想要攻下来,真的能做到吗?
就算能攻下来,他们要付出的伤亡有多大?
二十万?三十万?还是四十万?
这样高昂的伤亡,真的是联军能663够承受得了的吗?
不过,这个想法在莫罗佐夫中并没有停留太久,他最终还是抛弃了退却的念想。
他打算孤注一掷,跟明军死磕到底。
倒不是他担心撤军的后果,毕竟他身为沙皇最为尊敬和信任的老师,即使全军覆没,沙皇也会体谅他,最多也就是剥夺爵位堵其他人的嘴。
而是他从多方面考虑,继续进攻下去,才是最优解。
首先就是根本无法撤不了,哪怕他现在就下令撤退,他们也没办法顺利撤回小城堡防线西侧去。
现在明军的小城堡防线防线,以及东西两三里范围内都被狼烟笼罩着。
这些狼烟遮蔽了小城堡内明军的视野,但后续几个梯队联军的联军,同样被这些狼烟所遮挡。
后续梯队正在向东前进,穿过小城堡防线。
他现在下令撤军,肯定会和后续正在通过防线的联军撞上,到时候乱作一团,都不用等明军攻击,他们自相践踏都会死伤不少人。
而且伊犁城内的明军主力,一番发现这里的乱局,肯定会趁机追杀,到时候撤退中的联军,很容易就会变成大溃败.
第472章 鏖战伊犁城
更何况,就算能顺利撤退,他也不会就这么撤退。
一方面是他自己不甘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沙俄帝国的未来考虑。
他费劲心机,由原本的三国军队,发展为九国联军,超过八十万兵马,加上书库尔岱青的八万人,总计九十万大军。
指挥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前前后后已经付出了超过二十二万人的伤亡,如果不能取得足够大的战果,他如何能甘心。
如果这一次就这么撤退,将来再想聚集这样一支军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就算聚集起来,也肯定轮不到他来指挥,他一展雄才大略的美好愿景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另一方面,目前明军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已经彻底碾压了九国联军的各国。
倘若这一次反明联盟失败,必然会被大明各个击破,到时候沙俄帝国恐怕要向大明赔款称臣求和,甚至被灭亡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打下去,无论如何也要打下去。
这一次明皇就在伊犁城内,只要活捉明皇朱慈,就能像当年瓦剌人俘获当时的明皇朱祁镇一样,打断大明的扩张之路。
那样的话,哪怕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随即他做出安排,原本监视镇西城的兵力,继续盯着,防止明军出来偷袭。
然后安排骑兵侦查伊犁河谷的地形,以及明军的兵力部署,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至于其他人,一部分打扫战场,一部分接应后续几个梯队前来。
目前伤亡的十万人,有接近两万是在小城堡防线附近,即使有伤员也没办救治。
剩余的八万伤亡,阵亡只有五万出头,剩余的三万伤员中,救不活的重伤员也就两三成。
其余的都还能救治一下,甚至有相当部分,养好伤之后还能继续投入战斗。
接下来的时间里,碉堡内的神武军,依然在对着联军后续几个梯队射击。
虽然视线被狼烟遮挡,但联军中还是有一些人太过靠近碉堡,只要看到大概轮廓甚至人影,神武军便会毫不留情的攻击。
后续的几个梯队,由于携带了大量的粮草,帐篷,药品等辎重,而且以步兵为主,行动速度慢了很多。
足足两个小时,后续的联军才全部通过碉堡防线。
而在此过程中,联军又付出一万多人的伤亡,伤亡数据来到了十一万四千人。
再加上昨天的两万八千伤亡,总伤亡数字高达十四万两千人。
这也就意味着,莫罗佐夫带来的六十四万大军,外加书库尔岱青的一万两千残军,现在只剩下五十一万可战之兵了。
而到了傍晚,整个伊犁河谷的布防情况,也都被搞清楚了。
明军在这偌大的伊犁河谷内,只修筑了四座城池,此前阻击他们的明军驻扎于镇西城。
而明皇所在的伊犁城是最大的城池,位于镇西城东面二十里,兵力最多,估计有四万人左右。
而再向东十五里和二十五里,分别是定西城和威西城,驻扎兵力相对较少。
不过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找遍了整个伊犁河谷,都没有发现一个大明的百姓,甚至于所有的民房都消失不见了。
莫罗佐夫计划中的,抓获大明百姓,作为人肉盾牌挡在前面,让明军投鼠忌器,从而降低己方伤亡的计划,自然也就没法实施了。
而且这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修筑营地,以及打造攻城器械的难度大幅增加。
以前的攻城战,他们往往都是拆除城外的民房,直接获取木材打造攻城器械。
可现在这些民房要么被拆除,要么被焚毁,他们根本没有现成的木材可以利用,还得费劲的去砍树。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联军士兵纷纷化身伐木工,四处砍树打造攻城器械。
而神武皇帝朱慈非但没有派兵阻拦,反而站在城头看热闹。
这些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战后的重建工作,他们一定能完成的很好。
……
神武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反明联军闯过碉堡防线五天后,进攻终于开始了。
虽然伊犁河谷内有四座城池,但他们的核心,自然是明皇所在的伊犁城。
只要能攻如伊犁城,活捉明皇,基本可以宣告大战结束了。
到时候可以让明皇命令其他城池投降,就算是不投降,也能用明皇作为挡箭牌,让明军投鼠忌器。
为此,莫罗佐夫在第一波的进攻中,就投入了十二万兵力。
如果是以往,他们大可以采用密集编队,一拥而上,重点突破。
现在面对的是明军,火枪火炮都那么厉害,再用密集编队,和送死没什么两样。
所以,进攻的各支军队,都采用的是极为分散的阵型,用以降低进攻时的伤亡。
如此一来,每一面能够投入的兵力,也就三万人左右,四面同时围攻,就是十二万人。
不过,他还准备了另外六万人的预备队,一旦某个方向有合适的战机,这支预备队就会派上用场。
此外,镇西城也派出了十万人兵力进攻,同样也是六万人强(王王赵)攻,四万人作为预备队。
毕竟昨天给予他们重大杀伤的那支明军,就是退入了这座城池,而且守军不足万人。
如果能够拿下这座城池,就能极大的振奋联军的士气住。
至于伊犁城东面的两城,莫罗佐夫只是分出了八万军队监视,防止他们前来增援伊犁城。
其余的联军,五万人负责留守营地,照顾和救治伤员。
最后的十万人,作为总预备队,防备突发情况的发生。
在所有进攻兵马准备就绪后,莫罗佐夫大声下令道“` ¨进攻!活捉明皇々々 !”
“杀啊!”
“冲啊!”
伴随着令旗挥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大批联军士兵,操持着不同的语言,喊着不同的口号冲向伊犁城.
第473章 前赴后继的送死
最前排的联军士兵,推着类似盾车的攻城车,前面铺着牛皮和铁皮混合的挡板,试图以此抵挡明军火枪的射击,为后面的步兵提供掩护。
而他们身后,则是一排排手持弓箭和火枪的步兵,准备抵近城墙厚跟明军对射。
而且步兵身后便是骑兵,他们有的是负责协助火枪兵对城头的明军进行射击,有的则是防备明军骑兵出城袭击步兵侧翼。
最后面的,自然是联军中的炮兵了。
“轰轰轰……”
城头上的神武大炮,在他们进入两里之后,便开始了不断的轰击。
哪怕联军是分散阵型,但在爆破大的巨大威力下,不断的有人被炸死炸伤。
而联军中的炮兵也没闲着,将火炮推预定位置后,便开始架设火炮。
由于联军由各国军队组成,每个国家使用的火炮都不同,而且很多都不止一种火炮。
所以这些火炮的大小,威力,射程也都各不相同。
射程远的例如瑞典军的要塞炮,射程达到四里,近一些的像莫卧儿军的轻型火炮667,射程只有区区四百步,还不如神武步枪的射程。
神武军的火炮开火不一会,就有火炮部署到位,开始对着伊犁城展开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