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454节

  周大将军神色平静:“怎么说,萧大将军都是你的姑丈,咱们跟他的关系,总要比李云跟他亲近。”

  “他能用这个事情做文章,我们自然也行,到时候你…就跟著李云,他去哪里,你就跟著去哪里。”

  这位少将军瞪大了眼睛,惊呼道:“爹,这…”

  见自家儿子这个表情,周大将军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李云已经在江东站稳了根基,而我们青州,为顾老贼所累。”

  他干脆直接说了:“跟他的关系,不宜闹的太僵,将来若斗他不过,我儿尚有退路。”

  周昶彻底明白了父亲的心思,他苦笑道:“爹是觉得,孩儿不是他的对手。”

  周绪也没有否认,只是默默说道:“为父已经没有什么争斗的心思了。”

  “至于你。”

  他沉声道:“你自问能够在三四年时间,白手起家,到李云如今这个地步么?”

  周昶摇了摇头,沉默了许久之后,他才开口道:“父亲的话,孩儿记下了,但是将来即便要同他低头,也是先争过一场之后的事情了。”

  …………

  二月底。

  金陵城人满为患。

  李云与杜谦一起,行走在金陵新城新建好的一段城墙上,巡视新城的进度,作为负责人的卓光瑞则是陪同在二人身边,一起巡视城墙。

  走了一会儿之后,李云捡起一块城砖看了看,用力一捏,然后又在城墙上磕了磕,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不错啊。”

  李云看著卓光瑞,笑著说道:“卓兄虽然是富家出身,做这些工程上的事情,也颇有一些天分。”

  卓光瑞也跟著笑了笑:“上位,干这个差事是管人,经商其实也是管人,再加上属下做过不短时间的县令,做这些小事情,并不算很难。”

  李云手底下这些文官,除了杜谦以外,其他很多都是县令出身,卓光瑞,许昂,还有其他一些文官,都是如此。

  这些基层官员,相比较朝堂上那些高来高去的清贵高官来说,更知道底下是什么样的,也更接地气。

  李云若有所思,看了看杜谦,笑著说道:“杜兄,我有个想法。”

  “咱们江东以后的官员,想要位居中枢,至少要做过一任县官,一任州郡官。”

  杜谦一怔,随即笑著说道:“这么些年来,京官跟地方官,多是泾渭分明,还从未听说这等规矩。”

  李云笑著说道:“京官京官,有时候可能京城都没有出去过,不知道底下是什么模样,哪怕存著办好事的心,也可能弄出大大的恶政。”

  见李云不像是开玩笑,杜谦也正色起来,开口道:“上位是当真的么?”

  “我说话,从来当真。”

  李云笑著说道:“这话记下来,以后就作为成例。”

  杜谦现在负责江东人事,闻言缓缓点头,开口道:“好,属下已经记住了,回去之后,就写在书本上,往后作为成例。”

  三个人一边说,一边走,再往前走一走,李云看到了新城的城墙拐角处,隐约有不少铺盖,一眼望去,至少有二三十个。

  再远远看去,还可以看到一些人在附近走动。

  这会儿还是初春天气,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的,李云一怔,皱眉道:“那些是修城墙的工匠么?怎么睡在墙根底下?”

  卓光瑞被李云的话吓了一跳,也顺著他的目光看去,看了一会儿,才松了口气,微微低头,笑著说道:“上位误会了,我们新城修城墙的工匠,都有地方可以住,那些住在墙角的,非是修城的工匠,应该是来参加今年文会的读书人。”

  李云看向杜谦,杜谦苦笑道:“大概如此,上位可能还不知道,金陵文会在即,现在城里的客店价格暴涨,有些翻了七八倍,甚至十倍。”

  “城外的庙宇,都住满了读书人,破庙里,估计也都住满了人。”

  说到这里,杜谦看了看李云,开口道:“金陵城,太小了。”

  “这墙角,多少能避避风…”

  这个时候的金陵,还不曾真正做过正经王朝的国都。

  这里,曾经是一个郡,只是最近几十年才被升做了府,而金陵城,也只是比普通州郡大上一些罢了。

  杜谦苦笑道:“今年,来金陵参加文会的读书人,少说,也有七八千人了。”

  李云认真想了想,开口道:“这么多读书人过来,是认同我等,怎么样也不能让他们住在这里,一会儿回去我给邓阳去个条子,让他弄一些行军的帐篷过来,扎在新城的空地上,给这些来参加文会的读书人住。”

  “还有。”

  李某人沉声道:“那些疯涨屋价的店家,金陵府也派人去管一管,问一问,成什么样子!”

  卓光瑞连忙低头,认下了罪过:“这事是属下失职,属下今天,连夜就去过问这个事。”

  身为副手,这种小事,当然不能让杜府尹认下。

  李云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卓光瑞的肩膀:“我知道卓兄辛苦,无论如何,先忙过这一阵。”

  一旁的杜谦,两只手拢在袖子里,开口笑道:“去年一个徐坤,一个姚仲,两人飞黄腾达,算是立下了这道龙门,今年果然给上位,吸引来了这般多江东才子。”

  李云看向城墙底下的铺盖,心中也颇为高兴,笑著说道。

  “跃过这道龙门,便入我彀中了!”

第565章 等我回来

  金陵文会,只办到第二年,就吸引到这么多读书人,李云心里当然是高兴的。

  之所以这么顺利,除了上一年他千金买马骨,把金陵文会的名声传播出去之外,更关键的,其实是他这几年主政江东的所作所为。

  老百姓对于上层的事情,是感知不深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老百姓对于自己生活发生的变化,一定是有深刻感触的。

  这几年下来,李云虽然没有本事,让江东百姓人人富足,一下子变成人间桃花源,但是他治下的州郡,实实在在的做到了少收税收,而且除了征兵以外,几乎不折腾百姓。

  即便是征兵,也是自愿入伍。

  这些事情,都是实打实的。

  可能刚刚归复的江南西道的百姓,对于李云这个人还有些感知模糊,但是江南东道的百姓,已经相当认可李云了。

  他们积极参加这个金陵文会,便说明,这些人对于李云的认可,已经超过了武周朝廷,不然也不会冒著“造反”的风险,来参加这个文会。

  见到金陵城里的现状之后,李云对于这一次文会也相当重视。

  这一次文会,与去年那一场,是大不一样的。

  去年那一场,更像是千金买马骨,来参与文会的,只要有一些才学,就都被留下来当差了。

  即便如此,到最后真正做了官的,也就几十个人。

  而这一次文会的参加人数,绝对超过去年十倍不止,哪怕从中遴选三百个人出来,质量应该也是要远胜去年的。

  三百个读书人,就基本上可以满足目前江东小朝廷的大部分缺位,把这个小朝廷,给彻底构建出来了。

  也就是说,今年选出来的人,很有可能成为李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基石。

  之后的十天时间里,李云跟杜谦,还有来自于京城丽正书院的陶文渊陶先生,以及一众丽正书院的学生们,一起定下了试题。

  依旧是分成六部科,农事科。

  不过今年,李云多加了一门,就是时论科,让这些读书人写一些对于时局的看法,可以畅所欲言的去写。

  而这些考生的案卷,到最后由陶文渊等人粗拣一遍之后,再由李云跟杜谦,细细看上一遍。

  不过,陶文渊还有丽正书院的那些学生,学的都是儒家正宗,他们的一些思路,跟李云心中所想,是全然不一样的。

  他们的审阅标准,跟李云自然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事情,不能全部交给他们去办。

  李云,杜谦,卓光瑞,到时候都会从那些落选的答卷之中,随机抽查,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漏网之鱼。

  也就是说,未来半个月甚至大半个月时间,李云都会很忙。

  不过即便如此,李云心里也很清楚,这科考阅卷的权柄,到最后还是会掌握在这些读书人手里。

  毕竟,他李云只有一个人。

  但是,他还是想尽可能,把科考的题目,往务实上领,将来这一批选拔出来的官员,也尽量把他们领到务实,事功这条路上来。

  这样,将来等这一批人,成长到科考考官这个级别的时候,他们带出来的人,也多少会往务实上走。

  至少李云这一代人会是如此。

  至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模样,会不会转变为务虚,转变为谈玄,李云考虑不了那么远,也管不到那么远。

  到了二月下旬,这一次金陵文会的题目,基本上被定了下来,由李云亲自封存在李园,等到科考正式开始的那天,再派人专人送往考场。

  …………

  二月底,金陵文会如期举行。

  杜谦与卓光瑞两个人亲自到李园,把题目从李园带往考场,而李云本人,则只是默默的目送著他们两个人远去,没有跟过去。

  薛韵儿牵著儿子的手,站在李云旁边,轻声道:“夫君跟著忙活了大半个月了,天天都是半夜才睡,怎么事到临头,反而都假手他人了?”

  李云看了看自家夫人,笑著说道:“这个事情对咱们家来说很要紧,但是最好让他们自己去办,这样出了问题,我能查能问,如果事事都是我亲自去办。”

  “出了事情,就不好查问了,显得自己无能。”

  李云弯腰,把孩儿抱了起来,笑著说道:“而且,我也不用过去,老九在替我盯著呢。”

  薛韵儿愣神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她看著李云,轻笑道:“夫君这些都是跟谁学的,一点儿也不像个贼了。”

  “这还不简单?”

  李云一只手抱著儿子,另一只手牵著薛韵儿,笑著说道:“在这个位置上干一段时间,很多事情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夫人以后也要如此,金陵城里那些个家长里短的事情,夫人可以当个看客,或者当个裁判员,却没有必要当真站在谁那一边。”

  薛韵儿扭头看了看自家的夫婿,在一瞬间有些恍惚,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轻声问道:“夫君既然想明白了不用亲自做事,干什么还要亲自领兵?”

  李云再过些天,把文会的事情简单处理处理,就准备离开金陵北上了。

  这个事情,金陵城上层圈子里的人,几乎都已经知道,薛韵儿当然不可能被蒙在鼓里。

  李云拉著她的手,微笑道:“所以说不能死板,有些事情要交给他们去做,有些事情则还是为夫亲自去做合适,夫人没有听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我这趟北上,既是祀,也是戎。”

  李某人轻声道:“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此时,李某人已经身居高位多时,身上已然养出了一股不一样的气势,这番话一说,更显得气度非凡。

  薛韵儿看著李云,眼睛已经笑得弯成了月牙儿,满是骄傲。

  不过她还是娇嗔道:“苍山上的贼人,现在学得满嘴文绉绉了。”

  李云笑著说道:“苍山上的贼人,学会读书了。”

  这会儿,李云的大儿子李园,已经接近两岁,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了,他被李云抱在怀里,眨著眼睛,很是好奇的看著这个身材高大的父亲。

  一家三口,缓步走进李园深处。

  …………

  三月初,金陵文会终于告一段落。

  这一趟文会忙下来,即正书院的陶先生,忙的大病了一场,躺在床上累的起不来。

  而杜谦卓光瑞,也都告假了两天,才勉强歇息过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文会,也还是圆满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判卷放榜的环节。

  有李云的关注,再加上九司的全程参与,这第二届文会,基本上没有什么舞弊的可能性。

首节上一节454/5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