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番客套之后,李云跟杜谦等人,结伴离开赵家,走到了赵家门口之后,杜谦突然问了一句:“上位将来,是准备定都金陵了么?”
李云想了想,看向他,开口笑道:“就目前而言,咱们只有金陵一个地方可以选,至于将来。”
“如果功业有成。”
李云摸了摸下巴,开口道:“就到时候再做打算。”
杜谦吐出一口酒气,开口道:“上位,我的建议还是京城,京城…”
“要繁华热闹很多。”
“而且千年以来,数朝俱定都京城。”
李云哑然一笑:“还没有影,杜兄怎么就考虑定都的事情了?”
“我觉得不是很远了。”
杜谦很认真的看著李云,笑著说道:“遍观天下诸方,我觉得只有上位一个人,做好了准备,现在哪怕是朝廷,有些方面都还不如我们江东。”
李云拉著他的衣袖,笑著说道:“将来的事情,也只能将来再说。”
“现在去想,便只是一些妄想。”
“眼见著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趁著这个档口,杜兄估计又要忙活好几天,趁著今天赵将军成婚,杜兄好好歇一歇。”
李云笑著说道:“等年节休沐,我去寻杜兄喝酒。”
杜谦应了一声,也跟著笑了笑:“好,到时候在我那里,吃个家宴。”
两个人在夜色之中分别。
这会儿,是昭定三年的冬天,距离年关,只剩下四五天时间。
此时,江东军都尉于欢的事情,已经被用告示GG各地,于欢也要在两日之后杀头。
此时,赵成赵将军大婚,江东高层小圈子,一片热闹祥和。
此时,最北边的一个骑在马上的年轻人,最后看了一眼大周的关隘,带著一众族人,调转马头,奔回了北边的临潢府。
这里,即将成为契丹人的国都,契丹人的上京。
因为那个名叫耶律亿的年轻人,准备在开年之后,正式创建契丹国。
同时,在幽州的关墙上,一身甲胄的萧宪萧大将军,看著远去的契丹人,脸上却没有任何高兴的表情,
因为他清楚,契丹人离开,大概率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什么事情,或者是…因为天气太冷。
明年开春,他们一定会去而复返。
副将陈,站在萧大将军身边,弄到低头,开口道:“大将军,少将军来信了。”
说著,他把书信递了过去,萧宪展开看了一遍之后,便装进了怀里,开口道:“给他回信,叮嘱他一路小心。”
“要周全返回范阳。”
陈应了一声,连忙低头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一身棉服,看起来文士模样的中年人,站在了萧大将军身后,叹了口气:“大将军,李仝李大将军,回信说,只要朝廷下诏,他自会相帮,如果朝廷无有诏命,他擅自动作就是谋逆,因此他不敢动弹。”
这中年人顿了顿之后,开口道:“不过平卢军的周大将军,倒是回答的很干脆,他说只要幽州遇险,他就会发兵来救。”
萧大将军背著手,缓缓说道:“周窑子这个人,虽然很是让人讨厌,但是他的脑子,毕竟是不坏的,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中年人微微低头,开口道:“大将军,这些契丹人…”
“有那么厉害吗?”
这中年人姓范名洮,是萧大将军麾下幕僚之中的幕僚长,也就是萧宪的谋主。
前一次,范阳军领兵勤王,就是他的主意。
现在事实证明,他当时的决定并没有错误,至少萧大将军,这一两年时间,的确从朝廷那里薅到不少好处。
只不过契丹诸部一统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理论上来说,这件事并不比挥兵南下,扫荡中原要容易,甚至还要更困难一些。
萧大将军看了看他,沉默了许久之后,开口道:“如果朝廷依旧健在,有朝廷协调友军,以及军需粮草,还有等等其他事情,这些契丹人,就不足为惧。”
“但是现在。”
萧宪皱了皱眉头,随即轻声道:“单凭范阳军,挡个一年两年,不会有什么问题,挡个三年五年,或许也没有问题,但如果真的抵挡三五年。”
“范阳军就要被打残了。”
有一个大后方支援的话,这种损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朝廷不行了之后,范阳军自己的后方还没有搭建起来。
一旦损耗下去,恐怕无以为继。
这也是萧大将军,最担心的事情。
这位范先生听了之后,低头道:“大将军,您守上一段时间,便已经仁至义尽了,假如契丹人一直进攻不停,其他节度使又不来救,范阳军便没有必要,为其他人固守国门了。”
“到时候,甚至可以直接把契丹人放进关中来,祸水别引,逼得其他节度使,也不得不下场。”
“这样的事情,朝廷不来扛,其他节度使不说话,没有道理让大将军您一个人死扛到底。”
萧宪皱了皱眉头,开口道:“这范阳,幽州,是我们的根本所在,不守我们去哪里?”
范先生不假思索的说道:“大将军有十万兵马,天下哪里不能去得?”
“何必为了旧周的差事,将自己困守在这里,空耗兵力?”
最近几个月时间,范阳军算上轻敌迎战的损失,以及守城的损失整体伤亡,实际上已经一万多人,
哪怕是范阳军这种庞然大物,这种损失也是不可接受的。
而且,如果明年契丹人还来,这种损失就还会继续损失下去。
到最后,哪怕兵力能通过征兵补上缺口,但是范阳军的整体实力,一定是会越来越弱的。
到时候,就会失去与其他节度使,逐鹿天下的资格与能力。
萧大将军,默默的看了看范先生,沉默了许久之后,开口说道:“先生,真是聪明啊。”
“不敢。”
范洮欠身低头道:“只是为大将军考量而已。”
萧大将军再看向他,目光中已经带了一丝杀意,不过很快又压制了下去,他沉声道:“给在南边的李云也去一封信,必要的时候,请他过来支援范阳。”
“李云?”
范先生愣住了,开口道:“大将军,李云距离幽州,已经千里了,而且中间隔著一个平卢军,他如何会来幽州帮手?”
“他帮不帮忙是他的事情,写不写信是我们的事情。”
“让你去写,你就去写。”
范先生这才低头应了声是,默默退了下去。
而萧大将军,目光看向北方,默默叹了口气:“二百年变局,似乎已经到了。”
这几年时间,接连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先是中原内乱,紧接著老皇帝暴毙,叛贼攻入京城,紧接著就是各地群雄并起。
如今,一百多年不曾一统的契丹诸部,竟然也一统了!
趋势已经相当明显。
神州大地上的主角,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更替。
萧大将军出神了许久,才默默从城楼上走了下去,然后叫来一个文官,缓缓说道。
“用天子诏命,令在河北道征兆新兵。”
这文官连忙低头道:“大将军,征募多少?”
“不知道。”
萧大将军神色平静。
“先征著。”
“明年恐怕都用得著。”
第558章 摇摇欲坠
昭定三年的年节,如期而来。
金陵还是相对比较热闹的。
这里,从李云到来之后,不仅恢复了从前的秩序,而且官员比以前要更加清明,百姓的日子实打实好过了许多。
再加上接受了许多中原流民,金陵的人口也有了一定的增加,总体比先前繁华了不少,已经直追一百多年前的鼎盛时期。
而这个年关,李云也并不悠闲。
最近这段时间,当世的世家大族,几乎都派人到了金陵来见他,有些甚至直接在金陵安了家。
这些世代大族出身的人,不一定来自于主家,有些是分出去的支脉,但是不管来自于哪里,这些人都在饥渴的寻找宿主。
大年二十九的下午,一个姓郑的中年人,走了不少门路,终于进到了李云的书房里,他看著李云,然后规规矩矩的欠身行礼,低声道:“荥阳郑镐,见过李公。”
这个称呼,李云还是第一回听说,他抬头看了看这个差不多三十来岁,穿著考究的中年人,笑著说道:“荥阳来的?”
“是。”
郑镐微微低头道:“在下,一路从郑州赶来的。”
“难得。”
李云笑著说道:“最近这两个月,什么崔卢李郑,都派了人来见我,但是少有本家来人的,看来,这一次来的是荥阳郑主家的人。”
“是。”
郑镐微微低头,开口道:“李公,我们郑家,与其他家族不一样,他们多只是以为,李公将来要占据东南,建一个偏安王朝,但是在下看来,李公之志远不止如此。”
李云笑著问道:“从哪里看出来的?”
“不瞒李公。”
郑镐欠身道:“郑某非是最近才到了东南,今年夏天,郑某就已经到东南境地,这半年时间,一直在东南各州郡行走。”
他看了看李云,又换了个称呼,开口道:“在下只带了个随行的小厮,在东南各州郡走了半年,除了被偷两次随身财物之外,再没有其他灾祸了。”
“连抢东西的都少见。”
他看著李云,赞叹道:“天下要乱容易,要大治难,像李公这样,在乱世之中开辟出一片治世,简直是不可想像了。”
李云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笑著说道:“要不说,还是读书多的人说话好听,把我说的心里暖洋洋的。”
李云很清楚,这个郑镐,说话一定是夸张了的。
因为人手短缺的问题,东南各州郡,有些一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有完全掌握,各地的治安,一部分州得到了解决,另一部分州则跟从前分别不大。
郑镐这番话,最多三成是真的,其他七成,都是在溜须拍马。
这位郑先生神色平静,依旧低头说道:“在下是上个月进的金陵城,一直在看金陵的情况如何,没有怎么露面,直到前两天,李公在金陵处死了贵军的都尉于欢,在下才真正认定,李公是当世英主。”
说到这里,他深深低头,下拜道:“荥阳郑氏,愿意投效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