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206节

  张虞打险关,已经养成和蒙元一样的用兵习惯。既然正面不好打,那就绕路。反正兵马的机动性强,连步卒都有配备骆驼和驮马,今何必死磕居庸关,绕道直取腹地,才是硬道理。

  上次打李,他能绕道上千里,从上游渡河。今打公孙瓒,为何不继续绕道?

  真正懂骑兵的人,可不止看重骑兵的冲击力,还要学会利用骑兵的机动性。

  田畴思虑半响,说道:“古北道口位于渔阳犷平(今北京密云水库),距居庸关虽仅有三、四百里,但之间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非深谙燕山地理者,难知之间通道。”

  说着,田畴看向鲜于辅,问道:“于君为渔阳人,麾下多塞外乌桓,不知有通古北道地理者?”

  “有!”

  鲜于辅说道:“居庸与古北道之间虽被崇山所阻,然之间却有河流纵横,一为沽水,二为鲍丘水。山岭中留有河道,故可借河道而行,沿途有水源,无需为饮水而忧。”

  顿了顿,鲜于辅补充说道:“仅是古北口险峻,其山势不亚居庸关。如欲抄古北道入幽,行军必须迅速,否则若被贼寇察觉,我军将无功而返尔!”

  “孤帐下并州军士步骑皆有驼马,若偷渡古北口,精选锐士万人足矣。从渔阳入燕,大开居庸关,迎大军入关,则公孙瓒无能为也!”张虞沉声说道。

  见张虞有心取古北道入关,鲜于辅起身说道:“既然如此,辅为向导,开辟二者小道。”

  “善!”

  张虞吩咐左右,说道:“既取古北道,便需行声东击西之策,今放出风声,言居庸关难破,我军转取蒲阴陉入燕。”

  “遵命!”

  ps:还有两更,补昨晚欠的一更

第269章 张虞在打一种很新颖的仗

  兴平元年,三月。

  曹操生父曹嵩途经泰山,陶谦趁泰山太守应劭率兵未至之时,遣部下张率骑劫杀曹嵩老小。

  曹嵩被杀之后,张因担心被问责,于是裹挟曹嵩所携钱财,向南投奔袁术而去;泰山太守应劭因担心曹操会责怪他,遂率军向北投靠袁绍,以寻求袁绍避难。

  而曹操得知曹嵩身亡的消息,遂勃然大怒,使荀、程昱守鄄城,自己发兖州兵马征讨徐州。陶谦惶恐不已,遣曹豹率兵抵御,且派人向吕布、袁术求援,希望能协助徐州。

  河南烽火四起之时,河北早已暗流涌动。

  张虞、刘和合兵约六万屯于沮阳,欲破居庸入关;公孙瓒遣广阳太守单经守居庸,渔阳太守邹丹为援,以据张虞;袁绍遣义、淳于琼、张、文丑等将屯于魏、常山、博陵三郡国,欲观幽州胜败而用兵。

  三月十五日,郦嵩、齐周二人率部南下,向幽州故意释放出从蒲阴陉入燕南的用兵消息。而张虞让鲜于辅为向导,率兵探查至古北道的小道。

  涿郡,涿县。

  府堂内,关靖面露忧色,说道:“张虞降白波,败李,为天下之名将。明公留邹丹、单经二人率兵屯御,恐非张虞之敌。”

  公孙瓒信心满满,说道:“居庸关险,我屯兵万人于居庸,便足以御张虞,另渔阳太守邹丹手中万人步骑。二人合兵两万之众,有燕山险关在手,张虞岂能破关入燕?”

  说着,公孙瓒说道:“况如依君之计策,张虞从蒲阴道入涿郡,我若不率兵马亲屯于此,岂不将涿郡空让于张虞。另袁绍遣义、文丑屯兵于博陵,我不能不忧!”

  当时干刘虞多爽,今公孙瓒便有多难受。张虞屯兵于燕北,袁绍调兵于赵、燕之间,公孙瓒必须选择一头用兵,另一半让大将出镇。

  公孙瓒深思熟虑之下,决意让单经、邹丹堵燕山,而他守涿郡,以便阻击从蒲阴陉入寇的张虞,及难知心思的袁绍。

  “报!”

  在公孙瓒与关靖商议之时,侍从快步入帐,说道:“袁绍遣人送信于明公!”

  公孙瓒拿过信件一看,见袁绍在信上所写内容,顿时冷笑一番。

  “袁本初欲欺我无谋乎?”

  公孙瓒谓关靖,讥讽说道:“袁绍言,二家之盟,他不敢相忘。今让我勿忧赵、燕之事,让我放心北上与张虞交手。我恐大军北上之时,便是袁绍出兵击我之际!”

  关靖脑子渐不够使,他知道河北三家局势复杂,但他却总感觉自己遗漏了什么,很难针对现状想出三家局势在这场战役中的走向。尤其是袁绍是敌人,还是盟友,他很难明确判断。

  考虑半响,关靖说道:“渤海之前虽有民众百万,但经多年战事,渤海户籍流失近半,多北投幽州。”

  “故将军若忧虑袁绍反复,不如以渤海为条件,遣人暂割渤海于袁绍。以让袁绍尽心助我,如让袁绍出兵上党、河内,逼张虞回师三晋。”

  冀州的大范围战乱,不仅让民众大规模向并州逃亡,同时向太平的幽州地区逃亡。刘虞在世时,幽州不仅无兵祸,粮价更是稳定,恍如太平盛世。

  而逃亡幽州的人口多是渤海、河间二地籍贯百姓,人数多达数十万之多,或高达近百万之众。

  闻言,公孙瓒大怒,说道:“君以为我不如张虞尔?”

  “张虞、刘和起兵犯我,我必能大破。今若割土于袁绍,当报薪救火,袁绍愈强,则我愈衰。况我若真败于张虞,再用渤海诱袁绍出兵,亦是不迟!”

  对张虞兵马的战斗力,公孙瓒心中自信多于忐忑。

  在他看来,之前败于袁绍,纯粹是他步卒不及袁绍精锐,以及袁绍用强弩对付他。而张虞与他一样都是边郡武人出身,帐下兵马不都善骑射吗?

  他深谙将骑之道者,他岂会在骑兵使用上不如张虞?当初他可是用骑兵半渡而击青州黄巾,斩首数万,遂以此而扬名天下!

  相比公孙瓒的自信满满,关靖面露尴尬,今下割地给袁绍似乎真不是好的选择。可是张虞如果取胜,再割地给袁绍,公孙瓒岂不亏得更多?

  嗯?

  他为什么总以张虞会赢的角度去考虑?

  为了确保燕山防线的万无一失,公孙瓒厉声说道:“遣人通知邹丹、单经二人,若是燕山关隘失守,让贼兵破关而入,我取二人性命!”

  “遵命!”侍从神情严肃,拱手应道。

  在公孙瓒感觉良好之际,经鲜于辅多日的探明,终于在燕山中找到军都道与古北道之间的小路。

  得知小道探查的消息,张虞毫不犹豫,率各五千步骑的万人兵马出发,步卒以骆驼、驮马为坐骑,骑卒以双马为坐骑。时大军以徐晃、鲜于辅为先锋,向东北而行。

  自沮阳到北古口的四、六百里间,沿途虽多山谷沟壑,但因有鲜于辅的引路,大军所行通道多为河谷地带。

  先行两百里至沽水(今白河),沽水虽说向东南而流,会贯穿渔阳郡,但因流出燕山的末端河道难行,沿途皆为悬崖峭壁,故大军不得不东行至鲍丘水。

  行百余里至鲍丘水(今潮河),大军终是走出了燕山地区最难走的路段,来到了较为平缓的山区。

  鲍丘水与沽水在燕山中的河道几乎平行,仅是二者所流经的山区陡峭程度不同,故鲍丘水依旧是横穿渔阳郡。

  沿鲍丘水走了数十里,大军便已遥望古北口。

  西汉匈奴强盛时,汉于古北口筑墩设防,但与居庸关不同,并未构筑成关隘,而是依托地形修建了墩台。

  今墩台依旧有兵驻守,但人数并不多。而墩台的兵卒似乎没料到张虞会从古北道入关,见到徐晃率兵来攻,众人乱作一团。

  很快,在鲜于辅的指引下,古北口便轻易被徐晃攻克,继而迎张虞入古北口。

  深涧中,大军以两人为列,步卒牵马引骆,步卒下马缓行,军旗凛冽,军队绵延十余里,朝关口而出。

  道路两侧,荀攸骑在马上,望着全员机动化的军队,不由暗暗惊奇。

  他自入张虞麾下,在军中见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如外衣内甲的布面甲,骑卒标配的高马鞍,以及军中步骑皆会拥有的骆驼。

  其中尤其是骆驼,他仅在书中与图画中知道这牲畜,然今至并州才知道骆驼竟能用于军中。骆驼的负载能力之强,几乎是马的数倍,脚程又与马相仿。在闲暇之时,骆驼还能耕作,当真是千古奇事啊!

  而今张虞似乎正是依仗骆驼,他才敢大范围的绕道。今从军都道至古北口之间的距离不下五、六百里,而大军不会缺粮,不就依仗骆驼强大的背负能力吗?

  任凭守将怎么想,怕都很想象竟有部队敢远距离绕道作战,而不会陷入缺粮的状态。

  甚至守将即便能知道,其实也不好防备。一支能远距离绕道的部队,他们所攻击范围之广,及通行道路之多,岂不是处处设防,而处处设防与没有防备有何两样!

  荀攸敢确定,张虞这种用兵很新颖,将远距离突袭演变为常态,让敌人猝不及防。

  今若不看张虞的好色,而思张虞的待下之道,荀攸心中暗忖:“张虞真英主也!”

  “自己当初竟想割据一方,然与张虞相比,实在差距不小。今不如好生辅佐张虞,以留名于史册。”

  荀攸在为他投效而庆幸时,张虞望着高耸的山崖,今是豪气顿升。

  张虞挽缰回旋,扬鞭而指苍天,笑谓众谋士,说道:“公孙瓒竟以为凭区区燕山能阻我,然今我过北口,燕南无险阻,其将败亡尔!”

  见张虞战前开香槟,鲜于辅担心张虞上头,提醒说道:君侯,我军偷渡古北,敌寇暂不知动向,今需抢占犷平城,之后击破渔阳邹丹。而仆鲜于氏于渔阳名望显赫,邹丹如若败亡,仆劝说郡中诸吏,渔阳将能归降。”

  “再者,君侯需趁公孙瓒调兵回援之时,再转取居庸关,迎大军入燕南。否则君侯深陷燕南,而不得大军接应,则形势危矣!”

  “而如迎大军入燕南,以刘公之余恩,诸郡见形势不复公孙瓒所有,当会纷纷归顺,公孙瓒大势将去尔!”鲜于辅说道。

  “好!”

  偷渡古北口,虽让张虞兴奋,但却不至于兴奋上头。

  今听鲜于辅的建议,张虞微微点头,赞许说道:“公佐之语,深得我心!”

  “子龙何在?”

  “末将在!”赵云策马上前,应道。

  “令你率千骑兼行,为大军先破犷平,之后遣骑探查邹丹动向!”

  “遵命!”

  赵云受领军命之后,立即前往本部骑队。勒马朝众骑招呼几下,骑卒挽缰上马,先行在旗下集结。

  在赵云离开之后,田畴望着碧蓝的天空,蹙眉说道:“就往昔而言,近日会下春雨,然今怎数日未有雨水?”

  “今无雨水为好事!”

  郭图策马而行,笑道:“若是下春雨,土地泥泞,则我军将难行尔!”

  ps:晚上还有一章!

第270章 可取此将乎?

  渔阳郡,犷平。

  丘坡上,张虞与众文武露天而坐,大盾聚拢合围,以阻大风扰人。

  “君侯,据云擒获犷平兵吏所得,而公孙瓒率军于涿县,令单经、邹丹二人守燕山。为防君侯偷渡居庸关,故渔阳太守邹丹不在治所渔阳,而是奉命屯兵于昌平,以为居庸关之后驱,故今渔阳境内空虚。”赵云拱手说道。

  “哦?”

  张虞问道:“居庸关可有别道能至关后?”

  鲜于辅沉吟片刻,说道:“居庸关有别道,因两侧山岭无高墙,故可从两侧山岭攀缘而过。然辅知敌军于南关有备,故不敢上疏于君侯,以免误导君侯用兵。”

  “善!”

  张虞笑眯眯道:“假使我知山岭别道,因顾虑公孙瓒设伏,亦不敢贸然用兵。今从古北口入燕南,方是出其不意!”

  张虞可不是什么小道都钻,他专门是钻别人意想不到的路。尤其他为了绕道成功,往往会释放出假消息,以来迷惑敌人。

  如为了绕古北道成功,张虞让郦嵩、齐周南下蒲阴道,以此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上次绕道上游入关中,他一边释放马腾将叛的假消息,一方面让兵马渡河佯攻。

  毕竟用兵之法,不外乎虚实结合,让敌人摸不清你用兵的套路,以及大军的主力何在。

  “君侯,今我军至犷平,不知接下来当如何用兵?”徐晃问道。

  张虞并未着急回复,而是看向众谋士,问道:“今敌众兵屯于居庸关附近,不知诸位可有高见?”

  荀攸沉吟少许,率先说道:“禀君侯,敌众而我寡,我军如欲直取居庸关,敌寇固守城池,我军将事难成尔。故以攸之见,今兵少而分其势,而后逐一击破,便能破居庸,以迎大军。”

  “计从何出?”张虞问道。

  “君侯,蓟县(今北京)为幽州之治所,阡陌纵横,据之能断昌平之后。故君侯可遣兵突袭蓟县,邹丹闻讯必率兵援之,君侯可于途中袭之,掩其不备,则能破邹丹也。”荀攸说道。

  “邹丹若破,君侯遣人入广阳、渔阳主政。而单经背有君侯,前有大军,腹背受敌,单经束手就擒尔!”

  “彩!”

  张虞不由喝彩,笑道:“公达所献声东击西之策,是为妙手。”

  说着,张虞看向左右,问道:“不知诸君可有异议?”

首节上一节206/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