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94节

  天子东迁雒阳,而天下诸侯割据,不知能否再兴汉室?

  今下为了汉室,不妨多容忍张虞,毕竟若无张虞出手,恐怕朝政还会被李所控制。

  “陛下,董将军为朝廷干将,其人忠义,臣以为可从车骑之言!”朱说道。

  刘协有心立伏寿为后,但见众人让他娶董荟,刘协却只能默默顺从。他作为少年天子,经历了董卓、李两次武夫权臣持政,他早已习惯了顺从。

  待他回到雒阳,摆脱了张虞的控制,之后容他发愤图强,慢慢收回朝权,他将大有作为!

  “既然如此,那便依董尚书所言,聘娶董集威之女为后!”刘协说道。

  “陛下英明!”董昭趋步退回人群中。

  “陛下,益州牧遣使献钱粮,并言其年老体衰,请朝堂恩准长子左中郎将刘范、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南下。”尚书吴硕奏报道。

  “不知诸卿之见为何?”刘协问道。

  尚书梁绍说道:“禀陛下,益州牧闭塞蜀道,拔用亲信,出入尊贵,今已有幼子在身侧,陛下不可再令长子入蜀。”

  梁绍说话已是保守,刘焉在巴蜀中拟至尊,出入乘天子车驾,妥妥一副割据诸侯王的模样。而且自董、李乱政以来,刘焉一直在看戏,毫无出兵救驾之念。

  士孙瑞沉吟少许,说道:“陛下,益州牧为代天下牧守一方,若子嗣入蜀,岂不再无羁绊?今不如下诏安抚,并留二子居京以为制衡。”

  “不知车骑将军之见?”刘协问道。

  张虞说道:“益州牧今有二子在身侧,陛下如若体谅益州牧年老,不妨留长子居京,次子南归巴蜀。益州牧得见次子,当感怀陛下恩德。”

  刘焉膝下有四子,刘璋为刘焉幼子,之前刘焉以生病为由,将刘璋留在巴蜀,而三子刘瑁最先随刘焉入蜀。今唯有长子刘范、次子刘诞留在长安,而在历史上二人因联络马腾讨伐李,遂被乱军所杀。

  张虞打算将刘范留在雒阳,等刘焉去世之后,他或许能利用刘范做些文章,看能否从中取利。

  其实从张虞近来所行之事来看,控制天子不是没有好处,如张虞利用朝廷的人事任命,几乎是操控天下局势。然这种优势仅存在于前中期,利用天子发号施令,将汉室的剩余价值榨干,而价值被榨干之后,便会迎来汉室君臣的反噬。

  故张虞今下念头很简单,争取在刘协东迁雒阳之前,尽可能将天子发号施令的价值榨干。之后让汉室君臣在雒阳随意争斗,毕竟董承可不是省油的灯。刘备更不用多说,或许会与董承产生矛盾。

  在张虞远谋未来局势之时,经众人的商议,刘协采纳张虞的意见,让刘诞南下巴蜀,刘范则继续留在朝廷。

  “陛下,李逃往安定,其旧部于扶风作乱,今恐需遣人前往征讨。”马宇上报道。

  刘协自知手上无兵,便看向张虞说道:“今贼人作乱,劳卿征讨。”

  “遵命!”张虞持笏板作揖,说道。

  君臣之间闲聊几句之后,今日的朝议便已结束。张虞从宫中而归府,命人第一时间召来吕范、张辽、郦嵩、郭图四人。

  “君侯!”

  “坐!”

  张虞示意四人入座,问道:“今兵马整编情况如何?”

  “禀君侯,洛水一役,我军虽大获全胜,但兵马却折损近两千人。及郝昭、程普二军之合仅有五千人,故依照君侯布置,各部取降卒精锐以实各部。”

  吕范将兵马整顿情况上报,说道:“今除护国军外,西安、西河、河阳等六军兵有三万人之众。若加上护国军万人,合计有四万之众。”

  “另依照君侯军令,范与诸将军整编兵马,依五千人为一军,今新编两军,由张济出任凤翔军主将,而咸阳军主将需由君侯钦点!”

  张虞降服六万余众关西军兵卒,其中释放司隶籍贯的老弱归乡,人数约达四万人,而其中两万余众的关、陇精兵则收编为己用。

  其中西河、西安二军之前仅五千人,二军补满五千人,达到满额万人规模。而护国军作为张虞的直属兵马,张虞施行强干弱枝之策,从降卒中拣选三千人,之后从诸军中选拔两千人,合计万人步骑,许褚、高顺、赵云等将各有升迁。

  另外万人则分成两军,张济临阵倒戈有功,张虞不好剥夺其兵马,故拣选、裁撤一番,以张济本部为基础组建凤翔军。

  张虞浏览名单,询问几人道:“满宠、孟宁之,二人之中谁能胜任中郎将?”

  “孟宁之追随君侯多年,虽行事粗暴,但治军严明,统五千人绰绰有余。”张辽说道。

  吕范思虑少许,说道:“满宠精通兵略,有大将之才,君侯委他出任咸阳军主将,恰到好处!”

  “伯松呢?”张虞看向默不作声的郦嵩,问道。

  “二人皆可胜任,然除此之外,嵩欲举什翼为主将!”郦嵩说道。

  见三人分别举荐不同之人,张虞眉头微皱。

  满宠、什翼、孟宁之三人都具备出任中郎将的能力,而若真以能力、军功选拔中郎将,满宠自是首选,其次是什翼,最后才是孟宁之。但资历不能不考虑,三人中追随他最久的将领,大概唯有什翼了。

  见张虞不语,郦嵩继续说道:“昔君侯据上党时,得赖什翼来回奔走,助嵩为君侯下定襄,兵退郭,皆是有军功,望君侯三思人选。”

  张辽亦是有所感触,说道:“君侯组建云中骑时,什翼便追随君侯陷阵,今连程普、张济都能为主将,为何什翼不可?”

  “那孟宁之呢?”张虞问道。

  张辽思虑片刻,说道:“孟宁之同样可为主将,仅是今资历稍弱。可先拔什翼,之后再委任孟宁之!”

  张虞笑了笑,说道:“文远重情啊!”

  说着,张虞感慨说道:“什翼追随我多年,为军中老将。我今迟迟不敢大用,恐其胡人身份而让部下芥蒂。然用人不宜观出身,且今军中胡卒不少,当汉胡一体重用!”

  “咸阳军主将便由什翼出任,孟宁之、满宠二人日后扩军再议,可先表二人行中郎将之职!”

  张虞麾下的将官体系明了,千人为校尉,两千人为都尉,五千人为中郎将或杂号将军,其中资历军功浅者为中郎将,资历军功重者为将军。

  张辽、郦嵩、张杨三人破贼有大功,张虞分别表为荡寇、安陇、定野三将军。

  “君侯英明!”

  安排好将官任命,张虞说道:“张君率兵西往河内,负责修缮雒阳宫殿。伯松需率兵北归边塞,为我都护并州。而今扶风贼寇作乱,李流亡安定,不知文远是否愿为主将,并与张济讨贼!”

  李及扶风贼寇,张虞不打算亲自前往征讨,而是欲交给属下统兵,以培养部下的统兵能力。而诸将中资历与军功皆具者,张虞帐下唯有张辽、郦嵩合适。郦嵩率兵回边塞,故张虞打算先培养张辽。

  闻言,张辽神情肃然,拱手说道:“君侯委以重任,辽岂敢不从!”

  见张辽接下重任,张虞笑道:“今可先讨扶风贼,待天子东迁雒阳,可再讨李。当下李尚有用处,不宜速灭之!”

  “遵命!”

  张辽心领神会,说道:“辽初至关西地形不熟,当会探明安定形势,再出兵征讨李。”

  “善!”

  “君侯,关中诸豪残部盘踞关中,今是否征剿?”吕范问道。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今人心稍安,不宜用兵征剿。可让文远率兵西行,都督关中诸将征讨李,诸将如若违令,则可遣兵征讨。”

  郦嵩、张杨二将虽前后离开关中,但张虞手中尚有四万大军。四万大军坐镇关中,那么关中就不会乱。故今对张虞而言,控制朝政才是关键之事。等刘协东迁雒阳,才是他深入统治关中的开始。

  ps:晚上还有一章

第252章 四州霸业,河北暗流

  五月,宛城。

  水榭中,袁术盘腿而坐,两名面容姣好的婢女在左右服侍。数名文武跪坐于席上,与袁术谈论时局。

  “张济安果非凡人,竟敢效项羽破釜沉舟,率寡兵而破李十万之众!”袁术笑道:“往昔袁本初自称车骑将军,而今张虞迎奉天子,夺其官职,怕不是羞杀袁绍。”

  自败于曹操以来,袁术便心情郁闷不已,然张虞讨贼成功的消息传来,倒是让他走出郁闷。毕竟他作为盟主,今联军迎奉天子成功,他自然有份功劳。

  另外讨贼成功之后,天子在册封官职上,变相揶揄了袁绍。之前群雄讨董,袁绍受众人表举为车骑将军,但却讨贼失败。而今张虞拯救朝廷于水火,朝廷册封其为车骑将军,岂不是在故意讽刺袁绍?

  今他被天子尊为大将军,而袁绍连车骑将军都没有,其中二者身份差距,让袁术心中暗爽不已。

  见袁术乐得不行,长史杨弘说道:“明公,张虞坐拥并州,今以讨贼之名南兼关中,已有秦、晋之势。不日迁天子于雒阳,其名声盖过袁绍,已是不亚明公。若弘所料不差,张虞日后必为明公大敌。”

  袁术微靠在凭几上,手中摩擦由檀木制成的扶手,说道:“张济安虽出身卑微,但文武并济。今虽称霸晋、秦,然眼下以为忧患之人当为袁绍,而非孤也!”

  “袁绍占据冀州大部,兵下青州诸郡,又以曹操为羽翼,是为北方强敌。张虞与袁绍相临,今又遣吕布为兖州牧,二人早晚一战,就是不知胜负如何!”

  张虞将势力扩展到关中,袁术不可能不忌惮。然今袁术之所以与张虞为盟,无非是看重张虞与袁绍的敌对关系。

  “那以明公之见,我军需允诺吕布暂居颍川否?”杨弘问道。

  袁术看向众人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阎象沉吟少许,说道:“明公,象闻张虞之所以败李,皆赖吕布率骑陷阵之功。张虞遣吕布出关,出任兖州牧,其意图谋曹操。而曹操将兵有方,并有袁绍相助,实力不容小觑,故明公何不坐山而观虎斗!”

  “卿是欲让张虞与袁绍死斗?”袁术问道。

  “明公英明!”

  阎象拱手说道:“张虞为牵制袁绍,不惜出兵河北,相助公孙瓒。今张虞虽下关中,但欲霸中原,势必与袁绍争夺兖、冀二州。张虞遣吕布出关中,其意已是分明。”

  “故明公何不如助吕布,以吕布为先驱,令他与曹操缠斗。待兖州疲惫之际,再挥兵北上,收取河南之地。”

  袁术捋须微思,说道:“今用吕布为争兖州,孙坚岂不无用武之地。”

  “明公,孙坚有虎雄之能,其军略不逊曹、吕二人,明公既与张虞共扶吕布争兖州,何不如令孙坚东征扬州,或是西讨益州,为明公开疆拓土!”阎象说道。

  “孙坚久居颍川,深得人心,帐下将士皆以孙坚马首是瞻。明公昔以孙坚勇武,故委以大用。今孙坚爪牙锋利,能为明公杀敌,更能伤及明公。”韩胤说道。

  孙坚与袁术的关系微妙,孙坚虽长期为袁术打工,但却不甘心以袁术为主。故孙坚在争夺豫州过程中,积攒了不少本钱。尤其是孙家兄弟投效到孙坚帐下之后,让孙坚对其麾下兵马的掌控力很深。

  对袁术而言,孙坚及其兵马的壮大,已是威胁到他的统治。故袁术为争夺兖州既用孙坚,然因孙坚及其兵马的情况,袁术又要防止孙坚行不轨之事。

  尤其自他兵败曹操之手后,他对孙坚的情绪变得愈发复杂,他如今已是忌惮孙坚。然忌惮之余,袁术又有些舍不得,毕竟孙坚能力出众,是把快刀啊!

  蒯越斟酌几许,说道:“明公若欲匡扶天下,今可如诸君之言,联张、吕,以遏袁、曹。而明公则能趁机顺长江上下,席卷益、扬二州,彼时公有荆、豫,兼有益、扬,则据天下之半数。”

  “孙坚韬略出众,为江东猛虎,出身吴郡。今若他讨扬州,则恐势大难遏。况扬州无强寇,刺史、诸郡守多为明公所任之亲信。而益州不然,刘焉封闭蜀道,严守关隘,非大将不能破。故明公不如借孙坚之能,以图谋巴蜀!”

  闻言,袁术微微颔首,意味深长,说道:“昔刘焉本欲往交州任官,然忽闻益州有天子气,遂求益州牧。刘焉居蜀之间,营造天子车驾,出入为诸侯,其心不轨。我今为朝廷大将军,当为朝廷讨贼。”

  顿了顿,袁术说道:“张虞既有意讨曹操,今且让吕布暂居颍川。讨伐益州之事,需再商议一番!”

  “诺!”

  阎象说道:“明公,天子将于六月末东迁雒阳,今还需遣使者朝谒天子。”

  “可!”

  袁术看向儿子袁耀,说道:“高荣为孤之长子,此番出使雒阳,便由你代孤前往。”

  “遵命!”

  袁耀不似袁术高调,为人寡言少语。

  “对了,张勋率兵初破武关,险些能至长安,与张虞会师。今书信于张虞,我今准吕布屯兵颍川,看他能否将商於六百里之地送于我军!”袁术惦记武关道,故强调道。

  “诺!”

  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之间的联络依靠狭长的武关道,是为秦楚咽喉之地,而在历史上武关道同样称为商於之地。卫鞅为何称为商君,则因他的食邑,被封于商於。

  秦楚之间因为商於之地爆发多次战争,秦握有商於之地则能击南阳,反之楚据商於之地则能直取咸阳。

  今张虞占据关中,袁术虽有意用张虞牵制袁绍,但为了自家南阳的安全,他必须占据商於之地,以便具有缓冲区。

  且不言袁术野心渐渐膨胀,而今袁绍得知张虞以寡破众,占据关中,并以车骑将军执掌朝政,让远在邺城的袁绍实属难绷。

  “李将十万之众,以隔大河据守张虞,然今却不仅奈何不了张虞,反而被张虞效项羽之策大破。”

  袁绍在堂中踱步,恨铁不成钢说道:“果真是无谋匹夫,若是董卓尚在关中,岂能容张虞嚣张狂妄!”

  张虞虽没向属下夸耀自己用兵多么高超,但凡有人了解洛水之战前后经过都必须承认一点,即张虞是役打得真出彩。

  李兵马几乎是张虞的两倍多,张虞很难突破黄河防线,故为了绕行入关中,张虞奔袭千里,直接突袭至李身后。而其中为了迷惑李,还将李的注意力吸引到马腾身上。

  突破了黄河防线,张虞以寡敌众,利用蒲陵的地形列阵,并将骑兵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限,才有所谓的洛水大捷。在张虞征讨李时,袁绍不认为张虞有取胜希望,然不料结果狠狠打了他的脸。

  今打脸事小,张虞吞并关中,势力若进一步壮大,以上党威胁邺城的地势,才是真正的危险!

  “明公勿忧!”

首节上一节19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