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本能,一种天生的厌恶,玷污了劳动的名声,甚至有人情愿推崇劫掠与抢夺,也要认为劳动是坏事,劳动可耻。”
“那些老爷们,他们认为不必动手劳动的教士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凡是贵族家的次子,都要从事神职。”
“简单说,贵族与教士们,往往是一些只知挥霍、不事生产的食利者,他们鄙视劳动,认为劳动是奴隶干的事,觉得劳动是对人的奴役。”
“那些人是罪人,天国的大门早已对他们紧闭。”
“你们呢?”
“是要如他们一般喜欢金碧辉煌,如他们一般追求仪式的绚丽壮观吗?”
“因此,在你们领受圣秩,宣扬我的名前,还有一堂课,我不能让你们缺席。”
然后,盖里斯便带着这些年纪,仅仅比他小上几岁的孩子,离开了书本的课堂,转而来到了田野的课堂中,来到了这个拉布雷特庄园。
或许,这些孩子,大多出身贫困,本就经历过许多劳作。
可人是会变的,一些发达后的人,会试图抹除自己的出身,因他们觉得那是耻辱的。
教团也是会变的,今时今日或许成为教士的都是穷苦人,但未来呢?
要洁净他人,须先洁净自己;
为能教导他人,须先受教导;
要照亮他人,须先变成光;
要使人接近天主,自己应接近天主;
要圣化他人,自己须先成圣……
基督教的圣秩圣事,是对教会神职者的认可。
这圣事因圣神的特殊恩宠,使领受者肖似基督,使他成为基督的工具,服务他的教会。
通过授予圣秩,一个人得以作为教会元首基督的代表,执行应有的职务。
圣秩圣事,将会给予领受者一个永不磨灭的神印……
简单说就是给了教会的编制。
理论上来讲,举行圣秩圣事,必须是主教才有资格。
但盖里斯说自己行,那他就行。
毕竟耶稣本人不是司铎,而是平信徒,作为耶稣的弟弟,盖里斯同样能以平信徒的身份,替教士举办圣秩圣事。
不过在那之前,这些少年们,还要经历农民们与自然的考验。
在盖里斯眼中,这世上不存在什么永不磨灭的神印,即便是他也不可能给予他人。
但承载着天主之言的穷人们、以及这辽阔无垠的天地,却能将那么一枚圣洁神印,置入少年们自己心中的圣堂。
愿那神印永不磨灭。
……
皮埃尔走在路上的时候,时常仰望天空,时而低下头盯着路面,在他的一旁则是那两个混蛋。
“别生气嘛,皮埃尔,不过是几枚银迪拉姆罢了,回头,等下个月钱到手,我就还你。”
“就是!就是!这点钱有什么好纠结的。”
两个没皮没脸的家伙,还不断调笑着,然后看着皮埃尔的表情,还试图捉弄他。
“喂,你们就没想过,等以后退役了怎么办嘛?”皮埃尔板着脸问道。
“退役?那不是有退役金吗?我记得连长给我们算过,服役5年的话有10枚金第纳尔,服役10年的话有30金第纳尔,服役20年的话,那就是整整90金第纳尔啊!”
然而,就在那两个人算着退役金,想着日后如何潇洒的时候,垂下头的皮埃尔,忽然脸色一凝。
“别说话。”
听着皮埃尔那认真的语气,身旁那两个二愣子,也意识到不对。
他们顺着皮埃尔的目光望去,却就见地面上多出了许多新鲜的马蹄印。
“怎么了?”
“这些马蹄印,不是马蹄铁踩出来的。”
顺着马蹄印延伸的方向看去,皮埃尔目光有些呆滞,面上的表情僵住了,因为那个方向恰好是他的老家,是拉布雷特庄园。
“是贝都因人马匪!”
皮埃尔身旁的那两个家伙,也反应了过来,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如果还有什么民族不喜欢给马蹄钉马蹄铁,那可太明确了。
一时间,他们三个心急如焚,恨不得立马飞回庄园。
还是求月票,不过过了27号12点,就开始月票翻倍了。因此大家可以28号投月票,我会来加更的,
第141章 主动出击
虽然心急如焚,但皮埃尔终究没有陷入慌乱。
作为能够被选为班长的士兵,他自然有着自己优于常人的特点。
精打细算、遇事沉稳冷静,都是皮埃尔的性格。
他先是俯下身子,观察着这些马蹄印,他发现这些马蹄印多且密集。并且没有发现骆驼的迹象,更没有羊或人的脚印。
这就意味着先前从这里经过的贝都因人,他们确实是怀着作战与劫掠的心思从此经过。
虽然贝都因人喜欢骑骆驼,但真正作战时,马的速度与灵活才适合突袭,骆驼的耐力与适应性并不适合劫掠作战。
数量呢?皮埃尔回忆起先知授课时,所教过的一些小知识,然后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约有近一百匹马。”
当皮埃尔说出这个数字后,一时间就有些背后发凉,而一旁的那两个人更是被吓到了。
这个数字的贝都因人,一旦对拉布雷特庄园发起进攻,那么将会是极端残酷的考验!
有心算无心下,搞不好拉布雷特庄园都有可能被移平。
“别急,那些贝都因人应该不会这么急切的发起进攻,长距离行军的话,对他们的马力消耗也大。”说着皮埃尔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拉法埃尔。”
“到!”
“我命令,你现在即刻赶往连队驻地,通报情况。”
“是!”
皮埃尔是班长,另外两个人不是。
只不过,他们都是最初的连队元老,又是老乡,而且那两个人又不是皮埃尔班里的,因而彼此间可以随意嬉笑打闹。
现如今战事急迫,自然要要回归军地秩序。作为班长,皮埃尔理所当然的拥有下令的权限。
这些也都是,连队里长久以来的训练以及教育。
“维克多。”
“到!”
“你对这附近地形熟悉,我命令,你现在穿林子赶紧前往庄园报信,并且通知庄园,说那些贝都因人可能在湖边集结。”
“是!”
等命令下达完毕,三人即将分开的时候,拉法埃尔与维克多,又问了一个心中的疑问。
“那你呢?”
“我?我去侦察一下那些贝都因人的具体数量,以及目前动向。”
皮埃尔将最为危险的任务留给了自己。
【贝都因人在不信和伪善方面更为顽固,更可能不知真主所降示给他的使者的法度。真主是全知的,智慧的。】
【在贝都因人中,有些人把他们支出的费用视为损失,并期待着你们遭遇不幸。对他们而言,将会降临恶劣的灾难。真主是听见的,知道的。】
《忏悔》97-98
早在近六百年前,穆圣就在经书中落下此等话语了。
六百年后,贝都因人依旧如此。
如果说中东的一个个农耕聚集地,便仿若绿洲孤岛,凝结着知识与文化,在夜幕中的海洋上点亮灯塔。
那么贝都因人,这些活在文明边缘的人群,他们游荡在荒原中,是沙漠与高原的子嗣,他们是切实的游牧者、商人以及盗匪。
与天朝不同,对于天朝而言,大多数人的看法里,游牧者似乎与农耕者间有着一道清晰的界限。
那条界限是王朝的边疆、是长城、是黄河、亦或是400毫米等降水线。
但伊斯兰世界不同,农耕者是聚居在绿洲孤岛上,而游牧者则将他们团团包围。
离开城镇或村庄,走上半天或几天的路程,便已经来到了游牧者的世界中。
这片看似无人的荒野,实则遍布贝都因人、突厥人、库尔德人的踪迹。
只不过,目前来说活跃在外约旦领地的游牧者,主要还是贝都因人。
他们作为游牧者,通常会依据季节和水源的变化迁徙。在雨季的时候,荒漠中长出青草,而在旱季到来时,大地虽将变得干旱,但农耕者的谷仓中,却堆积起了食粮。
皮埃尔他们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数代了,自然是了解那些贝都因人的习性。
大多数的时候,贝都因人其实是能打交道的,彼此之间也会有限度的交流。
毕竟游牧者同样需要从农耕者手中取得手工业品以及粮食。
而农耕者亦不介意从游牧者手中得到牲畜或奶制品,以及远方的商品。
可贝都因人是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部落又由多个家族组成。
不同的氏族部落间,不说风格多变吧,但肯定不会自视一体。因此,或许昨天见到的贝都因人还是熟人,今日所见的贝都因人,却已经将刀剑架在自己脖子上了。
……
大道自南北贯穿了外约旦领地,又有不少的支路能够供大军行进,但那些支路并不等于最近的道路,而往往受到地形与树林的影响,不适合大批人马。
因此若是单独人行动的话,又往往能够找到更近的道路,或者干脆就是翻山越岭。
维克多是本地人,对地形熟稔,仅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已经从大道中穿过谷地与树林,闯到了庄园边界。
为了赶时间,维克多甚至没空走正门,而是直接翻过篱笆,就要朝着庄园的正中冲去。
铛~铛~铛~
让维克多没有预料到的是,在他报信成功之前,庄园的教堂钟楼上,就已经响起了急促钟声。
在维克多奔跑的这一路上,就看见相当多的熟人,拿着武器或者披上盔甲,在向教堂那边集结,见到维克多这个熟人,大家伙也顾不上打招呼。
等维克多跑到教堂的时候,却就发现用不着自己报信,这里就已经集结了近六十人。
然而他还是大声说道:“不好了!大家伙!有贝都因人过来了!”
以目前庄园里集结的民兵数量,还不足以应对贝都因人的劫掠。
就在维克多慌张的时候,他感觉自己肩膀上被轻轻拍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