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68节

  心中怀著不解,萧何向嬴政保证道:“何定尽心竭力为大王大秦效力!”

  嬴政道:“卿也一样,暂不授予官职,且先在朝中观政!”

  萧何,是嬴政选中的未来大秦丞相。

  根据李念提供的历史,至少还能用好几十年,这么优质的牛马,从哪里去找?

  王绾已老,他又不想李斯成为丞相,能选择的人不多。

  萧何能为大汉开国第一功臣,大汉第一任丞相,其才能不用怀疑,绝对也能为他治理大秦。

  当然,他不会直接让萧何入朝堂为丞相,会将之先放去治理地方,既是让其积累资历,也是想用萧何为他治理好一些地方。

  萧何谢恩坐下,其他从沛县而来之人以为嬴政会像对刘季和萧何一样对他们,未想嬴政只简单和他们聊了几句。

  虽说也被嬴政下令在咸阳观政,日后大有前途,但其中差别,沛县其他人都能看得出来:刘季和萧何在秦王这有些特殊,尤其刘季。

  召见结束,刘季、萧何等人离去。

  章台宫内,嬴政正听取椒离汇奏,将来咸阳这一路上,刘季、萧何等做过的某些事、说过的某些话禀报给嬴政。

  听到入咸阳时,刘季曾看上一架马车中的女子,还向椒离询问女子来历,嬴政不由好奇道:“可知是哪家女子?”

  椒离小心翼翼回道:“回大王,是砀郡单父县吕雉!”

  如果可以,椒离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他也认为吕雉极可能要入宫,刘季看上吕雉,岂不意味著差点和大王抢女人?

  他对刘季很有好感,不想其因此丧命!

  听到椒离的回答,嬴政道:“你是说吕雉和刘季碰到了一处?刘季还看中了吕雉,想娶其为妻?”

  椒离道:“确实如此,但刘季在得知吕雉为大王所邀入后,便没有再生此念。”

  嬴政看了眼椒离,这个刘季还真不得了,这才多久,连他派出的使者也开始为其说话。

  不过,刘季和吕雉经会在入咸阳时遇上,还真是巧,但这次,刘季不可能再娶到吕雉,除非他死了,大秦亡了!

  他邀吕雉一家入咸阳,除对吕雉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感到好奇外,也有著其他打算:

  他不准备将吕雉收入后宫,而是想让吕雉作为儿媳,只是让吕雉嫁给哪个儿子,尚在考虑。

  咸阳,某间房中,和吕雉住在一间房的吕小声问道:“姐姐,那位为啥还没有接你进宫啊?”

  吕雉并未回答妹妹的问题,而是陷入思考,她心中原本也以为那位秦王邀她一家入咸阳,是因为她。

  可入了咸阳后,虽有人接待他们,可进宫的消息一点没有,让她怀疑原先的猜想可能不对:莫非那位秦王不是要让她入宫为妃,是他们自己想多了?

  想到自己还曾幻想入宫侍奉那位秦王,吕雉不由又羞又恼,实在太羞人了,不过对自己可能不能入宫侍秦王,吕雉心里又有些失落。

第138章 韩信为弟子

  李念并不知道嬴政打算当他老丈人,也不知道刘季、吕雉到了咸阳,刘季还已经被嬴政召见,他此刻正看著面前一小孩。

  这小孩才九岁多,但一点也没有小孩该有的活泼,一脸平静、不苟言笑,丝毫不因这里是大秦王宫而害怕。

  就在刚才,嬴政派人将这小孩给送了过来,并告诉他小孩叫韩信,以后便由他教导。

  ‘这小家伙就是韩信?历史上那位兵仙?’

  李念明白嬴政让韩信过来的目的,既是有意让他传授韩信一些后世的东西,也是修正韩信的性格,不使其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李念看他时,小韩信也毫不畏惧地在打量李念。

  他和母亲是前天到的咸阳,并未受秦王召见,昨日秦王使人传诏让他今日入宫去见一位老师,于是便有了现在这幕。

  打量了李念一会儿后,小韩信道:“你就是大王给我找的老师?你能教我什么?”

  ‘虽然年龄不大,但还真符合韩信的性格,一上来就这么直言不讳开问。’

  李念并未回答韩信,反而问道:“你想学什么?”

  小韩信思考了下,看著李念道:“我想学什么,你就能教什么?我想学兵法,你能教吗?”

  李念摇头笑道:“我从未上过战场,并不懂兵法,不过我也许能教你一些和兵法战争相关的东西。”

  小韩信一脸不解,此人既然不懂兵法,凭什么敢说能教他和兵法战争相关的东西?

  看到小韩信脸上的怀疑,李念故意低下头,靠近小韩信道:“我能教你的东西,可是其他人教不了的,世间只有我这有,从古至今再无其他人会!”

  小韩信脸上的不信更重,觉得此人在说大话,而且这大话说的还很不严谨:从古至今再无其他人会?那你是从哪学来的?

  见他这副神色,李念哪不知这小家伙在想什么,道:“你学兵法是为了什么?”

  小韩信毫不犹豫道:“我想当将军,统帅千军万马!”

  李念又问:“那为什么想当将军?”

  小韩信道:“将军威风,能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能住大房子。”

  即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兵仙”,在小时候萌发理想时也是这么简单朴素。

  李念点了点头,又问:“那你可知何为战争?”

  小韩信明显读过《孙子兵法》,当即以《孙子兵法》中的话回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念笑道:“背的不错。你知道《孙子兵法》,从何处学来?”

  小韩信理所当然道:“从家中!”

  李念好奇道:“你家里有兵法?”

  小韩信看了这个怪老师一眼,那眼神似在说:你是不是傻,我都说了是从家中,不是我家有兵法,难道还是别人家里?

  但为了关怀这个脑子可能不太好的怪老师,小韩信还是认真回了一声:“是!”

  李念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他终于又解开了一个历史谜题,韩信的兵法其实是源于家传,并非传说中的尉缭子所授。

  但这也更加证明韩信军事才能之不凡,可能就他父亲在世时教了他一段时间,之后全靠自学,再通过在项梁、项羽、刘邦那观摩见识了一些实战后,便快速成长为顶尖的统帅。

  靠这种方式都能成为史上排名前列的顶尖统帅,如果改变其环境,让其得到王翦、尉缭这些人教导,这个世界的韩信又会蜕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始皇肯定这么在谋划,所以我应该只是韩信的老师之一,但我却是最重要的那个老师,必须要纠正其性情,使之成为一柄能为大秦所握的无双利剑。否则,始皇会将这柄剑折断!’

  李念感到教导小韩信这个任务的艰巨和沉重,他所教的将决定小韩信未来生死。

  他再次看向小韩信,这小家伙肯定还不明白他的命运,又问道:“那你可知《孙子兵法》中那句话的含义?”

  小韩信道:“兵战是国家大事,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不可不慎重考察。”

  李念道:“不仅是国家的生死存亡,也是许多人的生死存亡,也可能是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日后,你若从我这出师,踏入战场,我希望你记住一件事……”

  见李念神情认真,小韩信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后便听李念道:“虽说慈不掌兵,但我希望你能记住战场上的每个士卒都是一条性命,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子,你在做出某些决定时多想一下,不要将他们当作一枚枚冰冷的棋子。”

  听到李念话后,小韩信眼神惊讶,他没想到李念这么认真给他说的居然是这事:他今日见的这个怪老师当真有些特别!

  李念道:“我的问还没完,你觉得战争打的是什么?”

  小韩信道:“自然打的是谁的人更多,谁的兵器更锋利,谁的粮食更充足,谁的士气更高,谁的将领更厉害……”

  李念笑著点头:“你说的都对,但归结你所言,其实只有三点:一为士卒,一为将领,一为后勤。若想在一场战争中获胜,三者皆要做好,那么如何才能做好?”

  李念自问自答:“首先要清楚自家军队的状况!你说你想成为一名将领,统帅千军万马,如果连自己有多少军、多少马都不知,你觉得算一名合格的统帅吗?”

  小韩信摇了摇头,连自己所统领的军队都不了解,那算什么合格的将领?

  李念又道:“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必须要清楚自家军队的状况,如有多少能战的士卒,这些士卒一天能行军多少里,要消耗多少粮食。”

  “清楚这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才知道达成某个计划,要多少天赶到目的地,需多少消耗,军中的存粮能否支持。”

  “别以为这些事很简单,便不当回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就是一点小小的疏忽,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

  李念笑著露出了狐狸尾巴:“我们今天来上算术课,算术都学不好,帐都算不清,还当什么将军?”

第139章 世界为丛林

  小韩信本以为他今日入王宫,会见到一位高人,然后随其学习高深的兵法,没想到兵法没学到,在咸阳的第一堂课竟是算术课。

  不过这位老师教的算术也很奇怪,和他学过的算术大不同,首先便是那奇特的符号,用那种符号来表示一、二、三、四……

  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既方便于书写,也便于知晓这个数是多少,有多大,比他所知的计数之法更为简单。

  而且,这位老师让他书写用的还不是竹简,而是一种被称作“纸”的东西,他从未在外见过这纸。

  李念教小韩信的正是现代用的阿拉伯数字,虽称为阿拉伯数字,但其实最初是由古印度人发明。

  李念并没有在大秦弄另一种计数符号的想法。

  这种事做是可以做到,但用处不大,反倒会加重他的工作量。

  因为他脑中的搜寻引擎搜到的内容是现代的,若改为另一种计数方式,他在誊抄某些现代资料时,便需要将其中的阿拉伯数字转变成这种计数方式。

  仅一堂课半个时辰的时间,小韩信便掌握了阿拉伯数字,并学会了简单的加减剩除。

  “休息一刻钟!”

  李念其实也是还没想好要教小韩信什么,所以才选择给小韩信上数学课,反正学好数学也没坏处,领军作战有用。

  嬴政招呼都不打一声,突然将小韩信送来,啥准备都没有,让李念措手不及。

  ‘看来还得问问始皇打算让我怎么给小韩信上课,给小韩信制定一个课程计划。’

  李念心中想著,看到小韩信依旧端坐于桌前,又道:“不必坐在那,起来活动一下,久坐于身体不利,你想领兵征战,就必须让身体保持一个好的状态。你也不想十年二十年后,腰不直,眼不清吧?”

  听了李念的话,小韩信当即起身在殿内走动,一边观察殿内种种事物。

  他进殿时就看到殿内有好多奇怪的东西,但令他最感兴趣的是那十几块似乎是舆图的木板。

  尽管心里好奇得很,但小韩信按捺住了,他虽年幼,却也知此处为大秦王宫,他这位老师身份不一般,未得老师允许,宫殿内的东西最好不要去碰。

  瞧见小韩信走动时一直将目光看向那,李念笑道:“想看便去看!”

  得到李念允准,小韩信先向李念一礼,道了声“谢老师!”,随后才迫不及待跑到那些木板前观看。

  果然和他所想的一样,这十几块木板皆为舆图,可跟他所知晓的舆图不同,这些舆图更为精细不说,且某些舆图绘制的地方根本不为他所知。

  ‘这是大秦统一六国后的舆图,竟是这个形状?南越在这,下边还有这么大的土地,这是北方匈奴,竟也有这么大?’

  ‘我曾听闻我们所居这片土地为天下中心,是天下间最广袤之地,可怎么看……’

  舆图上所绘制的天地和他所了解的大不一样,灭了六国后的大秦好像不是最广袤之处。

  等看到世界地图,看到其上所标注的秦,再同整张地图上的区域对比,小韩信满脸惊讶。

  这是整个世界的舆图,大秦在整个世界上才这么一块?

  若此图上所绘为真,那大秦岂不是既非天下中心,也非天下最广袤之地?

  世间竟还有这么多地方!

  小韩信回头看了看李念,他发现他自己好像有了一个很不得了的老师,他生出一个念头:这个老师可能并没说大话,确实能教他一些其他人教不了的东西。

  见小韩信回头看他,李念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若有疑问,尽可问我。”

  小韩信指著那板世界地图,问道:“老师,此图所绘可为真?大秦在其上如此之小,外面还有这等广袤之地?”

  李念笑道:“如无意外,此图所绘为真,世间之大之奇比你所想更甚。”

首节上一节68/1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