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 第120节

  “要我说,不如让张鹤龄这兄弟两人造反,只要他们愿意造反,我们每一家都可以出人,多的不说,十万大军还是可以凑齐的”

  其中一个士绅有些不耐烦道

  显然他对崔文奎的主意不太满意,这两个草包不是没闹过,前些日子在华亭县已经闹过了,周楚搭理了吗?

  “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只要这两兄弟肯反,一切就都有转圜的余地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道

  着

第137章 张太后薨了,朝野震动

  崔文奎看着神情亢奋的众人,原本想劝阻的话终究是没说出口

  崔文奎想说周楚一向善于利用这些造反事件,像之前的倭寇和那四五千私兵,都被周楚顺势借用了

  但崔文奎想了想,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他好不容易才解释清楚之前的事,然在如果贸然说周楚如何如何,会被这些人怀疑其用心和立场,所以崔文奎不能多说,说多错多

  更何况这些人难道就真的认为造反能成功吗?就像之前宁王谋反,他们这些人也是鼎力支持,但从未有人真的认为宁王能成功

  所谓的谋反,不过是他们攫取利益的一种方式罢了,这个谋反的人可以是宁王,也可以是张鹤龄两兄弟,是谁并不重要,只要不是他们的人就可以

  这一点崔文奎看得清楚,这些老狐狸更看的清楚,甚至不用崔文奎提醒,一旦有开战的趋势,这些人首先就会将大半的家产和人转移,自然不会等着周楚趁火打劫

  他们这种人,从来都是狡兔三窟的,这一点,很多人在朝中为官的时候,便深谙此道

  崔文奎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选择了闭嘴

  他很清楚,鼓动张家两兄弟造反,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他们江南士绅集团的权势将会再上一步,在整个大明只手遮天,赌输了,无非是损失一小半家产和人

  对于这些人而言,别说是这点赌注了,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哪怕有可能让家族覆灭,他们也是敢干的

  只要利益够多,这些人的眼睛一红,也就想不了这么多了

  很快,周楚就从楚辉祖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

  得知这些人想让张家兄弟造反的时候,周楚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

  即便他们不这么做,周楚也有这种打算,因为周楚想要快速整合整个江南,就需要这么一把大火

  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周楚留着张太后,那时候怕两兄弟被这些人蛊惑的造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皇帝还是周楚手中都没有兵权

  再加上当时人在京城,对江南的掌控力可以说几乎为零

  但现在不同了,周楚手中兵权在握,整个江南的局势可以说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无论发生什么,周楚都有信心收场

  很多时候,同一件事,在不同局势下,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

  就像是同一个人,他的性格在他年轻的时候能成就他,他便认为自己的这个性格是自己成功的根本原因,于是便一直信奉自己的处事原则,还逢人就自夸

  但他不知道,他的这种性格,只是在当时的某个特定时期,特定环境,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过了一二十年,周围的环境和一切都变了,他如果还按照自己的这种处事原则去做事,往往起到的是反效果

  很多人都不懂的辩证思考,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一个人和同一件事,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了一个人

  在京城的时候,周楚不想让江南发生叛乱,但现在不同,周楚知道江南商会这些人的想法之后,恨不得给他们加把火

  “这样,你告诉他,不是每家都要出人吗?我们也出人,到时候让他安插一百多人到张家兄弟造反的队伍之中”

  周楚看着负责和楚辉祖接头的暗桩说道

  接头这种事,自然不能周楚自己来干,太多人盯着周楚了,倘若周楚去接头,恐怕早就暴露了

  “对了,把初六调过去,让他看着安排,张鹤龄不是喜欢赌吗?”

  周楚冷笑道

  安排完这些,周楚写了一封密奏,皇宫之中的张太后,也该动一动了

  京城,皇宫之中,嘉靖这些天就看着江南来的奏折高兴了

  最近半个月,江南弹劾周楚的奏折如同不要钱一般,在内阁都快堆积如山了,杨一清和杨慎等人经过筛选之后,将其中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呈给了嘉靖,其他大多数内容基本相同的,也就直接作废了

  这些天朱厚看着江南的这些弹劾周楚的奏折,在御书房嘎嘎乐,这些人将周楚说的越是妖魔化,越是言辞犀利,朱厚越是高兴,因为他清楚,越是这样,说明江南这些人越着急

  这便是朱厚想看到的局面

  至于办周楚?开什么玩笑?没看现在一车车的财物往京城拉吗?整个大明,一千个官员加起来在朱厚心中都比不上一个周衡器的分量重

  像这种一个人几乎把所有事都办了的臣子,纵观整个有明一朝,哪个皇帝有过?也就自己了吧?

  每每想到这里,朱厚都极为得意

  在他看来,周衡器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永远知道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懂进退,有分寸,很多事甚至不需要自己去考虑,周衡器就为自己考虑到了,而且所言所行,从不逾矩

  比如当初周衡器提出要几个太监帮他养马的时候,朱厚就极为高兴,太监是什么人?那不都是皇帝的人吗?周衡器此举无疑是在主动将皇帝的眼线放在自己身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周楚前往苏州府,准备练兵,特意去德清公主那里要了林鹿林两兄弟,这一点朱厚也清楚,为此还特意嘱咐了自己的姑姑,但凡周衡器的要求,无有不允

  这等臣子,让朱厚想起了唐朝的郭子仪,但在朱厚看来,周衡器远远强于郭子仪

  “陛下,周大人的密奏”

  黄锦一路小跑来到御书房道

  “快!快!朕要看看衡器说了些什么”

  嘉靖满脸兴奋道

  从黄锦手中接过密奏,嘉靖急忙打开,看到密奏的内容,脸色一变

  “这些人简直是无法无天”

  说完这话,嘉靖继续看密奏,很快脸色转喜

  “不愧是衡器,妙啊,此计甚妙”

  看到精彩处,嘉靖恨不得拍两下书案

  “黄锦,你去将宁寿宫贴身伺候太后的几个婢女叫过来,朕有话交代他们”

  “是,陛下”

  黄锦听到这话,再看嘉靖那藏都藏不住的喜色,心中猜想应该是周大人要有大动作了,想到这里,黄锦不敢怠慢,脚下加快了脚步

  两日后,宫中传出消息,昭圣慈寿太后张氏突然在御花园赏花的时候,不慎落入荷花池之中,染了风寒

  陛下得到消息之后勃然大怒,将宁寿宫伺候的宫女痛斥了一顿,随后便安排了太医院新任职的御医前往宁寿宫为太后治病

  没人知道,为何太后会在三四月份的天气去赏花,京城三四月份的天气最不稳定,冷的时候冷死,偶尔也会很暖和

  现在这个月份,御花园的花应该还没开吧?很多人心里这么想,却不敢说出来

  张太后本身岁数就不小了,再加上太医不小心开错了药,太后是寒症,应该开热性的药,太医偏偏开的是寒性的药,如此一来,太后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坚持了半个月的时间,昭圣慈寿太后张氏薨了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动,百官无比伤心

  江南那些豪绅们得到这个消息,纷纷大喜过望

  “真是天助我也”

  这些豪绅纷纷涌入张鹤龄在苏州府的家中

  “昌国公节哀啊,太后被皇帝迫害而死,昌国公不如反了吧”

  原本正在府上和新纳的小妾玩耍的张鹤龄听到这话,顿时傻眼了

  “啊?”

  着

第138章 各方谋划,新的宝船下海,王阳明惊了

  张鹤龄骤然得知张太后薨了,整个人也很懵,随即而来的便是难过

  他难过不是因为自己的姐姐死了,而是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张鹤龄虽然又蠢又坏,但他还算有些自知之明,明白自己能有现在的一切,之前那么多事没被查办,都是因为自己有这么一位姐姐

  突然得知张太后薨了的,整个人如同被抽掉了脊梁一般,变得茫然无措

  就好像一个一直被大人庇护的孩子,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庇护,出现在阳光之下,再无遮掩

  “国公大人,京城传来的消息是太后因为在御花园赏花,不慎落水,这种鬼话谁能信?京城这个时节有什么花可以赏?”

  之前在华亭县县衙被周楚怼的哑口无言的老头陈经,此时仿佛在设身处地的为张鹤龄着想一般,为他剖析真相

  实际上这些破绽正是嘉靖故意留的,他要做的就是大家面上都过得去,却又能让人察觉到不对,如此一来,张鹤龄兄弟便有了足够的造反理由,不造反也不成,正所谓兔死狐悲

  张太后都死了,朝廷会放过他们这对兄弟吗?

  这便是阳谋,一切都摆给你看,你却只有造反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无论是江南士绅们,亦或是周楚和嘉靖,都希望张家兄弟造反,这两兄弟俨然已经成为了双方的棋子,造反的命运早已注定,甚至失败也是注定的

  不同之处在于,江南士绅们想通过这场造反尽量闹的大一些,届时周楚和朝廷不好收拾局面了,他们再出面解决,便可以让整个江南士绅集团在朝堂上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而周楚和皇帝则希望通过这场叛乱,大幅度削弱江南士绅,倒也没指望将这些人全灭了,但只要削弱一半,这些人就需要时间恢复元气,短时间内不敢太跳

  周楚很清楚,即便此时将这些人全灭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出现新的士绅集团,这个阶层是消灭不完的

  只需要不断地抑制就可以了

  “啊?造反?”

  张鹤龄显然被这两个字吓到了,差点跌倒,得亏被他的小妾扶住了

  “国公大人不必惊慌,如今朝堂诡异,皇帝显然是要对昌国公和建昌侯你们二人动手,否则也不会对太后动手了,国公倘若不想身首异处,便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

  陈经继续劝说道

  “陈老此言差矣,怎么能是造反呢?明明是太后被迫害而死,如今的皇帝被奸臣所惑,国公大人不过是清君侧罢了”

  旁边的另外一个老头摇头晃脑道

  陈经听到这话,一拍脑袋

  “对对,是我老糊涂了,清君侧,清君侧”

  张鹤龄直到此时,脑瓜子都是嗡嗡的,他的大脑完全处理不了如此密集的信息,不过陈经等人并不着急,他们干脆在张鹤龄的这个苏州府别院的客房住下,毕竟造反这种事,无论是谁,都无法很快下决心的

  只要他们日复一日的劝,帮张鹤龄两兄弟剖析利害,张经等人相信,这两兄弟只有造反这条路可以走

  与此同时,周楚出现在了船坞之中,前面几个月,船坞的规模经过了大范围的扩张,同时造船的工匠又招收了不少

  整个船坞可以同时造四艘宝船,产能相较之前提高了很多

  今天正是船坞新造出来的四艘宝船下水的日子,对于船坞这么高的效率,周楚有些意外,不过想想永乐年间,郑和的宝船船队有两百多艘,也就释然了

  倘若造船的效率太低的话,穷尽永乐一朝,恐怕也造不出两百多艘宝船

  最新造出来的四艘宝船,因为有了云瑾从南洋弄过来的那些木材做龙骨,船体比之前的那一艘要大的多,每一艘的体量都在之前的两到三倍,但这还远不是极限,而是周楚要求船坞先尽快造出来几艘宝船,船坞的工匠们才选那些不算是特别大的木材做的龙骨

  这四艘宝船上该有的配置,周楚都安排上了,子母炮,燧发枪以及水手等等

  有了这几艘宝船之后,云瑾率领的军队便可以进一步扩张了

首节上一节120/1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