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圣孙! 第162节

  越想越觉得应该去看一看,于是他便将这件事说与房玄龄和萧,和他们商量商量,这登州是不是应该去。

  房玄龄作为辅政大臣,自然是不能去的,但毕竟这事业也有高阳公主一份,再加上李象对他们家的照顾,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反对。

  萧就更不用说了,作为李象的老师,他表示强烈的支持。

  两个重臣都已经同意了,李世民便下定决心,带着一半的朝廷班子,去登州瞧一瞧,看一看。

  一方面是学习登州致富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给好大孙扬扬名。

  最主要的原因是……半年不见好大孙,老李是真的想念啊!

  哪怕经常派人来回传递书信,老李都觉得想念的紧,恨不得把李象扛在肩上悠来荡去。

  登州的日子红火,不仅吸引了李世民的目光,自然也引起了商人们的注意。

  这么大的一个产盐区,还盛产咸鱼,谁不动心?

  闻着咸鱼味儿到来的商人们,却在登州城碰了壁。

  无他,百姓们不相信他们,只相信能够一直稳定收购他们鱼获和晒盐的登州都督府。

  另一方面也是商人们给出的价格并不能让百姓们满意,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得知商人们的报价之后,对于登州都督府对他们的爱护,百姓们又有了新一层的认知。

  只有登州都督府,只有恒山郡王,心里才是真正装着老百姓的啊!

  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商人们又不肯放过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所以便瞄上了登州都督府。

  求见登州都督府长史冯清后,结果却被冯清告知,登州都督府的生意,已经完全被高阳公主垄断了。

  但是高阳公主的门路……谁也不认识啊!

  好在冯清还算负责,在晾了他们两天之后,表示高阳公主同意见一见他们。

  商人们大喜过望,只要能见到高阳公主,一切好说。

  他们当然知道,恒山郡王组建的商队,就是高阳公主在管。

  高阳公主将廉价的大唐商品输送到草原,再从草原上换取牛羊等值钱的东西偏生还是草原人心甘情愿的。

  即便是让他们出一点血,也认了,只要能跟着喝口汤,比什么都强。

  在商人们的期待之下,终于熬到了第二天。

  都督府当中,他们终于见到了高阳公主。

  “草民等参见公主。”

  商人们毕竟是商,在这个四民不平等的时代,他们只能规规矩矩地冲着李漱行礼。

  李漱倒是没打算抬他们的地位,毕竟李象可是和他提醒过这一点。

  “平身吧。”她目光轻扫这群人,对都督府中的侍从说道:“看座。”

  商人们诚惶诚恐地道谢,随后坐在了侍从们递过来的胡凳上。

  “你们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李漱放下手中的茶杯,停顿片刻后,继续说道:“只是现如今朝廷商队足够吃下登州的产出,若是们也想从中分一杯羹的话,当然没有问题,只是……不知道你们能够付出什么样的诚意。”

  商人们心中尽皆一凌。

  到底是公主啊……

  尽管已经做好了被痛宰一刀的准备,可他们还是没想到高阳公主竟然这么难对付。

  (三更送到!)

第172章 象儿,我恭喜你发财了(求月票)

  既然高阳公主都这样说了,那还能说什么呢?

  “我等一切以公主马首是瞻!”商人们纷纷表态,既然想吃这碗饭,那就得先当孙子。

  更何况是和高阳公主低头,说出去也不丢人。

  看到商人们如此上道,李漱也颔首表示满意。

  “既如此,那总要有个章程。”李漱沉吟片刻:“本宫已经与登州都督府商议完毕,可以给你们发放经营登州海产品的营业执照。”

  听到这话,商人们心中一喜。

  虽然不懂什么叫做‘营业执照’,但大体上还是能明白李漱的意思的。

  “但是呢。”李漱话锋一转:“目前海产品由都督府统一收购,你们也只能按照执照上来获取都督府的配额。”

  “敢问公主,‘营业执照’在哪里可以办理呢?”为首之人问道。

  李漱说道:“登州如今百废待兴,恒山郡王打算在登州搞建设,需要木材、铁料、石材、布匹、粮食等等,总之一切都需要。”

  “这就需要看各位的诚意了,都督府允许各位用运送过来的货物,来换取登州的海产品。若是运送过来的货物达到一定数额,都督府自然会给你们发放营业执照。”

  李象和她说得也很明白,朝廷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发展登州,赚钱只是顺带的。

  既然商人们有意,那朝廷自然也顺水推舟。

  而李象也和李漱提过,登州的百姓当然不能总吃鱼肉,粮食还是要吃的。

  但是登州是盐碱地,自己产出的粮食,并不足以供给整个登州。

  用鱼换呗

  李漱提出的这个条件并不算苛刻,商人们在心下仔细盘算过后,发现还是有很多的赚头。

  但前提在于,都督府的价格给得合理。

  看到他们的迟疑,李漱便说道:“你们放心便是,登州都督府会给你们一个合理的价格的。”

  这话一出,众商人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只要有得赚,那就可以干。

  并且高阳公主代表的不仅是登州都督府,而且还代表着皇家。

  皇家背书,那肯定不会坑他们就是了。

  当然李漱也没打算坑他们,信用这东西一旦崩塌,再想重新建立起来,可是难如登天。

  “既是公主如此说,那我等便跟着都督府干了!”为首的商人说道。

  “对!跟着都督府干了!”众位商人纷纷附和。

  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商人们很快便将登州所急需的材料,从全国各地运送了过来。

  登州都督府也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价格,双方都很满意,登州都督府有不少赚头,商人们也有不少利润。

  双赢才能持久,单方面的压榨是行不通的。

  如此皆大欢喜的结果,商人们的积极性更高了。

  第一次只是尝试,后面则是重头戏。

  李象将都督府和商人之间的生意,全权委托给了李漱,他自己则对登州重新进行规划。

  登州现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赶紧兴建一个大型的新码头。

  原有的码头已经不足以现在使用,船队几乎将蓬莱县的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商队也是如此,商人们从四面八方调集物资,运送到登州,往来络绎不绝的行商队伍,把四方的城门堵得难以寸进。

  不止是码头要重新修建,就连县城也要重新扩建。

  登州目前的地位,就相当于大唐的经济特区,处于一种高速腾飞的状态。

  若是按照现在这个速度膨胀下去,仅仅一个上等州,大概是满足不了它的地位的。

  登州城里在忙碌,洛阳城中也没有闲下来。

  李世民早在几天前就带着朝臣离开了洛阳,一起前往登州考察学习登州模式的先进经验。

  现如今的洛阳城之中,只剩下了李承乾一人,还有房玄龄等半数重臣。

  李承乾看着面前的奏疏,一个头比两个大。

  “我也好想去登州啊!”他伏在案几上,发出一声不甘的吼叫。

  然而没有办法,李世民离开了洛阳,朝廷总要有人坐镇。

  身为当朝皇太子,李承乾是必须留在洛阳监国的。

  一方面是要处理朝政,另一方面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房玄龄坐在一旁,也是感觉有些沮丧。

  他何尝也不想去看看?

  奈何处理政务这一块儿,还得依仗他,光靠李承乾也不是太行。

  若是有下次的话,一定让长孙无忌留在朝中!房玄龄恶狠狠地想道。

  且不提留守老人……不是,留守儿童……也不对,总之就是,李世民一行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登州境内。

  所到之处,真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一路上路过的人家,不是在晒咸鱼,就是在掏鱼肠子喂鸡鸭。

  或者还有家里稍微阔绰一点的,甚至还在盖房子。

  百姓们的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眼中满是对红火日子的畅想。

  “好啊,好啊。”李世民骑在马上,不住地感慨着:“象儿当真是有为啊,这登州治下,不说是物阜民丰,至少也可以说是人人安居乐业了。”

  “恒山郡王当真是陛下之圣孙啊!”长孙无忌打蛇随棍上地捧了一句。

  不冲别的,也得冲长乐公主那几万贯的分红啊!

  虽说捐给了水师,但长孙无忌更高兴了。

  长孙无忌家里是有钱,但是再有钱的人家,也不会嫌钱多啊!

  更何况这不是几百贯几千贯,而是几万贯!

  甚至可以预见,只要这登州继续红火,这分红也会持续下去。

  这可真是摇钱树啊!长孙无忌在心里琢磨着。

  心中更是对李象的钦佩,在他看来,李象不仅可以带着手下的人发家致富,甚至还可以带着百姓们一同奔向好日子,这样的人简直是天生的君主材料。

  皇帝出行,总要提前通知的。

  李世民一行人来到登州三十里外的时候,早有人来到登州都督府中,通报老李的行程。

  李象不敢怠慢,立刻叫人将正门清场,等候迎接李世民的到来。

  而他则带着蓬莱县内的登州全部官吏,前往正门外十里处迎接。

  这是迎接皇帝的基本礼节,就算是身为老李的大孙子,李象也是不能怠慢的。

  远远便看见了仪仗,所有人当即便下马,准备迎接天子圣驾。

  等到李世民接近时,李象站在最前方,大礼参拜。

首节上一节162/3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