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圣孙! 第141节

  李象倒是没意外,毕竟历史上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李治便是以太子的身份在洛阳监国。

  他在心里暗自嘀咕了一番,幺叔啊,你不上来祸害大唐,也是为你好啊!

  李世民进入洛阳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见镇守洛阳的地方大员和本地权贵,警告安抚一番。

  在经天纬地的天可汗面前,当然没有人敢炸刺儿,所有人都表现得如同顺毛驴一样,皇帝说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听说皇帝来到洛阳,准备亲征高句丽之后,洛阳百姓的热情,可不比长安城要差。

  更何况,作为隋炀帝时期的首都,洛阳城当年可有不少人去跟着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把命都留在了那里。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就像是烈火一样,点燃了洛阳人的熊熊复仇火焰。

  高句丽?

  这口气,忍了三十多年了!

  无数白发苍苍的老人,把自己的儿子孙子送到洛阳宫门口,跪在地上恳求皇帝,允许他们的儿孙参军,跟着陛下一起去征讨高句丽。

  哪怕不要军饷,不要军功都可以,俺们就是要为祖辈复仇!

  甚至还有老人说,虽然年迈无法上阵杀敌,但也愿意跟随辎重运送军粮,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李世民站在宫城之上,满含热泪地看着下方请战的百姓,心潮澎湃不已。

  “看到没有,这就是民心。”李世民转过身,对李承乾三人,还有李象说道。

  李象按着城垛,看向下方。

  这就是汉家文化之中,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啊!

  洛阳百姓的请战,不仅感动了老李一家,更让有心人大受震撼。

  很多人都以为,李世民打高句丽,肯定会引起百姓不安。

  毕竟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事情才过去没多久,很多老人还活在世上。

  隋炀帝在辽东折戟沉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前车之鉴不远,百姓们对于征讨高句丽的事情,肯定是大为反对。

  然而百姓用实际行动,让他们瞠目结舌。

  原本还对李世民御驾亲征颇有微词,甚至蠢蠢欲动想要借机搞事的人,纷纷将那颗心按死。

  一切等征讨完高句丽,视情况再说吧!

  在安抚完百姓以后,李世民想到了一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仁轨。

  刘仁轨在李世民的印象当中十分深刻,毕竟他当年只是县尉的时候,便敢打死横行不法的正四品折冲都尉。

  当时的老李本来很生气,但召见刘仁轨聊了几句后,便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不仅不加惩处,反而提拔他为咸阳县丞。

  贞观十四年秋时,李世民准备到同州围猎。

  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刘仁轨上表劝阻。

  老李于是下诏慰劳说:“卿职任虽卑,竭诚奉国,所陈之事,朕甚嘉之。”

  随后,刘仁轨便被授为新安县令。

  新安县就在洛阳的治下,来到洛阳的第一刻起,李世民就想起了刘仁轨这个人。

  听说是刘仁轨,李象的乐子人本质就起来了。

  刘仁轨这个人他当然听说过,白江口之战把高句丽、百济和倭国三国的军队按在地上摩擦。

  说起来,除了大清以外,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在朝鲜半岛对战小鬼子都是胜绩。

  就算是摆烂如明摆宗万历,都能把小鬼子吊起来打。

  而刘仁轨和苏定方不太对付,李象当然也知道。

  要不……就把刘仁轨也塞到水军,和苏定方在一起厮混一下?

  前世的龃龉嘛,肯定影响不到今生。

  不知道这俩人凑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李象是真的好期待啊……

  而且这人命很长,一直活到了武周垂拱元年,享年八十四岁,够李象用很久很久。

  召见刘仁轨之后,李象就和李世民说了这件事。

  “你怎么知道他适合去水军?”李世民感兴趣地问道。

  “孙儿念刘正则是个人才,总不好叫他在县令任上蹉跎岁月,不如跟着孙儿在水师当中建功立业。”李象笑着说道。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象,总觉得这孙子好像秋天的花栗鼠一样,喜欢囤积一点什么。

  罢了,反正这大唐总归要传到你小子手里,提前培养点人才也没什么。

  想到这里,李世民便看向刘仁轨问道:“正则,恒山郡王所言之事,你可同意?”

  刘仁轨刚刚就在那里憧憬地看着李世民,他一身所学,当然希望有一个展示舞台的机会。

  李象所说,正中他的下怀。

  在听到李象的分配后,他哪里会有不愿意,当即便兴奋地说道:“臣愿意!”

  李世民沉吟一番后说道:“好,那你暂时便跟着恒山郡王好了,待到水师训练完成,你便随军一起征讨高句丽!”

  “臣刘仁轨,谢过陛下!谢过恒山郡王!”刘仁轨激动万分地说道。

  (二更送到)

第153章 阴谋败露

  自从在草原上被李象“阴”了一手之后,山东士族便怀恨在心,尤其是崔氏叔侄,恨不得把李象给撕成碎片。

  然而他们根本就没想过一个问题,若是他们不那么贪婪的话,李象的谋划根本就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当然,钱肯定还是可以赚一笔的。

  然而回到博陵没几天,便听说了科举改制的消息。

  这道消息,如同入了茅坑的石头一样,在世家门阀当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民fen!

  其他倒还好,主要是最后一项,根据地域分配名额,这可是在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地在撅世家门阀的根基。

  就在他们愤愤不平的时候,又有一条消息从长安传出。

  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弑君之后,悍然兴兵进攻新罗,皇帝震怒之下,准备御驾亲征高句丽了!

  这消息传到博陵,自然引起了崔氏叔侄的注意。

  这一次在草原上吃瘪,不仅丢了名声,甚至还失去了薛延陀这个助力。

  他们当然不傻,离开之前拔灼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对劲儿了。

  他们十分有理由怀疑,那些人就是拔灼派出去的。

  结仇到了这个份上,又怎么可能说动人家弑父自立,跟着他们一起给大唐添堵呢?

  在仔细思索过后,崔挺之和崔鉴叔侄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高句丽,面见渊盖苏文。

  刚开始,渊盖苏文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儿。

  但很快,崔挺之便拿出了拔灼的金刀,还有李佑的信物。

  “大莫离支请看,这是薛延陀可汗嫡长子拔灼可汗的金刀,这一个则是大唐齐王李佑的信物。”崔挺之抚着胡须,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渊盖苏文只是扫了一眼,他的确是想到了某可能,但还是神色如常地问道:“不知崔先生给我看此物,意欲何为?”

  “在下知道,高句丽现如今迫于国内压力,故而才会对新罗开启战端。”崔挺之老神自在地说道:“若是新罗入长安求援,大唐定然不会坐视不管,若是大唐勒令高句丽退兵,大莫离支又当如何?”

  “又能如何?无非就是听从大唐罢了。”渊盖苏文装作无所谓地说道。

  “若大莫离支果真如此天真,恐将为祸不远!”崔挺之说道。

  “先生的意思是?”渊盖苏文一双狼一样的眼睛死死盯着崔挺之。

  崔挺之丝毫不为所动:“大唐自认天朝上国,而贵国先王之死,无论如何,大唐都会问责于大莫离支,届时您一退再退,若是大唐再令贵国国王,交出大莫离支,您又当如何?”

  “如此,还请先生教我。”渊盖苏文正色说道,“我亦想不屈从于唐朝,奈何大唐兵锋之盛,我高句丽又是腹背受敌,只恐到时无法抵抗大唐!”

  “这两样信物,便可让大莫离支高枕无忧!”崔挺之笑着说道。

  “哦?”渊盖苏文挑眉问道。

  “大莫离支应当知道,大唐境内如今开展一项项的改革,皆是针对我五姓七望而来!我等不想坐以待毙,欲要奋起一搏。”崔挺之说道:“在下正好与薛延陀可汗之子熟识,约为兄弟;而大唐齐王,也与我颇有渊源,若是大唐敢于出兵攻伐高句丽,届时高句丽在前拖住唐军,薛延陀在外,齐王在内,与大莫离支三处,唐军必然溃败!”

  虽然和拔灼掰了,但崔挺之还是可以利用信息差,用金刀欺诈一番渊盖苏文的,毕竟这金刀是真的。

  “好!”渊盖苏文当即便答应了下来:“若果真如先生所说,那大唐将不足为惧!”

  他也想怀疑崔挺之,但他现在的处境,让他只能选择相信崔挺之。

  渊盖苏文现在这个位置不能退,一旦往后退一步,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跌下去,就是粉身碎骨。

  崔挺之叔侄的这番话,便是渊盖苏文面对唐使的时候,为何会那么硬气的原因,甚至连服软都懒得软一下。

  他对于崔挺之叔侄的话深信不疑,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越在这种时候越容易相信别人。

  在说动了渊盖苏文之后,崔挺之叔侄一直等到渊盖苏文接见完唐使,便又回到了大唐。

  这一次,他们来到了齐州。

  与此同时,他们也听说了圣驾准备开赴洛阳的消息,李世民正式准备御驾亲征!

  二人没有拖延,即刻就来到了齐王府。

  “崔先生!”齐王李佑听说崔氏叔侄求见后,不敢怠慢,立刻出府相迎。

  这副礼贤下士的姿态,看起来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不敢劳动齐王大驾!”崔挺之表现得十分惶恐,和侄儿一起躬身叉手。

  “嗳,崔先生之于我,就如同汉高之有张良,昭烈之有孔明,小王得先生相助,真是如鱼得水啊!”

  李佑极尽吹捧之能事,这段话还是年后阴弘智强行逼着他背诵的。

  崔挺之立刻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道:“怎敢当大王如此夸赞?在下愧不敢当。”

  “先生休得过谦,请进。”李佑邀请崔挺之道。

  “大王请。”

  几人进入齐王府之内,李佑立刻命人去进上好的香茶。

  先是品茗,而后李佑才缓缓问道:“崔先生从何而来?小王也曾派人到博陵去请,奈何先生不在博陵,只恨不能时时见面,以慰相思啊!”

  这话说的……

  崔挺之心里一黑,心想我就特么不是你老师,不然肯定揍你一顿狠的……

  这相思是这么用的?

首节上一节141/3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