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忽悠 第364节

  而张云逸虽然也对夏金桂有几分好奇,可天工院筹建两间工厂,外加弹劾李从文的事情,倒也无暇分心。

  加上好巧不巧,夏家上门的日子,正撞上云光奏折抵京,他也就没凑这个热闹。

  “小侄云山、云海,见过侯爷!”

  在荣国府接待夏家的时候,张云逸也在仙学内,接见了云光的两个侄子。

  不愧是将门出身,二人比之张云逸,也只矮了半个头,一身皮肤黝黑,显然与养尊处优的贾家小辈不同。

  虽然两人与张云逸的年纪相仿,可他与云光同殿称臣,加之身份上的差距,这声侄儿倒也不算违和。

  张云逸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免礼,转而向贾琏道:“有劳琏二哥了!府里还有客人,就不留琏二哥了。”

  因不清楚张云逸与荣国府的真实关系,虽有言在先,二人却也没越过荣国府,直接上门。

  而是先找到了贾琏,通过他引荐。

  打发走了贾琏,张云逸方才询问二人道:“折子送上去了?”

  “是!”云山躬身道,“年前张守备一纸诉状,将李衙内告上了长安府,只是,李衙内乃是长安府尹的小舅子,事情一直被压着。这才求到大伯那里,大伯已经将前因后果,都写在了折子上。”

  云海接过话头道:“大伯吩咐我兄弟二人,来侯爷身边听用,若是有什么吩咐,让我们传消息回去,也方便些个。”

  张云逸点了点头,询问道:“你们原先是做什么的?过来不会有什么手尾吧?”

  “回侯爷,小侄二人,原先在大伯帐下,做个亲兵护卫,大伯原打算让我们历练几年,再行安排,如今,还算不得正经差事。”

  古代的军制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从总体上来说,是在府兵制和募兵制之间徘徊。

  打从隋唐有了募兵制开始,国力强盛的时候,多以募兵为主,而国力衰败,军纪糜烂,则以府兵为主。

  募兵好理解,属于职业军人,而府兵,则相当于民兵。

  农忙时为民,农闲时操练,战时则赶鸭子上架。

  前世耳熟能详的木兰辞里有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府兵的真实写照,甚至还需要根据兵种,自备马匹、武器。

  当然,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到了隋唐,逐渐引入募兵制,这种局面也得以改善,马匹军械不再需要自备。

  这就相当于,打工还要自备干粮,办公用品,士气、战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即便到了大夏朝,也难以完全摒弃府兵制。

  与另一时空的明朝相似,大夏也采取了军户制度,承平年代,重文轻武,军户的盘子就那么大,经过几代人下来,原本的军户后代,又看不到建功立业的希望,早已没了祖辈的血气。

  除了边军和禁军,大部分都以战力低下的府兵为主,导致战斗力低下,军队里良莠不齐的情况。

  所谓,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是因为换了将领,容易对军队的战力产生误判。

  倘若所有军队都是统一的训练强度和素质,哪怕是临阵换帅,又岂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也是,张云逸在组建铁道警卫队和以后海军,极力避免的状况。

  张云逸看得出来,为将者又岂会不知?

  只要稍有些见识的,哪怕是出于私心,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也不会坐视这一情况。

  

  所以,便会另辟蹊径,一边吃着府兵的空饷,一边把府兵空饷的银钱,拿来招募并培养亲兵,做为攻坚和中坚力量。

  听闻云山、云海两人是云光帐下的亲兵,张云逸放弃了原先安排他们进入仙学的想法。

  “铁道警卫队刚组建不久,正在训练阶段,本侯也正为此事发愁,你们就先去那边,帮忙指导训练,顺便也熟悉一下火器。”

  说到这,他略一沉吟道:“现如今,还不好给你们安排官职,等事情解决了,再做安排。”

  李从文给他使绊子,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给他行了方便。

  虽然,从战术战法上来说,热武器与冷兵器不同,可训练这一块,却也不无参考的价值。

  当然,他也会掺杂些现代的令行禁止的相关训练,并考察云山、云海二人的能力。

  留云山、云海二人在身边听用,不可能瞒得过有心人。

  可一旦当面锣对面鼓的闹开,也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了。

  再遮遮掩掩,不但显得底气不足,也有些小家子气。

  只是,话虽如此,却不好让人抓住把柄。

  这也是云光并未让自家儿子前来,而是安排两个侄子的原因。

  所以,只能委屈一下二人,暂时做个名不副实的教官了。

  “侯爷放心!大伯来前已经告知我二人,全听侯爷安排!”

  张云逸深感欣慰的点了点头,虽是某种程度的利益交换,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不能因此偏废。

  云光想要借他的势,他也想用云家的人,这样彼此各取所需,才能绑定的更加牢固。

  只看二人的身体素质、皮肤和谈吐,也不大可能是贾家那些养尊处优的二世祖。

  他立即起身,冲二人招呼道:“我这就带你们去大营,先熟悉一下,顺便抽空把长安的情况,写一份出来。”

  李从文毕竟从潜邸就跟着皇帝,万一奏折送上去没什么作用,就得扩大影响。

  把长安那边的事情问清楚,方便在报纸上刊登、造势。

  ……

第566章 因势利导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爱卿与李爱卿,都是朕的肱股之臣,岂能因为些许争执,把这些事情刊登上报,闹得人尽皆知?”

  奏折是正月二十五送达,虽也闹出些水花,却没起太大的波澜,张云逸也只得刊登上报。

  对于臣子们的明争暗斗,万隆帝并不介意,甚至,还乐见其成。

  毕竟,李从文也是正经进士出身,又官拜尚书,与张云逸形成对立,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科举与仙学的对立。

  只是,张云逸把这事闹到报纸上,让他有些不满,看到报纸,便立即将张云逸召来训话。

  张云逸并未反驳皇帝的说法,倒头便拜:“皇上明鉴,臣确实有些私心……”

  说到这,他却话锋一转:“只是,臣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稳固,若说私心,确有仙学和王徽的缘故。”

  “王徽?”

  “臣不敢欺瞒皇上,这张守备正是王徽表兄,亦是设计出连弩的张鉴之子。”

  “你是何时知道的?”

  “臣不敢欺君,去年王徽投奔仙学,目的就是让臣为他告御状!”

  “好胆!”万隆帝将龙案拍得山响,怒斥道,“既是如此,当时为何不报?”

  “皇上明鉴!当时只是王徽的一面之词,臣又与李尚书不睦,恐怕被人指摘公报私仇……”

  “呵!现在难道就不怕了?”

  “皇上容禀,臣虽担心冤枉了李尚书,可他若是面圣时候伸冤……”

  说到这,张云逸面露一丝小聪明被拆穿的尴尬,道:“臣因为惜才,便许了他一个面圣的机会,故而让他在宫门外等候,没成想,却碰上了李尚书……”

  有些事,瞒是瞒不住的,哪怕皇帝现在并未注意到。

  若这个时候还隐瞒王徽和张松渊的关系,一旦引起皇帝的注意,反而容易通过蛛丝马迹,导致信任危机。

  谎话七分真三分假,铁板钉钉的事实不好隐瞒,张云逸也不打算隐瞒,可心里的盘算,却可以任由他粉饰。

  “那他为何不当面对质?你又为何帮着隐瞒?”

  “臣只当他自知理亏,反正机会已经给过了,谁知他出来却说,担心打草惊蛇,李尚书会先下手为强,害他一家性命……臣不敢偏听偏信,因知道长安节度使云光,原是荣国府旧部,担心冤枉好人,便请荣国府贾赦之子,向云光探听消息。”

  说到这,他再度拜倒在地:“即便如此,臣仍旧不甚放心,让王徽修书,让其表兄去长安府衙伸冤,岂料,那长安府尹,娶了李尚书的侄女儿,堂堂五品守备居然也投告无门,实在是耸人听闻啊!”

  “先下手为强,害他一家性命?李从文虽然纵子作恶,可云光的折子朕也看了,那金哥乃是自缢,爱卿这话怕是说过了吧?”

  “皇上明察,臣起初也不相信,可荣国府贾琏回来,提起一事,让臣也不得不小心……”

  “什么事?”

  “张松渊毕竟是长安守备,云光去年便上书陈奏,只是那封奏折却石沉大海……臣这才不得不信啊,皇上!”

  听到这话,万隆帝的脸色终于有了些变化。

  沉吟良久,方抬了抬手,叹了口气道:“罢了,平身吧!李从文护子心切,也算情有可原,你速速派人下去,把尚未售出的报纸停卖,待朕查明内情,再做定断!”

  似乎是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万隆帝打岔道:“此次江南遭灾,是天数亦有人祸,仙界的仙民,可有土地兼并的烦恼?”

  岔开话题是一方面,同时万隆帝也十分清楚,江南的事情,虽然是因为病虫害导致,可事前做了那么多安排,却还是差点闹出民乱。

  究其原因,还是出在土地兼并上。

  这是自古以来的弊病,历朝历代都难以根除,他便抱着随口一问的心态,询问仙民有无解决之法。

  见皇帝岔开话题,张云逸并未钻牛角尖,而是笑道:“土地兼并,对于大夏来说,是陈年积弊,可对于仙民来说,却早有应对……”

  “哦?”万隆帝喜出望外,“快与朕说说!”

  “此事说来话长……”

  “无妨!快说!”万隆帝连忙催促。

  张云逸不答反问道:“皇上觉得,土地兼并的根在哪?”

  “欲望!民以食为天,有土地才有粮食!”

  这个问题万隆帝也是深思熟虑,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

  “皇上圣明!”

  

  张云逸拍了个不大不小的马屁,却话锋一转道:“不过,在臣看来,民心似铁,官法如炉,欲望虽是根本,可症结却出在皇权不下乡上!”

  说实话,张云逸并不想与皇帝谈论这个敏感的话题,可打虎不死,必被反噬。

  如今与李从文的梁子已然越节越深,若不能一棒子打死,后患无穷。

  只是,皇帝明显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也只能另辟蹊径。

  他深知皇帝有明君之志,所以,他才抛出了一个钩子,就看皇帝接不接。

  “说下去!”

  万隆帝面沉如水。

  “皇权不下乡,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避免了朝廷的机构冗余,却也造成了,地方上,乡绅势力的盘根错节。甚至,勾结、挟制地方官员的情况屡见不鲜。

  虽然朝廷也有相应的措施,如,官员不得在地方任上娶当地人为妻,避免沆瀣一气,可事实上却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

  毕竟,为官一方,想要政绩,不论是肃清治安,还是收缴税赋,都离不开士绅的协助……”

  他将皇权不下乡,以及士绅阶级尾大不掉的种种弊端,娓娓道来。

  万隆帝却是越听眉头越紧。

首节上一节364/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