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忽悠 第231节

  ……

第363章 贾母挖坑

  春节,本就是迎来送往。

  薛家虽借住荣府,却也少不得走动。

  这日,薛姨妈带着宝钗来到荣庆堂,给贾母拜年。

  贾母招呼二人坐下,方笑道:“宝丫头也到将笄之年了吧?”

  薛姨妈闻言一愣,看了眼正襟危坐的王夫人,回道:“可不是嘛!过了年就满十五了。”

  “哦?”贾母故作惊讶道,“她是哪天生辰?”

  “正月二十一。”

  “虽不是整岁,可到底是将笄之年,可不能轻慢了。”

  贾母笑容可掬道:“若不嫌我老婆子多事,不如就让我来替她做这个生日?”

  薛姨妈受宠若惊道:“哎哟!那可真是她的福气,求也求不来的!”

  “如今凤丫头有了身子,这事就交给她大嫂子办吧!”

  贾母犹豫了一下道:“我想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生分的似的。今儿我出个新法子,又不生分,又可取笑,不知姨太太意下如何?”

  “老太太想怎么样都行!”薛姨妈连忙回道。

  贾母转而向王夫人等人道:“我想着,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们道好顽不好顽?”

  虽说给薛宝钗办个生日宴也花不了多少,可正在缺钱的关口,蚊子也是肉,干脆来个集资。

  贾母虽然生活奢靡,花起钱来并不节省,可对于自己的体己,却把持的紧。

  否则,那批人参也不至于存的失了药性,都没拿出来。

  原著,一直等到王熙凤小产,王夫人求到她头上,才拿了二两。

  这世上虽不乏为了儿女奋不顾身的家长,却也有不到最后一刻,不肯撒手的父母。

  官中的银子和自己的体己,完全是两码事,这次若非因为想给贾宝玉找个依仗,她也舍不得拿自己的私房钱贴补。

  可饶是如此,她还是从官中挪了大头。

  见贾母来了兴致,王夫人笑道:“这个很好,但不知怎么凑法?”

  “倒也不必那么铺张,她那些兄弟姐妹,还未成家的,就不必凑热闹了,只咱们一家子再叫上逸哥儿,每家凑一份,有多少花多少。”

  说到这,贾母略一沉吟,率先表态道:“我出二十两。”

  给宝钗办生日宴,薛姨妈也当仁不让道:“那我也随老太太!”

  邢夫人王夫人道:“我们不敢和老太太并肩,自然矮一等,每人十六两罢了。”

  荣府成了家的,也就只有李纨和王熙凤了,二人虽不太情愿,可贾母都这么说了,也只得表态。

  王熙凤贾母并未说什么,却冲着李纨摆手道:“你寡妇失业的,又要你出力办事,就不必出这个钱了。回头逸哥儿那也叫他出二十两,大约也足够了。”

  百多两银子,虽比不上原著里替王熙凤攒的生日宴,却远比她给薛宝钗生日时的二十两要多。

  薛姨妈喜不自禁,贾母赚足了人情,一时间相谈甚欢。

  待到吃了午饭,见时间差不多了,众人纷纷告辞。

  贾母方摆了摆手道:“姨太太莫要急着走,我还有事与商议。”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已经让薛姨妈晕头转向,加之贾母又提及宝钞将笄在即,闻言不禁大喜过望。

  薛宝钗也是一般无二,连忙先行告退。

  待到众人都告退离开,贾母又打发走了一众丫鬟,方开门见山道:“我知姨太太家有售卖人参的店铺,原先我这里也存了不少,以备不时之需。只是你也知道,逸哥儿如今在内府供职,上回还送了株给林丫头入药,这东西放久了药性流失,倒不如给姨太太拿出去救人,倘或能救得一两条人命,也算给家里积些阴德了。”

  她自然不好意思说缺钱要变卖银子,故意摆高姿态。

  同时扯虎皮做大旗,抬出张云逸给林黛玉入药的人参,让薛姨妈误以为,真的多的用不上。

  其实,人参这种吊命的东西,谁都不会嫌多。

  贾母当初愿意拿出来变卖,也是考虑到有了张云逸,以后家里不会缺这玩意。

  呃……

  听闻不是谈婚论嫁,薛姨妈不免有些失望,只是,贾母才给薛宝钗置办生日宴,如今这点小事,却也不好推脱。

  

  连忙奉承道:“老太太真真菩萨心肠!”

  “哪里哪里!不过是年纪大了,见不得那些生老病死罢了!”

  贾母假意谦虚了一句,转而道:“不过,这人参到底有些年头了,虽还不至于彻底没了药性,怕是也比不得新参,姨太太若不放心,找人验一验,免得救人不成反害了人,我也不是贪那几两银子,价格上大可便宜一些,等卖完了再算也不迟。”

  毕竟同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贾母也不好意思明着坑薛家。

  只是,她吃定了薛家,笃定哪怕薛姨妈验出人参有问题,也不会退回。

  所以,以退为进,甚至让薛家不急结账。

  薛姨妈不疑有它,连忙道:“怎么会不信老太太呢?不知那人参……”

  “姨太太稍等!”

  贾母从罗汉床上起身,移步来到柜前,将那七八根手指粗细,装在盒子里的人参打开道:“姨太太也是行家,这几根人参不到百年也不远了,搁在外头都是有价无市的,我也是为了给子孙积阴德,也懒得计较,干脆凑个整,就按照万两银子算,姨太太回去自己过称,再算自行估价价格,你看如何?”

  她虽口口声声不看重银子,却句句不离银子,薛姨妈也不是个听出弦外之意的,连忙道:“就按老太太说的办,这人参虽不愁卖,可买得起的却不多,回头我就把银子送来,也免得忘了。”

  也不能怪薛姨妈上当,做为皇商,薛家虽经营人参的生意,可薛姨妈毕竟不是掌柜,对人参虽也熟悉,可相关知识,更偏向辨别真伪以及年份。

  药性这块,却有些强人所难了。

  贾母的人参虽然药性流失殆尽,可卖相不俗,否则,她也不至于一直当宝贝似的存着。

  加上薛姨妈怎么也没想不到贾母会这般坑她。

  故而,当即便拍了板。

  “那可真的了了我一桩心事了!”贾母顺水推舟道,“姨太太这就把人参都带回去吧!”

  ……

第364章 各取所需

  荣国府,东北角小院。

  正等着消息的薛宝钗,看见跟在薛姨妈身后进屋,捧着一摞盒子的同喜、同贵,不禁疑惑道:“母亲!这是?”

  “嗨!~快别提了!”薛姨妈摆了摆手,冲同喜、同贵吩咐道,“把人参放在桌子上,你们先出去吧!”

  “人参?”薛宝钗脸上闪过一抹狐疑,却并未急着追问。

  待同喜、同贵将人参盒子在炕桌上放好,告退离开。

  薛姨妈抖落了身上的大毛衣服,露出里头沉甸甸,娇养的身子,颤颤巍巍来到炕边,重重坐了下去。

  她方指着炕桌上的人参,抱怨道:“原以为老太太改了口风,没成想是托咱家给她清理这些用不掉的玩意。”

  “怎么这么多?”薛宝钗掀开盒子,叹道,“这东西怎么不留着,还拿出去卖?”

  “你说呢?”薛姨妈长吁短叹道,“逸哥儿上回送的那株人参,你又不是没见过,如今老太太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以后又岂会稀罕这些?”

  人难免会先入为主,荣国府又没节衣缩食,薛姨妈哪里想得到,贾母这是在砸锅卖铁。

  反倒以为张云逸送了品相更好的新参,人参多的用不掉,淘汰了这些品相不佳的陈货。

  “那倒也是!”薛宝钗低下头,拨弄着桌上的盒子,假装若无其事道,“这么多要卖到猴年马月?”

  大夏朝的人参价格,虽比不得清朝时期,动辄一两千两一斤,那么浮夸,可最低等的五等人参,也得五百两银子一斤。

  而贾母的人参,虽算不上最好的,却也称得上品质上乘。

  寻常人家哪怕是砸锅卖铁,也用不起普通人参,何况这种好参?

  即便是有些家底的富贵人家,有需要买个几钱、几两,应付过去,就差不多了。

  买得起的本就少,用量又不大,出货速度自然会慢上不少,所以薛宝钗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对此,薛姨妈自然也十分清楚,不禁摇了摇头,叹道:“那还能怎么办?难得老太太有事求咱们,难不成还推三阻四?好在这东西不愁卖不掉,大不了内府那边这种品相的暂时不入货,先把这几株卖了。”

  说到这,她忽然想起垫付银子的事,忙道:“对了!老太太那边的银子先给她结了,待过了年,再叫掌柜的过来,拿去店里慢慢卖。”

  薛宝钗皱眉道:“既是托家里寄卖,怎么还先结银子?”

  “老太太既挑头要给做生辰,可谓做足了文章,又话赶话似的,说只作价一万两,叫我拿回来自行定价发卖了,我还能怎么办?”

  她一把搂过薛宝钗,叹息道:“虽说在商言商,不必如此,可这不是不得已吗?老太太明显有意把大姑娘许给逸哥儿,虽说咱家的事你姨妈会帮忙,可大姑娘到底跟老太太更亲,这个时候能哄,还是哄着些的好,也免得节外生枝!”

  说到这,她看向桌上的人参,面露微笑道:“况且,这价格也还算合适,咱们也不是没利可图,眼下不过是拿现银垫着罢了。”

  若非看在价格还算公道,有利可图的份上,薛姨妈倒也难说,会不会心甘情愿,先垫付这笔银子。

  薛宝钗闻言,默然不语。

  薛姨妈说的是实情,做生意本就没有不备货的道理。

  薛家号称百万家资,虽有些水分,包含了固定资产,可托了张云逸的福,内府皇商又多了白糖和玻璃两项专营。

  多了这两笔进项,薛家如今比之往年,生意还要兴隆一些。

  虽然每每想到烧碱的生意,难免肉痛,却也不缺这一万两银子的流水,更何况其中还有的赚。

  思及此处,薛宝钗点了点头道:“母亲既这么说,那就按母亲说的办吧!”

  薛姨妈拍了拍她的粉背,叮嘱道:“你这就把银子给她送去,也好讨个巧。”

  “嗯!~女儿明白了!”薛宝钗答应一声,转而去里屋拿了银票。

  带着一万两银票,再度来到了荣庆堂,将银票递给贾母道:“母亲担心年节事忙,唯恐忘了,特意吩咐我,先给老太太送过来。”

  贾母拿人手短,倒也不吝夸赞,又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好让李纨在生日宴的时候准备。

  宝钗深知贾母年老,喜爱热闹,爱吃甜烂之食,便顺着贾母的喜好,张冠李戴,胡乱说了一通。

  倒是哄得贾母更加欢悦。

  只是,这终究是虚与委蛇。

  待到宝钗离开,贾母立即拉下脸来,并对鸳鸯吩咐道:“去把大老爷叫来!”

  她深知这个儿子的性格,担心他收不到银子,会从中作梗,闹出什么幺蛾子。

  眼下正值年关,还要与张云逸互相走动,担心他会从中作梗,故而刚凑齐了银子,还没等焐热,便急于把手尾了结。

  

  也不能说贾母轻易就中了圈套。

  她虽不相信贾赦,可对于张云逸的人品,却深信不疑。

  加上看出皇帝有意补偿,更不会有所怀疑,这才着了道,把半个家底,都交给了贾赦这个败家儿子。

首节上一节231/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