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利邱满脸通红,腾地站起来,指着赵士祯怒斥道:“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我们怎么被宗教禁锢了?我们怎么黑暗了?
我们沐浴在主的荣光里,享受着无上的荣耀,我们前途光明,生活幸福你根本不懂我们的情况,张口就在这里胡说八道!”
赵士祯熙然一笑,“你看你,怎么还急了!
你们既然举行这样的辩论会,总得让各方畅所欲言吧。
你们自诩沐浴在主的荣光里,看我们是愚昧无知。而我们认为自己奋发进取,看你们是迂腐黑暗。
两看相厌,很正常啊,所以才有这样的辩论会。”
听完通译翻译过来的话,周围响起了一片嗡嗡声。
许多学者和学子,还有中小贵族们,交头接耳议论着。
“明国人说的对,辩论就应该是这样。正是因为有了争议才要辩论,有争议肯定是双方意见不一啊。”
“是啊,辛普利邱嘲笑明国人愚昧无知可以,明国人讥讽教廷黑暗腐朽就不行。这是辩论,不是审判!”
看到场面有点趋向失控,维塔利连忙抬头看向正中间上首位。
坐在那里的格里高利十三世教皇,脸色阴沉,心里翻腾。
他知道,骂教廷和自己的人多了去,新教那边骂得更凶,被骂几句又怎么了?千万不要被明国人牵着鼻子走,扰乱视线,赶紧回到正题上去。
格里高利十三世开口道:“辩论会越辨越明,我们不要拘泥于细节,还是直奔主题。”
维塔利和其他聪明人一听,顿悟。
是啊,这难道不是明国人故意挑事,转移话题吗?
如果是这样,正说明他们心虚,不敢正面与我们辩论天文学上的问题。
越是这样,我们就要直击他们的弱点,把他们愚昧无知的真面目扒拉在众人面前,然后踩着他们的脸面,让教廷的声誉更上一层楼。
想明白的维塔利开口说:“辛普利邱教授,教宗殿下已经发话了,我们就不要拘于细节,要心胸开阔一些,让明国人阐述他们的天文学知识。”
辛普利邱还在义愤填膺,他没有想到那一层,但教宗开口,枢机主教发话,他也不敢违抗。
而且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自己对教廷、对教宗的赤胆忠心,已经当众展示。
于是气呼呼地地坐下。
维塔利转头看向赵士祯,“这位明国的赵先生,请你继续阐述贵国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
赵士祯呵呵一笑,“好。天文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们钦天监有专门的天文台,专司这方面的研究。
赵某不才,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是位门外汉。我就鹦鹉学舌,把我在大学课堂上,听到的公共课知识,简略的说一说。”
布鲁诺和赫尔曼对视一眼,明国也有大学,还有什么公共课!
天文知识居然是公共课的内容一部分。
几句话引起了布鲁诺和赫尔曼,以及周围其他学者学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赵士祯接下来说的内容。
“在我中国,一千七百年前的汉王朝,一位叫落下闳的学者提出了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天内充满了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面上”
地浮在水面上!
格里高利十三世和诸位枢机主教兴奋地交换着眼神,来了来了,他们开始暴露愚昧无知的缺陷。
但是辛普利邱等懂行的天文学家心头一震。
明国人在一千六百年前推出天体说,认为宇宙是圆球?
这有些不可思议。
辛普利邱知道自己研究的天动地心说,是一千四百年前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根据此前古希腊一些哲学家的理论总结整理出来的。
教廷纠葛了上千年,先是驳斥它为异端邪说,后来随着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提供越来越多的证据,教廷遮遮掩掩地承认,并叫御用学者把基教神学,与它融合起来。
最后在麦哲伦环球旅行,铁证如山的情况下,这才正式承认,然后宣布天动地心说正好验证了宇宙和地球是上帝精心创造的
辛普利邱虽然忠于教廷,但是满腹的学识,以及多年的研究让他心里很清楚,天动地心说是一千多年前的理论,这些年教廷和学界一直缝缝补补,其实千疮百孔,很脆弱的。
明国人一千六百年就提出了天体说,这么久的岁月过去,他们的理论会进化成什么样子,没人知道啊。
赵士祯继续说道:“两百年后,汉王朝的张衡对其完善,‘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
并制造了浑天仪,浑天仪分浑象和浑仪。
浑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再绘制陆地海洋,说白了就是地球仪。
浑仪是观测仪器,内有窥管,亦叫望管,用以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也能测定天体的黄道经度和地平坐标。
从前唐到前宋,一千多年来,我中国天文学家给浑仪增加了黄道环、地平环、子午环、六合仪、白道环、内赤道环、赤经环等等,愈加完善。
目前我中国有四台浑天仪,一台在北京天坛钦天监,一台在万历大学,一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台在南京大学。”
辛普利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们还在用这个浑天仪观测宇宙吗?”
身为资深天文学家,他马上听出浑天仪的高明之处。
赵士祯看着他摇了摇头,“这四台浑天仪,目前成了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基地,专门给中小学生参观学习用.”
“中小学生?”
“就是七到十六岁学童,浑天仪给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所用,让他们了解我大明的天文学历史,也可以初步认识宇宙。”
七到十六岁学童!
辛普利邱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浑天仪,听完介绍就知道是个非常精密的天文学观测仪器,就算拿到欧洲来,也是高级货,居然给到学童当什么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用?
在辛普利邱的理解里,就是给孩童们玩耍。
太丧心病狂了!
到底是谁被禁锢啊,谁陷在腐朽的黑暗中?
辛普利邱心里少有的涌起一股悲凉,对科学和人类文明未来失望的悲凉。
西方被宗教禁锢,想不到东方也是如此!
科学,真的是太难了!
布鲁诺和赫尔曼对视一眼,他们心头涌起的念头,跟辛普利邱差不多。
只是他们没有那么悲观,只是觉得明国人可能还有大招没有放。
在立场上,他俩自然是倾向明国,希望赵士祯能够把辛普利邱,和他代表的教廷的脸打肿。
听到浑天仪这么高级的天文仪器居然被当成学童的“玩物”,两人的心里也觉得十分可惜。
但是他们更倾向明国人不是暴殄天物,而是浑天仪落后了,明国人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天文仪器,所以浑天仪被淘汰,废物利用。
如果真是这样,那明国人接下来的发言,可能会石破天惊,震撼众人,进而动摇教廷坚持的天动地心说的根基。
真能如自己所料吗?
布鲁诺和赫尔曼紧张地看着赵士祯,期待着他的发言。
结果这厮转过身去,伸手向同伴要水壶,扬起脖子喝了几口水。
这个时候喝什么水啊!
真是急死个人!
赵士祯终于放下水壶,转身回到原位,朗声又说了起来。
“我大明”
第881章 有本事你烧我撒!
“我大明在前人千年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实际观测的数据,目前确定全新的宇宙学说。
首先,我们的宇宙天体主要分为恒星、行星、彗星三大类。
恒星就是太阳,以及黑夜里我们能看到的闪闪发光的绝大部分星星。
行星有地球,月球,还有金、木、水、火、土星。
我们北京香山天文台,用最新的天文望远镜,在万历元年先后观测到这五颗行星,确认它们不会发光,跟月球一样,能被我们看到,是反射太阳的光。
同时发现了土星环”
万历三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木星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
同年,西安终南山天文台发现了土星的一颗卫星,土卫一。
万历四年,广州白云山天文台确定此前南京天文台发现的金牛座丙六号星,不是恒星,也不是西安天文台认为的彗星。
它是一颗行星,可能与木星、土星一样,是气态星。
北京香山天文台,青海西宁天文台,以及南京紫金山和西安终南山天文台依次确认,这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被命名为天王星。
万历五年,威海方丈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彗星。
确定彗星的来源是太阳系以外,受太阳以及太阳系质量第二大的木星影响,或做周期运动。它们只有在接近太阳时才会被发现,同时彗星蒸发气体,留下长长的尾巴。
根据六大天文台十余年观测数据,我们认为宇宙是由大大小小的星系组成的。
最小的星系是恒星系,一般由一到两颗恒星为中心组成。
比如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中心恒星是太阳,离太阳由近到远的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
这些行星围绕着太阳在转”
大厅一片寂静!
格里高利十三世、维塔利等六位枢机主教、辛普利邱为首的欧洲学者、胡安为首的大贵族,还有布鲁诺、赫尔曼等年轻学者和普通人,全部都被震惊。
不过众人心思各异。
格里高利十三和维塔利等枢机主教,心里慌得一比。
明国的这个年轻人是不是在吹牛啊!
居然什么星系,太阳系,行星,恒星,彗星,还都有所发现。
天空有无穷无尽的恒星,还有看不见的行星,更加不可胜数。
这要是说全是上帝创造的,他老人家忙得过来吗?
人类居住的地球居然只是普通行星之一,和其它行星一起围着太阳转!
怎么都围绕太阳转呢?
难不成上帝他老人家住在太阳里?
热不热啊?
辛普利邱为首的欧洲学者震惊明国天文学的发达,居然有六个天文台,还有新型的天文望远镜。
单筒望远镜被移出战略物资管控目录后,有不少被阿拉伯商人和葡萄牙商人转卖到欧洲。
有些学者用它观测月球,非常清晰,可以隐约看到上面有环状痕迹。
用来看金星、火星、木星,都清晰不少,能大概观测出它们的运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