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笪飞愣住了。
明军射击训练时,靶子都是一米八高,六十厘米宽的木靶,严国发的靶纸大概一米高,六十厘米宽,上面还画着一个个圈,每个圈从外到里标注着一到十,最中间就一个鸡蛋大小的圆心。
玩呢!
隆庆二式滑膛枪,采用定制弹药纸筒,发射二十六克定制铅弹,射击一米八高的木靶,在微风状态下,训练有素的士兵一百米上靶率是百分之九十五。
请注意,是上靶率。
也就是只要打中靶就算,至于是打中头还是脚,一切随缘。
现在你猛地缩小一半的面积,如何保证上靶率?
严国发看出吴笪飞的疑惑,也不多说,拿起一杆零五式步枪,拉栓,从弹夹里压子弹进弹仓里。
枪栓回位,端枪,对准一百米外的木靶,扣动扳机。
“砰”,一声脆响,木靶肉眼可见地晃了一下。
拉栓,退壳,复位,再端枪。
“砰!”
飞快地重复五次,严国发拉开枪栓,枪机弹仓里冒着热气,把步枪放到木箱上。
嘀嘀,这边的士兵吹响口哨,木靶那里的士兵从掩体爬出来,取下靶纸,飞跑过来。
看到那靶纸,吴笪飞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靶纸上五个弹孔,全在七和八号圆圈里面,还有一发在圆心里。
以前被吴笪飞爱不释手、视为神器的隆庆二式滑膛枪,瞬间不香了。
“吴团长,你上手试试。”
严国发把地上的五颗弹壳收在筐里,诱惑着吴团长。
“好。”
李明淳在一旁说道,“去取一件天竺贵族用的精钢甲,我们看看破甲效果。”
“好。”
一切准备好,严国发把一把装好子弹,上好膛的零五式步枪递给吴笪飞。
吴笪飞有些激动,沉住气,端起步枪,感觉比隆庆二式滑膛枪手感更好,瞄具也更清楚。
三点一线,这个基本准则吴笪飞还是知道的。
准星对准一百米外靶纸圆心,它贴在挂在木靶上的铠甲外面。
屏住呼吸,吴笪飞扳动扳机,砰一声脆响。
吴笪飞觉得新枪的后坐力要小于隆庆二式滑膛枪,子弹出膛速度感觉要快得多,枪口也没有明显的火光闪动和浓烟喷出。
虽然第一次用新枪,但吴笪飞心里有数,肯定上靶了。
学着严国发的样子,有些笨拙地拉大栓,弹壳自己跳了出来,复位,端枪开火。
五枪过后,吴笪飞把步枪拉空枪机,放到一边。
铜哨过后,掩体里的两位士兵把木靶连同铠甲一起扛了过来。
五个弹孔在靶纸上,一发在四环左右,其余四发分布在六到七环上。
取下铠甲,看到前甲中间木板连同后甲全部被穿透,留下五圆个洞。
新枪真是又远又准又狠!
战场上收割敌方性命的利器!
吴笪飞忍不住问道:“严工,这枪什么时候列装军队?”
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
李明淳和聂青也把零五式步枪的威力看在眼里,双眼发光。
听到吴笪飞发问,不由地转头一起看向严国发。
是啊,大明陆海军什么时候可以列装这等逆天利器?
严国发呵呵一笑:“吴团长,我们继续演示黑鹰五式左轮手枪,演示完了再给诸位讲下具体的情况。”
“好。”
吴笪飞挥挥手,叫来一位军官,下令道,“重新换一套天竺的精钢甲,木靶放在三十米距离。”
说完他对严国发说道:“手枪不用打那么远,五十米用步枪打好了。”
“没错!”
大家一致同意,重新换铠甲,再贴靶纸。
四人前移,来到离木靶三十米远的位置。
在众人的注视下,严国发拿出左轮子弹,甩开弹巢,一发一发地往里面填装子弹。
吴笪飞看在眼里,心里嘀咕着。
左轮枪装填子弹的样子真帅,跟这一比,给短铳装填定制弹药真是太土鳖了!
严国发再一拨,把弹巢装回到枪身里。
右手举起左轮手枪,对着木靶,凝神屏气,扣动扳机。
砰砰六声枪响,枪声没有步枪那么脆,更闷一些。
严国发甩开弹巢,往后一倒,把弹壳倒在筐里,手枪放到一边。
真潇洒!
吴笪飞贪婪地盯着那把左轮枪。
连退个弹壳都这么帅!
这跟我真是太配了!
哨声过后,士兵们把套着铠甲的木靶扛了回来。
四枪七环,一枪八环,一枪十环。
枪枪都打穿了铠甲的前甲,不过有的卡在木板里,有的穿透木板,卡在后甲上,全部变形。
厉害!
三十米内,什么重甲骑兵都只是菜,左轮手枪又快又准。
吴笪飞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念头,以后骑兵对于大明来说,不管是轻甲骑兵还是重甲骑兵,都是朽木枯叶,不堪一击,没有任何威胁。
但大明的十几万蒙古骑兵,装备上这样的利器后,威力巨大又机动性强大,简直就是他国陆军的噩梦啊!
严国发解释了一句:“左轮手枪子弹是圆头,含铅,比步枪子弹弹头要软,穿透力要差,但是阻止能力很强。”
什么阻止能力?
吴笪飞顾不上问这个问题,他注意力在其它方面,“严工,我们隆庆二式滑膛枪都才完全适应,你们又研发出这样的新枪,太快了。”
严国发笑了,“不快,枪是研制出来,也正在各种实战环境里测试,但是要列装军队,还早着呢。”
吴笪飞脸色一变,“不是都实战环境测试了吗?还没法量产吗?”
严国发拿起空仓的零五式步枪,指着枪机里面对吴笪飞说道:“你看,这枪机并不复杂,铸造、切削,都可以加工。钢制弹簧和枪管也很简单,复杂一点就是里面的膛线。
可是我们早两年就研制出线膛枪,拉膛线的机床越来越精密,也不是问题。”
吴笪飞接过零五式步枪,爱不释手地左右看了看,依依不舍地递给望眼欲穿的李明淳和聂青。
“对啊严工,确实如你所说。那问题在哪里?”
李明淳和聂青接过枪来,来回左右看了又看。
男人,没有不喜欢枪的。
“是啊,严工,无法列装的原因卡在哪里?”
“弹药!”
严国发答道。
“弹药!”
吴笪飞猛然反应过来,“对啊,新枪不管是步枪还是手枪,都没有浓烟,难道用的火药不同?”
“对,新枪用的是无烟火药。而且这子弹还用了底火技术。”
没错,大明有了三酸一碱,无烟火药自然很容易就搞出来。
比如少府监化学研究局在对焦煤产生煤气后剩下的焦油进研究时,把焦油再进行一次蒸馏,分离出一种新的液体。
它就是苯。
化学研究局再把苯和硫酸混合,得到苯磺酸,再与烧碱混合得到苯酚。
苯酚加热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就会得到一种黄色晶体,那就是苦味酸。
有毒,威力巨大,跟黑火药根本不是一个套路,被取名为黄色火药。
其实这个名字也不对。
它应该叫黄色炸药,枪炮发射药都不敢用它,威力太大了。
钦天监化学所一位研究员在试验时,无意间把一块棉布丢进浓硝酸,得到硝化棉,易燃易爆,但不是很稳定。
用乙醇或乙醚混合硝化棉,制成粉末,就是无烟火药,用作子弹和炮弹的发射药,威力倍增。
化学所用硝酸汞在过量硝酸中与乙醇反应,制得了雷酸汞,再配上铜帽,就是子弹和炮弹的底火。
撞针一撞,立即点火。
严国发解释道:“弹药里的发射药,是化学局那帮疯子研发的。那些家伙天天拿着三酸一碱在那里来回地勾兑,还加热和加什么催化剂。
只要没有被毒死,或者没有被炸死,肯定能出成果。
无烟火药,还有子弹弹壳里的点火装置,都是他们的成果。现在卡壳就卡在这上面,这些化学原料,产量上不了。现在连火炮炮弹都被耽误了。”
吴笪飞急了,“严工,你们不是都研发出来这无烟火药,还有这什么点火装置吗?”
严国发呵呵一笑:“吴团长,研发出来跟量产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黑色火药,从前唐就有配方,制作工艺经过几百年,也非常成熟。
我们只需要把成分经过试验调整到最佳比例,再改进成分提纯工艺,原材料充足,量产完全不是问题。
滑膛枪枪管以前是难题,最初需要用钢板卷制再焊接。后来滦州钢铁厂研制了无缝管轧制工艺,优质钢枪管出来的速度比老师傅拉面条还要快。
所以万历元年到四年,卢龙兵工厂、开平兵工厂、永平兵工厂,一口气制造了上百万枝隆庆二式滑膛枪。
今年的产量据说会达到四十万枝。
不要说陆海军,现在就连农垦局拓荒的农牧民都人手一枝。”
吴笪飞听明白了,“严工,你的意思是这新长短枪,枪管枪身制造都没什么问题,卡就卡在弹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