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沧亭位于城北员山。
这里离汉城十五里,原本是一位官员致仕修建的,只有五间屋子,一处阁厅。靠近汉江,有山有水,景致还不错。
但它有些偏远,太平时朝献的达官显贵、名士大儒们,有更好的去处聚会,这里根本不屑一顾。
戊辰之变,小沧亭因为地处偏远,侥幸从贼军和战火下保存下来。
物以稀为贵,作为硕果仅存的汉城附近风雅之地,小沧亭成了朝献大臣们经常相聚的地方。
五间屋子被扩建为十几间屋子,阁厅被修成两层楼,每层可分为内外两间。厨子仆人都安排上了。
朝献各地的稻米和鸡鸭牛羊豚兔,还有明国海商运来的各色海鲜、瓜果和美酒,这里都能找到。
今朝有酒今朝醉!
二楼的外厅里,领政李山海坐在上首位置。
他是北人党党首,也是朝献知名大文学家,名气都飘到明国去了。
左边上首位是左议政金孝元,东人党党首。他是朝献性理学者,程朱理学的狂热分子。坐在他下首的是同党大司宪崔永庆。
右边上首位是右赞成沈忠谦,西人党党首,他不仅是王大妃沈氏的弟弟,也是沈义谦的弟弟。
沈忠谦也是著名性理学者,但是跟金孝元理念不同,所以势不两立。
下首坐着他的同党礼曹判书郑澈。
再下面坐着都承旨柳成龙,他不到三十岁,朝献朝堂上的少壮派。
“诸公,现在是大好时机!”柳成龙跪坐在蒲团上,双手撑着地面,身子向前,语气非常焦急,也非常诚恳。
“我们必须奋起勇进,恢复两班,安抚万民,再造朝献。”
李山海捋着稀疏的胡须,不急不缓地问道:“好时机?柳承旨怎么知道是好时机?”
“而今明军撤走大半,只剩下不到五千人,驻扎在城外观国政使司。现在维持汉城和地方的,全是朝献新军,足足五个团,一万六千人。
我们只需振臂一呼,拿出王大妃的令书,另立新君,再关闭城门,明军就奈何不了我们。”
“奈何不了我们?”郑澈不满地说道,“明国的大军和火炮一到,我们就会变为齑粉!”
崔永庆老神在在地说道:“不会。明国人自诩天朝上国,最好面子。你们看,如果他们不是好面子,怎么会主动兴兵助我们平叛复国?
我们可是一粒粮食,一个兵都没有啊。”
郑澈鼻子一哼,“他们居心叵测!想占了我们朝献三千里江山不肯走!”
崔永庆哈哈大笑:“郑司宪,你读过书吗?从汉唐到不可一世的蒙元,中原王朝就算短暂地占据朝献,最后还是灰溜溜地离开。
朝献是不征之国,可是明国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一旦违反会天诛地灭的祖制!”
郑澈恼怒地大骂:“西八!什么祖制?明国人真要遵循祖制,我们朝献是不征之国,他们就不会出兵了!”
“西八,你知道什么叫不征之国吗?我们是大明藩属国,宗主国帮藩属平叛剿贼,是哪门子征?你的书都读到皮眼里去了!”
郑澈和崔永庆开始麦芒对针尖,两人拉开架势,从十年前两人所在学术派系的纷争开始,互相揭短。
你说我的学术不精,那一年科试中试之人远远少于对方。
我说你的人个个浪子,那一年朝廷整饬狎妓,被抓的有一半是你们的人。
两人说到后面,站起身,隔空指着对方,越骂越凶。
柳成龙看着两个成斗鸡的两人,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这些虫豸!
朝堂吵,到了这里还要吵!你们读书入仕,就是为了吵架的吗?
柳成龙连连给坐在上首的老师李山海递眼色,希望德高望重的他出面阻止两人的吵架,把议题引向正途,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李山海捋着胡须,微闭着眼睛,装作没有看见。
金孝元和沈忠谦时不时出声,帮腔同党,让前厅的气氛越来越火爆。
“够了!”柳成龙终于爆发了,大吼一声,把在座的人都吓住了。
“现在明国人占据我朝献三千里江山,迟迟不肯走。他们揽权乱政、收买人心、安插奸细,垂涎之心,路人皆知。
君上偏偏又弃祖宗基业不顾、舍百万臣民不养,对明人卑躬屈膝,甚至有奉千里江山以求荣华之意。
诸公,我们再不奋起,国之将亡啊!”
室内一片寂静,汉江奔腾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仿佛春天里藏在天边云层深处的雷声。
“国之将亡,呵呵!”郑澈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柳承旨,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了!明国人占据我朝献不走,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柳成龙反问了一句。
众人无语,又是一阵寂静。
过了好一会,仿佛一座石佛的李山海缓缓睁开眼睛,开口问道。
“而今明国人势大,我等奈何不得。柳承旨可有良策?”
“老师,”柳成龙马上答道,“而今当务之急就在于立新君。立了臣民拥戴的新君,失去大义的李想卖国都卖不了。
我们抓住了大义,万民定会归心,万众一心。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就能与明国人抗争,就算暂时放弃汉城,转到中部山区抗争,我们也要坚持到底。
明国人跨海用兵,耗费是陆地的数倍。旷日持久,他们肯定坚持不下去,到时候定会妥协,与我们谈判。届时诸位都是再造朝献,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功臣,名垂青史!”
李山海、金孝元看着慷慨激昂的柳成龙,忍不住心里暗叹了一句。
年轻真好!
郑澈又跳出来唱反调:“抗争到底?我们拿什么跟明国人抗争?就凭我们这屋里的人吗?现在我们府上连仆人都没有凑齐,那有那么多人跟着我们去抗争。”
“朝献新军少将全正元,大校朴正义、李真嗣,上校崔洞石、金岁良、孙再兴,还有中校少校十几人,这些手握重兵的忠义将官们,已经站在我们这边了。”
众人被吓了一跳,面面相觑后,金孝元声音颤抖,不敢置信地问道:“真的吗?”
柳成龙斩钉截铁地说道:“当然是真的!
学生跟他们都谈过,感受到他们拳拳忠义之心。只是时机未到,学生不敢叫他们写下誓约书。
但是学生敢肯定,只要我们手握大义,发布大王教令,这些忠义之士定会欣然从命。站在我们这边的,将是一万五千名训练有素、无比精锐的忠义之师。
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何事不成?”
前厅室内又是一片寂静。
在座的人都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利弊得失。
算来算去,好像有几分胜算。
只是有可能要暂时离开汉城,远赴中部山区,卧薪尝胆一段时间,与明国周旋。需要坚持到他们熬不住,主动求和。
需要坚持多久,实在不好说。少说要坚持一年,说不定要坚持三五年。
在中部山区坚持,日子到底有多苦,谁也不知道。
戊辰之变,大家都吃了不小的苦头,但是只要能及时跑到江华岛去,靠着明国人,吃饱穿暖不成问题。
可是一旦远赴中部山区坚持,就真的要吃大苦头了。
值不值的?
有人觉得值!
吃个一到五年的苦,能立下不世之功,然后传给世代子孙,延绵数百年。辛苦我一人,兴盛我一族。
这买卖值!
有人觉得不值,而且风险很高,搞不好全家死光光,合族灭绝。
对于明军的真实实力,这些一直躲在江华岛,等全境基本平定后才离岛的官员们,根本没有亲眼目睹过,只是根据种种迹象,以及个人的经验做出各自的判断。
有的判断实力一般。
在明军的宣传里,他们剿灭的朝献贼军,如何残暴,如何战斗力强,明军和朝献新军抱定报效国家的精神,勇于牺牲,这才剿灭贼军。
于是某些朝献官员觉得,剿除乌合之众的草寇贼军,还这般费力,那明军战斗力也很一般。
有的判断实力强。
他们觉得草寇贼军再是乌合之众,分布各地也有三四十万。就算三四十万头猪,到各地去抓,也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明军带着朝献新军迅速剿灭贼军,实力不菲。
众人各有各的的心思,各有各的算计,最后李山海总结一句:“现在最关键的是抓住大义。”
郑澈皱着眉头说道:“大义就是废李,立新君。可是如何废立?总不能是臣子废立君上吧?”
柳成龙看到几人终于有达成一致的迹象,连忙说道:“朝献国内,还有一人可以废立朝献君上。”
“谁?”众人齐声问道。
“我!”
一个声音从后厅里传了出来。
两百万字总结感言
计划每月都写一份总结感言,11月份的耽误了几天,干脆想偷懒不写,可这是跟读者交流,整理自己写作思路的好机会,必须得写。
看到字数到了一百九十七万字,这两天能到两百万字,干脆写一份两百万字总结感言。
既然是两百万字总结感言,照例得说一句,写到两百万字,真不容易啊
可是转念一想,你写了两百万字,不也收了两百万字的钱吗?(我记得本书是17万多字上架,算下来有一百八十多万字收费部分)
你写得辛苦,读者老爷们一路订阅过来,花得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吗?你写得辛苦,读者们的钱就挣得轻松?
就不矫情说这样的话了,直奔主题。
老早就知道写书要以人物为主,剧情是为人物服务的。人物立起来了,小说就能写好了。记住是记住了,可一写还是蛋散。尤其是前两本历史书,人物塑造得极其失败,故事也精彩不起来。
好好总结了一下,发现自己只是悟到皮毛,没有悟到精髓。写人物,只盯着主角写,写着写着,还是成了为了写剧情而写故事,而不是为了人物设计剧情,写好一个故事。
尤其是只盯着主角写,失败。独角戏的歌好听,但独角戏的故事不好看。
必须有次要人物与主角互动,才能推动剧情,激发出精彩的故事来。尤其是历史小说,场面宏伟,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多,人物也非常多,一旦展开,一个主角完全顾不过来,人物散了,故事也很容易就散了。
在这本书,我痛定思痛。
在第一部分《世子》里,我就盯着主角和祖父嘉靖帝写,写他们之间的感情,写主角在修道孤勇者嘉靖帝的支持下,奠定自己的基本盘,抓兵权,抢钱袋子。
这一部分,很多读者都点了个赞,甚至还担心嘉靖帝死了,这部书就没有了灵魂。
这些夸奖,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在《太子》这部分,我原计划写主角跟亲爹隆庆帝的互动,后来想了想,主角人设太强了,隆庆帝被压制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老实地做一只紫禁城小蜜蜂,没法跟主角互动,顶多就是提供些乐子。
可是不能又让主角唱独角戏。我选了选,发现读者们对海瑞很感兴趣,他名气也够大,就写他了。
加上前面我给每一个角色都留了一个扣子,到了太子这部分,把海瑞拉出来,很顺利就写出来。但是写了两章,我觉得海瑞这个角色太知名了,很容易陷入套版中,于是我就把他身边的仆人舒友良拎出来,作为一个反差人物,与海瑞互动。
如此一写,海瑞这个角色就有了光,围绕他发生的故事,读者们也爱看。
原本还想写主角跟几位嫔妃产生互动,水一些感情戏(七个女的,一个拉扯一下,可以水多少章啊),结果刚写了两章就被喷了。
我仔细想了想,首先这几位女配角没有铺垫好,贸然就跳出来,读者们确实很难接受。再说了,历史书的爽点在于弥补历史遗憾,重塑一个我们心目中的时代和朝代。在于金戈铁马,在于权谋争斗。喜欢看感情戏的,不是这本书的主要群体,就不要去强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