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肚子都是利益得失,仁义道德什么的通通没有。
好吓人呐!
多少淳朴的古人心中一阵后怕。
“还是之前的剑仙李飞羽好。”
“修仙人就应该像剑仙一样,满身正气,尊师重义,心怀天下苍生。”
“阿弥陀佛,老衲倒认为很正常,人分善恶,修仙中人自然也分为正魔,毫无疑问,与不良帅徐福他们俩个相比,剑仙李飞羽是一个真正的正道人士。”
“林教头,你看世上不止是凡人人心险恶啊!连修仙人也不例外,真是让某家开了眼界。”
“心中若是没有道德约束,拥有了力量,还不得无法无天,若是我们凡人遇到徐福他们,他们若是一个心情不爽,岂不是随手就能覆灭了我等?”
“存天理,灭人欲,是正确可行的。”
“……”
不良帅。
帝释天。
通过这两人的对话和内心独白。
古人们扭转了之前剑仙李飞羽登场时带给的幻想,向往,印象。
原来不是每个修仙人都是好说话的,有些修仙人是真的不把凡人的命当命。杀凡人,就好比抬脚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没有心理负担。
原来啊……
修仙人的世界并非只有逍遥浪漫。
同样也有阴暗残酷的一面。
古人重新被补上了一课呢。
……
武周。
神都洛阳。
“这个徐福修仙成功了,依然心术不正,日后必为我华夏万民之大患。”
“此贼,断不可留。”
武则天满口正气浩然。
实际上呢?
确认了徐福修仙的事实,她心头的火热再也不可遏制,要知道剑仙李飞羽那个时代距离她的朝代有1000多年的时间隔阂。
也就说现在的徐福还只是一个没有法了在身的凡人。
顶多就是吃了仙药以后,百病不生,身强体健,或许个人战力堪比千古无二的霸王项羽。
但……终究是凡人。
至于倭人,不过尔尔。
当年唐高宗李治尚在,双圣临朝时期。
唐朝军队在62岁的老将刘仁轨的指挥下,和倭人就在半岛爆发了一场著名战役白江口之战。
也算倭国被盟友坑了。
当时面临被唐朝大军灭国危机的高句丽和百济,为了忽悠倭人出兵,不惜对倭人谎报军情。
大捷,大捷啊!!
什么高句丽军队作战勇猛,唐军士兵不堪一击,被打的节节败退,抱膝而哭,俘虏三天三夜都抓不完。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被“捷报”鼓舞的倭人最终决定出兵。
史记:宽阔的水面上,唐、倭两军舰船对峙。
虽然唐朝军队的战船数量上不占优势,但船坚炮利,装备有绞车弩,投石机,小型弩车,以及车轮炮等。
而倭国呢?
倾尽了举国之力才勉强凑出来的几万大军,可惜倭人的战船船体却比起唐朝的舰船小了数倍,太落后了。
差距是如此的悬殊。
倭人却依然信心满满,疾呼道。
“我等争先,彼应自退。”
结局呢……
倭人战船想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向唐军发起板载冲锋,奈何被唐军顺风一波接一波接连发射火箭击中,一时间大火浓烟直冲云霄,连海水都被燃烧成了赤色。
倭人或被斩杀,或溺死不计其数,尽数沉没白江口水底。
此战,
唐军大获全胜,
倭人被一战打破了胆气。
意识到唐朝的强盛,和自己的夜郎自大,倭人从此变成了唐朝的迷弟。
之后1000年里,直到丰臣秀吉,倭人始终没敢在挑衅华夏。
“传令,等天幕结束,朕要召见倭人的使者。”
“圣上且慢。”
“婉儿,你有事?”
“圣上,此事不可草率啊……”
上官婉儿连忙劝谏。
如今武则天刚刚登基,国内的局势其实并不平稳,“反武”势力暗流涌动。吐蕃,契丹,奚人等蛮夷又虎视眈眈。
忠于李唐的将领,武则天不敢放权任用。
她本人又没有可以信得过的,忠诚又有能力的将军。
渡海攻打倭国派谁去打?
总不可能派武家那些子弟吧?
一想到武家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废物。
上官婉儿就打从心里面鄙视。
第65章:道友请留步,留个联系
“徐福,此贼太过狂妄。”
“简直没了人性。”
“白眼狼,千古罕见的白眼狼。”
“不管那秦始皇是否暴君,可徐福终究是秦始皇的臣子,获得过信任和赏赐,如今自己修仙有成,非但不施报恩,反而还想去捕杀玄鸟,盗取皇陵。”
“罪大恶极,罪无可恕。”
“……”
明朝。
永乐时期。
对于徐福的背叛行为,朱棣父子自然是口诛笔伐,愤慨不已。
毕竟朱棣也是皇帝,对于这种臣子不忠的背叛,当然极为反感,憎恨,仇视……恨不得现在就把徐福那老小子逮到面前,亲自上刑。
察觉到了朱棣的心情不爽。
汉王朱高煦,抓住机会靠前说道。
“父皇。”
“天要其灭亡,必要其疯狂,徐福此贼得意不了多久,相信后世剑仙李飞羽等定会除去此魔。”
“而我们这个时代,应要把关注的重点都放在倭国上,算算时间,现在那个徐福还只是一个避世隐居,苦研仙家功法的凡人。”
“就算他服用了仙丹也不过是寿命长,或许身体也能打,但凡人就是凡人,这就是我们大明的机会,是父皇您的机会。”
“机不可失啊……”
说到最后一句,
朱高煦已经很明显是明示了。
“嗯!”
朱棣听了果然心情好转,他抬手抚了抚下巴的胡须,微笑道。
“言之有理。”
“既然我们都知道徐福现在的情况,确实是获得仙缘的机会。”
“不过打仗可不是儿戏,特别是要组织大军渡海进攻倭国本土,前元的教训历历在目,我们可不能重蹈覆辙,平白害得我大明好儿郎无辜丧命大海。”
“战船,兵源,水手,物资,情报各个方面。不打无把握之战,我们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能出兵,朕可以等,哪怕等上个两年,三年也行。”
“一旦做足了准备,我大明天兵跨过大海成功登陆倭岛,今后世上再无倭国。”
“倭国土地将会设置为我大明新的行省,海外行省。”
占领倭国本土。
新的海外行省!?
好主意,朱高煦直呼好主意啊!
如此一来,倭岛的金山银山不就顺理成章变成大明的了吗?
“至于倭岛的土著?”
提到这问题,朱棣嘴角挂着一抹冷笑。
“若有人愿意向我大明投降归顺,朕不是什么嗜杀成性的暴君,朕可以给他们一条活路。可若是想顽抗到底,那就让他们消失吧。我大明不缺人,迁移民众过去填补空缺就是。”
“哈哈,儿臣明白。”
朱高煦大笑。
那倭人若敢抵抗大明天兵,他就敢把那些倭人脑袋砍下来,做成一座京观。
杀得整个倭岛国都变成人间炼狱。
看着这对相视而笑的父子。
“可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