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凡人终究是凡人。
凡人建立的门派就注定是凡人。
因此,
看到这一幕后,古人们对道教门派的狂热情绪顿时减弱,清醒了不少。
“看,李白长大了,变成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了,那清秀的模样,真是让老娘看的眼馋啊。”
“他离开故乡了开始远行了,成都、峨眉山,洞庭湖……这么多地方,这脚下都行走有万里了吧,也太能跑了吧。”
不少游侠,志在四方的男儿。
看到年轻的李白,身穿一袭白衣,腰配长剑,独自一人就敢开始了游历生涯。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真热血啊!
这种仗剑走天涯的生活,对于那些向往自由的人来说,太浪漫了。
漫长的游历生涯中。
李白在全国各地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
也都被天幕直播一一筛选播放出来。
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个紫烟表面上的意思是指香炉峰在阳光的映照下升起的紫色烟霞。
经过天幕直播的播放,很多古人观众才知道,这个紫烟其实暗指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许紫烟。
许紫烟是出身相门的千金女子。
所以……
李白就是个赘婿。
这就让不少古人惊讶了,这李白吃软饭还挺在行的嘛。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贺知章看后,大惊:非人也,谪仙是也。
看到天幕视频里贺知章惊叹的神态和语句,古人观众们也是深有感触。
李白这首《蜀道难》,确实将自古以来的蜀地天险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出来。
很难让人不怀疑李白是否是天上的“谪仙”转世。
“看是唐皇要宣李白进朝廷了。”
人到中年的李白。
时来运转,终于被李隆基看上眼了。
出门前,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名句。
也就是从李白入宫这年开始,他的名气开始节节攀升,冲上云霄,短短数年便成为了整个大唐最顶级名气的诗人。
原以为能得到皇帝重用的他,没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罢了。
从此开始每日借酒浇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不愧是千古诗仙。”
“这种情形下,依旧活得潇洒。”
“天呐!我好仰慕李太白呀!”
“……”
古人们,特别是那些李白出生之前的时代的古人。
秦汉,南北朝,隋末唐初。
很多古人,发自内心对李白表现出来的惊世才华赞叹不已。
李世民忍不住对长孙皇后,感慨道:“观音婢,要是那李白能出生在朕治下的时代该多好。”
很显然,李白的文采打动了李世民。
但是……
也有很多聪明的古人看得出来李白这样下去肯定不行,长安那些权贵们又怎么会容得下一个桀骜不驯的“狂徒”呢!
果不其然。
天宝三年。
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哈哈哈哈,唐皇李隆基,那个蠢货居然把李白这个修仙人给赶走了。”
“哈哈哈哈哈,笑死本大爷了。”
“李白如此大才,要是换做我们大宋赵官家定然会给予重用。”
“不知道他现在心里会不会后悔的要吐血?”
“我呸,活该。我要是李白,我绝对不会再理会他了,哪怕他来求我。”
“……”
看到这一幕,就在终南山现场的李隆基顿时感到一张老脸尴尬的要命。
他猜都不用猜,就能够确定肯定有很多人在心里讥讽他了。
第123章:即是幻境,也是未来
“当年赶李白出长安,能怪朕?”
李隆基心里是骂骂咧咧。
要不是那李白太过狂,不懂得政治就是妥协,得罪了太多的权贵,根本就不是做大官的材料。
不然,当年他又怎么可能会把李白驱逐出长安呢?
不过呢……
如果早知道李白以后会修仙。
哪怕李白不是当官的料,他也会把李白给供奉起来啊,何至于闹到今天的地步。
但…他又不会预知未来。
没办法了,现在也只能亡羊补牢,尽量挽回李白对他的好感。
晦气啊!!
李隆基在心中长吁短叹。
可……接下来看到的事情,就要让他惊怒交加了。
……
光幕幻境中。
同样被震惊到的还有李白自己。
他和第四任妻子宗氏结识相爱这段时间就是他目前的时间段,可是再往后,就是他还没有经历过的未来时间段了。
大唐国运转折点,安史之乱爆发。
天宝十四年。
300斤胖子安禄山在范阳,以讨伐奸臣杨国忠为借口,正式起兵反唐。
当时大唐国内承平日久,百姓有几代人都没见过战争了,突如其来的战争,很多地方官府根本就没有抵抗就开门投降了,叛军轻易的把中原横扫。
“不好啦,安禄山造反啦。”
“快跑,叛军来了,叛军要来了。”
流民四起。
生灵涂炭。
唐玄宗得到消息之后慌了。
急忙命令封常清,高仙芝领兵抵御安禄山的叛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封常清两人选择是坚守潼关不出,以拖待变。这本来是条非常正确的思路。
可后来,唐玄宗听信谗言,直接斩掉了两员大将。
又任用起了哥舒翰。
而哥舒翰呢?
他采取的手段和前两人是一样的。
镇守潼关,加固城防,不轻易出关与叛军决战。
可万万没想到,为了挽回威望的唐玄宗急于求胜,在杨国忠的怂恿下,竟逼迫他出关,尽快与安禄山的叛军决战。
无奈。
哥舒翰率兵出关,然后战败被俘,队伍几乎全军覆灭。
失去了潼关屏障,叛军兵锋,剑指长安。
“不可能,不可能……”
李隆基喃喃自语。
他简直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光幕,未来的真相太残酷了。
让他的心绪如同狂风中的落叶,飘摇不定,充满了绝望和悔恨。
脸色已经苍白如纸,嘴唇颤抖着,额头上青筋暴起,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自己居然昏聩到了这种地步?”
“明明大好的优势都被自己亲手葬送了?”
与此同时,现场的大唐百姓们也纷纷发出叹息声。尤其他们看着李隆基抛弃百姓,从长安城仓皇逃离的一幕,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圣上昏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