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41节

  当提起灯笼照明,入眼就见康王一行人皆身披盔甲,手持兵刃,更有隐隐染着血迹的。宦官登时惊叫起来,丢掉灯笼,翻身夺路而逃。

  “康王杀人了!”

  还没走出几步,便就被人赶上,砍翻在路边的花丛里。

  一声尖叫,似是划破了后宫的安逸祥和,四周都乱了起来,各处宫女,宦官叫喊着,寻路逃窜,只求自保。

  康王倒不在乎消息传进宫宇,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此时正是成竹在胸。

  过了门洞,康王吩咐左右亲卫道:“在此守着,几人随孤进去就够了。”

  “遵命!”

  ……

  外间的哭闹喧哗,将卧在龙榻上的元庆帝吵得醒了过来。

  紧了紧眉头,元庆帝愠声道:“什么时辰了,外面在嘈乱个什么?”

  有小黄门入内,颤颤巍巍的答着话,“回陛下,已是亥时三刻。”

  元庆帝的精气神本就不足,被扰了清梦,更是火气极重,“亥时还在外面叫嚷什么?去人捉了,狠狠打八十大板!”

  当适时,宫门突然被打开,一阵脚步声传来。

  元庆帝惊疑望去,就见康王率着几人,持刀剑走来榻前。

  “父皇,叫喊不是他们的罪过,谁能不怕人头落地呢?让他们在夜里叫喊的罪过,是在儿臣身上。”

  康王靠近了几步,就站在元庆帝面前抱着肩,面上笑得灿烂。

  “你怎么入宫来了?”

  康王答道:“儿臣入宫来,那罪过便是父皇的了。不是父皇一再相逼,儿臣何须入宫来?”

  元庆帝眉间紧锁,硬撑着身子坐起,怒道:“你不愿和你二弟争,朕也许了,你还要干什么?”

  康王冷笑一声,“不争,不争还来得及吗?如今这个局面,二弟他上位,难道我还能活?你真以为,二弟能许我在蜀地做个逍遥王爷不成?便是我坐上那个位置,也不能让我英明神武的好二弟活命啊。”

  元庆帝被康王气得身子有些摇晃,粗喘了几口气,才道:“你今日带着你的手下退出去,爹爹还可以留你一条命。爹爹劝你莫要不知退路,别再做无谓的争斗!”

  康王环顾左右,仰天大笑了几声,而后又冷下脸来,恶狠狠道:“哈哈哈,我不想争时,你为了你的皇权巩固,非要抬我出来争。我要争了,你又不许我争,要我滚。你当我是什么了?挥之即来,赶之则去的狗吗?”

  “口口声声念着什么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你可想过我的感受没有?把我逼上绝路,不得不亮出兵刃,不全是你的功劳吗?”

  蹭的一声,康王拔剑出鞘,怒指着元庆帝道:“当下的一切,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吗?!”

  元庆帝的精神已经支撑不住了,倒入榻上,有气无力道:“我何时想你们兄弟之间兵戈相向,何时逼你成这份境地了?”

  康王对元庆帝的病体没有一丝怜悯,走上前,又道:“你不知夺嫡失败的后果?你还当我是三岁顽童不成?”

  元庆帝的眼睛已经快要睁不开了,只能听着康王的话,回应不上。

  康王笑得愈发猖狂,从怀中取出了一个锦囊,倒转过来,将里面的物事尽数丢在地上。

  大大小小的金丹滚落一地,元庆帝闻到这股气息,猛地睁开眼睛,手脚并用的滚下床榻,欲要抓一把金丹送进嘴里,似是迸发了他枯瘦躯干中的最后一点机能。

  手指刚要触碰到,却是被康王抬起一脚,将那金丹碾得粉碎。

  “你不就想要这个吗?你真以为有丹药能够长生不老,百病不侵吗?如今,你离了这药,就是个活死人。皇位对你还有用吗?”

  “从一开始你的病,就是我施下的了。你当真以为自己什么都能算到,尽在你的掌控之中?”

  元庆帝身上抽搐,已是不能起身,只是嘴唇翕动,低声道:“畜……生……”

  康王嘴角撇了撇,已然失去了再刺激元庆帝的兴致,转而问道:“戴权呢,让他来拟诏书。”

  孙启回道:“方才寻了一遍,没见到他的踪迹。”

  康王眉头一皱,面染不喜,“寻一个宫里拟过诏书的太监来。”

  未过多时,便有一个可怜的太监被人提了进门,面上是涕泗横流,身上还有不少拳脚印,好似挨了一顿好打。

  一见到提着剑的康王,再见到趴在地上的元庆帝,他哪还有胆子站着,忙伏在地上道:“奴婢能拟旨,奴婢能拟旨,殿下您莫要杀我。”

  康王提着太监的后脖颈,拎了起来,冷冷道:“你能拟旨就是有用,有用的东西,本王怎会舍弃了?笔墨伺候,让他写。”

  “殿……殿下,奴才,写……写什么?”

  “我说你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皇子康王……’”

  

  话才说了一半,就被外间来人给打断了。

  “殿下,殿下!有人攻打宣武门,应是秦王府上的亲卫!”

  康王闻言一愣,转而又怒道:“让那些人守着秦王府,到底是怎么看守的,人都跑来皇宫了,都是干什么吃的?”

  而后又召唤左右道:“去,你们都去支援,再给贾代化发信,让他赶快来,前后包抄,秦王府翻不了天!”

  是时,伏在地上的元庆帝似是吃了颗金丹,恢复了些精神,看向康王,眼中满是嘲弄之色。

  “朕以为你做的天衣无缝,打入宫里来,早就将秦王府解决了,看来也还是半吊子的水平,这皇位你恐怕坐不到喽。”

  “老狗,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康王暴怒,几近疯魔。

  ……

  东城,秦王府,

  一队队披甲士兵正在王府门前列阵,各自手持着火把照亮。

  队列之前,一老将正立于马上,望着秦王府的正门,眸中泛起了疑惑。

  “宁老公爷,他们一直看守着秦王府,未见有人出府。如今,应当还在府里,想要固守顽抗!”

  在沙场驰骋多年的贾代化,则是与王长史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

  “王长史,不必恭维我一声国公爷。我没我弟弟那个军功,如今不过是一等将军。还有,别以你的脑子想秦王,秦王熟知战阵,怎会在府中等死?”

  王长史被贾代化三言两语说得面颊滚烫,再不多嘴了。

  “来人,破开大门,先搜查一番!”

第72章 有凤来栖

  京营士兵撞开大门,果然没有遭遇到一丝阻碍,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见到。

  “将军,这好似是座空府。”

  “将军,内帏也搜过了,是连一个下人都不在府里。”

  贾代化眉头紧皱,“消息滞后的也太严重了。秦王府早就已经做足了准备,留了一座空府与我,怕是此时已经在皇城了。这府中必定有地道暗室,否则女眷,秦王妃能躲去哪里?”

  “祁百户,你带人继续在此地搜查,其余人等,随我赶去皇城!”

  杜恪忙阻拦道:“老将军,皇城那边自有康王府上的亲卫,而且殿下也没传信让我等过去。就这样擅自决定,只留一百人在此处,若是没搜到秦王,或者让秦王跑了……”

  贾代化眉头一竖,怒道:“你是什么货色?你以为秦王也会像你一样只知逃吗?这是夺嫡之争,只有胜了才有资格活!天涯海角能逃哪里去?”

  “再在此处等,康王早被秦王砍死了,滚!”

  ……

  古槐巷陌,小院内,

  林黛玉吃了晚膳,早早就卧在榻中歇息了。

  今日她不但没了做女红的心思,是连书卷也弃了。

  结果躺在榻上,却未能入眠,辗转反侧。一合上眼,便就回忆起入京以来与岳凌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就愈发担忧了。

  岳凌走之前是磨了剑的,而且还是头一次夜里不回来,甚至没交代他去做什么。

  什么都不知晓的林黛玉,自然心里难安。

  毕竟岳凌和父亲还不同,岳凌是彻头彻尾的武将,是真的要上战场与人拼刀剑的。

  林黛玉心里如明镜,虽然平日里见的岳大哥,都是和煦如春风,可他手下或许都不知已要了多少人的性命。

  即便如此,那也是她的倚靠,她也不会有半点厌恶。

  适时,紫鹃来房里剪灯芯,却见林黛玉在床上正睁着眼,便问道:“姑娘,我是该再添些灯油了?”

  林黛玉起身,披上小褂,回应道:“添了吧,也睡不着,起来看看书。”

  紫鹃左想右想,劝解道:“岳将军明公正气,方正不阿,如此正派自然福祉深厚,当是吉人自有天相。姑娘若是多劳心担忧,恐怕又要引动病根,待岳将军归来后,反而又要为姑娘操劳了,那岂不是要成一桩坏事?”

  “而且姑娘早就将祝福送了出去,平安符不是在岳将军手里了?当下自然无碍的。”

  想起此事,林黛玉慢慢红了脸,“你瞧见我送去了?”

  紫鹃笑着坐来林黛玉身边,道:“那倒不是,不过我见匣里没有了。”

  林黛玉羞赧着道:“我一个千金小姐,绣出那难看的物事来,还送了人,真是要羞死人了。”

  紫鹃则道:“这有什么,岳将军喜欢不就行了?”

  小丫头们正说着悄悄话,院门竟是开了。

  林黛玉登时起身,道:“不是岳大哥回来的话,多半就是云妹妹来了,算着日子她也该来了。”

  走临窗边,却见进来的不是岳凌,也不是史湘云,而是一宫装美妇人。院中微弱的光亮,并看不清脸庞,只能看出身姿,端得是一个大气庄重。

  院里来了客人,林黛玉作为此地的小主人,自然要前去询问,虽然内心有些害怕,但来的是女子便还好交谈些。

  林黛玉走出了房门,立在屋檐下,望向正打量着这方院子的妇人。

  不等她开口,对方却是先开口了。

  “你就是林御史之女林黛玉吧,长得真是秀丽。”

  林黛玉福了一礼,“您是?”

  妇人由身边宫女搀扶着,往前走了几步,来到石阶下,“我是秦王妃。今夜不是安宁之夜,与秦王和岳将军商议过后,便让我来这边避一避了。”

  “此处僻静不显眼,都没多少灯火人家,定不会有人能搜到这边来了。”

  迎着屋中照出的灯光,林黛玉才看清了来人的相貌,五官精致,肌肤如雪,细腻如玉,眉如远黛重重锁,眼似秋水盈盈波。镶嵌宝石的华贵头饰,在她头上,只见得雍容华贵,气度远不是一般小家之女可比。

  林黛玉心中冒出一个词来,母仪天下。

  又是一礼,林黛玉才道:“见过王妃。”

  

  秦王妃亲切的上前将林黛玉扶起,牵着她的手道:“不必多礼,我只见你一眼就极有眼缘。入门去吧,我们坐下细聊。”

  进了林黛玉的小房间,秦王妃环顾四周,笑着道:“小院在外面看是有些破落,不过这房里装饰倒是挺用心的。不想,岳将军也是张飞绣花的人物。”

  林黛玉与紫鹃,雪雁吩咐着,“倒了茶来,再取香炉,暖炉。”

  回过头与秦王妃接话道:“让王妃在这边落脚,我只怕招待不周。”

  秦王妃摇摇头,抬手唤了宫女过来,送上一方宝匣,“听闻你要入京时,我便想要将你接去府里照看,不过也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我知你娘亲早丧,可能有些物事未来得及与你准备。”

  打开宝匣,里间躺的是一根金簪,雕凤纹嵌宝石,精妙绝伦。看得紫鹃,雪雁两个小丫头眼睛发直。

  林黛玉忙推辞道:“初次见面,我哪能受王妃这么贵重的饰物。”

首节上一节41/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