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05节

  老朱不禁想起了陈景恪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此言大善啊。

  为了防治血吸虫,要喝热水。分了田百姓才有柴火烧,才能喝得起热水。

  一环扣一环啊。

  大家匀出一个碗倒满水递给老朱:“老弟别嫌脏,凑合着用一用吧。”

  老朱大笑道:“哈哈,老哥这是把咱当那些享清福的大老爷了,咱也是泥腿子出身呢。”

  几个老汉笑而不语,们两口子真当俺们老汉眼瞎是吧。

  老朱也知道自己的话没有说服力,也不在多言。

  接过碗大口喝了起来,没有一点嫌弃的样子。

  见此,几个老汉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哈哈,现在我信了,老弟你是真的吃过苦的。”

  “是啊,换成别的老爷,看到我们的碗眉头都快拧成疙瘩了。”

  说笑间,几个老汉动手打开了第二个罐子。

  朱元璋好奇的探头看去,却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个的菜团子。

  说是菜团子也不合适,大概有十分之一左右的米,算是米菜混合的饭团子。

  这玩意儿他太熟悉了,穷的吃不起饭的时候,这就是最好的口粮。

  或者说,这就是以前老百姓的日常吃食,只是多加了一点米。

  可是……

  “几位老哥,刚才咱不是说日子有所好转吗?为何还要吃这些东西?”

  最初那个老汉笑道:“老汉就是贱命一条,吃不了好的,这些东西已经足够了。”

  花白头发老汉说道:“是啊,你看看这菜团子,可都是最肥的野菜,没有一点草根。”

  “我还咬牙掺了一把米……哎,浪费,太浪费了。”

  另一个秃头老汉说道:“都被白米饭养刁了,以前草根树皮都吃不上,现在这么好的饭还嫌弃。”

  几个老人见老朱不信,纷纷说起家里的情况。

  “我家这五年时间盖了三所房子,地基足足用了五十层砖。”

  “盖完这些房子,现在家里还余下一千多斤稻谷。”

  “那可是一千多斤上好的稻谷啊……以前哪敢想这样的好日子。”

  百姓的房子,日子稍微好一点的用土坯,最多地基用三五层青砖,防止水浸泡。

  日子差的直接用泥垒,日子再差的就只能露天睡了。

  能用得起青砖的,那都是大户人家。

  用五十层青砖打地基,足见他们家的日子确实不错。

  “我家男丁少,倒是没盖那么多房子,不过我两个闺女嫁人的时候,家里穷没给嫁妆。”

  “女人出嫁没嫁妆,在夫家就直不起腰杆子做人。”

  “我给每个闺女补了三千斤稻谷做嫁妆,现在夫家都拿她们当宝。”

  ……

  “我家置办了不少家具,又买了一头牛,现在家里也有余粮。”

  ……

  朱元璋总算听明白了,这些百姓普遍分到了六十、七十、八十亩不等的土地。

  别觉得多,古代采用轮耕制,且产量很低。

  一半田耕种,一半田休耕养肥,所以真正产粮的只有三四十亩地。

  昆山属于南方,水稻一年两熟。

  早稻产量高,亩产在一百八九到两百斤,晚稻产量低在一百斤左右。

  一亩地一年能收获三百斤不到,三四十亩地也就是一万斤左右。

  除去种子粮,再交过田税,能落下六七千斤的样子。

  这些粮食单纯用来吃,一家子撑死也吃不完。

  但换成钱去做别的事情,比如盖房子,就显得不够看了。

  游戏世界,造出一个农民丢在田地里,时间到就能产出粮食。

  然而现实世界不是如此,想要活下来需要的因素更多。

  总而言之,还是以前太穷了,家里什么都没有。

  现在有钱了就要从零开始置办,处处都要钱。

  这六七千斤粮食,又显得如此的微薄。

  五年时间才算是让家里有一点余粮,并不奇怪。

  这还是没人生病的情况,要是倒霉一点,家里有个三灾五难的,可能还是一无所有。

  江南底子比较厚尚且如此,其他较为贫穷底子薄弱的地方,情况只会更差。

  这也是为何陈景恪力主休养生息的原因。

第357章 皇上就是败家子啊

  了解过真实情况,老朱也不在说什么,接过菜团子就吃了起来。

  酸涩带着一股咸味儿,没有一点油腥,口感寡淡难以下咽。

  可是老朱和马娘娘却面不改色,津津有味儿的全吃了下去。

  这让几个老汉更加的高兴,这两口子虽然现在富贵了,却不是忘本的人,不错不错。

  所以吃完饭,大家也没有散开,继续聊了起来。

  “老弟不好好在家享福,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老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借口:“家里开了布庄,苏州府的棉布丝绸那是有名的好,我来采购一些回去。”

  家乡被夸,老汉们非常高兴:“老弟是有眼光的,我们这里的丝绸棉布,都卖到海外去了。”

  “我的婆娘、儿媳妇,全都是织布能手,每年卖棉布赚的钱,都快赶上二十亩水田的产量了。”

  老朱眉头一挑,说道:“哦,卖布的收入能有这么多?”

  老汉信誓旦旦的说道:“有,怎么没有。”

  “村子里每天都有商贩过来采购,棉布还在织布机上,就被人订走了。”

  “要不是老汉手笨,恨不得自己一天十二个时辰坐在织布机上。”

  秃头老汉抱怨的说道:“就因为棉布能卖钱,现在我们这里好多人家都不种粮食了,改种棉花。”

  “这些人呐,就是见钱眼开,才过几天好日子就瞎折腾。”

  “都不种粮食了大家吃什么?遇到灾年,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提起此事,一群老人都骂骂咧咧的。

  尤其是改种棉花的,大多都是军户安置村以及外族安置村落,更是让着群老人愤怒不已。

  “上好的地都给他们糟践了,要是给太上皇他老人家知道了,一个个把他们的头给摘了。”

  朱元璋和马娘娘只能无奈安抚。

  这本身就是朝廷的政策,他们还真不能说什么。

  当年军制改革,将军户打散安置在天下各地,江南安置的也不少。

  军队消息是较为灵通的,尤其是朱雄英搞的抚慰使计划和陈景恪的文明治军计划。

  在给军人上政治课的同时,难免会讲一些别的。

  所以军队在思想方面反而比较开放。

  思想更加开放的军人自然会影响到家属,所以这些军户村子,比起传统村庄也更加开放。

  普通的村子,还在为多收了三五斗粮食开心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转型种经济作物了。

  苏州府的丝绸天下闻名,他们就养蚕缫丝。

  因为海贸兴起导致棉布紧俏,他们就改种棉花搞纺织业。

  至于异族村落,则是一些投靠大明的蛮夷部落,被打散安置在大明各地。

  比如辽东各族,比如一些内附的蒙古部落。

  还有一些是本地的蛮夷部落,在大明的各项政策保障下,迁徙到平原地区定居。

  朝廷给他们取汉名,穿汉族服饰,吃汉族的食物,周围接触的也全是汉人,最多一两代人就变成汉人了。

  啥,害怕他们作乱?

  不好意思,异族村落旁边就是军户村,乱一试试。

  异族普遍不善农耕,相比起种粮食,他们反而更喜欢种桑养蚕。

  于是当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普通农村主要种粮食,挤出一些边角的地方种植一些棉花,或者种植几颗桑树。

  军户村子棉花和桑树种的都有,异族村子则以种桑居多。

  军户村和异族村自己的粮食不够吃,就拿钱去买普通村子的粮,属于是三赢局面。

  然而对于世代为农的老农民来说,如此好的田地竟然用来种棉花和桑树,简直是暴殄天物。

  换成几年前宗族势力还没有被打散之前,搞不好会因此发生械斗。

  现在吗,一边骂对方是蠢货,一边高高兴兴的把粮食卖给对方。

  买粮食的人多了,粮价自然就涨,能多卖钱当然高兴了。

  关于南方人把良田拿来中棉花和丝绸,也是朝廷有意引导的,相关技术就是朝廷给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商业经济。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多的良田改稻为桑为棉,会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呢?

  放在以前肯定会,现在完全没啥影响。

  北方现在也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已经能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朝廷补贴。

  这就大大减轻了朝廷的粮食压力。

首节上一节505/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