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51节

  可你心善,是真没威胁。

  但陈景恪的最后一句话,却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一沉。

  这句话实在太贴切,太形象了,是对变革的最好总结。

  不,甚至可以说是对所有历史变迁的最好总结。

  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代入感。

  朱标开口说道:“此言甚妙,百姓在变革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而我们在时代洪流面前,又何尝不是微不足道的呢。”

  “人同此心,诸位在施政之时,要多加考虑,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

  李善长等人齐声说道:“是。”

  陈景恪心中长舒了口气,有朱标这句话,今天这一番话就没有白说。

  至于朱雄英……呵,小子,你思政课上的还是不够啊。

  朱雄英没来由的打了个寒噤,他疑惑的四处瞅了瞅,没有漏风的地方啊。

  -----------------

  下班回家,刚到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波斯人阿扎萨。

  阿扎萨也看到了他,立即迎上来,用娴熟的官话说道:

  “陈伴读,冒昧来访还请海涵。”

  陈景恪听着他那,比很多官吏还正宗的官话口音,笑道:

  “我的朋友,能见到你我也很开心……你的官话说的不错。”

  才两年时间,就熟练的掌握一门语言,这天赋确实很高。

  难怪之前在中亚的时候,他能游历诸国。

  两人寒暄了几句,陈景恪就把他迎到家中,聊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

  这两年阿扎萨再次发挥了他的能力,游历了大半个大明,对生活在这里的古老国度进行了调查。

  考察的结果让他无比的震撼。

  果然不愧是让祖先都心悦诚服,甘愿以藩属自称的族群。

  强盛、辉煌。

  不过他也知道了很多华夏的历史,知道这个族群并不是一直强盛,而是存在着周期。

  有秦汉隋唐那样的强大帝国,也有两晋两宋那样的屈辱时刻,还有被异族统治的历史。

  大明是驱逐异族之后,建立的全新政权。

  这非但没有让他小觑华夏,反而让他更加感到不可思议。

  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这种坚韧是其他族群所不具备的。

  至少他知道的族群,只有华夏做到了。

  波斯曾经创造过辉煌,跌倒过很多次,也爬起来过很多次。

  可是在数百年前那一次跌倒,他们就再也没有爬起来过。

  非但如此,他们还丢失了祖上传下来的习俗文化,被迫接受敌人的文化。

  而华夏族群,即便是在最低谷,依然没有丢失自己的传统。

  两相对比,让他更加的钦佩。

  于是他摒弃了宗教观念,开始全面了解华夏文化,试图从中找到复兴波斯的机会。

  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件事情,大明正在推行的种种善政,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那一部分政策,基本都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而且江湖传闻,这一切都出自那位年轻的陈伴读之手。

  七八年前他才十二三岁,这是何等的天纵奇才?

  他几以为,陈景恪莫非就是华夏族群的先知?

  否则,怎么能做到这些?

  然后,他心中冒出了一个念头,对方似乎对波斯有所了解。

  那么,是否可以从陈伴读那里获得一些提示呢?

  如果他愿意出手指点,波斯复国或许就能看到一些曙光了。

  不过阿扎萨并没有直接来找陈景恪,很简单的道理,别人为什么要帮你?

  至少他要对华夏有足够的了解,对那位陈伴读有了一定了解,才能更好的去寻求帮助。

  于是,他按捺住冲动,继续游历大明。

  并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全部都写了下来,有些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历时两年,终于重新回到这个老大帝国的京畿,他第一时间就来到陈景恪门前守候。

  本来他还有些忐忑,对方会不会忘记了自己。

  等真见面了,陈景恪一眼就认出自己,让他心中松了口气。

  一阵没营养的废话说完,阿扎萨趁机拿出了自己的见闻录:

  “陈伴读,这是我两年来游历大明的所见所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哦?”陈景恪有些惊讶,没想到他竟然会来这么一出。

  好奇的接过翻了几页,更是感到大为震惊。

  写的很细致,也没有一味吹捧或者贬低,缺点和优点一并记录。

  让陈景恪对大明的基层情况,对变法带来的种种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是他还用中亚那边的情况作对比。

  虽然这种对比不多,可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对陈景恪的帮助实在太大了。

  将手中的书合上,他由衷的说道:

  “非常感谢你,我的朋友,这本游记对我太重要了。”

  阿扎萨心中一喜,客气的道:“陈伴读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陈景恪小心的将书放在桌子上,沉吟了一下,说道:

  “不知你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

  阿扎萨按捺住狂喜情绪,说道:“不知陈伴读对波斯有何看法?”

  陈景恪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这还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啊。

  本来还在想着,怎么鼓动他搞波斯复国搅乱当地局势,没想到他自己送上门来了。

  当即不动声色的道:“古波斯是个伟大的族群,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现在吗……”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那种不屑显而易见。

  阿扎萨非但没有觉得屈辱,反而非常兴奋。

  他对曾经的波斯有好感,那岂不是正好吗。

  陈景恪似乎觉得这样不妥,露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转而说道:

  “居鲁士创造了波斯第一帝国,是何等的强盛辉煌……”

  “也为整个极西诸国,树立了榜样。”

  “虽然后来波斯第一帝国覆灭,然沉沦数百年后,再次建立了萨珊王朝,成为当地的霸主。”

  “波斯人于我华夏的友谊,也是在那时候建立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双方就频繁的交往,隋唐时期正式建立邦交……”

  “萨珊王朝还曾向大唐求援,只是当时大唐亦内忧外患不断,实在无力出兵。”

  “等后续腾出手来,萨珊王朝已然覆灭,实在令人遗憾。”

  说到这里,陈景恪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惋惜:

  “更让人痛惜的,不是波斯第二帝国覆灭,而是波斯人被伊教彻底驯服。”

  “曾经辉煌的波斯文明成了过眼云烟……波斯历史上的英雄史诗,也被人所遗忘……”

  “如果换成在华夏,这就是数典忘祖,所有后人都要以死谢罪。”

  阿扎萨既羞愧又兴奋,终于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不是我等不愿意复兴祖上荣光,奈何敌人太过强大,如之奈何啊。”

第326章 神灵就是小偷

  波斯帝国确实对中西亚、欧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要说文明多灿烂就不好说了。

  不过现在是为了忽悠对方,自然要多说点好听的。

  很显然,没有任何一个族群,会不喜欢听别人夸自家好的。

  尤其是听一个强者夸自己,那种自豪感会更强烈。

  阿扎萨就是如此。

  见陈景恪能准确说出许多波斯历史,且对曾经的波斯帝国赞誉有加,非常的开心。

  大有找到了知己之感。

  其实来大明之前,他对波斯复国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想法。

  毕竟波斯帝国实在太遥远了,而伊教又反对祖先崇拜。

  而作为世仇的基教,更是明令禁止祖先崇拜。

  从小接触的都是这种东西,作为宗教学者他对神灵的忠诚,是远超过波斯这个群体的。

  所以对复国不感兴趣是很正常的。

  在游历途中,他加入了一个由波斯人组成的萨菲教团。

  但这个教团也只是为了抱团取暖,没有明确的复国思想。

  到了大明,他亲眼见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文明。

  这里无比的繁华强盛……

  这里世俗统治世界,宗教信仰自由。

  这里的人崇拜祖先,并以其事迹为荣……

首节上一节451/9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