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领大军北上,伪造成攻打北元的样子。”
“以此来吸引北元和河西的的注意力。”
“既能减轻四弟的压力,又可以为我创造奇袭的机会。”
谢成反对道:“不行,五千人太少了。”
朱说道:“哈密王和豳王手下并无多少人,奇袭很容易就能成功,人多了反而会打草惊蛇。”
谢成说道:“我忧虑的不是哈密王和豳王,而是河西五卫。”
“他们也是蒙古王公出身,很可能会因为唇亡齿寒对你动手。”
“你奇袭的策略没有问题,但缺少后续的计划。”
“最好命嘉峪关的守军,在你出兵之后出关策应你。”
“如果你此行顺利,就和你一起两面夹击,逼迫五卫废弃卫所。”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如果此行不顺,嘉峪关的守军可以接应朱。
但意思大家都懂。
朱虽然自傲,却也不是听不进正确的意见。
见谢成不是反对自己的计划,而是给自己打补丁,当即就接受了这个建议。
派会宁侯张温,率领一部分人去了嘉峪关坐镇。
借口是防止河西方面趁边军主力北伐生事,虽然有点牵强,却也没人能说啥。
-----------------
时间很快就来到三月初,到了约定好的出兵时间。
朱棣在北平率军出征。
有傅有德和姚广孝两个人辅佐,他战前准备做的非常充分。
重点是,他提前掌握了乃儿不花的过冬地点。
所以他这一战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乃儿不花。
从长城出古北口,没多久天降大雪。
他没有放慢行军速度,而是冒雪前进,趁其不备接连拔除了乃儿不花部下的大量营帐。
因为大雪的缘故,消息无法及时传递。
乃儿不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部下的牧民被蚕食殆尽。
三月三十日,朱棣率军包围乃儿不花的王帐。
不过他却没有发起进攻,而是派遣了一个和乃儿不花有旧的人去劝降。
已经穷途末路的乃儿不花果然选择了归降。
而且他还将咬住的位置卖给了朱棣……
另一边,朱也在同一时间出兵。
第298章 闪电战
三月初,朱也按照约定时间出兵。
只是他们比较倒霉,在草原上转了一个多月,一个敌人都没见到。
正如之前所猜测的那般,也速迭儿早就知道大明会在春季发动攻势,提前将这一带的人全都迁徙到了漠北。
乃儿不花和咬住并非也速迭儿的核心部族,有自己的想法,才会留在漠南过冬。
然后被朱棣连窝端了。
表面看,晋王这一次劳师动众却毫无所获。
然而这只是表面,事实上朱根本就不在这里。
军中的那个晋王,不过是个替身罢了。
真正率领这支军队的,是他的岳父永平侯谢成。
而朱本人,早在二月份就已经率军西进,前往哈密。
“山西离哈密三千里,就算日行百里也需要一个月,等到了地方将士们也提不动刀了。”
“所以我必须提前出发。”
“永平侯和定远侯代替我,率领主力北上做出佯攻姿态,切记不可深入漠北。”
“到三月底全军后撤,永平侯驻守边关防止有变,定远侯率五万大军前往嘉峪关与我汇合。”
安排好一切,朱率领五千骑兵赶往嘉峪关。
因为天冷,他们行军速度并不快,二月底才到达目的地。
与先一步到达的会宁侯张温会师。
休整三天后,朱做出了具体的作战计划。
“此地离哈密一千里,我会以日行百里的速度赶路,十日内到达,对哈密城发动突袭。”
“然后回头攻打豳王部。”
“所以,会宁侯你要在十日后出关,威慑河西五卫,以策应我的行动。”
张温不解的道:“为何不先打更近的豳王部?”
朱说道:“豳王部在酒泉,若先打他,更西面的哈密王就有时间做出反应。”
“不论他是逃往察合台,还是向察合台求援,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打哈密重在突袭,趁他还未反应过来一举而下。”
“所以,我要先越过豳王部,打更后面的哈密王。”
“而且一旦我打下哈密,就能堵住豳王逃跑路线,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张温担忧的道:“就怕豳王会在您背后生事啊。”
朱毫不在意的道:“放心,只要我拿下哈密城,豳王就算出兵堵后路也不怕。”
“况且不是有你在吗,就算我不能如期拿下哈密城,有你在后方接应,他也不敢乱动。”
见他都想到了,张温也就不再劝说。
但肩膀上的压力却更大了。
朱但凡有闪失,自己九族难保啊。
他恨不得自己去突袭哈密,留朱在背后策应。
可他也知道,以朱的性格是不可能接受这个提议的。
只能在心中祈祷,千万别出问题。
三月初,休整三日后朱率军出发。
一人三骑,马歇人不歇,务求在十日内到达哈密城下。
当年铁木真的骑兵曾经创下了数十日不歇,平均日行一百八十里的记录,对敌人发动了闪电战。
恐怕他怎么都想不到,一百多年后会有人用相同的战术对付他的后人。
然而老天或许不想看到朱如此顺利,他出兵两日后天气陡变,气温降到了冰点。
天上有雪屑降落。
在这种天气急行军,对人马都是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恶劣天气,朱却没有放慢行军速度的打算。
将全军将士召集到一起,开了个简短的动员会。
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和废话,直入主题道:
“所有参与此次行动的,加一级军功。”
“冻伤冻残者加二级军功,冻死的弟兄赐勋七级骑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听到这个奖赏,本来心有怨气的士兵立即变得士气昂扬。
“万胜。”
最后他们只用了八天就赶到了哈密,最后统计下来,一百三十四人冻死,两千余人冻伤冻残。
面对这个数字,朱面色不变,这是早就预料到的结果。
他没有进行任何休整,直接对哈密城发动了突袭。
那一日微风,碎雪飘扬。
当毫无准备的哈密城守军,看到这支浑身裹着冰雪,从昏暗中杀出军队时,犹如看到了神兵天降。
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连尝试关闭城门都没有,任由朱的骑兵从城门杀入。
正在王宫里烤火的哈密王纳忽里,乍一听到敌军杀来,还想负隅顽抗。
等确定城门失守,尤其是得知率军的是晋王朱,态度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
爷爷别杀我,我投降了。
这次朱没有再着急,而是在哈密城休整几日,同时也是给张温反应的时间。
五日后,推测张温应该已经出关。
他将伤情严重的两千名将士留下守卫哈密城,带领还能战的两千余将士再次出兵。
目标酒泉的豳王。
豳王倒还算有骨气,坚壁清野关闭城门,意图负隅顽抗。
之所以没有选择正面和朱对抗,实在是他这个王爷有点水。
手下只有两万多牧民,能战之士不过四千。
确实没有勇气和朱正面交锋。
朱并没有急着攻城,虽然对方城池低矮,但那也是城池。
他来的都是骑兵,没有攻城器械,强行攻城就是送死。
所以选择了围而不攻,双方就此僵持了下来。
如果能看到豳王,朱肯定会说一句:我在等援兵,你在等什么?
豳王估计会回答:我……我也在等援兵。
只可惜,他期待中的援兵永远也不会来。
七日后张温大军赶到,朱立即下令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