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8节

  他们的世界只有输和赢两个概念。

  输家一无所有,赢家通吃。

  他们无法理解双赢思想,没有家国天下情怀,不愿意也不敢去这么做。

  所以当西方了解了华夏文明之后,感到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样的文明存在?

  灯塔的高官接受采访时直接说,不允许自己的家人接触某音国际版,因为那上面到处充斥着中国文化。

  对他们来说,北极熊的武力威胁最多就是飓风,中国的文化威胁就像是气候变迁一样可怕。

  听到上面那番话,朱元璋三人心中的自豪感都要溢出来了。

  原来我们的文明竟然如此的优秀,如此的独一无二。

  朱元璋一拍大腿,说道:“咱现在相信你的帝国计划能成功了。”

  “老祖宗给咱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财富,若我们还不能利用好,九泉之下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朱雄英激动的握紧双拳,用激昂的声音说道:

  “帝国计划必将成功,未来属于华夏。”

  朱标也心潮澎湃,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追求的正确性。

  就是要继承发展华夏文明,使其变得更加厚重、灿烂。

  同时,他也终于接受了打压儒家的政策。

  他的老师宋濂可以说是当时的儒家第一人,作为学生他自然也深受影响。

  虽然不迷信儒家,但在内心里也难免会有所倾向。

  尤其是陈景恪竟然想复苏法家,他其实很不以为然。

  法家和法治没有一文钱关系,他们的思想是一整套的道德和治国体系。

  简而言之,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框架,将所有人都装进去。

  所有人都严格按照制度框架给的任务去生活,不允许变动。

  你是农民,就只能种地,不允许干别的。

  不能穿华美的衣服,不能享受音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

  每天早上几点出去干活,晚上几点下班,都有严格的规定。

  下班之后还要顺手砍一捆柴带回来,不带的就要受罚。

  哪怕土地是你自己的,也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劳作。

  太累了今天想休息一下?对不起,不行。

  工匠子子孙孙只能为工匠,也规定了他们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种制度框架,大家想到了什么?

  种姓制度?九品中正制?

  还有人觉得法家思想比儒家优秀吗?

  有人或许会说,丫瞎扯,法家怎么可能这么霸道。

  然而,法家就是这么霸道。

  汉宣帝所言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其中的‘霸’就是通过法家来实现的。

  匠籍制度是管仲发明的,他是法家的祖师爷之一。

  娼妓也是在他手里变成了正当行业,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收税。

  商鞅在秦国改革的内容,就包括严格规定百姓必须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

  为什么商鞅死后,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觉得很爽?

  就是因为从上到下,从权贵到百姓,都是他改革的受害者。

  牺牲所有个体的利益,为国家服务。

  这就是法家。

  如果说儒家喜欢愚民,那法家才是愚民政策的祖师爷。

  汉朝吸取了秦朝教训,采用了更加温和的措施,也就是外儒内法制度。

  用温和的儒家思想,将法家的严苛制度包裹起来,让大家更加容易接受。

  这才是外儒内法的内核。

  如果儒家和法家必须二选一,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儒家。

  这也是儒家最终战胜法家的根本原因。

  朱标是研究过这些东西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

  因此,他才对陈景恪复兴法家很不以为然。

  而且还无法理解。

  因为陈景恪主张废除匠籍,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允许百姓在一定范围内流动。

  完全是和法家思想背道而驰的。

  既然你要给百姓松绑,又为何要复兴法家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儒家,就要把法家搞出来打擂台?

  现在他终于了解了。

  一家独大之后,儒家就会慢慢的神圣化。

  而神圣化之后的儒家思想,会让华夏文明变得狭隘,失去多元化和强大的包容性。

  法家思想并不完美,可他自身也是有优点的。

  最关键的,还是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儒家独大,保持华夏文明的多元化。

  想通了这一切,朱标看向陈景恪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竟然为华夏文明做了这么多。

  就算被人误会,也从来不争辩不解释,做成了也不声张不表功。

  真君子也。

  陈景恪自己也被自己说的热血沸腾,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见三人都沉浸在激动情绪之中,就决定浇点水给他们冷静一下:

  “起源文明确实具有种种优势,但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

  “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喜欢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

  朱雄英脱口而出道:“所以年轻的秦国变法得以保存,历史更悠久的其余诸国变法总是失败。”

  “次生文明虽然较为浅薄,却也少了传统力量的掣肘,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一旦将来局势有变,次生文明很可能会后来者居上超越我们。”

  “如果我们不想变成被灭掉的六国,就必须学习秦国,主动拥抱新思想。”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战争最能刺激技术进步。”

  “外面的世界竞争非常惨烈,输了就是亡国灭种。”

  “为了活下去,为了战胜对手,他们会绞尽脑汁的去改良战争技术。”

  “中原的竞争相对要缓和的多,输了最多就是臣服,文化制度都能得以保存下来。”

  “抓住合适的机会,就能再次复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危机意识就比外面的人要弱。”

  “缺少危机感,再加上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导致我们不太重视技术的发展。”

  “此消彼长,总有一天外面世界的生产力会超越我们,然后来侵略我们。”

  “到那个时候,输了可就不是暂时臣服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朱元璋和朱标的表情都沉重了不少。

  朱雄英则毫不畏惧的道:“那就让我们来碰撞一下,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陈景恪眼睛里浮现一抹笑意,相对保守的朱元璋和朱标感受到威胁,就会去谋求改变。

  朱雄英就更不用说了,这小子现在就和打了鸡血一样。

  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止步不前,反而要担心他太过于激进。

  “还有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次生文明也是有机会拥有起源文明相同特质的。”

  “罗马是多个文明交汇产生,他们吸收了这些文明的优点。”

  “又经过千年的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他们是最有机会同时具备厚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明。”

  “但是可惜,在关键时刻他们选择皈依基督教,连带的整个西方都陷入了宗教统治。”

  听到这里,朱元璋三人非但没有觉得可惜,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嘿,皈依宗教的好啊,这样我华夏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陈景恪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否则肯定会很无语。

  将宗教的大体情况介绍一遍之后,他终于将话题拉回到了最初:

  “现在西方世界的格局就是,伊教占据西域,基教统治极西诸国。”

  “两个宗教为了利益,为了信仰,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双方一直在想办法武装自己。”

  “从武器装备到思想都是如此。”

  “经过数百年的武装,现在两个宗教的思想非常的极端,也极具蛊惑性。”

  “如果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与他们接触,恐怕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加入这场大世之争前,我们必须先在思想上武装好自己。”

和大家闲聊几句

  和大家闲聊几句

  这本书写的很痛苦,真的。

  能看到这里的书友,应该能理解原因。

首节上一节398/629下一节尾节目录